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飛上天的豬肉公司,明年會跌到地下嗎?

2020-11-26 界面新聞

文|市值觀察 大師兄

編輯|小市妹

2019年以來的慢牛行情,食品飲料等消費類行業成為重要主線。在這其中,豬肉行業的股價表現更是堪稱驚豔。豬肉指數近2年來最大漲幅超過200%,而部分龍頭公司最大漲幅甚至接近10倍。

所謂豬年買豬股,確實挺香。

業績困境反轉,是豬肉股暴漲的根源

股價大漲的背後,是豬肉公司在經歷長期行業低谷後業績的脈衝性增長。

2019年之前,豬肉價格經歷了長達21個月的下跌,上市豬企業績表現慘澹。以豬肉收入佔主營業務95%以上的牧原為例,2018年其營收增長33%,淨利潤卻下降了78%,肉價下跌對公司盈利造成重大衝擊。

之後伴隨著產能出清、非洲豬瘟疫情衝擊和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全國生豬供給快速下降,價格逐步回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生豬存欄31041萬頭,比上年下降27.5%,全年生豬出欄54419萬頭,比上年下降21.6%。

市場總體供給不足,導致豬肉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生豬養殖頭均盈利快速回升,產能相對穩定的上市豬企業績出現爆發性增長。

同樣以牧原為例,2019年,其營業收入增長了51%,利潤卻增長了1075%;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增長了233%,利潤增長了1413%,業績明顯體現出非線性增長的周期性特徵。

有了業績的支撐,上市豬企的股價大幅上漲後,估值仍維持低位,似乎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但是,豬肉行業的周期屬性,卻讓人感到一絲絲寒意。

豬肉行業的投資邏輯

一、中短期警惕周期反轉

豬肉行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由於生豬特殊的生長周期,導致產能的擴張和收縮都需要較長時間實現,豬肉價格和產量都會出現周期性波動,從而對業績形成周期性影響。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

和周期公司類似,由於業績的非線性趨勢,投資豬肉公司的中短期邏輯,不是估值的高低,而是周期和業績的拐點。在周期低點,高估值不是重大風險;在周期高點,低估值也可能成為投資陷阱。

2006年以來,豬肉價格經歷了4輪完整的周期,每輪平均45個月左右,其中上行周期平均20個月,下行周期平均25個月。

豬周期的判斷,重要的參考數據來自存欄量和能繁母豬數量。當二者處於低位時,往往是下行周期的底部可能迎來反轉上行;當二者處於高位時,往往是上行周期的頂部可能迎來反轉下行。

就本輪周期來看,豬價上行時間創歷史最長,利益驅動下,去年以來養殖戶積極性高漲,產能持續擴張。

來自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達到3.7億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6%。產能擴大導致了價格出現下降趨勢。農業部公布的最新數據則表明,從10月底至今,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已經連續10周有所回落,跌破40元。

伴隨產能的進一步加大,豬肉行業將重新進入產能過剩、價格回落的下行周期,未來中短期內豬肉公司的業績可能會受到較大衝擊。

二、中長期關注行業集中度提升機會

即使短期承壓,從中長期來看,豬肉龍頭企業業績仍具備較高確定性,主要邏輯來自於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與海外市場相比,我國生豬養殖的產能嚴重分散,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仍處於較低的區間。即使按照2019年非洲豬瘟期間的極端情況,行業龍頭溫氏股份市場份額也僅有3.4%,生豬行業CR10僅約9.4%。

而在其他國家,豬肉行業集中度都較高。公開數據顯示,法國龍頭企業國內市場份額為24.83%、西班牙為16.85%、美國為14.66%、巴西為12.93%、波蘭為9.72%、英國為9.11%、義大利為8.76%、越南為 6.76%、加拿大為6.01%、俄羅斯為4.64%、丹麥為3.7%。

隨著環保、食品要求提高,生豬養殖走向規模化、標準化和寡頭壟斷的格局是大勢所趨。參考國際經驗,我國優質企業市佔率提升空間較為廣闊。考慮到我國生豬行業的巨大市場規模,CR10即使只提升到20%,對龍頭公司的業績提升都是十分巨大的。

豬肉行業4大龍頭對比分析

按照9月份的出欄量統計數據,豬肉行業的前4強是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各家公司在收入結構、商業模式和經營策略上存在諸多不同,對各自業績也將產生不同的影響。

一、收入結構

根據2020年中報,牧原股份的生豬養殖收入佔比超過98%,溫氏和正邦科技生豬佔比超過70%,而新希望作為後來者,同類收入佔比只有15%左右。

這種收入結構,決定了牧原股份的業績,受豬周期的影響相對更大。

二、養殖模式

除了牧原全部自養,溫氏幾乎全部是「公司+農戶」模式,正邦和新希望兩者模式兼有。

公司+農戶的模式投入少,產能擴張快,但是品控難度大。自養容易管控質量,但是投入大,產能擴張慢,這也是牧原資本開支巨大,負債率高於溫氏的原因。

三、生豬養殖增速

今年前9月份,增速最快的新希望達到81%,其次是牧原的49%,正邦增速31%,溫氏逆勢下滑了50%。

增速的變化,使行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在2020年之前,溫氏的生豬出欄規模一直行業第一,但是較低的增速,使其在今年被牧原超越。截至9月,牧原出欄量1188萬頭,已經遠超溫氏的706萬頭,正邦科技前9月出欄量592萬頭,也已逼近溫氏的規模。

從月度數據上看,9月份溫氏的出欄量甚至已經降到了行業第四。

溫氏出欄量的大幅下滑,一方面與其穩健的經營策略有關,資本開支和流動負債率一直不高,另一方面或許出於其對周期的判斷而做出的主動調整。

而新希望的急速上位,除了對行業遠景看好之外,自然也離開不了公司的整體規模和全產業鏈優勢。

四、盈利能力和現金流

根據2020年3季報,牧原股份毛利率64%,淨利潤率59%,ROE63%,淨利潤現金含量91%,幾項指標都遠高於其他競爭對手。這一方面得益於牧原豬肉收入佔比較高,另一方面是由於牧原的自營模式帶來的成本優勢和高品質溢價以及極少的應收帳款。

五、遠期發展規劃比較及資本開支

按照各大公司規劃,未來幾年的產能都會大幅增長:

1、溫氏規劃2024年產能5600萬頭;

2、牧原規劃2021年生豬產能4775萬頭、2022年生豬產能9496萬頭;

3、正邦規劃未來3年產能達2300萬頭;

4、新希望規劃2022年確保實現2500萬頭生豬出欄,遠期規劃是4500萬頭產能。

從三季報上看,牧原資本開支最大達到316億,其次是新希望和溫氏。

總體來講,在豬肉行業4強中,牧原未來業績增長確定性應該是最強的,主要還是因為其長期高質量自營模式下產能的確定性和品質的可控性,從而使其產量、價格、盈利能力及現金流都能得到一定的保證。

相關焦點

  • 明年是辛丑年,老話「九屠共豬」啥意思?明年豬肉會貴嗎?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老話「九屠共豬」啥意思?明年豬肉會貴嗎? 說到豬肉,這馬上要到跨年元旦了,人們消費豬肉的熱情很高漲,而一旦人們豬肉消費量大,豬肉供不應求,於是豬肉價格就會往上調,這也是豬肉降不下來的一個原因,快到年底了,豬肉消費高峰期,在今年豬肉價格估計很難下調了。
  • 豬肉價格連續7周回落!具體跌到多少錢?2021年養殖還賺錢嗎?附各地...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國的豬肉價格就一直上升,有的飆到50元一斤,很多人直呼好久沒吃到肉了,而近日農業農村部相關人員表示豬肉價格連續7周回落,那豬肉價格連續7周回落具體是怎麼回事?跌到多少錢一斤?後續還會降嗎?目前豬肉價格多少錢一斤?一、豬肉價格連續7周回落具體是怎麼回事?具體跌到多少錢一斤?後續還會降嗎?
  • 豬肉價格重回「十元時代」?專家:2022年或將跌到四五元
    去年備受關注的除了房價,還有就是豬肉了。中國人的餐桌上是離不開豬肉的,很多人不吃豬肉就會感覺像是少了點什麼。但是過去一年時間裡,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國內豬肉價格居高不下,一度有破4的趨勢。去年幾乎一年時間裡,大家都在期盼著豬肉價格能夠有所回落,直到今年年初的時候,大眾期盼的豬肉價格可算是稍稍有了回落的趨勢。
  • 明年是辛丑年,老話「九屠共豬」啥意思?2021年豬肉會如何?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老話「九屠共豬」啥意思?2021年豬肉會如何?說到豬肉,這馬上要到跨年元旦了,人們消費豬肉的熱情很高漲,而一旦人們豬肉消費量大,豬肉供不應求,於是豬肉價格就會往上調,這也是豬肉降不下來的一個原因,快到年底了,豬肉消費高峰期,在今年豬肉價格估計很難下調了。
  • 千年一遇的豬價,新周期啟動,2022年豬肉或將跌到10元1斤
    風口下,豬也能飛,而且飛得暢快淋漓,由於本輪生豬上漲周期,疊加上了三個意外因素,即疊加了非洲豬瘟、新冠疫情,以及南澇北旱的災害性天氣,即延長了上漲周期的時間長度(從2019年5、6月份到現在),也提升了豬價上漲的高度(價格最高時2019年10月份,全國平均豬價20.55元/斤),豬價數月處於每斤18元之上,豬肉主流零售價格處於每斤
  • 明年是辛丑年,老農說是「9屠共豬,12虎爭肉」,明年豬肉貴嗎
    按照這個說法,明年的肉價會如何呢? 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9屠共豬,12虎爭肉」,這是什麼意思呢?根據灶馬頭的說法,明年的豬肉價格會如何呢? 9屠共豬指的是9個屠夫共同殺一頭豬,在過去家家戶戶都會養豬,在進入到臘月後,家家戶戶便開始殺年豬,過年的氣氛也會變得越來越濃鬱。根據老農的說法,殺年豬的屠夫越多,第二年的豬肉價格也越貴,2021年是9屠共豬,所以明年的豬肉價格會繼續延續今年的豬肉價格,依然穩居高位。
  • 豬肉限購了?雙節會「肉荒」嗎?最新部署來了
    最近,豬肉價格猛漲讓消費者真揪心。眼下又將進入傳統的豬肉消費高峰期——國慶和中秋「雙節」,不少消費者開始擔心會出現「肉荒」 。畢竟有網絡傳言,有些地方已找不到公豬了 。不過,從上周末開始,中央和地方新部署不斷。
  • 明年豬肉會降價嗎?如果用古人的經驗來推算,是什麼結果?
    如果把2020年用幾個詞語來總結,豬肉絕對是其中最亮眼的詞語之一。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斤豬肉三四十塊錢,絕大多數人還是捨不得吃。一會兒說肉價跌了,一會兒又說漲了,但不管漲與跌,總感覺超市裡的肉價沒啥變化,那麼2021年的豬肉會不會回到往年的水平?
  • 糧和肉會缺嗎?
    糧和肉缺嗎隨著時間的流逝,庚子年也即將結束,新的牛年也在不遠處踏著腳步,2021年將是辛丑牛年,根據民間的說法,辛寓意著金,所以明年將會遇到一個金牛年。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金牛年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年份,金牛來臨更加利於農田的收穫,而且明年還是一個農曆全年沒有立春的年份,所以也被叫做牛年無春,滿地黃金。加上明年是一個金牛年,所以大家對於明年的牛年期望是相當高的。
  • 2021年:「兩人得一辛,十屠共九豬」,今年豬肉價格會漲嗎?
    在過去的一年裡,豬肉一直是人們比較關心的事情,價格最高時,一斤豬肉居然賣到了四十多,這也讓很多村民有了養豬的念頭,可惜一頭小豬崽的價格也要一千多,這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那麼2021年的豬肉價格會漲嗎?老人說:2021年是「兩人得一辛,十屠共九豬」,下面就根據這句話來看看明年的豬肉價格到底是怎麼樣的?其實很多人都說,2021年是「一日得辛,九屠共豬」,怎麼又不一樣了呢?如果細心的人一看就能發現,「一日得辛,九屠共豬」很明顯就不完善,比如一日得多少辛呢?九屠共賣幾頭豬呢?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兩人得一辛,十屠共九豬」。
  • 成都現十幾元一斤豬肉 今年能多做點香腸臘肉?
    9月以來,生豬價格連續12周下跌,豬肉價格也噌噌直降。紅星資本局發現,在全國多地都有居民吃到了十幾元一斤的豬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豬肉價格下跌,主要是由於生豬供應量增加。12月醃臘高峰期需求旺季,正遇上年底生豬集中出欄,豬肉價格大方向會繼續下降。
  • 2021年豬肉會漲嗎?今年「兩人得一辛,十屠共九豬」,啥意思
    在過去的一年裡,豬肉一直是人們比較關心的事情,價格最高時,一斤豬肉居然賣到了四十多,這也讓很多村民有了養豬的念頭,可惜一頭小豬崽的價格也要一千多,這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那麼2021年的豬肉價格會漲嗎?
  • 2019豬肉價格會不會降下來?
    目前今年豬肉價格不斷地上漲讓消費者真揪心。眼下又將進入傳統的豬肉消費高峰期——雙十一將近,讓不少消費者開始擔心會出現「肉荒」。那麼,豬肉價格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回落呢?1、豬肉價格什麼時候會回落?根據數據預計2020年生豬生產將逐步慢慢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慢慢回落。
  • 豬肉降價了,現在多少錢一斤?還會回落嗎?附10月30日豬價,肉價
    根據農村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從9月份開始,隨著生豬產能的恢復,市場豬肉供給矛盾的減少,生豬價格持續回落,開始節節敗退。截止到今天,生豬價格已經連跌8周,外三元平均價格已經從月初的33元/公斤,跌到了現在的28.87元/公斤,月度下跌4.34元/公斤,跌幅達到了13.07%。 受生豬價格的大幅回落,豬肉價格近期也迎來了明顯增加回落。
  • 未來豬肉價格走勢如何?專家今天給出了意見
    2019的這個時候,大家還在為扶搖直上的豬肉價格引論紛紛,當時很多觀點認為春節之後肉價將開啟下降通道,然後大半年奪去了,豬肉價格日然維持在高位。現在的生豬價格在15元一斤的水平,市場上的豬肉價格每斤在30-45元之間(深圳),這個價位基本和去年同期是一樣的。
  • 銅梁水口血橙「飛上天」 成為航空配餐
    銅梁水口鎮的血橙「飛上天」,變身為航空配餐啦!為血橙「飛上天」牽線搭橋的是樹蔭村扶貧第一書記趙先平。2019年3月,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幹部趙先平來到市級脫貧村——樹蔭村任第一書記。上任伊始,他就下定決心要讓樹蔭村的扶貧產業「花語果鄉」做大做強。
  • 現在豬肉多少錢一斤?何時能降到15元以下?會在今年嗎?你怎麼看
    昨天去超市購買豬肉,精品五花肉的價格是28塊9,湯骨的價格最便宜只要22元,小排只需要30元左右。所以現階段的豬肉價格仍然比較貴,雖然跟前期相比可能有所下跌,但是總體上仍然在25元以上的價格波動。那麼豬肉價格能否跌回到15塊錢一斤呢?什麼時候才能回歸到正常的消費水平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玉米價格瘋漲,豬肉和雞肉價格還會下跌嗎?
    很多農民覺得有點吃虧了,誰也沒有料到今年玉米價格有這樣瘋狂的表現。 當玉米價格上漲之後,從今年9月初開始,國內的豬肉價格卻連續7周出現下跌。資料顯示,豬肉集貿市場價格每公斤50.56元,比今年2月最高點低了9.08元,也就是每斤降了4元錢。
  • 古人喜歡吃豬肉嗎?——飛天神豬背後的故事
    說起貼秋膘怎麼能少得了豬肉呢?眾所周知,今年的豬肉價格一路飆升,我們憨態可掬的二師兄都快成飛天神豬了。即便國家幾次向市場投放儲備肉、各個部門相繼表態全力保障豬價穩定,豬肉價格仍舊在高位運行。所以呢,為了抵禦即將到來的寒冬,含著淚也要吃夠豬肉。既然現代社會已經離不開豬肉了,那麼古人喜歡吃豬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