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走路,走路看起來很簡單,但很多人都存在錯誤的走路姿勢。世衛組織也早就將走動這一項運動譽為最健康的運動方式,尤其適合老年人。但錯誤的走路姿勢不僅起不到鍛鍊效果,還會損害身體健康,別不相信。
學會正確的走路姿勢
首先大家可以在腦海中回想自己平時走路的姿勢,有沒有下巴向上仰?有沒有視線向下、彎腰駝背?有沒有走路時是拖著腳的?走路時雙肩是不是不在同一水平線上?走路時膝蓋是不是呈現彎曲狀態?這些都是錯誤的走路姿勢,長期錯誤的姿勢會導致肌肉變形,肌肉功能下降,無法正常支撐人體,就會導致人體內臟下垂、肌肉鬆弛等症狀,嚴重時影響機體壽命。
正確的走路姿勢是這樣的:抬頭挺胸、雙肩自然微微向後打開、視線直視前面、將整個人重心放在雙腳內側,一腳抬起另一腳著地來保持身體平衡。此外走路時不要將雙手背在後面,這樣會導致駝背,若遇到緊急情況可能來不及反應,容易發生危險。大家可以在走路時順便活動活動雙臂,這樣可以緩解肩周炎和頸椎病的症狀。
人過60,如何掌握正確的步數?
這個不好說具體的步數,並非步數越多越好,地根據個人情況而定。人過60已經步入老年人行列,不管是器官還是骨骼都在慢慢衰老,性能也不如年輕時,因此大家千萬不能「不服老」,仍盲目跟風或者用年輕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例如兒女能走上一萬步,自己在暗中較勁甚至還要超過他們。
這些極端的想法讓走路或者其他運動失去了意義,這是為了運動而運動,而不是為了鍛鍊而運動。步數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主要你開始走起來,即使你今天走了2000步也比你一步步走好。教大家一個很好的判斷辦法,一開始走的步數不要太多,例如4000步。若是第二天起床你的身體沒有感到酸痛感,反而精神抖擻或者身心舒暢,那麼4000步就是適合你,或者你還可以適量增加幾百步。
在運動過程中也有講究,若是感到呼吸困難或者心跳明顯加速就要停下休息了,而不是為了堅持完成步數繼續強迫自己。這樣會讓身體受到不良影響,輕者磨損關節重者引起腎衰竭,這並非危言聳聽,真實案例網上一搜就有。因此運動的精神應該是:循序漸進、身體第一、堅持下去!
走路依靠腳部肌肉力量,因此大家沒事在家可以鍛鍊腳部力量。方法很簡單,在地方鋪一塊毛巾,雙腳赤裸站在上面,然後用十指抓毛巾儘量向內蜷縮再將毛巾鬆開,這樣來回反覆15-20次即可。是不是很簡單?但起到的效果很不錯,大家趕緊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