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十誡的誕生,領導40年遷徙之路的摩西也有失望憤怒的時候

2021-01-10 一書一談

摩西人生最重要的兩件功績,一是帶領兩百萬的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朝著聖地迦南前進,這一走就是40年,是一段非常艱難的經歷。即使摩西的很多功績被視為在上帝的指引下完成,但是也不可否認摩西這個人的領導能力非同小可。

在艱難的遷徙過程中,摩西兢兢業業,勞累不已,到晚期挑選了一些助手協助自己工作。其中之一就有接替者約書亞。以色列人有任何疑問,都會去問摩西,讓摩西向上帝傳達,然後由摩西把答案告知他們。這個過程看似是神的旨意,但實際上,我們更認為是考驗了摩西的領導力和判斷力。

摩西在快要到達迦南的時候,其實算起來大概已經九十多歲,摩西領導的晚期,他做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頒布《摩西十誡》,把神對人們的要求以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也讓很多以色列人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信奉單一神的民族。除此之外,民眾有了律法的依從,一切顯得更加神聖,也因為律法的形成,讓摩西的功績和宗教的教義得以在世界廣泛流傳。

雖然摩西在宗教史的地位不如耶穌,但從歷史的角度看摩西的功績其實超越了歷任天選之子,最低也能夠和耶穌等同。

摩西可以直接跟上帝對話和見面,但是上帝為了讓摩西的權威進一步得到加強,決定有必要當著眾人的面說說話,但是人們看不見上帝的容顏,因為上帝讓烏雲遮擋了自己,人們只能聽見聲音。

其實不讓普通人接近神的做法是宗教裡常有的,畢竟神需要保持一定神秘性才可以擁有威嚴。這一次的摩西根據上帝的指引,讓以色列人跟上帝籤訂了盟約。這是上帝面對人類所做的妥協。

在此之前,上帝跟亞當夏娃的約定都僅限於口頭上的,在跟挪亞子孫的協議裡也是僅限於口口相傳,而現在累次被人類背叛的上帝想到了書面協議,或許這樣更顯得莊重和不可更改。

摩西在西奈山腳底下用十二塊石頭代表了以色列人的十二支部,祭祀和以血為盟之後,盟約封在金匣子裡,建造了會幕來專門存放盟約。

大家可以去閱讀摩西十誡的內容,其實都是基本的道德律法,所以宗教並不能脫離實際的生活,必須跟普通民眾大體的良知和生活習俗相符合。

但是宗教總是被懷疑的,就跟神一樣,因為離得太遠,人們也會疑惑其真實性。而摩西作為上帝的代理人,也會遭遇內部的背離。在摩西出現在大家視線裡的時候,人們是信奉他的權威的,但是一旦摩西久久不出現,人們的心就開始騷動。

而這一次,引領騷動的居然是亞倫,摩西的哥哥。亞倫即使能言善辯,但是這樣的人往往也不是一個堅定的人,亞倫迫於其他人的壓力,在摩西閉關的時間裡,鑄造了一座金牛,把金牛當成了崇拜的神。

沒有信仰的人容易迷失,人類的精神世界需要更加豐富的食糧才能餵飽。但精神是容易被操縱的,信仰有時候有正的一面,也會有反的一面。

摩西回來之後對人們的所作所為非常生氣,或者,還有一些失望。摩西或許第一次在大家面前表達了他壓抑的內心。他摔碎了上帝賜予他的兩塊石板,這石板上確信應該是上帝和摩西仔細商量過刻下來的教條戒律。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即使人們並不願意這樣去想。這代表摩西在那一瞬間也有了要放棄以色列人和自己作為神的代理人的意思。從而也可以推測,上帝要不就真的脾氣太好,要不也在凡人不能瞧見的地方痛心疾首地摔過東西。

摩西還推倒了亞倫他們建造的金牛像,金色的粉末混在了美酒中,這也許表示喝了酒的人容易迷失,喪失自己的意志。

摩西的勤奮和人們的脆弱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或者摩西在40年的領導者生涯裡,看見了上帝也很無奈的人類弱點。這也促成了摩西要把戒律成文,刻於石碑之上,讓後世不能隨便更改和忘記。

縱觀聖經故事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這就是上帝不斷地給予以色列人糾正錯誤,形成成文法典,引以為戒的過程。從摩西到耶穌之前,是一個節點,不斷豐富和完善的教義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生活,而耶穌,是把宗教推崇到另一個高度——上帝耶和華不再單純是以色列人的神,而是全人類的精神福祉。

在西奈山完成這些任務的摩西,帶著以色列人的十二支部繼續出發,他們很快就到達了迦南的邊境,看見了心目中的故土聖地,然而,迦南並不是那麼易得。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摩西「出埃及記」想起——有點意思的歷史250
    【從摩西「出埃及記」想起——有點意思的歷史250】前一段觀看了兩部很精彩的聖經題材的史詩電影,一部是2014年上映的《法老與眾神》,一部是1998年上映的動畫片《埃及王子》。這兩部影片講述的都是大約公元前1450年,先知摩西受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領被奴役的四十萬希伯來人逃離古埃及,前往上帝應許的「流淌著奶和蜜」的富饒之地迦南。據《聖經》裡記載,在摩西率四十萬希伯來人前往迦南的途中,上帝耶和華不斷地指引,劈開紅海讓他們順利渡過。
  • 摩西埃及的政治領袖,她的「摩西法」包括「十戒」影響深遠
    在西奈山上,摩西得到了神所頒布的《十誡》,即《摩西十誡》。舊約聖經提到摩西約一百七十次,新約聖經提到摩西七十幾次。可見摩西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從他出世不到五百年中,摩西為所有的猶太人所敬仰。摩西最享盛名時期很可能是公元前十三世紀,因為普遍認為《聖經·出埃及記》中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就死於公元前1237年。一百年以後,穆罕默德認為摩西是真正的先知。
  • 西方宗教律法的起源——摩西十誡
    今日我們從摩西十誡揭開穆姑娘的面紗。《聖經》中無數次出現了摩西這個名字。無論是拯救希伯來人出埃及的壯舉,還是跋涉來到流著奶和蜜之所迦南的傳奇,都引人無限遐想。在這一個有一個傳奇中,「摩西十誡」對西方的政治,哲學,信仰都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再一次細細品味這十誡,從中還能得到哪些警示,體悟些什麼哲理?
  • 上帝和人類領袖互相成就,善於隱藏自己的摩西需要神的權杖
    聖經故事講到約瑟的時候,已經開始了英雄主義傳記的講述,而到摩西的故事裡,就完全是經類似神話一般的傳說。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時候,他大概是六十的年紀,已經很老了,而他的哥哥亞倫更老。這除了神的力量,按照人類的能力和現有的科學知識,是完全無法辦到的,要說硬要解釋,也是剛好以色列人渡過紅海的時候,是退潮的時候,而埃及人追上來的時候已經漲潮了。埃及人應該是迷路了,或者一開始追錯了方向。這還要回到以色列人收拾行李的時候,摩西已經在上帝的指引下決定好了路線。
  • 愛神愛人丨摩西十誡的精義
    ,摩西律法中報仇條例是根據耶和華神的公平公義屬性!你要謹慎,不可心裡起惡念,說,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你便惡眼看你窮乏的弟兄,什麼都不給他,以致他因你求告耶和華,罪便歸於你了。你總要給他,給他的時候心裡不可愁煩。因耶和華你的神必在你這一切所行的並你手裡所辦的事上,賜福與你」。為了勉勵門徒行善,箴言教導,「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19:17]。
  • 上帝授予「十戒」的地方,跟著摩西出埃及記,重走懺悔之路
    在猶太歷史中此山是上帝發出啟示的主要地點,根據《聖經》,上帝在此向摩西顯靈,並賜給他十誡(《出埃及記》第20章。聖經記載,上帝的僕人、以色列領導人神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走出埃及,過紅海,到西奈,在西奈山上,上帝親授摩西「十條誡命」的石板,即上帝子民必須遵守的十條戒律,包括不殺人、不姦淫、不偷竊、不貪圖他人財產等。
  • 三千年前上帝在此召見摩西授他十誡,猶太教由此誕生
    之所以叫摩西山,是因為三千多年前,年逾80的摩西帶領10萬奴隸西出埃及準備逃往以色列。經過西奈半島時,在此接受了上帝的召喚並傳授了《十誡》,因此這裡也就成了全世界各地基督教徒嚮往的聖地,信徒們虔誠地稱其為「神峰」。猶太教也由此誕生。登頂的路有兩條:一條從聖凱薩琳修道院後面山崖直上,需爬3750個的臺階,據說不好走。
  • 從聖經摩西十誡評杭州「賣腎車間」
    作為賣腎者、買腎者、中介者、醫院,我們從最古老的人類法律「摩西十誡」看他們都違背了什麼?賣腎網絡的鏈條當中有患者(或其家屬)、中介、醫生(從中得利的)、供體,是他們共同促成了一個個悲劇的產生。往往我們關注的焦點都會在黑中介的上面,人人得而誅之。然而最終賣腎網絡的產生遠非這麼簡單,它是每個人責任的共同缺失而導致的。
  • 遷徙之歌--中國數字科技館
    遷徙之歌文/ 袁 屏圖/ 湯正華辛 夷法國導演雅克·貝漢導演的電影《遷徙之鳥》,讓無數的人感受到了候鳥遷徙的艱辛和壯觀。候鳥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是一個對於歸來的承諾。
  • 摩西與孔子:文明如何規定不可食
    張教授的文章說,「西北地區最早的綿羊(或山羊)和黃牛分別發現於天水師趙村和民和核桃莊遺址,出自石嶺下類型和馬家窯文化時期,年代不早於公元前3000年」,還說,「北方地區仰韶文化晚期(泉護二期)出土的動物以野生為主,家養動物只有豬和狗,比例一般也不到40%,還是以狩獵野生動物為主」。
  • 摩西是西方教廷裡英雄式神一般存在,那麼摩西五經是什麼的經典?
    摩西五經(是希伯來聖經最初的五部經典:《創世記猶太人相傳它是由摩西接受上帝的啟示而撰寫,內容是古代的以色列人民間故事。但因為《申命記》紀錄到摩西死後之事,因此作者是否為摩西或者該經卷是否經後人增改,仍有爭議。有人認為五經最後一部分是摩西臨終吩咐約書亞完成。
  • 空降領導興許奪去了你的晉升之路,但高情商的人都不這麼認為
    「唉,這下我的晉升之路徹底破滅了!」「怎麼啦?」「上面空降了一位年輕領導,你說我還有希望嗎?」最近,朋友阿峰特別苦惱。阿峰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目前的這家公司上班,勤勤懇懇五年,兢兢業業五年,就為了等待晉升主管一職。
  • 數以億計的墨西哥帝王蝶遷徙神話--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地上曬太陽的帝王蝶,會隨著溫度升高而起飛 地上也有很多帝王蝶,當陽光透過密林照下來的時候,這些蝴蝶就盤旋而起,如同小型的龍捲風一樣旋繞而上,仿佛是集體舞一樣,美輪美奐。 四代蝴蝶的生命接力 1937年,一位加拿大昆蟲學家決心要找到這些帝王蝶究竟是從何而來,到哪裡去,於是他開始給一隻只帝王蝶的翅膀上沾上標籤,然後年復一年地枯燥尋找,前後找了將近40年,終於在1976年宣布了一個驚人的結果: 帝王蝶和鳥類一樣,有南北遷徙的本能,而且每年遷徙距離將近一萬公裡,冬居墨西哥,夏住加拿大。
  • 摩西、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等誕辰各是哪一天?
    近些年,在國內也有不少人過這個節日,當然,更多的是商家平臺為了擴大銷售的營銷伎倆和有些人聚會的由頭而已。不過,我們看到,雖然這些商家平臺和有些人並非是基督教忠實的信徒,然而有意識或潛意識的慶祝聖誕節的現象,說重了是崇洋媚外,說輕了是缺乏自信。同時也說明了西方強勢文化無時不刻的滲透和侵襲,有的屬於經濟發達文化的主動輸出,有的則是身處劣勢的主動接受,對我們傳統民族文化形成了嚴重衝擊。
  • 關於噩夢:地獄之路上衣的一點小小探究
    在我閒下來翻看裝備詞典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點奇怪的東西:在噩夢:地獄之路套裝中,其上衣部位的名稱為「撒旦 :沸騰之怒/憤怒之王」;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撒旦和憤怒之王,似乎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我先順著 肥貓 的路子,看了看韓服的原文翻譯:同時對照了一下國服的裝備描述:在史詩上衣"沸騰之怒"中,對應的灰字描述為
  • 奧古斯丁對摩西十誡的基督教化理解
    關於猶太律法的綱領「摩西十誡」,斐洛、奧古斯丁、阿奎那、路德和加爾文等許多思想家都曾作出過經典的解釋,但唯獨奧古斯丁的解釋更好地處理了「基督教倫理及其與猶太教律法傳統的關係」。奧古斯丁在繼承和推進保羅傳統的基礎上對摩西十誡所作的基督教化的理解,即極力將這些律法的誡命詮釋為愛的誡命,為我們窺見作為新型宗教的基督教與傳統猶太教之間的區別提供了獨特視角。
  • 摩西對抗法老的三大過程
    摩西對抗法老 在曠野守節 古代世紀的節期是按照大自然的周期(新年、* 豐饒節期)、神話事件(神明作王或戰勝混沌)、農事(收割)、史跡(奉獻或得拯救)而奉行的。這些節期慶祝神明的作為,請求神明繼續恩待他們。上述的因素往往會合而為一。守節通常要特別在聖地舉行,因此需要朝聖旅程。
  • 摩西英語告訴你,維尼熊名字「Winnie the Pooh」的由來
    1926年10月14日,以他的名字為題目的小說初次出版,立即大受歡迎銷量以百萬計。主要講的是維尼熊阿噗和他的好朋友們發生在百畝森林裡的一系列有趣又有愛的小故事。維尼是一頭全身毛茸茸的可愛小熊。它比較喜歡做的事就是在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時候舔上一口蜂蜜了。維尼既有趣又善良,這頭傻乎乎的小熊為了能在百畝森林裡找到蜂蜜,總會使勁地想啊想,然後就解開了各式各樣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