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品質車型俯拾即是的今天,購車群體買車有了更多選擇,16.72萬價位的車有哪些選擇?以探界者和大通G20為例,兩臺車哪個更好?許多人也不知道兩款車哪一臺更好,本文將和大家分享《16.72萬提了一臺探界者,和大通G20哪個更拉風?車主有話要說》。
先看探界者的外觀,雪佛蘭的外歡辯識度實在太高,選擇他就對他的外觀肯定是順心的。外觀愜意的是車頭和屁股,飛機式的車頭蓋。回頭率高,日間行車燈很漂亮。好多朋友看到這個車,都是說外觀不錯,尾燈性感。再看大通G20,外觀大拇指,但鐵皮太軟了。車側腳踏板:大通G20撒拉的腳踏板很實用,尤其是老人上下車好好。新款車燈比老款好看多了,前後車燈都很滿意。整體車漆略薄,而且比較軟。
進入探界者車內,順心內飾策劃,實用又兼具些許豪華感,理工男的感覺。中控簡潔而不失豪華感,操作簡單無難度。質感可以,細節做的良好。會有異響,格勒格勒的,去售後諮詢了一下,通病,沒辦法解決。每年過節回家或者出去遊玩,沒有空間實在是憋屈。最後排只能坐小孩了,大人坐短途將就,長途就沒法坐。門板儲物格還好,只是略窄了點,放礦泉水得塞一下。尾箱容積不小的,幫好友搬家兩趟基本搬完。
再看大通G20,大通就這樣的內飾了。中控科技富有科技感,奢華高檔次,流量還是少了,沒用就完了,無限流量就人性話了。第一排許多都是線縫包皮的材質,摸上去柔和。中意超大的全景天窗,打開遮陽簾感覺整個心情都會美美噠。空間挺寬廣的,比一般的MPV坐著舒暢,車型比較大,空間方面還是挺有優點的。調整坐姿後後一排空間還好,當然如果駕駛位坐一個185的大個子,後面縱向空間就擁堵了。比以前的轎車好多了,車內儲存還是感覺少了點,基本能用了。尾箱有一點小,出門旅行想多放點東西還得提前計劃一下怎麼碼放。
先開探界者,對於操控上來看,探界者中配。方向盤稍微偏重,也還好。底盤調教的也很可以,路段不好的時候,也不會認為特別顛簸。就剎車也比較好用,才買不是其他的問題的話,暫時還沒發現,後期的話有問題的話再反饋。舒適性軟是拉滿人的時候。也許會覺得懸架偏硬,不過我以為還可以了。空調製冷的情況也不錯,打開沒多久整個車都涼了。座包特別舒服,軟、而且包裹感強。
再開大通G20,說操控多好多好真的談不上還是那句話,不要拿它跟任何車比,不是一個維度的物種。方向盤手感還好,就是轉彎太急的時候車內甩動有一點大。自適應巡航:也許是開手動久了,突然開自動,這個自適應巡航解放了雙腳,我對它的評價特別好。自動巡航體系為我們這種跑高速較多的人帶來了福音,我確實很喜愛這個功效。開起來很愜意,超車很有信心,要表揚一下定速巡航。大通一貫的熟悉調教,穩、韌,愜意。噪音處置的特別給力,不管是胎噪還是發動機噪音都處置得非常好。寬大的椅子,完全不次於價位更高的車。
總結之下,我想說一句話:探界者和大通G20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不分高下。探界者外觀細節的呈現,有一種蓄勢待發的動態感觀。很好了,但美系車內飾還是不如進口車還是有待加強。空間真的是特別大,可以坐7個人,什麼時候出去玩都很簡便。自己駕車上下班就是舒適呀,告別公交了。跑了次川藏線,動力夠用。比較好操控,行駛上也沒有什麼困難的,開車過程中控制中控還有印象,空調什麼的都很靈便。
相比之下,大通G20外觀是最吸引我的那個點,看起來很高檔的一款車。個人覺得內飾並不一定要十分的奢華,有時候各種恰到好處的實用重要。買車就考慮到空間,5座可能差了點,勉強擠6個人。整車舒適性做得異常好,而且路上的感覺都不錯。整體上路的時候,會感覺輕鬆安適,動力的響應速度很快,動力反應在日常肯定夠使了。故障-操控系統:操控體系穩定可靠。感謝聆聽本期《16.72萬提了一臺探界者,和大通G20哪個更拉風?車主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