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星座理論深信不疑?看「巴納姆效應」如何掏空你的錢包

2020-10-03 思維碰撞機

「處女座完美主義、射手座正直坦率、獅子座熱情奔放、雙子座雙重性格、天蠍座十分腹黑。。。」

這些關於不同星座人性格的描述,想必即使是一個不太懂星座的人都已經耳熟能詳,星座的話題不但是社交場合打破沉默的不二法寶,更仿佛是看透一個人本質的最好工具。

十二星座符號

個人對於星座的看法是比較理性的,我認為如果把星座當做一個「活躍社交氣氛」的話題來看是個不錯的方式,大家懂與不懂都可以參與討論,而且用星座還能引發出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你說天蠍座腹黑,我馬上說我天蠍座的朋友幹了什麼腹黑的事情,大家你來我往之下氣氛就熱鬧起來了。

但如果您真的對星座理論深信不疑,並將此作為自己和人相處的準則,那我就勸您了解一下隱藏在類似星座騙局的背後的「財富密碼」——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什麼?

1948年,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進行了一項試驗,他發給參加試驗的每個學生一份人格測驗表格,並告訴學生會根據這份表格的內容為大家做個人性格解析。

伯特倫·福勒

就是類似這樣的性格測試表格

在學生交卷後,他煞有介事的花費了一段時間進行判卷,並在隨後給了每個人一份個人分析報告,謊稱這是根據學生表格中填寫的內容給出的精準個人分析,並讓他們對這個分析報告打分,看看是不是與自身的性格契合,5分最高,0分最低

但學生們不知道的是,福勒給所有學生的答案都是完全一樣的,具體如下:

(1)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

(2)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尚未就你的長處發揮,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許多時候你嚴重的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

(3)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

(4)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心理實驗。

學生們的真實性格肯定差別很大

按正常人的想法,人與人之間的性格是有很大不同的,這個完全一致的所謂個人分析一定不可能獲得高分,但最終學生們評分的平均值竟然高達4.26分,也就是說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份個人分析與自己的契合度在85%以上

這種心理學現象便是「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對於這個心理學現象的描述如下: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卻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伯特倫·福勒

為什麼這個理論更多的被稱為「巴納姆效應」呢?因為19世紀美國有一位名叫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人,他在1871年創立了「林林兄弟和巴納姆貝利馬戲團」,利用類似的心理學現象使馬戲團獲得了巨大商業成功,著名電影《馬戲之王》就是改編於巴納姆的真人真事。

馬戲之王海報

巴納姆馬戲團海報

當被人問到為什麼他的節目如此受歡迎時,他對自己的表演是如此評價的:「我的節目之所以很受大家的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內容,所以節目的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由於馬戲團的持續成功,巴納姆作為一個出色的推廣人改變了商業娛樂性質,在19世紀的人受到人們的讚揚。而這一切的成功的背後都是因為巴納姆對於福勒試驗結果自然而然的運用,雖然他在世時這個理論甚至還沒有提出來。

當然,巴納姆馬戲團的成功也不是完美的,有很多被後人詬病的地方,為了盈利和滿足觀眾的獵奇需求,馬戲團各種剝削虐待動物、非裔美國人和殘障人士

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和侏儒將軍

找一個名人來命名某種事物十分便於大眾傳播也具有紀念意義,而正是因為對福勒理論成功的應用和巨大的成就,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便在20世紀50年代以巴納姆的名字為福勒的實驗結果命名,即「巴納姆效應」

我們在看到這個理論的時候可能覺得只是一個簡單的理論,但實際上一個人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好這種理論,便等於得到了打開財富之門的密碼。而即使你不想用這個理論賺錢,我也建議大家要深入了解一下,因為認清這個效應可以幫助我們避開很多很多的「營銷套路」

如何利用「巴納姆效應」掏空你的錢包?

「巴納姆效應」,聽起來是個洋名字,但實際上其應用模式在中國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雖然這些應用者都不知道什麼專業理論知識,但是這並不妨礙「巴納姆效應」在中國的大放異彩,因為這種理論早就被大量應用於「忽悠和洗腦」

忽悠你沒商量

利用「巴納姆效應」騙錢,核心的步驟如下:

(1)預先打造一套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人格描述系統;

(2)在合適的場合根據受眾狀態的不同對預先準備好的文案進行微調,並且多講一些言之無物的空洞內容;

(3)不斷引導受眾將自己代入這套人格描述系統,認為自己就是被描述的樣子;

(4)為這些預先描述好的人格匹配不同商品,然後引導購買即可。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些「巴納姆效應」相關的應用場景,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是不是身邊有很多類似的案例。

(1)算命

算命我想大家都知道,根據戰國竹簡中的記述,先秦時期就已經有算命的業務了,其理論核心是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及伏羲八卦,理論系統較為複雜深奧,屬於玄學的範疇。

高深的玄學大家不懂,騙子其實也不懂,但這並不妨礙騙子用「玄學理論外殼+巴納姆效應」來騙錢,他們通過看相、測算生辰八字、佔卜、測字、解夢等手段為自己的騙術套上看似合理的理論外殼,這些手段就好像福勒教授給學生們的那份人格測驗表格一樣

在接收了其它人的一些信息後,他們會貌似專業裝模作樣的推算一番,再結合自己對顧客的觀察,給出一段「似是而非但一定是顧客想看到的結果」

街頭算命

比如,當一個算命騙子看到前來諮詢的顧客眼露憂愁,眉頭緊鎖時,他很輕鬆就能判斷出這名顧客有著煩心事,那就一定要強調他一定會轉運,因為這是他想聽到的內容。但是轉運的時間不能太準確,轉運的形式也不能太明確,再留一些可能繼續走背運活口,我試著寫了一段說辭

「你今年的運勢不佳,事業家庭上會遇到一些阻礙,想要改變的欲望會非常強烈,雖然現在這種欲望的積累並不能馬上帶來改變,但已經快要衝破頂點並轉化為運勢,相信你的困境很快就能夠有所突破,短則半年長不超過三年,積累的運勢會讓你開始一段全新的局面,但要注意小人的從中作梗,這是你運勢唯一的破綻。」——思維碰撞機大師

大家可以看看,一個人憂愁無非就是學業、事業、感情和家庭,所以這個模板是萬能的。如果你正好事業不佳,又和同事不和,亦或者感情有第三者插足,一下就會被騙子代入進去。而如果未來運氣不好,你一定會想到小人作祟,而不會想到算命的瞎說,尤其當騙子有著一定口碑背書時。

當然我這套說辭太低級了,很多大騙子的文採非凡、理論儲備豐富、算命形式新穎、心理洞察能力還強,那就真的無解了,如果你不預先做好強大的心理建設,分分鐘被忽悠進去。你感覺他說的就是你的人生,但實際上這是無數人的人生

一旦你相信了「算命大師」說的就是你,這時大師拿出一個「克小人」的開光玉佩,你是買還是買還是買呢?

(2)星座理論

星座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恆星的組合,人們根據恆星群體的排列和形狀將其劃分為星座並形成星座圖。記錄星座位置的星座圖在天文學中佔重要的地位,是人類探索星空的重要理論。

但一些佔星術士則巧妙的將這個天文學概念包裝成為能預知未來的理論,並藉此大肆斂財。而到了現代社會,星座理論更是被挖掘出了更大的商業價值

記得我上小學時,還只是簡單的十二星座代表性格,雜誌上也最多就是每個星期說下各個星座的姻緣。但現在的商業不僅滿足於普通的十二星座性格理論,更是大力宣傳什麼上升星座、下降星座、水逆,反正就是一個模板套不住你的話,我還有無數個等著你

一個以星座命名的網站連解夢和風水都涉及,吃相過於難看

這些內容在一個理性的人看來簡直就是荒唐,拿最簡單的星座性格來看,任何一個關於星座性格的描述都是「巴納姆效應」的完美體現,比如下面這個:

很多時候,XX星座的人對於自己的感情克制而有分的,不會像中央空調一樣,對誰都很好,也不會像冰山,對誰都板著臉。即使有小情緒,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一己私慾影響到大部分人,很有責任感,所以即使這是個很有脾氣個性的星座,也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和他們一起玩耍。

請信奉星座理論的人告訴我,上面這段文字說的是什麼星座?

這難道不是一個「很正常的人」麼,誰沒有小情緒?誰沒有責任感?誰的感情毫不克制?現在你告訴我這是「天蠍座」的特質,要不要這麼搞笑?

不要和我說什麼很高深你不懂之類的,因為天文學確實高深,那些做網站的也不懂!人家擺明了就是想用這個吸引流量和斂財而已,「巴納姆效應」是財富密碼誠不欺我,十二星座專屬皮包了解一下。

一個平淡無奇的皮包還分星座,好歹你印個星座LOGO上去啊

(3)成功學

成功學也是這個領域的拔尖者,因為成功學必須具有洗腦效果,而「巴納姆效應」則是洗腦的利刃。所有的成功學課程和書籍,你看完都會說好,但就是說不出好在哪裡。

因為成功學中幾乎所有的話術都是極其籠統的,模糊不清的,沒有任何執行意義的,但又能讓你腎上腺激素飆升的。很多人剛剛聽完成功學課程,都覺得老師講的那個失敗案例簡直就是自己的人生啊,而成功案例中的達人也仿佛只和自己一步之遙。

各類成功學書籍

老師會不斷告訴你們成功人士具有的特質有什麼,一般都是什麼努力、吃苦、會說話、敢投資,當然重點是放在敢投資上。在「巴納姆效應」的影響下,你已經把自己代入到成功人士身上了,你一看自己具備了一切成功人士的特質,就差一個「敢投資」

這時,臺上的老師大喊一句:「只要你有足夠的渴望和與之匹配的信念,你就能夠成就任何事業」!

然後,他拿出了成功案例中的一件商品,告訴你們這就是老師費了很大功夫拿到的「最低進貨價」,只要你們努力去做,就一定會成功。相信很多參加課程的人都會像打了雞血一般進貨,覺得自己便是下一個喜提蘭博基尼的人。

看看這些激動的人

看到以上場景,你是不是覺得「巴納姆效應」無處不在?

是的,它確實是無處不在,除了以上三種常見的應用外,還有很多很多的類似套路,比如馬戲之王巴納姆,就經常利用這種效應讓自己的魔術表演擊中大部分觀眾的心,大家都認為這就是自己「獨享的MOMENT」,哪還有不喜歡這個表演的道理。

而近些年很流行的各種測試小程序,也是「巴納姆效應」的完美應用,通過人們的好奇心來廣泛傳播,從而獲得巨額流量變現。

各種測試小程序瘋傳

說了那麼多靠「巴納姆效應」斂財的應用場景,不是想教大家怎麼去騙人,而是提醒一下大家如何防範這種騙局,個人覺得只要做到以下幾點,便可以有效避免自己迷失在別人的設定中。

第一、要真正的認識自己,面對自己的真正的不足,不要只喜歡聽好話。你看星座性格很少說壞話,即使有也都是些很弱的描述,比如不自信這種,幾乎不會出現懶惰、自私、刻薄這種十分刺耳和個體化的描述,因為誰會認為自己刻薄呢?說出來就露餡了。

這種毫無營養的說辭我可以分分鐘寫出來很多版本

第二、培養自己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客觀的判斷力。很多時候騙子就是利用你掌握信息的不足來騙你。比如算命必談易經,現在有些高能的騙子還會將算命披上科技的外殼,比如相對論、量子理論,熵之類的描述,但這些理論只要會查一些基本的資料就可以識破騙術,日常生活中越愛說高深理論的人往往越是騙人的。

第三、避免做情緒化判斷,任何的判斷和選擇都需要理性作為主導,要全面評估收益和風險,最好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比如成功學老師的說法,但凡下課後諮詢個靠譜的朋友也不會被騙,如果能找到專業人士,那就更能啪啪的打成功學的臉了。

做好以上三點,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被忽悠,至少不會被一些簡陋的騙局所騙。

相關焦點

  • 渣男必學,獲取別人信任感的理論基礎-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一種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它被很多血型佔卜師,星座預言家廣泛應用在各路的韭菜身上。它的簡單定義是,用模稜兩可的描述去匹配一個人的性格並且告訴那個人此描述是為他專門量身定做的。七哥在這給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做一次性格預測,從0分到滿分5分,你看看我描述得有多符合你的情況?「你希望得到他人喜愛的同時對自己吹毛求疵。
  • 巴納姆效應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隨手刷微博時發現某星座營銷號正預測著近月來最倒黴的星座,你忽然覺得xx座的你正像它預測的那樣危機四伏或者一塌糊塗,於是你細細讀其它的文章再將視線停留在「贊我,轉逆」幾個字上,手指不自覺的按出一個贊.又或是看到雜誌上對你所屬的星座性格的描述,十分激動覺得甚是貼合,仿佛這描述說的就是你本人.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在「上當受騙」!
  • 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你為什麼這麼懂我?
    心理效應:巴納姆效應,你為什麼這麼懂我?第一篇文章,我準備和大家說一個我印象深刻的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第一次接觸巴納姆效應的時候,我是懷著懷疑的態度去看了這個效應,看完之後,如果不是我提前知道,我會很肯定地相信那說的就是我。在我看來,那些話簡直是完美地說出了我的人格,因為有些我覺得我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話,都被它用語言表達了出來。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我都用這個心理學效應去做實驗。
  • 巴納姆效應?看完這個你還相信星座嗎?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就是每次看到自己的星座和佔卜結果都覺得很真實嗎,覺得自己的星座符合自己的所有特點,那為什麼這東西這麼準確呢?節選一段Forer的描述人格的範式:「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並沒有都得到充分發揮,所以還未能變成你的優勢。有時候,你會強烈地懷疑自己是不是作出了正確的決定或正確的事情。」
  • 星座和算命很準?其實這只是巴納姆效應在作怪
    原標題:星座和算命很準?其實這只是巴納姆效應在作怪   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根據星座來推算未來的命運,某個人的性格,最近的運勢。老人家就喜歡找個算命先生,聊聊未來幾年幾十年的是否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其實現在大家都清楚認識到,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是一種迷信的做法。
  • 佔卜佔星到底準不準,外行才說巴納姆效應,聽聽專業佔卜師怎麼說
    而另外一部分人會說:「星座佔卜那些東西都是模稜兩可的」,稍微有點文化的,可能會告訴你一個詞「巴納姆效應」。那麼巴納姆效應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得出的?既然我說了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那我就從這個理論的原點開始吧。
  • 陽光科普 | 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並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福勒認為產生「巴納姆效應」的原因是輕信。「巴納姆效應」指的就是這樣一種心理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我們主觀上想要獲得外界信息時,這種效應也就尤為明顯。星座、算命就是很好的例子。
  • 人為什麼更願意相信星座?巴納姆效應告訴你!
    不知不覺的你 會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少男少女信起了星座,甚至在有些大學裡 還開設有星座協會!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現象是極其詫異的!怎麼會有人相信這種毫無根據,虛無縹緲的東西!我想 針對於這種現象,也只有心理學才可以合理的解釋了!每個人都有巴納姆效應!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上世紀中期,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發現了一種心理學現象。
  • 巴納姆效應:說的不是你
    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並沒有發揮出來,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都知道並多數可以克服它們,有時候你也會懷疑自己做的決定是否正確。有時表現外向,親切,而有時內向,謹慎、防備心重。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外邊顯得從容,但內心焦慮不安。
  • 「巴納姆效應」為你揭秘
    員工不假思索就相信領導對自己馬虎的描述,哪怕她從來不覺得自己馬虎,她也深信不疑。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有一位心理學家為了證明「巴納姆效應」的作用,用了一段籠統,幾乎適合任何人的一些話來讓大學生判斷這些話是不是適合自己,結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學生都覺得這些話說的就是自己。那麼,看完上圖,你認為他是在說你嗎?其實,這是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容易讓人迷失而不自知。
  • 每日一概念:巴納姆效應
    很多人都喜歡做心理測試,星座測試,或者算命,曾經我也是一個重度的「測試」迷,不僅喜歡做各種各樣的測試,而且對結果還深信不疑。 現在想想其實還挺扯淡的,那些輸個名字,性別,生日,做幾道簡單的題就能測出你是什麼樣的人,這可能嗎?用腳趾頭想想都不可能啊!
  • 眾多人會掉的坑——巴納姆效應(下)
    眾多人會掉的坑——巴納姆效應比如:你的左右腦分別有幾歲,《XX座的人,看完會流淚》十二篇,算算你的桃花運這些測試可以當作小玩笑愉悅身心就算了但如果你經常相信這些所謂的測試還有總是對這些評價深信不疑(當然這些評價較大程度與你的性格是相貼切的,但絕不是靠幾道測試題就能為你量身定製算出來的)
  • 《巴納姆效應》:算命準不準就全靠它了!
    註:如果懶得看文字就看我的同名視頻講解在講解何為巴納姆效應之前,您先做跟我做一個小實驗:請您先閉上眼睛聽我講,我感覺到在我面前的你是一個很需要別人喜歡的並尊重你的人,同時你有自我的判斷,但你又有很多優勢沒有被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缺點,不過一般可以克服。當你與異性接觸時,雖然外表顯得從容,但你內心還是有點焦慮不安的。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這才是你相信星座和測試的原因
    很多人都喜歡做一些性格小測試的題目,或者是看一些星座的分析,並且覺得這些描述真的非常的符合自己。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巴納姆效應了,很多人都十分願意去相信一個籠統的描述符合自己,巴納姆效應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
  • 巴納姆效應:星座、佔卜和算命為什麼感覺準?有可能是被騙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巴納姆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於1948年通過試驗證明後所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不過當時還不叫巴納姆效應。這個名字是1956年,心理學家保羅·梅爾在他的論文《通緝—好的食譜》中所提出的。為什麼會以這個名字來命名呢?
  • 巴納姆效應:星座、佔卜和算命為什麼感覺準?有可能是被騙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巴納姆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於1948年通過試驗證明後所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不過當時還不叫巴納姆效應。
  • 關於星座,關於巴納姆效應
    「你是什麼星座?」「處女座」「絕交」他輕摟你的腰肢,你們側面相對清晰的感受到對方的溫熱呼吸撲在臉上,就在你想繳械投降的的時候,他突然問:「你是什麼星座?」我好像看錯了字,這個看的是雙魚座的......」
  • 搞懂巴納姆效應:助你了解喜歡的人,成為他心中不能放手的最愛
    你的身邊有沒有那種對算命、塔羅牌、星座分析深信不疑的朋友?我的身邊就有幾位,或者不僅僅只是幾位,而是很多。就連那些擁有高學歷高薪資的姑娘,在聽某個朋友說最近去算了一次塔羅牌,很靈驗,結果很準的時候,她都會迫不及待地讓趕緊介紹給她認識,她也要去算算。明明都是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明確規劃的人,可為何還是會對這些佔星問卜之事深信不疑呢?
  • 巴納姆效應:是星座顯靈?還是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如果覺得這就是對自己的描述,恭喜,你並不了解你自己。這是心理學家經常使用的材料,基本套上每個人身上都能適用。這也是心理學中巴納姆效應的體現。一、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指人們更偏向於相信一種概括性、籠統性的性格特徵描述,簡單的說,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當同樣的人格特徵的測試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契合度滿分五分的實驗,結果平均分高達4.26。
  • 巴納姆效應|心理學告訴你,別再相信「星座說」
    在了解巴納姆效應之前,先來看一段對人格的描述:「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巴納姆效應的定義也就呼之欲出了: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這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的是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