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佛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點擊閱讀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已經吃下一顆藥師佛的消災延壽丸了。
第六大願是藥師佛十二大願的中心。他說將來成佛時,一切眾生身體下劣的,若能聽到我的名號,便能得毫無缺陷的端正色身。下劣即身體是下等品質,像我也是,身體瘦瘦小小的不壯碩。什麼樣的色身不下劣?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大概幾千年才出一個--佛的相好莊嚴。等而下之,一切眾生的身體都是下品。比下品還可憐的眾生是諸根不具,這個世界充滿了這種人。
這一代青年沒有看過苦,更沒有吃過苦。請問臺北市郊有個麻瘋病院,幾個人去過?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殘疾病院誰去過?有些學佛的人說不要去管他,那是業障,活該受苦,這是學佛人講的話?我聽了心裡就打顫,說這個話真是,果報不可思議啊!學佛的有幾個人去照顧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說有啊!唔!當然有,坐在那裡觀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眾生都好啊!自己又不費力氣,隨便觀想一下,實際行為一點都沒有做到,有什麼用?
這個世界上諸根不具的人太多了,諸根不只六根,身體有缺陷的都叫諸根不具,有些人是明缺陷,有些人是暗缺陷。以佛眼來看,在座各位沒有一個人的身體是絕對健康的,毫無缺陷的人才稱得上諸根具足。譬如戴眼鏡是眼根不具,鑲了假牙是口根不具,頭腦不夠聰明是腦根不夠利,不夠利就笨;笨和某些眾生差不多,只是稍微好一點而已。
諸根不具是這個世界的眾生最痛苦的事,所以真正的醫師,和研究醫藥的人,莫不朝著改善諸根的方向努力。中國讀書人發願立志:「不為良相,必為良醫」,不作一個救人救世的帝王將相,就作一個能救人病苦的好醫生。這是中國知識分子讀書所發的第一大願。
宋朝範仲淹就將此語奉為一生讀書立志的圭臬,所以他醫學研究很精深,不過一輩子沒有用上,後來出將入相,成為良相。當然啦!現代的青年也發這個願,不為「亮相」即為「晾衣」,不到社會上亮亮相,就在那裡作個晾衣服的架子,那就很糟糕了。
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很可憐,色身多半下劣,諸根不具足,因此很醜陋。最莊嚴美麗的是佛,佛的相好莊嚴無等倫。其他凡夫眾生能得相好莊嚴的也不是偶然,均有其果報。譬如以香花供佛的人,他生來世會得相好莊嚴的果報。此外,能把一個環境弄得乾淨清爽給別人使用,也等於是供養佛的香花,他生來世不會變醜陋之身。所以,能得「相好莊嚴」那是積功累德修一切善法的結果。
醜陋是諸根不具之一種。以佛法看眾生,醜陋就是病態,另外還有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等種種病,都是很痛苦的病態。
頑,冥頑不靈,自以為是,怎麼教都點不通。
愚,思想痴呆,沒有智慧,笨蛋,笨得不得了,腦根不具足。
盲,眼睛看不見。
聾,耳朵聽不著。
喑啞,聲帶有問題,說不出話,也就是啞巴。
攣:兩手彎曲不直,不能自由伸張。
躄,跛足。有些半身不遂,會有這種後遺症。
背,彎腰駝背,背彎起來。
僂,比駝背更嚴重,腰杆都直不起來了。現在比較少見,老一輩朋友中有。
白癩,皮膚病。
癲狂,精神病。
以上所說的病苦,大多就外形而言,人類的病痛有無數種,多得很。在座諸位都以為自己很健康,其實都在病中。
藥師佛願這些受苦折磨的人,在聽到他的名號,一心虔誠念誦修行藥師如來法門,都能得到「端正黠慧」。人身最難得的就是這四個字,形體端正,頭腦聰明。有人聰明而不端正,有人端正卻不聰明;既聰明又端正是修很多善行的福報而來。端正聰明已經不錯,為何又加一句「諸根完具」?因為諸根完具很難,很多人外表看起來很端正,但是,卻有些暗病只有自己知道,絕對完全健康的幾乎沒有。
這一時代的眾生,眼睛果報很壞,雖然沒有瞎,卻得靠玻璃生活;不袈上一副玻璃鏡,對面不相識,這個滋味不好受。這個時代物質文明的果報愈來愈好,眾生果報卻愈來愈差。依報是莊嚴,正報卻完了;物質文明是依報,自己色身是正報。正報的福報薄了,仰賴依報而活,很可憐!這叫作其身下劣。
所以,藥師佛憐憫後世一切眾生,發願成佛時,在他的佛光普照之下,一切眾生沒有病苦。脫離生老病死苦是人類最不容易求得的,學佛修道的人都想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但有幾個人能真正跳出?這就要好好研究藥師如來的道理了,尤其發心學佛修行,乃至發心學醫,隨時要修持藥師如來法門。
色身成就之後,一定是相好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例如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如來應化世間,都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應世。每個眾生都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型好,但是,我們怎麼那麼醜啊!我們是具足三十二醜,八十隨形不好,口臭,汗臭,腳臭,隨形樣樣不好,為什麼?因為沒有悟道,沒有修行,自身的光明沒有引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