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法印指的是什麼?三法印的有何作用?

2021-01-10 佛學小課堂

佛教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佛教用三法印來辨別佛法的真假。

佛教認為但凡是符合三法印的,就可以稱為佛正法。

三法印的作用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鑑即可辨別公文的真假,故名法印。

一切法若是與三法印相合,即便不是出自佛陀之口,也可以視作佛法。

反之,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即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

佛教經典《雜阿含經》上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佛教認為諸行無常唯明有為,涅盤寂靜唯明無為,諸法無我則通明有為無為。

在三法印的基礎上加一切諸行苦,即為四法印。在四法印上再加一切法空,即為五法印。

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緣起論的思想基礎。

小乘佛教以三法印來印證佛法,大乘教只以「諸法實相」這一印來印證佛法、

理解了三法印的概念,也就等同於掌握了佛陀的根本思想。

相關焦點

  • 佛教知識:什麼是三法印
    佛教知識:什麼是三法印很多人都知道三法印的含義,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是識別真佛法和偽佛法的標準,如果你所修的法和三法印相契合,那麼這就是正法,反之,則可以斷定為偽法。因為這個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的真偽,就如同世間的公文,可以憑藉上面的印來辨別這一份文書的真假,因此稱之為「三法印」我們都知道在這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獨特的教義和真理,當然,這個所謂的「真理」必須要讓人覺得本來就是如此,一定是這樣,普遍性和永恆不變這四個條件。
  • 什麼是「三法印」?
    「三法印」一說出自佛家著作《大智度論》,具體內容為:「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和「涅槃寂靜印」。要想了解「三法印」,首先就需要弄清楚「法印」的概念。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對新生思想進行指導和規範的法則,就是印證佛教的新思想是否符合佛教宗旨。因為這些方法共有上述三種,所以被佛教稱為「三法印」。
  • 佛教中「法印」是什麼意思呢?
    「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可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某種教義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稱「三法印」,或加上「有漏皆苦」(「漏」即煩惱),稱為「四法印」。作為禪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的真實,主要指諸法的「真如」而言。
  • 什麼是三法印?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是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標準: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視同佛說。因為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監可以確認公文的真假,因此稱為「三法印」。
  • 佛理:什麼是「三法印」,為什麼說它是判定佛法真偽的標準?
    釋迦牟尼「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者並稱,最早出現在《雜阿含經》:「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正式將其列為「法印」,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龍樹菩薩所著的《大智度論》:「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龍樹菩薩說如果能通達這三者無礙,那就相當於得到了佛法的印鑑;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鑑可以確認公文的真假,憑藉這「三法印」可以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
  • 佛教:何謂「緣起說」與「三法印」(深度長文)!
    佛陀因覺悟緣起法而得大解脫,可知此法之重要,而事實上,此法亦確為佛教教義的中心。無論大乘小乘,說空說有,全都圍繞這中心來各自解釋、發揮。但緣起法的內在理性是什難明的(注一),佛陀為了有情能較容易把握這甚深的緣起理性,乃從三方面來加以開顯。此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法印(注二)。三法印可說是緣起的三個綱目。了解緣起,固然即了解三法印;了解三法印,亦必了解緣起。
  • 道教重要的「法印」指的是什麼?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
    道教重要的「法印」指的是什麼?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道教法印,又稱「神印」、「印篆」,是象徵天界、神仙權威的印章。是模仿古代帝王玉璽和官府印章而成。通常以金屬、玉和木鐫成。還在道教教團形成前,方土和法師已經模仿官府、軍隊、朝廷使者用印的方式創為印章,施用於治病,解除等活動中。
  • 什麼是法印?道教法印有什麼作用?修道之人都該知道
    法印也叫做「神印」、「印篆」,象徵著天界神仙的權威,類似皇帝的玉璽或官員的印鑑。不同的道教派別有代表各派別道法特點的法印。法印的材質通常為木製、金屬制、玉制,在法印的上面刻有道教文字或完全符式化的圖案。
  • 星雲大師:什麼是「三法印」——衡量正法邪法的標尺
    星雲大師:什麼是「三法印」——衡量正法邪法的標尺本平臺每天分享公認祖師大德開示,權威實用,歡迎關注,歡迎分享,自利利他!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常這個無常代表一切有為法,都是變化的,沒有不變的東西。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壞空,事物有興衰成敗,世間法就是這樣。了解無常就有厭離心,有厭離心就有道心,有道心就可以斷貪,這是諸行無常。
  • 揭秘道教神秘的「法劍」,齋醮常用的法劍有哪些?法劍有什麼作用
    揭秘道教神秘的「法劍」,齋醮常用的法劍有哪些?法劍有什麼作用?法師齋醮行科時,咒、諱、氣、符,均以法劍配用。法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憑三尺法劍。醮壇上高功之法劍,具有斬妖驅邪的無比神力。道教的法劍,又稱寶劍、神劍、神鋒、惠劍、靈劍、七星劍、青龍劍、斬妖劍。法劍是道士行法的法器,在道教法術運用中具有特殊功能。本文擬對道教法劍進行探討,以見其中蘊涵的宗教意義。
  • 篆刻入門:漢白文印三字印的章法
    今天說漢白文印印式三字印的章法,這一章法原則列在吾丘衍《三十五舉》的第二十一舉,原文如下:二十一舉曰:三字印,右一邊一字、左一邊兩字者,以兩字處與為一字處相等,不可兩字中斷,又不可十分相接。吾丘衍《三十五舉》的標準在很多情況下,刻姓名印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1、單名印,即姓和名加起來只有兩字;2、三字姓名主動省掉了後綴「印」字(多數是印主的要求);遇到這兩種情況,我們就需要處理三字印的章法。漢印裡有三字印的印例,如圖:
  • 佛教大德談心中心法
    他這一個方丈的地方呢,容納八萬四千人,八萬四千人,一個人還有個法座,一個法座有八萬四千由旬高。這些菩薩個個有神通,都坐到座上去了。舍利弗沒有辦法坐上去,怎麼辦呢?維摩居士後來叫舍利弗向法座拜三拜。拜後,舍利弗就坐上去了。所以講維摩居士的功德不可思議!神通也不可思議!智慧也不可思議! 元音老人也現居士身,跟維摩居士也一樣的,現居士身來弘揚佛法,他的功德也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 篆刻刀法演變,執刀之法,三指執刀法,輔助刀法
    二、執刀之法執刀之法有五指執刀法、捏拳執刀刀法和三指執刀法三種,與書法執筆相比,只有捏拳式執法有區別,其方向和角度是不同的。2、 捏拳式執刀法用拇指與四指呈握拳式的執刀方法。要求五指緊聚作握拳狀,將刻刀緊握手中,用大拇指側按刀的尾部。運刀時,用外向裡,刀柄略向外傾斜,運刀時主要是依靠腕力和肘部的力量,使刀在印面上運動。選擇刻刀時宜用粗柄刻刀。這種執刀法的優點是易於著力,宜刻硬質印章和巨印。缺點是印章印文線條的細微部分不能充分表現出來。
  • 毛筆書法:用印篇——印有印法,亂用會鬧笑話
    用印在書法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發展到今天,用印已經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存在,擁有著其獨特的魅力,當然就自有其講究。一、書法用印的作用1、印章在書法作品中是書者的憑信,具有防偽的作用。2、紅色的印章還對白紙黑字的書法作品具有裝飾和襯託的作用。3、印章對書法作品的章法分布起著調整節奏、穩定重心、破除呆板、加強均衡等作用。
  • 農村土灶上的大鐵鍋的6印、8印、10印,是什麼意思,印指的是什麼
    以前人們區分大鐵鍋的大小時會用到印,比如常見的6印,8印,10印,那麼這個一「印」指的是什麼呢?我家在蓋現在住的這個房子時也在廚房建了兩個土灶,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土灶,主要在過年煮肉或者是端午節煮粽子時會用到,如果家裡來了特別多的親戚,偶爾也會用到,那個鍋就是十印的。還有一個土灶比較小,但是我家人比較多,和我家的大土灶相比要小很多,但是和別人家的小灶相比還是要大一些,那個鐵鍋是6印的。
  • 《佛教的特質是什麼》
    此『法』即指宇宙人生,亦指世間的事事物物。『法』就是『事事物物』。『諸法因緣生』,是說不論什麼事物都是因緣和合才能產生,因緣離散就消滅。舍利弗聽後,如同天崩地裂,當下即得到真理的消息。大喜之餘,於是和好友目犍連,帶著門下弟子一齊歸投佛陀座前,而成為佛陀門下智慧第一與神通第一的大弟子,可見佛陀所說的因緣,確實是諸法的真理。
  • 【印法動態】市中院到印江法院開展年終業務監督考核工作
    【印法動態】市中院到印江法院開展年終業務監督考核工作 2021-01-08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什麼意思?說到末法時期,我們需先知道,為何有末法時期,釋迦摩尼佛曾說過,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在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
  • 【印法動態】李成海到天堂鎮開展大走訪活動
    【印法動態】李成海到天堂鎮開展大走訪活動 2021-01-07 2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瀾湄六國佛教領袖對話「法乳同源、和合共生:匯聚智慧與願力的黃金...
    內心的歡喜指大家彼此信任、彼此敬愛,同時又保持自己生活的獨立性,通過互相敬愛獲得快樂。法則就是寬容那些做錯事的人,同情那些有厄運的人。生活在社會裡的人會持有不同觀點,會因見解分歧產生問題。佛教認為,團結能夠克服任何問題,化解任何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