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為諸陽之海」,五個動作,幫助疏通腰背,養護陽氣

2021-01-10 文化養生談

督脈為「諸陽之海」,五個動作,疏通背部經絡,養護陽氣。

我們常說春夏養陽,對於身體的陽氣來說,有一個「諸陽之海」,它就是督脈。

作為諸陽之海的督脈,循行在後背正中。既然是「海」,也就意味著它對機體的陽氣有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

自然界海水的蒸發,一定程度上能彌補乾旱地區的降水不足。江河奔流不息的水,可以視同「多出來的」,都流向大海以儲存起來。督脈的諸陽之海,大致也可以這麼來理解。

但是,督脈在後背的正中,大致就是沿著脊柱上行。不便用「按摩」一類疏通經絡的方法來調理疏通。

如下五個方法,或者同樣也能起到促進督脈氣血周流,從而更好地養護陽氣的作用:

1、碰撞膕窩: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在後背,和督脈相伴上行。所不同的是,膀胱經起於目內呲,分為兩條「夾脊而行」,止於足小趾。在膕窩裡有一個叫做「委中」的穴位。中醫常說「腰背委中求」,其實就是因為它能促進膀胱經氣血運行,從而養護好陽氣。

正常人的膕窩是平坦甚至稍微下陷的。如果膕窩上鼓,且伴有青筋,一般就是氣血瘀阻的緣故。

可以用平坐的姿勢,雙腿彎曲再伸直,同時顫動,讓兩個膝窩規律地「碰」地面,每次重複5分鐘左右即可,做完以後,一般會有雙腿發熱的感覺,說明氣血開始更加流暢了。

2、滾舒後背:因為背部有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督脈為諸陽之海,膀胱經為一身之表。滾背的動作,大致可以替代像穴位按摩一類的梳理方法。

在地面鋪上瑜伽墊,平坐在瑜伽墊上,雙腿彎曲,兩手扶膝,整個身體的重心放在尾椎附近,兩條腿抬起來,讓大腿緊靠腹部,身體後仰,讓整個後背在瑜伽墊上滾動。

這個動作,適合早晚起床前、睡覺前各做一次,每次3到5分鐘即可。一般做完以後,整個後背都會有點熱乎乎的感覺。有助於陽氣充分升華,尤其適合春季進行。

3、前後俯仰、彎腰觸地:雙手叉腰,身體儘量向後仰起,讓身體呈現為一個倒「弓」字狀態。然後緩慢收回,保持膝關節不動,雙手十指交叉,彎腰向下,掌心觸地,最後緩慢抬起站直。如此重複5分鐘左右即可。

這個動作需要注意,只能慢慢掌握前後俯仰的角度,切忌急於求成,幅度過大。在俯仰的過程中,最好有人在旁邊協助,同時做好防護措施,防止摔倒。如此反覆拉伸,對後背、下肢的經絡,尤其是督脈和膀胱經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堅持下去,能很好地養護陽氣。

4、揉按大椎穴:大椎穴屬於督脈,位於後頸上,用手摸向後頸最大的凸起處下方即是。大椎穴是身體陽氣非常重要的部位,是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匯之處。可以說,大椎穴是督脈這個「諸陽之海」的出入口。

因為大椎穴位於後頸上部,揉按的方法很簡單,雙手食指揉按該處即可。也可以用手揉搓整個後頸,以該處感到發熱為度。

5、拍打命門穴:身體的腰背為陽,胸腹為陰。腰背同樣也是養護陽氣的重要部位。一般來說,腰背部的命門穴,腎俞穴是主要關注的,它們是督脈和膀胱經的中間樞紐,對於促進陽氣升化很有幫助。

方法也比較簡單,兩隻手掌輕輕拍打後腰脊柱兩側,大致就是褲帶的位置。每次堅持拍打3分鐘左右,以後腰部覺得發熱為度。

總之,作為諸陽之海的督脈,循行在後背上,和足太陽膀胱經相輔相成,也是全身陽氣的調節與運行通道。它的暢通與否,對春季陽氣升化非常重要。

上述五個動作,簡便易行,卻能起到促進督脈和膀胱經氣血周流,最終養護陽氣、排出毒素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督脈有「三關」,三伏天灸透,來年不受罪!
    三伏天如果補足了陽氣,到了秋冬季節很多的疾病就不會發作了,這也是為什麼提倡冬病夏治的意義。說到補充陽氣,就不得不提到我們人體的督脈,《黃帝內經》中,用來描述督脈的常用語言有「循脊」「貫脊」「夾脊」等,它直白地告訴我們,早期的督脈,就是脊柱。督脈處於脊柱中間,行於腰背正中,總管一身的陽氣,是人體元氣使用的通道。
  • 陽氣不足別怕,睡前做一個動作,通督脈,生發陽氣,長壽自然來
    很多人因為壓力過大,而導致身體出現一些亞健康的症狀,中醫上講,這些所謂的亞健康人群,大多數是由陽氣不足所導致的。中醫上講,陽氣是人體內的正氣,如果陽氣不足的話那麼人體的經絡就會不通暢,從而容易導致邪氣主宰人體。當人體內的陽氣耗盡的時候,那麼這個人的壽命也人會受到影響,人就會離開這個世界的。陽氣,是我們人體內的正衛之氣,保證我們人體不受外界的侵襲。
  • 教你4個簡單動作來養背,身體健康不遭罪!
    而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上,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陽經,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為「陽經之海」,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無不與之相關。所以,只要保養好背部,就能讓人體的背部發光發熱,滋生出源源不斷的能量。教你4個簡單動作來養背,身體健康不遭罪!
  • 有一個方法,打通任脈督脈,百病難侵,你還等什麼?
    原標題:有一個方法,打通任脈督脈,百病難侵,你還等什麼? 任脈為陰督脈為陽 打通督脈和命門穴:命門穴就在人體的後背,跟肚臍子相對應就是在腰眼那塊。中醫裡,後背為陽,為督脈,所以又稱為陽氣之海,陽氣決定長生,陽氣旺盛百病不侵,打通命門就是調陽氣,就像腎那塊就像一團火。腎主髓,髓主腦,腦主元神,腦是高級的神經中樞,督脈暢通充實就百病不得。
  • 不花錢,教你向老天要陽氣,把「陽氣」養回來!
    2、疏通人體的「1號線」,就能走回健康!北京地鐵有一個1號線,我們身體裡邊也有條「1號線」,那就是被稱為「陽氣之海」的督脈。沿著這條線,就能走回健康,因為它是人體之中真正意義上的陽光大道。為什麼要稱督脈為1號線?首先,地鐵1號線橫貫長安街東西,長安街是北京的中軸線。而我們的督脈是人體經絡中最好找的一條經,是人體的「中軸線」,攸關性命。
  • 背部是全身陽氣的總開關,所以養背=養命
    2020-05-21 09:36:10 來源: 罐兒哥中醫自媒體 舉報   背為陽
  • 做好5個開背動作,一整年都受益
    ●自然呼吸,身體往後仰,從尾椎、腰椎到背逐步一節節觸地,一個人身體狀況及體能,反覆滾上三到五分鐘。 ●每次滾完以後會感覺到背部熱熱,這表明氣血疏通了,滾到背部發熱的時候陽氣自然而然生發。這是春季必修功課,一定要堅持。
  • 中醫:後背是陽氣之鏡,兩味藥,讓後背守住陽氣
    當我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時,我聽大人說過一句話,「人的背後,就是一片海」。什麼是海呢?後來我學了中醫後,才明白其中這個道理,這句話指的陽氣之海。體內的陽氣足不足,是不是流失了,就看我們的後背。為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詫異,後背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出現陽氣不足嗎?這簡直是扯淡,甭著急,先聽我說,也許你就有不一樣的看法了。
  • 後溪穴:通督脈、提陽氣、調頸椎、護脊椎!
    後溪穴是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小腸經,經常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提陽氣、調頸椎、護脊椎!後溪穴的記載最早是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重要輸穴,「後」和「前」相對,是指本穴內的氣血運行於人體的後背,為督脈之部。「溪」,是指穴內的氣血流行的通道。
  • 掌門說穴位之:大椎穴在人體當中的重要性
    大椎穴,古人稱它為「諸陽之會」,這個穴位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所以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意思是,大椎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對於保健養生,大椎穴起到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個,你可以理解為大椎穴是一個交通要道,這個地方一旦堵塞,就會造成身體各個部位的疾病。
  • 從出伏開始,4養背動作愛上一個,保健康!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陽氣大為損耗,體內溼氣也越發沉重,所有才有秋乏的現象。怎麼辦呢?出伏要養背,冬天不遭罪!這是因為養背就等於養五臟六腑,調的是我們的心,肝,脾,肺,腎。養背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袪除體內寒溼,還能促進背部經絡的排毒,會讓沉重的身體感覺輕鬆異常。從出伏開始,4養背動作愛上一個,長期堅持,健康也不會差!
  • 掌握這5個扶陽大穴就可以了
    屬於督脈,有通督行氣,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同時如果有感冒,過敏性疾病,熱病,癲癇,頸椎病,治療取穴大椎也是首選。大椎穴屬督脈經穴。又名「百勞穴「,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是人體三陽經和督脈交會的大穴,又稱督脈之海,有總督諸陽之義,能主宰全身。
  • 陽氣弱健康難,3件「耗陽」之事,忍不住的人,陽氣或已透支
    氣乃人之根本,沒有氣就沒有生命,斷氣也就是人死了。氣有陰陽之分,陽氣是人體氣中溫熱,上升所散發的一種能量,起主導作用。一般來說,一個人陽氣不足,陰氣就會過剩,就會出現體寒,容易發生各種疾病。中醫上講,男人主陽氣,女人主陰氣,男性的陽氣越足,身體也就越強壯,精力也就越充沛,可謂是「吃嘛嘛香,幹啥啥棒」。
  • 哪些表現說明陽氣不足?有什麼簡單方法養陽?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陽氣升發,與春之陽氣相應,故歷代養生家都提出了「春宜養陽」之說。那麼到底哪些表現說明身體陽氣不足?又有什麼簡單方法養陽嗎?下面就讓大眾微健康的養生專家來告訴我們答案吧!春天陽氣生發,養生重在養陽!哪些表現說明身體陽氣不足?
  • 春天陽氣生發,「耗陽」的事別做,做好四件事,幫你守住一身陽氣
    而且,動則生陽,在運動的過程中,人體的血液循環會加快,非常有利於陽氣的提升,同時產生熱量幫助維持健康狀態。如果長期久坐不動,基本上沒有什麼運動量,人體的血液循環會變慢,一方面很容易導致陽氣被消耗,另一方面,沒有產生足夠的熱量來補充陽氣,所以也容易導致陽氣不足,身體健康也容易出現問題。那麼,春天我們應當如何來養護身體的陽氣呢?做好下面這四件事,幫你守住一身陽氣。
  • 立春後做好五件事,提昇陽氣,增強免疫力,為一年的健康開個好頭
    一年初始,蟄伏了整整一個冬天的陽氣開始慢慢升發。在自然界,樹木將慢慢吐出新芽,身體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蓄勢待發。此時,人體的各項機能和新陳代謝慢慢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如果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立春之後的養生就是在打地基!立春之後的養生做得好不好,將會影響一年的養生效果。所以,立春之後的養生容不得絲毫馬虎!立春後做好五件事,提昇陽氣,增強免疫力,為一年的健康開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