以前農村人在蓋房子時,都會在家裡廚房建兩個土灶,土灶分為一大小小,修完土灶後便將大鐵鍋也固定到土灶上,大土灶上的鐵鍋多是固定的,幾乎不會搬動,小土灶上的鐵鍋可以根據需要換成鐵鍋或者是鋁鍋。以前人們區分大鐵鍋的大小時會用到印,比如常見的6印,8印,10印,那麼這個一「印」指的是什麼呢?
我家在蓋現在住的這個房子時也在廚房建了兩個土灶,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土灶,主要在過年煮肉或者是端午節煮粽子時會用到,如果家裡來了特別多的親戚,偶爾也會用到,那個鍋就是十印的。還有一個土灶比較小,但是我家人比較多,和我家的大土灶相比要小很多,但是和別人家的小灶相比還是要大一些,那個鐵鍋是6印的。
聽爺爺說,印是以前製作鐵鍋的單位,但是印卻沒有具體的大小,但是幾印鍋的大小是固定的,比如三印鍋的直徑是40公分,四印鍋的直接是46公分,6印鍋的直徑是60公分,八印鍋的直徑是72公分等等,可以看出來,這些數字並沒有什麼關聯,所以印並不是根據公分來確定的。
個人覺得這裡的印和人有關係,以前農村家家戶戶孩子都多,吃飯的人也多,再加上農村人經常幹農活,飯量也很大,所以幾口人就用幾印鍋,比如家裡有六口人,用六印鍋做飯肯定夠一家人吃飯用。其實在農村很多尺寸都是口語化了,比如「印」就是「人"的諧音。
在以前村子裡的大集上經常能看到賣大鐵鍋的,人們在買鐵鍋時也會直接說要買幾印鍋,也並不會說買多少公分的大鐵鍋。不過現在農村很多人家都已經沒有了土灶,人們更多的是用公分來描述鐵鍋的尺寸,只有一些歲數大的人還會說幾印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