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過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就能判斷出這個人大概的年紀,比如正值青春的姑娘小夥兒,走路時身姿挺拔,甚至有時候會走路帶有彈跳躍動的感覺,而年齡稍大的人,性格比較沉穩了,走路時步伐也更加穩重,給人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而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走路的姿勢更容易區分,因為許多老人都喜歡背著手走路。
有段時間我常常感到腰椎酸痛,於是不自覺地在走路時也將手背在身後,感覺舒服了一些,被同事看到後開玩笑,說年紀不大卻正式步入老齡——背著手走路可以說是老年人的專屬動作了,是什麼原因導致人上了年紀就會背著手走路呢?什麼樣的走路姿勢才更適合老年人?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01為何年紀大的人,喜歡背著手走路?
這其實是由於人體自然衰老造成的正常生理現象,當我們年齡大了以後,身體機能活性就會逐漸衰退,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骨質疏鬆現象的出現,當骨質疏鬆產生時,老人的骨骼就容易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骨骼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無法保持原先的彈性和張力,這就導致骨骼形態的細微改變,尤其是脊椎骨,由於骨質疏鬆症的影響,脊椎處發生骨質增生的風險增大,再加上肌肉和韌帶功能的減弱,導致脊柱開始發生彎曲,於是造成了許多老人的駝背現象。
當駝背現象無法控制發生時,老人的整個背部再也無法保持自然挺拔的弧度,整條脊椎呈現前傾的形態,這樣一來,脊椎骨以及周圍組織變形的程度會越來越嚴重,身體前傾時,人走路的重心就會向前,使人出現走路不穩,容易向前跌倒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老人為了保持身體平衡,會自然而然地將雙手放到背後,這樣一來,整個人走路時的重心就得到了調整,老人走路原本就不太容易保持平衡,背著手走路的姿勢可以緩和很多。
除此之外,人上了年紀以後,走路的習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腿腳靈活度的衰退以及難以保持平衡等問題的影響。然在年輕時,走路充滿彈性,這是由於年輕人走路大多通過腳前掌受力的緣故,也就是說,年輕人走路時,重心比較穩定,通常通過腳前掌的受力,外加胳膊的自然擺動來達到保持平衡的效果。
然而,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背不再挺拔,駝背的情況開始出現,這種走路姿勢是通過腳後跟受力實現。這種情況下,老人走路容易不穩,為了保持穩定,老人走路的速度通常會變慢,這點通過背著手走路可以實現。
02背著手走路不健康,這種走路姿勢才適合老年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背著手走路這種可以使老人身體舒適的姿勢,卻是不健康的,為了達到身體暫時舒適的結果,常年背著手走路的老人,脊椎變形的程度只會越來越重,除此之外,由於長期含胸駝背的走路姿勢,還會對心臟和呼吸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並不建議老人為了保持平衡和尋找舒適的點,採用背著手走路的姿勢。
建議老人走路時儘可能邁開大步,同時甩開手臂陪著節奏走,只要速度控制好,這種走路姿勢能夠幫助老人鍛鍊頸肩肌肉關節,幫助老人保持平衡的同時,還能緩解骨骼變形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