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歌《生老病死苦》

2021-01-14 孝歌大全

生相

識託浮泡起,生從愛欲來。
昔時曾長大,今日復嬰孩。
星眼隨人轉,朱唇向乳開。
為迷真性法,還卻受輪迴。
老相
覽鏡容顏改,登階氣力衰。
咄哉今已老,趨拜禮還虧。
身似臨崖樹,心如念水龜。
尚猶耽有漏,不肯學無為。
病相
忽染沉屙疾,因成臥病身。
妻兒愁不語,朋友厭相親。
楚痛抽千脈,呻吟徹四鄰。
不知前路險,猶向恣貪嗔。
死相
精魄辭生路,遊魂入死關。
只聞千萬去,不見一人還。
寶馬空嘶立,庭花永絕攀。
早求無上道,應免四方山。

生苦
可患身為患, 生將憂共生。
心神恆獨苦,寵辱橫相驚。
朝光非久照.夜燭幾時明,
終成一聚土,強覓千年名。
老苦
少日欣日益。老至苦年侵。
紅顏既罷豔。白髮寧久吟。
階庭唯仰杖。朝府不勝簪。
甘肥與妖麗。徒有壯時心。
病苦
拔劍平四海。橫戈卻萬夫。
一朝床枕上。迴轉仰人扶。
壯色隨肌減。呻吟與痛俱。
綺羅雖滿目。愁眉獨向隅。
死苦
可惜凌雲氣。忽隨朝露終。
長辭白日下。獨入黃泉中。
池臺既已沒。墳隴向應空。
唯當松柏裡。千年恆勁風。
愛離苦
誰忍心中愛.分為別後思。
幾時相握手,嗚噎不能辭。
雖言萬裡隔,猶有望還期。
如何九泉下.更無相見時?


業風吹識入胞胎。獄戶深藏實可哀。
每遇飢虗倒懸下。頻驚粗食壓山來。
聲聞到此心猶昧。菩薩於中慧未開。
誓割愛緣生極樂。華中產取玉嬰孩。

萬事輸人已退藏。形骸自愧少康莊。
朱顏一去杳無跡。華髮新來漸有霜。
流淚暗思童稚樂。見人空話壯年強。
寧知淨土春長在。不使身心晝夜忙。

四大因時偶暫乖。此身無計可安排。
殘燈留影不成夢。夜雨滴愁空滿街。
自昔歡娛何處去。只今苦痛有誰懷。
豈知極樂清虗體。自在遊行白玉階。

識神將盡忽無常。四大分離難主張。
脫殼生龜真痛絕。落湯螃蠏漫慞惶。
甘心獄戶為囚侶。束手幽關事鬼玉。
何似華開親見佛。無生無滅壽難量。
愛別離
生離死別最堪傷。每話令人慾斷腸。
虞氏帳中辭項羽。明妃 馬上謝君王。
淚深江海猶嫌淺。恨遠乾坤未是長。
諸上善人俱會處。願教曠劫莫分張。

怨憎會
若事人情皆欲逃。誰知夙業自相招。
有錢難買閻翁赦。無計能求獄卒饒。
兵敗張巡思作鬼。身亡蕭氏願為貓。
何時得預蓮池會。積劫冤讐好共消。
求不得
窮達由來有夙因。轉生希望轉因循。
揚帆屢見沉舟客。掛榜偏傷落第人。
畢世耕耘難果腹。頻年紡織尚懸鶉。
樂邦衣食天然好,不用區區更苦辛。
五陰熾盛(注)
逼迫身心苦事多。哀聲無地可號呼。
肝腸斷處情難斷。血淚枯時恨未枯。
臨海廿年持使節。過關一夜白頭顱。
何當淨土修禪觀。寂照同時離有無。

《三塗五苦頌》

三才及萬物,倚伏各有靈。
終始大劫數,福盡天地傾。
往返於五道,苦哉更死生。
展轉三塗中,去來與禍並。
大賢慎茲戒,忍世念割情。
愚夫不信法,罪痛常自嬰。
吾念世無已,今故重告明。
若欲度斯禍,歸命太上經。
罪福不由他,諒自發爾身。
大賢故閉口,欲滅諸惡根。
滅念歸兼忘,倚伏待長泯。
弘道以安世,終當見正真。
淫嫉為禍首,滅身之至患。
食養如斯禍,恐必致夭殘。
知惡而不革,豈是道所安。
懷毒日齋直,令我髮長嘆。
宿命有信然,弱喪謂之無。
皆欲眼前見,過目即言悠。
大賢明道教,慘慼憫頑夫。
依依念子苦,勤勤令我憂。
人命已銷盡,亦猶膏中火。
四大暫相寓,五物權時假。
盛年當勤學,趣求存無我。
福盡身神散,冥冥地獄下。
上聖畏是故,尋道度斯禍。
學仙行為急,奉戒制情心。
虛夷正氣居,仙聖自相尋。
若不信法言,胡為棲山林?
大賢樂經戒,受之為身寶。
就學常苦晚,治身恨不早。
比當被幽賾,倏忽年已老。
執卷吟爾極,將更死痛惱。
吾故及弱齡,棄世以學道。

《老人十勸》

人到老年應服老,有些閒心就少操。
子女成家立了業,少言少語關係好。
人到老年要放權,大事交給子女辦。
記性不好易忘事,出錯耽誤多遺憾。
人到老年要躲錯,兒媳矛盾少摻合。
夫妻打架床尾和,他人進言即是禍。
人到老年別發賤,子女教子莫阻攔。
偏袒溺愛出逆子,勞神費力落埋怨。
人到老年要保留,兒有不如自己有。
老窩老本留一手,自給自足不低頭。
人到老年餘錢有,緊衣縮食沒理由。
吃喝穿戴要適中,攢個金山帶不走。
人到老年似燈窩,退休剩油不太多。
年邁體衰歇著點,超勞過力易惹禍。
人到老年要知道,平常沒病少吃藥。
補品是藥三分毒,食補比藥更有效。
人到老年要自重,菸酒麻將勿妄動。
賭博殺人不見血,贏了還怕瞎激動。
人到老年要自強,千萬可得有間房。
孝順子女能贍養,否則沒窩太悽

相關焦點

  • 生老病死苦
  • 人都有生老病死苦
    比如說,人都有生老病死苦。  生苦:我們是伴著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的。我們為什麼不笑著出生,而是哭著出生呢?這說明生是一種苦。我們出生的時候肯定遭受過痛苦,但幾乎很多人都忘了,不知道出生的時候遭受了何種苦。我們看剛出生的嬰兒,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哭著出生的,若是生的自性不是苦,有些孩子應該會樂著、笑著出生。
  • '生老病死苦' 嘆念亡魂歌
    印象平江縣平江新媒體第一品牌平江最有趣、有用、接地氣的草根平臺資訊—美食—交友—策劃—推廣—活動QQ/微信號:66963352『生老病死苦』 嘆念亡魂歌大聖,堪嘆無常生死慈尊昔日鴻濛未判,三才列士分張,孔子仲尼,留下仁義禮智信;老子羲尼,留下金木水火土;釋迦牟尼,留下生老病死苦,今夜亡者棺槨臺前,正好嘆念亡者生時如何初生一尺長,全靠爺娘,猶如黑暗初投光。
  • 人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之苦,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佛說人有四苦:生老病死。當初,釋迦牟尼做王子的時候,就是看到老人、病人等人生苦相,才出家修行,力圖找到解脫痛苦之法。宇宙是分層次的,每一層空間都因頻率不同而呈現為不同的空間,這些空間彼此沒有物理接口,彼此互不幹涉。生命要想超越空間,只能改變自身的頻率。
  • 宣化上人開示:生老病死苦
    這是在母親腹裡,就有這個冷熱的苦。還有,母親若是彎著腰時,胎兒就好像一下子被泰山壓頂,壓得那麼不舒服;如果這個母親扠著腰時,也覺得非常不舒服。等到生的時候,那是最苦了。在出生的時候,好像兩個山夾到一起,這叫夾山地獄,受這種的苦。所以每個小孩子一出世就喊起來了,他喊什麼?「苦呀!苦呀!苦呀!」他就喊苦了。他那個「哭」,其實就是從「苦」那兒來的。
  • 佛說:生老病死,人生的苦,每一種,你都要苦中作樂
    佛說:生老病死。人生的過程,總有一個「苦」字相伴左右,活著就要把人生的「苦」,嘗遍嘗盡,你才會珍惜人生的「甜」,苦盡才能甘來,只有苦中作樂,人生才能成長蛻變。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人生的苦,只能獨自品嘗,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這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嘗遍了生活的苦,才會知道人生的不易,才會珍惜得到和擁有;嘗盡了生活的苦,才會懂得生活的難,人生才會有進步和成長。活著的苦,每個人都要接受。人生都是在苦難中成長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苦。
  • 有幾個人能真正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 | 南懷瑾
    這一代青年沒有看過苦,更沒有吃過苦。請問臺北市郊有個麻瘋病院,幾個人去過?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殘疾病院誰去過?有些學佛的人說不要去管他,那是業障,活該受苦,這是學佛人講的話?我聽了心裡就打顫,說這個話真是,果報不可思議啊!學佛的有幾個人去照顧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說有啊!唔!當然有,坐在那裡觀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眾生都好啊!
  • 人的一生苦辣酸甜生老病死
    人活一世幾多苦? 坎坎坷坷不歸路。 尋之探之仍茫然, 何時何地是歸宿。 蒼穹茫茫默無言, 輪迴使轉不停步。 恍然醒來欲挽留, 轉瞬成煙無覓處。丁酉霜降 安書楷隨筆世間紛紛擾擾 皆是虛妄煩惱 善生惡即相隨 無壞哪會有好 自古石比玉多 從來君子稀少 心有正念大愛 燃燈十方光耀 安書楷《心燈》人的一生經歷生老病死 人的一生品味酸甜苦辣 人的一生感受得失成敗 人的一生渴望功名利祿 人的一生尋尋覓覓 人的一生奔波不停 人的一生起早貪黑 人的一生顛沛流離 人的一生富貴貧賤 人的一生善惡美醜 人的一生好壞對錯 人的一生迷失清醒
  • 南懷瑾老師:人類的一生,又有幾人能真正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
    這一代青年沒有看過苦,更沒有吃過苦。請問臺北市郊有個麻瘋病院,幾個人去過?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殘疾病院誰去過?有些學佛的人說不要去管他,那是業障,活該受苦,這是學佛人講的話?我聽了心裡就打顫,說這個話真是,果報不可思議啊!學佛的有幾個人去照顧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說有啊!唔!當然有,坐在那裡觀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眾生都好啊!
  • 面對生老病死,胡可選擇讓沙溢先走:半路上留下的那個人,最苦!
    雖然這是個偽命題,但婚姻中避免不了面對這樣的生老病死。有人會說,死了男人,有什麼,重新找個男人嫁了,很快就忘了。那是你沒愛到深處,愛的越是相濡以沫,越是不能生離死別。02電影《只有芸知道》,男主隨東風和女主羅芸在紐西蘭的風情小鎮相遇了,他們一起租住在林太家裡。兩人從未謀面,卻一見傾心。
  • 佛說,人生四苦並非「生老病死」,而是這四件事,很多人不懂裝懂
    而對於修行之人來說,人生有八苦,分別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等。對他們而言,「生老病死」已是平常,最關鍵的是後面四個,與相愛的人硬生生拆散是苦;用盡一切手段,依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苦;與仇人、冤家天天碰面是苦;五陰集聚成身,如火般燃燒,前面七苦相應而生更苦。
  • 人生五大苦,生老病死殘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生老病死殘。生,就是生存,生活嘛。大大常說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咱雖然天天把韭菜掛在嘴邊,但其實大家的幸福感還是蠻高的。咱不說別的,國慶那段時間,微信頭像加國旗在朋友圈刷屏,足以說明一切。人嘛,身強力壯的時候,啥都不叫事。可一旦老了,就容易招人嫌。古人云,老而不死是為賊。為啥?
  • 生老病死苦,人生的各種苦,像河水一樣順流而下
    父親前年出了車禍要賠償一大筆錢……生、老、病、死,苦,人生的各種苦,我想,在他們身上都體現了。看著已經很苦了,真正生活其中,不知道有多苦。經濟上雖然有低保的補貼,但是精神和心理上的無助與絕望,才是最難過的坎。但是,又能怎麼樣呢?生活還是要繼續,就像河水一樣順流而下。
  • 諸行無常,教你怎麼面對生老病死,修行不一樣的人生!
    諸行無常,人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各種煩惱,我們學佛就是為了正確面對這些苦和惱的。今天末學就說怎樣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死是生的開始,生是死的延續,生和死沒有界限;對於生死的解讀,一直是人類解決的終極問題之一。從我們生下來到一天天長大的事實,我們要接受生老病死,面的父母一天天變老的事實,我們要認清世事無常。
  • 學過哲學或佛法的人是如何對待」生老病死「的?
    生老病死這些宇宙的「大道」誰能更改,誰能規避呢?既然不能更改、規避,那就勇敢面對吧!畢竟我們作為人,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做、去實現的東西,我們有思想,有理想,有靈魂,可以在自己短短的幾十年裡做出些有意義的事,即使面對死亡,我們的命運依然可以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依然可以採取一種達觀、平和的態度去應對自己的人生。但如何去應對呢?
  • 佛陀見到生老病死苦,決心已下,捨身出家,預言成真,再見紅塵7
    如果太子從小見到過生老病死,是不是就不會對這三次出遊,所見到的這些人這些事,這麼的好奇?哪會有這麼大的感悟呢?所以說套用一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淨飯王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太子已經看到了生老病死,還差最後一擊,這一天來得也很快。過了幾天太子又帶著人出去玩去了,這次出的是北門,在北門碰到了一位儀表堂堂的沙門,這位沙門,左手託缽右手拿著一個錫杖,神情安詳,向著太子緩緩走來。
  • 人生八苦:詩歌原創,生老病死之生苦
    《生苦之喜訊》作者:具見來源:全民修行(id:jujian-01)一個迷茫的靈魂入住母腹像逗號時已是萬中無一你是王,但沒有人給你佩戴王冠慢慢地,眼耳鼻舌身意已含苞待放你在狹窄的肚子中漆黑一片佛說生苦有五種:一者:受胎,胎在母親肚子裡要住胎十個月,雖然還沒有成形,但是ta什麼都知道,因為靈魂可感知,受胎,種子,增長,出胎,種類,有五種痛苦。二者;種子,託父母身體,心識種子,這個種子就是阿賴耶識,我們講靈魂,生生世世投胎的,就是這個,ta隨著母親的氣息,心念,情緒而受到影響,不自在。
  • 生老病死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人。生老病死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生老病死(shēng lǎo bìng sǐ)成語釋義:佛教認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後指社會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重大生活現象。成語出處:《敦煌變文集 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
  • 佛說:生老病死,人世無常
    佛說:生老病死,人世無常。一切都是暫時的,沒有什麼是永遠,也沒有什麼是永恆,來時不必歡喜,去時不必傷悲,一切都順其自然,一切都順勢而為,人生才會少煩惱,人生才會有解脫。佛說生老病死,人世無常,一切都如空花夢幻,沒有永恆之性,只不過是暫時的存在和擁有,不要死死地抓住不放,卻沒有否定暫時存在的事實,我們曾經擁有的一切,痛苦和歡樂,曾經是那麼的真實。生命曾如此美好和燦爛,我們曾經青春無敵,春風得意;我們曾越過高山,也曾跨過大河,所有看過的風景都藏在記憶深處,所有經歷的人生,都驚豔了時光歲月。
  • 佛法菁華|定慧師兄和你分享:傳說中的生老病死、愛別離等苦
    接續上篇《佛法菁華|定慧師兄和你分享:苦諦,何為三苦?》,繼續討論苦諦中的八苦。對凡夫而言,感受最深的就是苦苦,對壞苦和行苦,常人難以覺察到它是一種苦。菩薩在修習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需要所緣境,所謂悲能拔苦,故而需要苦的對境。《瑜伽師地論》中介紹了一百一十種苦,這裡就不詳細列舉了,有興趣的同修可以前往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