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傳統文化中的「五倫八德」理念與中學德育教育

2021-01-10 阿嬌夜話

中學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推動智、體、美等基本素質全面和諧發展以及教會學生做人的重要環節。所以,我們必須把「樹德」工作放在中學生德育工作的首位。而現今的中學德育工作存在著「關注多,效果少」的問題。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學校開展的德育工作大多只注重理論和形式,德育目標較高且抽象,不符合中學生的發展特點;長期存在的「應試教育「傾向,使學校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在形式上響應國家政府的號召,並且是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灌輸,使學生很少參與到道德實踐活動中去,德育教育根本沒有實效性的影響。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現今社會中,大多數的家庭教育表現為功利主義的薰陶明顯多於道德的培養。同時,家庭環境的不和諧也是影響孩子道德養成的關鍵因素。第三,學生自身的因素。學生道德意識薄弱,並且不能積極配合一系列針對其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應該如何開展道德教育工作才會有實際的效果呢?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麼,一個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道德素質呢?中國傳統文化清楚地告訴我們,「五倫八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是每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品質。「五倫」指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論語》中有「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可見,傳統的儒家文化已經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擺在了學習文化知識之上了。「五倫八德」的思想已經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了一種對現代人而言必須遵守的規範、準則。讓學生掌握「五倫八德」這一道德準則對其道德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備「五倫八德」的人,就具有高水品的道德素質,德智體美才會全面和諧地發展,這是當今時代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所以,在中學生人格養成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德育工作應該從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五倫八德」的教育開始。這樣既符合中學生的個體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又為其智、體、美、勞的全面和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

礎。  一、學校的德育教育  用「五倫八德」的思想指導中學生的德育工作,學校就必須改變「重分數,輕品德」的思想。孔子把培養年輕人「孝、悌、信、謹、博愛」等優良品質放在教育的首位,而把學習文化知識擺在了次要的位置的思想對現今的素質教育和德育工作是有非常積極的影響的。學校應該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把「五倫八德」這一道德準則作為德育教育的準繩和目標,以符合學生發展實際。這也是學生取得全面發展的基礎,它是符合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提升精神境界養成人格的需要的。同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德育意識,挖掘不同學科在育人方面更深層次的價值,用敏銳的教育意識,挖掘課堂中蘊含的「五倫八德」的德育因素,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一些人文性較強的學科教學中,要把握住教育的契機和良好的教育資源,深入挖掘其道德教育的價值,在非常自然的氛圍下,實施潤物無聲的道德教育。  二、家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有著無法取代的社會和文化功能,在道德教育方面尤為突出。家庭是培養學生人格的最初基地,同時,優良的家庭風氣的薰陶和父母的細心教育是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必備條件。所以,家長必須重視對中學生的道德教育,這是關係到學生終身發展的問題。許多家長採取的是每時每刻的「耳提面命」、不斷說教的方法,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其實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道德品質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對孩子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父母和諧相處,兩人都與人為善,幫助、信任、尊重他人,並且以誠相待,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這正是家長對「五倫八德」的踐行,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筆豐厚的道德財富。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積極的作用。在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殊的發展時期,其道德的初級階段就在家庭的道德教育中慢慢塑造出來了。  三、學生的自我修養  學生要加強自身的道德意識,正確全面地認識「五倫八德」品質及其重要性,並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進行「五倫八德」的道德實踐,積極地參與到學校開展的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中,在家孝順父母,在校能夠處理好和老師同學的關係,做到知行統一,使意識與實踐互相促進。正如朱熹所提到的:「知與行功夫須著併到,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 行之愈篤,則知之愈明。二者皆不可偏廢,如人兩足相先後行,便會漸漸行得到,若一邊軟了,便一步也進不得。」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的道德認識,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道德生活和道德活動,讓學校靜態的、知識性的道德教育更好地轉化為學生具體的道德行為。同時,學生也必須做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要「自省吾身」,學會自我激勵,自我鑑定,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改善自己的道德行為,從而使自己的道德修養不斷提高。  「五倫八德」思想是我們民族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從古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用這種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德育工作,並且停止以往進行的系統、形式、理論化的工作形式,摒棄那些空洞、脫離學生發展實際的德育目標,用符合實際的目標和方法來進行、指導德育工作,勢必會使我們的德育工作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會為我們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以理想的教育實現教育的理想
    1990年,祝啟程被調到蓬安縣城關中學擔任校長。不到3年,這所原先的「尾巴中學」躍升為質量名列前茅的一流中學,被市長稱為「教改先鋒」。 1993年,綿陽市第七中學向全國招聘校長。祝啟程從眾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功就任校長。學校當年計劃招生400人,第一輪招生僅招了78人,通過補收和接納其他學校的學生勉強湊足了300多名學生。
  • 揚林礪儒教育思想精髓 結「全人格教育」豐碩成果——信宜礪儒中學...
    信宜礪儒中學素質教育結出豐碩成果,主要是因為該校秉承了林礪儒先生的「全人格教育」理念,開拓創新,不懈奮鬥。林礪儒(1889-1977),信宜市北界鎮結坡上村人,是我國著名教育家、偉大的師範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林礪儒先生是在國內有著很大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人。解放後,歷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中央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長和教育部副部長。
  • 全員育人澆灌德育之花
    近年來,惠州引導城鄉學校爭先恐後地創建「三全育人」示範校,織密學校、家庭、社會「三全育人」網絡,把立德樹人理念融入中小學校建設和管理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提升辦學質量,給學生打好人生底色。因校施策確保「一個都不能少」2018年5月,惠州市「三全育人」示範校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博羅縣楊村中學召開。
  • 解讀3所名校的辦學文化,衡水中學校訓中的四個字概括得太好了!
    點擊右上角關注【教育好文】,遇見更多教育類文章和材料本文字數1809字,閱讀需要4分鐘購買專欄可以獲得本專欄全部word電子文檔,文末有提取方式「五色成文」「化成天下」,我們對文化的重視歷久彌新。最近在學習中小學辦學文化的提煉成果,我翻閱了很多學校的辦學理念,可謂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在閱讀完四十餘所學校(大多是中國基礎教育界的優質名校,即中小學)有三所學校的辦學文化讓我印象深刻,下面試著對這三所學校的辦學文化進行介紹和簡單解讀,最後一所是網紅級名校——衡水中學哦。(有爭議的總是最後出現)三所學校分別位於東北,西南和華北地區。
  • 明道進德 涵育品格 塑造新君子——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高中生品格...
    進入新世紀,學校堅持「人文立校,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彰顯「仁愛謹嚴」的校風、「務實拓新」的教風和「求真持恆」的學風,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深化課程改革、強化校本師訓、創新德育舉措方面形成了新的特色,促進了學生自主全面發展,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被國內一流著名高校錄取,飲譽錫城。
  • 2016年廣西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
    三、考試內容模塊及要求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教師〔2012〕1號)精神,結合教育心理學和德育工作基礎知識以及廣西實際確定考試內容及要求。
  • 「三綱五常」,「五倫八德」,儒家思想是精華還是糟粕
    學習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經典,我們經常會看到像「三綱五常」、「五倫八德」這樣的論述,那麼,這綱、常、倫、德,具體是指什麼呢?對於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國儒家倫理文化中,三綱五常是其重要的思想內核,為歷代儒客尊崇,儒教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
  • 「聯盟風採 師德立校」西部學區聯盟,打造柳北教育的「共同體...
    西部片區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共同體」理念打造教學共同體、德育共同體、文化共同體,達到了「1+1>2」的良好效應。工作中片區聯盟各校同心,齊抓共管;教師專業化發展,培訓共進;教師輪崗交流,資源互補;依託名師工作室,教研共強;教學資源互通,共建共享;片區特色彰顯,校園文化共生;德育主題研討,育人同心;初小銜接探討,教學共長。
  • 以人為本育桃李 以德育人馨滿園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校領導幹部,張勤珍熱愛自己的工作,心系教育事業,安教、樂教、善教。在教學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他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育導著一代又一代學生的成才,引領著一批又一批的教師成長。他走過的是一條執著追求、辛勤耕耘之路。張勤珍是盂縣上社鎮中學的副校長。
  • 教育理念|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天文社團與學生發展Vol.3
    我是負責天文教育的戴老師。在這個欄目裡,我將為大家講述關於科學課程的基礎知識、理念和目標。引申到天文課程,它究竟能給學生帶來哪些有價值的東西。 中學科學課程的理念 上次我講到了科學課程的文化價值。學習科學知識不僅影響人的思想和意識,還包括人的行為。
  • 西安這些公辦初中9月前將有巨大變化—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學
    長期以來,學校依託自身資源優勢和特色,用新理念、新方法開展了九九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等一系列的校本研修和教師培訓活動,充分利用大學區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究高效課堂新途徑,有力地促進了師生的共同發展和學校質量的不斷提高。學校的管理團隊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精細管理,引領全體教職工深化教科研改革,創新德育模式,探索學校特色發展與內涵提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 八字方略 五育並舉——深圳市沙井中學年度辦學主題解析
    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沙井中學有何秘訣?翻開沙井中學的辦學歷史會發現,自2009年開始,金如湘校長到任沙井中學,在他的引領下,學校每年都會確立「八字方略」。正是這些方略,為沙井中學的教育教學改革,尤其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指明了方向,確定了目標,提供了發展思路。 初心、良知、規範、堅守——創德育特色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
  • 風起雲飛揚 碩果醉人香——2020年株洲幼兒師範學校德育工作大盤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在傾力付出中不斷收穫的一年。我校學生管理部門在做好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同時,緊扣重要的時間節點,開展了涵蓋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奮鬥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全校性德育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全面助推我校德育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 上海市嘉定區金鶴中學「自教育」哲學:讓每個孩子擁有自己的天空
    作為一所年輕的學校,學校在創辦之初就確立了「為每個孩子的發展奠基,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培養學生「四個學會」的育人目標,以及「打造一支快樂健康向上的師生團隊」的共同願景。圍繞嘉定區「文化鑄魂,科技提升」的主旋律,學校提出「自教育」理念,重點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律、自主、自助和自足」六大品質。以「自教育」理念促進師生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內涵。
  • 塑造高中生堅毅品格——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特色教育側記
    2020年7月,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全省第二批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結項調研結果,經專家組調研、評委會合議,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承擔的課題《高中生堅毅品格培養體系建構》研究項目,被評為全省「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項目(為獎項最高等級)。經濟的高速發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優渥的生活環境,會讓一些未成年人缺少許多鍛鍊能力、磨礪意志的機會。
  • 西鄉五中校長嚴群章:赤誠獻教育 丹心譜新篇
    他就是漢中市第三批名校長、漢中市優秀教師、西鄉縣黨代表、西鄉縣第五中學校長嚴群章。堅守初心 辦好人民滿意學校多年來,他始終如一熱愛教育事業,當過班主任、做過教研組長、教導主任、副校長,他以愛育人,潛心教研,勤奮務實,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己任。2009年9月,他調任西鄉縣兩河口初中校長,該校地處邊遠山區,但他從未叫過苦,喊過累,始終奮戰在山區教育工作戰線上。
  • 和而不同 傳承經典結碩果 合而相容 特色教育鑄品牌
    和合文化之幹:個人自我的和合   「讓每個學生從體驗成功中走向成功。」建校以來,天台縣職業中專堅持「正人先正己」的理念,精心規劃德育工作,將和合文化的精神落實到日常校園生活的細節中去。   一是倡導學生自我提升,讓學生在內修上下功夫,強化生活技能。
  • 濱州職業學院:以高品位文化引領高質量發展
    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可以激勵師生的思想,凝聚師生的精神和意志,陶冶師生的情操和品格,激發學生的親社會行為。濱州職業學院引入CIS系統,融入職業教育理念和學院辦學特色,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體形象策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形象品牌。
  • 為心靈護航,永川這所學校德育工作是這樣開展的……
    近年來,何埂小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採取環境育人、主題育人、活動育人、家校育人等舉措,讓思想道德建設與教育教學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從而構建起淳雅課程、活動育人體系,為青少年擦亮人生底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 濟南市龍德學校舉辦「德育品牌」創建活動
    龍德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新建學校,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秉承「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從學校實際出發,開展「龍娃築夢新時代」德育品牌創建活動,從細微處點擊心靈,引領學生茁壯成長,尋根築夢,禮敬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