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吃東西,所以動物們得有嘴巴。有嘴巴就得有保護嘴巴的嘴唇,鳥類的嘴巴沒有嘴唇,採用尖有力的喙代替;烏龜的嘴唇也和鳥兒類似變得有些硬化,這樣硬化的嘴唇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鎖定食物;而很多的動物都有柔軟的嘴唇,同樣的有著重要的作用。柔軟的嘴唇可以很好地保護口腔內的其他器官組織;也能參與進食協調發音等。
但只有人類的嘴唇最為特別,更注重協調發音,還能用作親密感情。特別是在外形上能夠外翻在外,漏出血紅色,為何會如此呢?難道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什麼錯誤?小紅兄找到了一些資料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如此獨特的嘴唇是如何而來的?
大約距離今天的500到800萬年前,人類開始從動物中間分離出來,這代表人類正式進入歷史的舞臺。
那麼作為地球上最強的動物人類,有何特別之處。很多人都知道,那是因為人類相比與其他動物有著超高的智力優勢。即使地球上很大部分的動物都有著比人類更強壯的肌肉優勢,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力量只能被稱為蠻力。遠不能與智力相比較。如此寶貴的智力,人類是如何在進化中獲得的?這就得談一談人類嘴部進化時的貢獻了。在人類還沒有形成現代人這樣的嘴唇前的嘴時,人類的嘴在外形上更加地向前突出。那時候人類的腦容量也沒有現代人的腦容量大。
當在距今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學會了「鑽木取火」後,從此人類就開始吃更加軟和的熟食;這樣也使得原有的適合更加「粗暴」吃法的嘴,要演化成了更加適合吃軟和食物的嘴了。在演化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類頭部的外形,嘴巴處的骨頭開始往內收縮,腦容量變得更加大人類智力得到提高。也就形成了現代人類的嘴部結構。
相比於動物的嘴唇,演化後的人類嘴唇更加注重協調人類說話的能力。我們都知道人類能夠發出聲音,是因為人類有聲帶,其他能發聲的動物同樣如此,動物能夠通過聲帶發出簡單的聲音傳遞信息。但人類的發出聲音遠比它們複雜,能傳遞出更多不同信息,這其中人類的嘴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人類用聲帶、舌頭、嘴唇之間的協調創造出了一套獨特的語言交流系統。
在這系統中,嘴唇與嘴唇相互接觸能夠產生一種音,嘴唇牙齒相互接觸也能產生另一種音。再加上其他器官的相互組合就能產生出很多種不同音了。也有人認為這也是人類嘴唇外翻的一個原因之一。
人類嘴唇外翻的原因
為了發音而嘴唇外翻並不是人類嘴唇外翻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人類在進化時,進化出的向外翻的嘴唇能夠更適合人類嬰兒吸取奶水。人類是哺乳動物,幼兒需要靠吸取母親的奶水為食。人類女性非常的偉大,在進化中進化出了自然界中最大的乳房給幼兒提供營養;而幼兒期的人類力量小,更多的時候都處於被動狀態。所以就需要更加豐滿隆起的嘴唇,幫助他貼合母親的乳房吸取奶水。
與人類相似會發生嘴唇外翻的動物還有黑猩猩,但黑猩猩的嘴唇外翻並不會在一生中都存在;而僅發生在哺乳期。當過了吃奶的年紀後幼年黑猩猩的嘴唇就會內收不在外翻在外,而人類的嘴唇之所以會持續一生,是因為這也是一種進化的表現,科學上稱之為「幼態持續」。
此外外翻在外的嘴唇,也能讓人類更好的親密彼此。 英國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裡斯指出人類通過接吻的方式親近彼此,源於靈長類動物的餵食的行為;一些雌性靈長類動物會用嘴巴咀嚼碎食物後,直接用嘴巴餵食自己的孩子。而人類的外翻嘴唇,使女性更加感性美麗,男性更加的灑脫帥氣;接吻能更加有助於增進彼此的感情。
總結
外界環境的改變,能夠影響人類的進化方向。人類的嘴唇同樣如此,在不同的時候會注重不同的作用;總的來說人類的嘴唇外翻有兩方面的原因,外翻且肥厚的嘴唇有利於嬰兒期的人類更好的吃奶水。而這樣的外翻嘴唇並不會隨著人類的成長而消失,會伴隨人類的一生這被稱為「幼態持續」。而也有人認為人類嘴唇外翻也可能有人類發音所影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