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和而不同 傳承經典結碩果 合而相容 特色教育鑄品牌
——浙江省天台縣職業中專「和合文化」建設紀實
天台,地處浙江省東中部山區,這裡因佛教天台宗而得名。天台歷史悠久、人文渾厚,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道教南宗祖庭、活佛濟公故裡和寒山子的隱居地,中國和合文化的發祥地。享譽盛名的天台縣職業中專就坐落於此。
該校創辦於1985年,是一所深受百姓讚譽的省一級中等職業學校。20多年來,學校以天台人文瑰寶——「和合文化」為精神引領,指引學校快速發展,也影響著師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斷升華。特別是在以季瑞強為校長的領導集體的共同帶領下,鑄就了學校「和合文化」教育品牌,為「教師幸福發展,學生快樂成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為學校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鋪就了一條金色之路。
什麼是和合文化?引用季瑞強校長的話而言,就是「人與自然的和合,個人自我的和合、人與社會的和合、人與職業的和合。」在和而不同、合而相容中實現學校的發展。
和合文化之根:人與自然的和合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通常而言,環境的薰陶對受教育者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基於此,學校以活動為切入點,讓師生在活動中發自內心的去感受和合文化內涵。
一是「愛心環保」活動深入人心。據了解,該校堅持這項公益活動已有15年,通過鼓勵學生讀寒山詩、了解寒山詩的韻味,把和合文化中的精髓得到延續和發揚。除了發動全校師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天台旅遊區開展清潔衛生外,還把清潔衛生活動引導至學校的日常生活教育中。在學校內部,讓學生回收在校期間的各類廢品,並用出售廢品的所得款項,資助因意外事件、因家庭貧困導致或陷入困境甚或失學的學生。
二是積極創建綠色學校和紮實普及科普知識。該校由寒山故事和寒山詩歌得到啟發,積極開展綠色科普教育活動,參加校園科普知識的推廣和宣傳,讓學生了解、學會和掌握如何與環境共享生活的知識,以期達到人與環境共同和諧發展。經全校上下一致努力,積極開展創建市級、省級綠色學校活動,並分別於2008年、2010年獲台州市綠色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榮譽稱號。2011年獲得了台州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榮譽。
和合文化之幹:個人自我的和合
「讓每個學生從體驗成功中走向成功。」建校以來,天台縣職業中專堅持「正人先正己」的理念,精心規劃德育工作,將和合文化的精神落實到日常校園生活的細節中去。
一是倡導學生自我提升,讓學生在內修上下功夫,強化生活技能。
二是開展以校團委、學生會、專業組為主要成員,組建「志願者服務隊」走進社會,把學生的技能水平發揮出來,鍛鍊學生的服務意識和能力,感受社會大課堂的「德育教育」,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
三是在管理上推進學生自我管理,真正做到學生幹部由學生自己選,學生自己的事情由學生自己管。
四是加強社團建設,發揮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職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專長教育,學校根據學生的愛好和專業組織了近20多個社團。通過活動,不僅讓學生找到展示才能、登上舞臺表現自己的機會,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了為人處事的道理。
和合文化之枝:人與社會的和合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是學校教育的一大任務。如何才能實現人與社會的和合?該校從師生兩方面給出了精彩的回答。
季瑞強校長告訴筆者,在天台縣職業中專,教師們經常被灌輸這樣一種理念:學生是天使,學生能成才,學生是感恩的對象。讓教師對學生充滿信心和愛心。同時,學校在全校積極推廣親情化的德育導師制,縮短師生之間心與心的距離,加深師生感情。德育導師的親情服務具體可概括為「七個引導」:品德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學業誘導、技能輔導、就業嚮導、創業領導。這種模式彌補了傳統班級管理的不足:變少數人管理為多數人管理,變原來班主任單槍匹馬的個體管理為全體教師都參與的全方位全員管理;變剛性的制度管理為個性化、親情化的情感管理。
此外,為了強化學生的品性養成,學校開展了多項「體驗式」活動,如「德育實踐周」體驗式活動、道德品行「四個在」系列活動等等,學生在實踐鍛鍊中豐富了知識、鍛鍊了技能,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優秀文化的薰陶,其道德品性自然而然地得到升華。
要實現人與社會的和合,必然要鼓勵學生真正走進社會,在實踐體驗中感受和合文化的魅力。學校以「三進」(進家庭,進社區、農村,進校外實訓場地)活動為載體,有效地推進了學校德育與社會教育的緊密結合。
和合文化之葉:人與職業的和合
「和合文化,講的是以個人的自修促進大眾的成就,修行的本身,就是敬業。所以,職業中專的教學,就是樹立良好的職業觀和執業觀,只有認真而敬意地做事,才會成功,才會有成績,才會贏得人們的敬重。」說到和合文化與學生職業發展的關係,該校袁良華副書記對筆者說了如上一番話。時至今日,和合文化的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指引著天台縣職業中專人在學校教育中以更現代的眼光、更豐富的手段去鍛造更光輝的職業之路。
一是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敬業精神和創業意識。學校專門邀請了相關企業的領導、專家、行家到校開展專題講座;同時還組織優秀畢業生、創業成功者、事業有成者回校開展事跡報告會,使在校學生對畢業後的工作、生活、升學等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提前作好就業準備。
二是開展各種技能比賽活動,使學生在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比賽中提高自我。每年該校以市技能水平抽測為基礎,以省、市技能大賽為契機和平臺,開展各種專業的技能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學技能、在比賽中強技能、在比賽中精技能。
三是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專項設計推進學校德育內化。學校在高二課程中把「職業道德教育」滲透於文化課、專業課教學之中,引導學生根據市場經濟特點,樹立經濟意識和競爭意識。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儘管本文所呈現的只是學校和合文化建設的一隅,但我們分明已聽到了天台縣職業中專人劈波斬浪、揚帆起航的號角。在此,祝願天台縣職業中專能在和合文化建設的通天大道上,走得更遠!(李 慧 陳 強)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