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賠款、籤條約:大清朝是怎麼撐到1912年的?

2021-01-13 歷史冷知識

晚清是中國人最不願意提及的時代,這個時代中國人受盡了西方的欺辱,差點淪為殖民地,很多人不禁要問:割地、賠款、籤條約的大清朝是怎麼撐到1912年的?

首先,因禍得福財政改善。

清朝的衰落開始於乾隆帝的後期,乾隆帝在位60年,又當了4年的太上皇,成為中國歷史上實際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乾隆之前,他爺爺康熙帝制定了以康熙50年(1711年)的人丁數為定額,此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就大大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清朝人口開始第一波暴漲。

康熙

乾隆的父親雍正帝在位時期,進一步推行「攤丁入畝」改革,相當於廢除了人頭稅,沒有了人頭稅負擔後,民間不再隱瞞人口,加上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的廣泛普及,到乾隆時代,中國人口增加到了3億。但是人口多短期內是福利,長期是負擔,到乾隆的後期,人多地少的矛盾開始凸顯。

封建土地私有制帶來的大量流民日益成為國家的負擔,而清朝又片面的重農抑商,導致大量的勞動力無處安置,從乾隆後期開始,沒有生計的老百姓不斷起義,最嚴重的白蓮教起義延續9年,牽連16個省份,耗費清朝5年的財政收入才被平定。

乾隆

財政的枯竭讓清朝更加保守,所以當西方列強打來的時候,落後的清軍不堪一擊。不過,禍兮福之所倚,清朝在被列強打開國門後,意外地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商業發展吸納了大量的流民,同時商業稅也幫助清朝度過了重重難關,比如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軍餉的主要部分由各地的「釐金」(商品過路稅)提供。

後來英國人取得了中國的海關管理權,將英國式的管理方式運用到了中國的海關管理,造就了中國近代最廉潔高效的行政機構,在英國人赫德擔任清朝海關總稅務司期間,將清朝的海關年收入不到500萬兩提高到了每年近3000萬兩。清朝為了表彰赫德的貢獻,在赫德去世後追封他為太子太保。

赫德

嘗到商業甜頭的清政府當然也有所改變,從原來的抑制商業轉為支持商業,還親自加入到商業系統當中,洋務運動就是這樣搞起來的。

其次,清朝特別注重救災。

清朝吸取了明朝被小冰期自然災害摧毀的教訓,在《大清會典》中制定了完備的救災策略:「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備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發賑;五曰減糶;六曰出貸;七曰蠲賦;八曰緩徵;九曰通商;十曰勸輸;十有一曰興土築;十有二曰集流亡。」沿用了歷朝歷代的救災辦法,又在這些救災辦法上有所創新。

清朝災民

每遇到災荒清朝都會免去災害地區的賦稅,大大減輕了當地老百姓的負擔,除此之外還會為災區發放救濟物品,讓老百姓感受到清政府的溫暖,所以在很長的時間內,老百姓對清政府並沒有太大的惡感。

清朝還做了一個創新,就是當某地發生饑荒的時候,當地官員可以先開倉賑災,然後再匯報中央,這就讓很多災害在萌芽階段就解決了。對於賑災比較積極的官員,清政府還會予以嘉獎。對於願意救災的士紳,清朝還會賞賜官爵,所以儘管清朝後期腐敗透頂,災荒年仍然會有餓死人的情況,但是比起別的朝代,清朝算是做得比較好了。

第三,清朝的統治者比較勤勉。

有個說法——清朝無昏君。這當然是和別的朝代對比的。因為清朝選擇繼承人的方案不是嫡長子繼承制,而是擇優選擇,通過秘密立儲制度,保證了繼承人的相對優秀。

秘密立儲

清朝皇子每天從早上三點就要起來讀書,一直到晚上七點才算把一天的事情幹完,在皇子成年之前天天如此,所以每位皇子從小就受過當時最好的教育,像電視劇裡面皇子天天沒事幹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清朝還有一個權力特別大的宗人府,一旦皇子犯錯,被宗人府逮到,後果非常嚴重。正因為如此,清朝每一位皇帝繼位前後都勤勤懇懇,絲毫不敢懈怠,保證了清朝皇帝的高質量。

清朝皇子

但是後期清朝皇族由於近親結婚嚴重,皇族的整體水平下滑,才導致後面的皇帝懦弱無能,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然是相對優秀的,打不過西方列強主要原因是清朝體制不行。

綜上所述,清朝能撐到1912年主要是清朝統治者小心駕船,並走了好運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10年後清朝滅亡,剩餘的賠款哪去了?
    恥辱的庚子賠款 《辛丑條約》除了限制中國人的反洋的條例和外國人在華享有的種種特權之外,最為沉重的就是那數額龐大的賠款。 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此四百五十兆系海關銀兩,照市價易為金款,此市價按諸國各金錢之價易金如左……本息用金付給,或按應還日期之市價易金付給。
  • 《辛丑條約》還了10年大清就亡了,剩下的錢,民國是怎麼解決的
    他們開始準備快刀斬亂麻,在1900年的時候,就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藉口。挑起了聯軍侵華的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的一段屈辱史。毫無疑問,慌不擇路拋下國民逃跑的慈禧太后怎能抵擋列強侵華的腳步。這場戰爭大清輸了。而西方列強們則在經歷過一系列的談判之後,促使中國在次年,也就是1901年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 他娶了日本最美的女人,一手策劃甲午戰爭,耍詭計讓中國割地賠款
    晚清時期,由於落後中國遭到了各國列強的欺辱,就連小小的日本,也敢對中國頤指氣使,甚至讓清朝割地賠款,尤其是甲午海戰之後,中國籤訂了《馬關條約》。此人叫陸奧宗光,他和伊藤博文一起,是日本明治維新的關鍵人物,也正在他的策劃下,清朝不得不割地賠款,更令人髮指的是,他曾花重金掩飾旅順大屠殺。陸奧宗光出生在一個落魄的藩土家族,在日本明治維新後他在伊藤博文的推介下,在新政府就職,此時的陸奧宗光並未被日本大眾和天皇熟知。
  • 清朝滅亡,100萬清軍大部分被遣散,唯獨有一支海軍撐到1987年
    導語:清朝滅亡,100萬清軍大部分被遣散,唯獨有一支海軍撐到1987年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時間之內,經歷了不少的朝代。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就是清朝,一共統治了267年的時間,最終成為歷史。其實這背後有著不少的原因,比如說清朝官員腐朽、民眾被壓迫太深,另外,還有外來侵略的力量在幹擾清朝的統治。比如說,在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這是英國為了掠奪白銀而進行的侵略戰爭,還把鴉片輸入到清朝,讓不少的人身心都受到不小的影響,清政府籤訂了《南京條約》。在條約中規定,要求清朝賠償二千一百萬銀元。這嚴重損害了清朝的利益,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跟清朝自身的原因有關。
  • 庚子賠款賠到哪一年?39年的分期為何沒能實現?清華大學因此而來
    庚子賠款其實是一筆糊塗帳,這就好比什麼呢?打你個嘴巴子,再給你一顆糖,希望你別記恨我。其實這個比喻並不形象,主要是因為那一巴掌的痛感太短暫,而那顆糖,我們卻吃了好多年。一、什麼是庚子賠款?它是怎麼來的?1900年,這一年是庚子年,義和團打起了扶清滅洋的旗幟,慈禧太后利用這一點,揚言要跟各列強宣戰。
  • 甲午戰爭繼續打,清朝勝算多大?日本籤約時其實很心虛,再打躺贏
    維新領袖梁啓超曾這樣評論甲午戰爭:「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甲午戰敗後割讓臺灣島和遼東半島,並賠白銀2億兩給日本,就算遼東半島最後用3000萬兩「贖回」,但是這個割地賠款的體量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歐洲侵略清朝,賠款頂多千萬兩,割地也就一些小島嶼,而小小的日本的胃口之大讓清朝驚訝,甚至讓歐洲列強都目瞪口呆。
  • 做夢吧,某些國家要求中國割地賠款,我們不答應!
    某些國家媒體、議員竟然要求中國為這場全世界疫情割地賠款,我真想說一句:醒醒吧,大清早亡了!如果非要找個藉口賴帳,不妨把老帳新帳一起算了。美洲大陸曾經有著輝煌燦爛的文明,只不過由於歐洲殖民者的到來,最先依靠槍炮武力徵服,然後就是在美洲大陸傳播流感病毒,致使瑪雅文明滅亡。據統計,在此期間死亡的原著民達到了好幾千萬,這筆帳怎麼算?
  • 1928年的一個條約:讓中國在歐洲有一塊「領土」,國人可自由出入
    眾所周知,地大物博的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領土,物產豐富,人口眾多,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據中國遙遠的北極圈,伴著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有一塊「領土」屬於中國,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生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她是日本最美女人,老公一手策劃甲午戰爭,耍詭計讓中國割地賠款
    她是日本最美女人,老公一手策劃甲午戰爭,耍詭計讓中國割地賠款文/煮史論道君鹿鳴館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在東京建的一所類似於沙龍的會館,供改革西化後的達官貴人們聚會風雅的地方。明治5年,亮子遇到了陸奧宗光後,兩人一見鍾情。這人在日本近代史上是個大人物,是明治維新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當時陸奧宗光的前妻已經病死,亮子便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鹿鳴館是明治初期的高級政治社交會所。首相伊藤博文、外務卿井上馨都是常客,日本的外交官為招待歐美外交官,經常在鹿鳴館舉行各種名目的晚會、舞會。
  • 甲午中日戰爭,若清政府拒絕賠款,死戰到底,結局也許就會不同
    在各個封建朝代之中,清朝是最讓人們感到痛惜的。不是因為封建王朝的統治越來越腐朽,更是因為在清朝時期我們丟掉了大片的國土。而且這些國土都是以屈辱的割地賠款的形式丟掉的,失去的錢可以通過貿易的手段再拿回來,但是失去的土地想要再拿回來就很難了。
  • 清朝都亡了108年,為何還有人守陵,誰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何人
    1912年,在內憂外患和動蕩不斷的情況下,清朝溥儀宣布退位,結束了清朝在中國將近300年的統治。對於當時的清政府來說,結束統治無疑是極好的。他們籤訂了那麼多的條約,賠款都賠不過來,而只要宣布退位,這些賠款也不歸他們管了,而且作為前朝皇族,尚有一定權力的他們還可以申請一些特權,並且拿走許多財產。
  • 日本將甲午戰爭的賠款用到了哪裡?沒這筆錢日本不一定敢侵略中國
    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國家更是外強中乾,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之後的一系列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的失利,讓我們不得不向日軍求和,企圖通過和談及賠款來平息日軍的怒火,以獲取暫時的和平。我們輸給了日本,不僅把臺灣賠了出去,還賠償了兩億三千萬兩白銀。
  • 清朝滅亡已經108年,為何清皇陵仍有守墓人,工資誰發?
    作為中國封建帝制的專制的最後一個朝代,在1912年正式宣告結束。至此統治了我國幾千年來的封建主義王朝正式結束,而這個王朝在統治期間則是讓這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遭受最大的恥辱。 在外國列強的蠻橫欺壓下,清政府選擇一味的妥協,並且籤訂下很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 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中國都丟了哪些領土,都是因為什麼?
    康熙不愧是千古一帝,幾千精銳,本土作戰,圍攻萬裡之外來的數百俄羅斯雜牌軍,兩戰兩捷(這個勝利是嚇唬到對方投降,實際殺傷有限。)最後割讓土地上百萬平方公裡。原先外興安嶺苦夷人,是尊奉中原,稀裡糊塗被千古一帝康熙爺當成了外國人。哎!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中國朝代歷史之清末民國」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籤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 庚子鼠年的「庚子賠款」絕不會重演
    1900年庚子鼠年: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1912年鼠年:辛亥革命結束了2132年的帝制歷史。清帝退位,民國建立,袁世凱上臺。1924年鼠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1936年鼠年:西安事變。
  • 美國為何退回庚子賠款?目的並不單純,有3個人不能忘!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倉皇西逃,留下一堆爛攤子。次年秋,78歲的李鴻章在僕人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到談判桌前,當著11國外交代表的面在《辛丑條約》上簽了字,4.5億中國人就這麼每人都欠了1兩銀子。奇怪的是,列強們在談判前獅子大開口,生怕賠款要的少,可籤了條約沒幾年,又紛紛退回部分賠款,這其中有什麼緣由?難道是善心大發,非也!
  • 那些年,清政府到底留下了多少債務,本金加利息我們能算清嗎?
    這是因為我們可以從「南京條約」裡知道,清朝政府給英國提供了很多沿海口岸,又向英國賠償了巨額罰款。繼而又允許外國人在中國傳教,當時的清朝政府也可以說是挺有權威,需要賠償的錢差不多都能還清,對開放口岸的管理也比較有權利控制。但是,唯獨在跟英國人打仗這一次,在與英國人打的第一次戰爭,打得很失敗。
  • 1900年的庚子賠款,4億5千萬兩這個數目,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派朝廷重臣奕匡和李鴻章與11國代表籤訂了《辛丑條約》。其中第六款議定,清政府賠償俄、德、法、英、美、日、意、奧八國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國''的軍費、損失費4億5千萬兩白銀,賠款的期限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釐,本息合計為9億8千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