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100多萬清軍都去哪了?有一支竟撐到1992年

2020-11-27 騰訊網

還記得兩百多年前一場戰爭決定了此後兩百年的國運。是的,我們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話說1840年,大清朝仍保留了80萬常備軍,竟也沒打過2萬人的英軍,實在讓人唏噓。到了清末,清政府手裡的兵就達100多萬之眾。可清朝滅亡了,這一百多萬的軍隊都去了哪裡呢?

要知道,一百萬的軍隊放到現在那也是只有大國才具備的。像現在的歐洲,很多國家人口也不過50萬,那清朝的軍隊究竟經歷了什麼!

清軍的雛形就是努爾哈赤建立的滿洲八旗,緊接著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人八旗,這些統稱為八旗兵,他們共同構成了清朝最重要的軍事力量。滿清入關後經過不斷發展,直至清末,清軍總共包括:八旗兵、綠營兵、湘軍、北洋水師、北洋新軍,那麼各自的結局如何呢?

首先說八旗兵和綠營兵,這兩支自大清建國就一直存在,閉關鎖國的政策也使得清朝安享了幾百年的太平,無仗可打,這可要了官兵的老命,畢竟軍隊跟枯燥,久而久之軍隊就不訓練了,加之鴉片大量進口,凡兵必染,軍隊沒什麼戰鬥力可言了,清朝滅亡他們大功一件。大清已亡,這些軍隊便被遣散回家,一些青壯年則加入了其他的軍閥,或者當了警察或者地方團練。

湘軍是清朝後期的主力軍團,尤其是在平定太平天國上居頭功,清政府為了避免養虎為患,將湘軍拆解劃分到其他的軍隊中,還有一部分跟隨左宗棠平定新疆。清朝一完蛋,湘軍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曾經亞洲第一世界第七的海軍--北洋海軍,牢牢控制著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在洋務運動中誕生,一時為國人所驕傲,後來軍隊內部貪腐、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導致經費嚴重不足,後期設備老舊,年久失修彈藥不足,自己也造不出來,甲午中日戰爭一戰即亡,同時洋務運動宣告破產。

北洋新軍,甲午一戰北洋覆滅,清政府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著手建立新式軍隊,派袁世凱主持訓練新軍,兵力達到20萬。這支軍隊訓練有素,成為大清朝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後來大清滅亡,袁世凱憑藉這支軍隊強行掠奪革命果實,成為民國總統。後來袁世凱退位,這支軍隊四分五裂,割據成為大大小小的軍閥。直至後來北伐收編。

還有一支撐到了1992年,1939年的九龍城寨,有一支被遺忘的清軍。當年清政府與英國籤訂條約割讓九龍,是租出去的而不是割讓的,因此主權仍然是清朝所有,協議裡便讓清軍駐軍九龍,這支軍隊就一直在香港沒走,清朝滅亡這支軍隊沒人管轄,香港富庶太平,於是這支軍隊就不走了,由於這裡並不屬於英國,港督也無權管轄,這支軍隊便一直紮根在那個區域,販毒走私殺人,那裡成了沒人管的地方,直至1987年,中英兩國決定清除這個九龍寨,1992年則徹底消失。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去哪兒了?有一支隊伍居然熬到了1987年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晚清時期清軍的軍事實力雖然不強但是士兵規模卻非常龐大,那麼你知道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嗎?有一支竟藏到1987年才被人們發現。 另外還有一部分清軍則組成了湘軍。這支部隊可以說是當時清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不過後來這支部隊在種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被分裂開來。後來清朝滅亡,倖存的湘軍便都加入了國軍部隊。
  • 大清滅亡後,一百多萬的清軍去哪了?還有一支熬到1987年
    大清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歷史上有著著名的康乾盛世,但即便如此到了清朝末期,清王朝也一樣變得腐敗不堪,最後在辛亥革命中走向了滅亡,清王朝的滅亡標誌著統治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消失。
  • 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了哪裡?有一支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晚清時期清軍的軍事實力雖然不強但是士兵規模卻非常龐大,那麼你知道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嗎?有一支竟藏到1987年才被人們發現。據相關資料顯示,晚清時期的清政府昏庸不堪,雖說兵力規模達到了上百萬,但是整體的作戰水平並不高。其中作為主力軍的八旗兵以及綠營兵在對外作戰開始後沒多久便被盡數擊潰,倖存下來的士兵或選擇了回家或選擇了加入地方軍。
  • 清朝滅亡後,清軍殘部去哪了?有一支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實際上中國千夫所指的滿清王朝,在統治時期也有著百萬雄師,只可惜軍人素質參差不齊不堪重用,那麼在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呢?其中有一支軍隊竟然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清軍分為了幾個陣營,主力部隊當然是血統最純的八旗兵,相信看過清朝劇的都知道,這些大多都是滿清的貴族。
  • 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了何處?其中一支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等到清朝走向滅亡以後,中國也結束了上千年的封建時代。我們都知道,清朝之所以會走向滅亡,其實和當時的統治者也有很大的關係。在清朝初期,我國的綜合國力並不差,就算是和同時期的其他強國相比,也絲毫不落於下方。
  • 清朝滅亡,100萬清軍大部分被遣散,唯獨有一支海軍撐到1987年
    導語:清朝滅亡,100萬清軍大部分被遣散,唯獨有一支海軍撐到1987年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時間之內,經歷了不少的朝代。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就是清朝,一共統治了267年的時間,最終成為歷史。其實這背後有著不少的原因,比如說清朝官員腐朽、民眾被壓迫太深,另外,還有外來侵略的力量在幹擾清朝的統治。比如說,在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這是英國為了掠奪白銀而進行的侵略戰爭,還把鴉片輸入到清朝,讓不少的人身心都受到不小的影響,清政府籤訂了《南京條約》。在條約中規定,要求清朝賠償二千一百萬銀元。這嚴重損害了清朝的利益,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跟清朝自身的原因有關。
  • 1987年一支清軍被發現,為何經歷抗戰、解放戰爭,還能安然無恙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文丨司過境遷(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於南京宣布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2月12日,袁世凱迫使溥儀退位,將權力移交給袁世凱,清朝滅亡。
  • 清軍最後的5萬人去哪了?守城到1987年,英國卻沒有辦法?假的!
    網上有很多自媒體聊歷史,但是咱們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人家是故意的呢?還是無知?經常以訛傳訛,非常多的假消息!比如說我們今天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很多自媒體說大清滅亡之後,還有一支清軍留在了人間,這支清軍數量還不少,高達5萬人之多!這支清軍駐守在什麼地方呢?駐守在九龍,就是今天香港的九龍。
  •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10年後清朝滅亡,剩餘的賠款哪去了?
    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力,慈禧一邊捅著昔日盟友義和團的刀子,下令絞殺義和團;另一邊派遣慶親王奕劻和大臣李鴻章前去與列強談判,以期得到列強諒解。 如此巨大的賠款自然壓得清王朝喘不過氣來,為了儘快還清賠款,清王朝將賠款的壓力施加到了百姓身上,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 洪天貴福被清軍抓住後,究竟說了什麼,為何清軍急忙把他處死
    1856年,太平天國天京事變後,楊秀清被滅門,韋昌輝被誅殺,石達開率部出走,洪秀全領導的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元氣大傷,由盛轉衰,頹勢畢現。到了1864年6月1日,上帝的兒子洪秀全病逝(有說自殺),15歲的洪天貴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登基繼承皇位,稱作「幼天王」。但此時的太平天國正面臨天京城破之際,已是窮途末路。
  • 清朝滅亡後,滿族人去哪了?如果你是這個姓,沒準祖上是皇家貴族
    好看的歷史都在這裡|山川講堂清朝滅亡後,這些曾經依靠清朝生存的一大票皇室宗親也解散了,這麼多人為何到後來都尋不到蹤跡了呢,這些人到底去了哪裡呢?清朝滅亡後,這些皇室宗親在民間是很生存下去的,不僅是因為沒有太多的銀錢傍身,日子過得窮困潦倒,還因為他們的姓氏會招來老百姓的仇視。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他們紛紛開始改變自己的姓氏,用漢族人的姓名,同時隱瞞自己的身份,對外一直都說自己是漢人。那麼,後人就有疑問了,為什麼國家一滅亡,這些人就立馬改了漢姓呢?
  • 清朝存在268年,大牢裡的關押犯人不計其數,清朝滅亡時都去哪了
    有被釋放的特例,但大部分仍被關押 當然,這些清朝的犯人之中,還是有極少的一部分被無罪釋放了。 這樣極其特殊的處理方式與清朝推翻之後的社會制度變化有著極大的聯繫。
  • 割地、賠款、籤條約:大清朝是怎麼撐到1912年的?
    晚清是中國人最不願意提及的時代,這個時代中國人受盡了西方的欺辱,差點淪為殖民地,很多人不禁要問:割地、賠款、籤條約的大清朝是怎麼撐到1912年的?首先,因禍得福財政改善。後來英國人取得了中國的海關管理權,將英國式的管理方式運用到了中國的海關管理,造就了中國近代最廉潔高效的行政機構,在英國人赫德擔任清朝海關總稅務司期間,將清朝的海關年收入不到500萬兩提高到了每年近3000萬兩。清朝為了表彰赫德的貢獻,在赫德去世後追封他為太子太保。
  • 清朝統治多少年 哪一年將國號封為大清
    大家看過電視劇的對清朝一定不陌生,很多報導都說清軍是多麼無能且失敗,但是清朝確是統治時間最長的朝代,最後還是滅亡了,為什麼清朝統治時間這麼長,統治了多少年呢?往下看看吧。清朝統治中國整整276年之久。
  • 清朝滅亡25年後,一個英國老頭披上清朝官服:我至死效忠清朝
    因為在中國,有一種具有神奇魔力的東西在吸引他——漢文化。莊士敦對漢文化異常痴迷,他不僅中文流利,還涉獵《論語》、《春秋》等古籍。正因為他本人出色的表現,英國毫不猶豫地把他派到了中國。此後21年間,莊士敦盡情地沉浸在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海洋中。而21年的歲月不僅讓莊士敦更加了解中國,更讓他結識了諸多清王朝的高層。
  • 寧武出土明將周遇吉墓,後枕骨被砍斷,證實了清朝百年傳言
    李自成在西安登基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這種說法同上面周遇吉血戰至死,李自成惱羞成怒,屠滅寧武的說法大有不同。在第二種說法中,周遇吉是主動去往李自成大營中,被李自成逮捕起來,周遇吉怒斥李自成狼子野心,最終被李自成殺害。那麼這兩種說法哪種是真的呢?1997年,在擴建寧武火車站的過程中,發現了周遇吉墓,並將墓穴遷移到棲鳳公園。而在遷徙過程中,就找到了一些證據,證明清朝百年傳言。
  • 清朝20個藩屬國結局:10個消亡,1個堅持朝貢到1935年
    藩屬國是西漢在周代服國基礎上創立的一種具有亞洲特色的國際秩序,是藩國和屬國的合稱,前後延續了2000年之久,直到清朝滅亡才宣告終結。清朝在入主中原後,也繼承了明朝的宗藩朝貢體制。按照《清朝通典》的記載,清朝的藩屬國有40餘個。
  • 太平天國戰略家:如果洪秀全聽從他的計謀,大清早就滅亡了
    但這個號稱史上最大型的農民起義運動,最終還是難逃失敗的結局,而且帶頭人洪秀全和石達開等人,不僅被清軍殺死,連他們的親人和朋友都被追殺。  他們的家室要麼就被殺死,要麼隱姓埋名,直到清朝滅亡了都不一定敢告訴世人真實身份。 事實上,太平天國也不是沒有勝利的可能性,雖然楊秀清等人並不看重讀書人,但古之謀略者,不問出身,更不問學歷。
  • 中國僅剩的藩屬國,清朝滅亡後堅持朝貢到1947年,守護中國185年
    而我國之所以可以一直發展下去,也是因為我國的軍事實力在清朝前一直都是世界範圍內名列前茅的,也因此擁有了不少附屬國,大都選擇臣服於我們。除了部分國家是因為打不過我國才選擇臣服的以外,還有不少軍事實力較弱的小國,是為了獲得我國的庇佑才自願成為我國的藩屬國。因為一旦它們變成中國的藩屬國以後,我國就會在他們陷入危險時,派兵保護他們。
  • 清朝滅亡已經108年,為何清皇陵仍有守墓人,工資誰發?
    在清朝滅亡後,他們的皇陵依舊有人替他們看守,這種職業的人稱作守陵人。話說這種官職的人,在一般人眼中看來是十分的低下,但是在歷史記載中,他們大多身居要職。 據《清代國家中央機關概述》記載,清朝統治時期,制定了守陵人的職級,有文、武職大臣各正一品、從一品至正九品以及從九品等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