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背後 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2020-11-27 浙江在線

  曹先擢簡介:

  1932年生於浙江長興。北京大學教授、中國辭書學會名譽會長,曾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曾主持修訂過 《新華字典》《新華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是中國辭書界的權威。

  浙江在線6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曦煜)最近,《新華字典》因為APP的上線引來一撥騷動。作為中國最權威字典的電子版,該APP每天僅有2個字免費體驗、完整版需付費40元的情況,引發了爭議。

  這種爭議也正說明了《新華字典》的特別。

  《新華字典》是我國影響最大的權威漢語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來,歷經11次修訂,發行逾5.67億冊,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工具書。

  拋開爭議,《新華字典》為何如此特別,其編纂修訂背後有何故事,記者記者專訪了北大教授曹先擢先生,他是從浙江長興走出來的語言文字大家,他的老師是被稱為新華字典之父的魏建功先生,而他本人是1971版《新華字典》修訂組的副組長。

  「我這一生,很簡單,可以說都是在和字、詞打交道。」關於《新華字典》的故事,85歲的老先生娓娓道來。

  從浙江到北大

  和《新華字典》結緣

  記者:您是浙江湖州長興人,當年是怎麼去北大求學的?

  曹先擢:對,我是在浙江長興縣煤山鎮出生的,我父親當年就是煤礦的會計。我曾在桐廬讀書。後來父親帶我到了河南,我在那裡讀高中。1954年全國大學招生,我就報名考試,考上了北大,那年我22歲。

  記者:您和《新華字典》的緣分是怎麼來的?

  曹先擢:說來也巧,我當年北大的老師就是魏建功先生,他主持編纂了新中國第一版的《新華字典》。我當時讀書的時候深感自己基本功不足,所以總是帶著一本《新華字典》隨時查看,後來留校任教,這個習慣也沒改,所以1970年周恩來總理要求重新修訂《新華字典》的時候,學校裡就推薦了我。

  記者:最近《新華字典》出APP,定價40元的消息,您知道嗎,您覺得這個價格合適嗎?

  曹先擢:這個消息我知道,但我年紀大了,對這種新技術不太懂,價格的話,現在市場經濟,各取所需吧。

  主持修訂1971年版《新華字典》

  曾面見周恩來

  記者:您當時主持修訂了1971年版的《新華字典》,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曹先擢:我當時是副組長。(記者註:當年因為時代關係,正組長都是由工宣隊、軍宣隊代表出任,所以曹先擢任的副組長是實際主持工作的。)當年修訂《新華字典》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抓的, 國務院科教組以北大老師為主力,再找中科院、商務印書館等,組成50多人的修訂小組。當時要求採用1965年版《新華字典》作為底本,為滿足當時中小學生和工農兵的急需,抓緊時間「小改」。

  但是時代關係,大家都很緊張,幾乎所有條目都重新「政審」了一遍,修改的意見很多,比如,例句「巴不得馬上回家」,革命性不強,改為「巴不得馬上返回戰鬥崗位」;例詞「利人利己」,不符合時代精神,改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最初的修改意見近兩千處,後來大家梳理減到407處,修改意見最終送到周總理那裡,他看了之後說了句「神經過敏!」按照總理的指示,最終的修改只有64處。

  記者:那當時還有改出硬傷嗎?

  曹先擢:說起來,真正改動的「硬傷」很少,正文只找到一個錯別字:「炁(qì)」字讀音被錯印成了「(ài)」。應該是排版工人不小心拿錯了字模。當時修訂工作進行了近一年,1971年,修訂過的字典就出版了。比較特殊的是,當時補充了很多附錄,比如「常用化學農藥」、「節氣表」等。這些附錄,在當時是針對工農兵的,比較實用。

  記者:聽說《新華字典》封面的字也是有故事的?

  曹先擢:《新華字典》1953年初版時,封面是魏建功先生用隸書題寫的書名,1954年後改用拼集魯迅的手跡。1956年開始推行簡化字,但魯迅從未寫過簡體的「華」,印刷時只好從魯迅手跡中找了「化」和「十」拼在一起。周總理知道後,認為這對魯迅不尊重,所以後來封面用字就改成了印刷體。

  《新華字典》修訂不易

  趣事不少

  記者:《新華字典》修訂那麼多次,每次的修改,主要改什麼?

  曹先擢:這個就很複雜了,最早的編纂很難,當時沒有現在的電腦,材料收集都靠人工。最初幾版,靠的是30多萬張人工摘抄的小卡片。修訂最主要還是增詞減詞和修改注釋兩方面。

  讀音方面,有時也會改,比如初版中,「癌」字讀音是「yán」,這是北方的讀音,而從1962年版開始改成了「ái」,這是浙江方言裡的讀音。這是為了區分癌症和炎症,避免誤解。這是主持1962年版《新華字典》修訂工作的丁聲樹先生做的改動。

  《新華字典》的修訂很嚴謹,比如1998年修訂時增加新詞條「焗油」,修訂人員特意兩次跑到美發廳向老師傅請教,還親身體驗,才定下了「焗油」的釋義。

  我參加《新華字典》的修訂一直堅持到2004年的第10版,之後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總的來說,《新華字典》對字詞的取捨是很謹慎的,有些詞很熱,但是可能很快就被遺忘,這些就不太會收進去,還是要經得住時間考驗。

  記者:曾聽過一個趣事,說每個版本新華字典的定價是參考當時一斤豬肉的價格,如1957年版定價1元錢,1998年版11元,2004年版16元,和當時豬肉價格基本一致,這是真的嗎?

  曹先擢:(笑了起來)這可能是個巧合吧,我個人沒有聽說過有這種特別的考慮。

  記者:網絡時代,很多人查字喜歡上網查,紙質《新華字典》的存在價值是否會打折扣?

  曹先擢:新技術確實會改變很多事,但我覺得,恐怕《新華字典》不會被完全替代。最早的《新華字典》收錄8000多個漢字,到了現在收錄漢字增加到了13000個,其中就有一些網絡新詞。我想,《新華字典》本身就是與時俱進的。以前,我去各地開會出差時,經常有人跟我說,幸虧當年有本《新華字典》,1977年重新高考的時候才能考上……每次聽到我都很高興。無論如何,《新華字典》對於知識和文化的普及,都是有貢獻的,今後,作為基礎工具書的作用也不會消失。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最新上市的第12版《新華字典》更加與時俱進,首發當天即宣布APP與紙書同步面世,同時適量增補新詞,如「初心」「點讚」「二維碼」等,增補新釋義方面如「萌」增加了「稚嫩而惹人喜愛的:賣萌」的義項,可謂十分貼近生活了。8月11日,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內有增補的「點讚」的釋義,內頁上方的二維碼可在掃描後提供增值服務。
  • 為一字跑遍全國,為一詞修改數遍:揭秘《新華字典》修訂背後故事
    別看《新華字典》的「個頭兒」不大,卻包含70餘萬字、成為億萬中國人認字學字「不說話的老師」;別看《新華字典》已「70歲高齡」,卻每隔幾年就會「升級換代」,更新最新的知識。 《新華字典》修訂要經過多少流程?如何確定增加的新詞?誰來參與修訂?
  •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背後:為一字跑遍全國
    別看《新華字典》的「個頭兒」不大,卻包含70餘萬字、成為億萬中國人認字學字「不說話的老師」;別看《新華字典》已「70歲高齡」,卻每隔幾年就會「升級換代」,更新最新的知識。《新華字典》修訂要經過多少流程?如何確定增加的新詞?誰來參與修訂?……10月下旬,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的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程榮,揭秘《新華字典》修訂背後的故事。
  • 用《新華字典》IP改編電影並非不可能
    在許多小說歌曲流行語等被改編成電影,取得不俗的票房後,近日有網際網路公司大開腦洞,將工具書《新華字典》攬入懷中,並將四個字註冊成為電影片名。《新華字典》搬上銀幕是否指日可待了?有編劇指出,創作本就是打開想像,《新華字典》這則命題作文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至少圍觀者已經被勾起了強烈的好奇心。但更多人認為,借用這類題材編寫劇情太過怪癖,期待電影人不要胡編亂造,擾人心智。
  • 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 微信最強大腦大亂鬥第63關答案
    :原標題: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 微信最強大腦大亂鬥第63關答案 新華字典有多少個字?在微信最強大腦大亂鬥第63關中就是這個問題困擾著玩家們。實際上,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問題。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微信最強大腦大亂鬥第63關過關方法。
  • 新版新華字典收錄「和諧」 「給力」被拒之門外
    背後故事   58歲《新華字典》「典故」多  《新華字典》最初由新華辭書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於1953年、1954年出版了兩個版次。1957年,《新華字典》改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稱新1版。  讀者來信為母鵝「洗冤」  《新華字典》的讀者是這本小字典的知心朋友和良師益友。縱觀《新華字典》的編纂史,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華字典》是集全社會之力編寫的,傾全社會之力打造的。由於全國上下的讀者們的無私關心和愛護,《新華字典》的注釋才變得更加準確、更加科學。  在商務印書館流傳著一個「母鵝的『冤屈』」的故事。
  •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背後 為一字跑遍全國 為一詞修改十餘次
    別看《新華字典》的「個頭兒」不大,卻包含70餘萬字、成為億萬中國人認字學字「不說話的老師」;別看《新華字典》已「70歲高齡」,卻每隔幾年就會「升級換代」,更新最新的知識。  《新華字典》修訂要經過多少流程?如何確定增加的新詞?誰來參與修訂?
  • 看《新華字典》的故事
    「《新華字典》就是一個無聲的老師」「我爸媽就是拿著《新華字典》給我的起名字」……網絡上一波回憶殺,讓網友懷念起小時候《新華字典》的各種用法。《新華字典》出版70年來,它陪伴了幾代讀者的成長,也見證了時代的流轉飛揚,成為國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商務印書館漢語中心主任餘桂林說,「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
  • 被《新華字典》改變的人生軌跡
    這一天讓正在烏魯木齊一處工地組織工人搭建輸電線路的木合塔爾·肉孜感慨萬千——一本小小的《新華字典》幫他打開知識的大門,20年裡勤於讀書、堅持學習讓他從架線工人成為電力建設領域的行家。1982年,初中畢業的木合塔爾進入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工人。普通話不好、文化知識欠缺讓他在工作中困難重重。一次窘境「刺激」了他。
  •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 修訂過程體會工匠精神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增添「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賣萌」「拼車」等新詞新義,書的每一頁都印有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就能從《新華字典》APP上查看當頁所有字……《新華字典》第12版一經發布,就衝上了微博熱搜,話題閱讀總量高達7800多萬。
  • 印行超6億冊,70歲的《新華字典》如何成為傳奇?
    《新華字典》恰好符合這個要求,它用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簡單易懂,為「掃盲」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對一些人來說,《新華字典》也並不只是用來查字詞那麼簡單,甚至和生活密切相關。   媒體往年發表的文章中,提到過這樣一件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新華字典》編輯收到一封讀者來信,說由於不知道怎麼區分鵝的雌雄差別,在殺鵝前,特意查了《新華字典》「鵝」這個條目。
  • 暑假作業開始上線,老師讓學生抄寫新華字典。家長問,有用嗎?
    今天在一個微信群看見網友說,她家孩子五年級,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中,有一項竟然是抄寫《新華字典》! 本來沒多少空閒時間,語文老師讓孩子抄寫《新華字典》,到底幾個意思? 作為家長,礙於「師道尊嚴」,多半不好意思,也不敢追問老師布置這種「奇特」的作業的原因是什麼,只能帶著不解和隱約的不滿,心裡敲著小鼓自問,抄寫字典有何用? 筆者也是老師,還是個水平爾爾的語文老師。
  • 《新華字典》有了手機版 普及漢字規範創新數字體驗
    新華字典APP   你是否還記得小學時代在課桌前一頁一頁翻著《新華字典》學習語文課文的時光?而今,你的下一代,則就要成為第一批翻著手機裡的「新華字典」來學習漢字的孩子。   近日,《新華字典》出版方商務印書館推出了官方版新華字典APP(手機軟體)。該APP一經發布即引發各方熱議:有網友感慨技術進步之快,也有人認為這反映出了書籍電子化的大趨勢,還有很多人藉機懷念了一把終日與字典相伴的學生時代。   官方APP上線獲好評   6月11日,目前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正式登陸蘋果手機應用市場。
  • 《新華字典》我終生的良師益友
    在《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現場,我們看到擺著這70年來出版的12個版本的《新華字典》。我也在看哪一版是我小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中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們現在還在用的,有一種特別熟悉和親切的感覺。
  • 《新華字典》輪得到洋娃娃指手畫腳嗎?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題為《小朋友眼中的〈新華字典〉竟錯得如此離譜?!》。點進去一看,果然還是以前看到過的內容,文中借洋人小孩約翰之口,攻擊《新華字典》「殘忍」。呵呵!其實,這不過是慕洋犬的又一次表演罷了。
  • 新華字典:印了5億冊,你肯定看過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題:有本書印了5億冊,你肯定看過新華社記者白旭、魏夢佳中國每個識字的人都看過此書,有沒有?自從第一版1953年問世以來直到去年7月,《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共達5.67億本。上個月,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宣布,《新華字典》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字典,至今出了11版。
  • 手機版《新華字典》:為情懷買單?
    6月11日,官方版《新華字典》手機應用正式登陸蘋果、安卓應用平臺。據介紹,該軟體是唯一正版《新華字典》手機軟體,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為網絡用戶提供了足夠權威的來源。與紙質版不同,付費的手機版《新華字典》不僅查詢方便,還有讀音功能。但看似強大的功能背後,來自用戶、輿論的各種評論卻不絕於耳。為何一款手機應用上線引得如此關注?
  • 《新華字典》初版記
    老式房屋內光線不強,我們在朦朧中高談闊論……城外傳來的炮聲仿佛給我們打擊節拍。我們當時想不到所擬字典的前途,但有一個信念:中國的未來繫於兒童和文盲,危險在於無知。語言文字是普及教育的工具。字典是語言文字的工具。我們不會別的,只能咬文嚼字。談論字典等於談論中國的前途。炮聲使我們的信心增長。」沒過多久,北平和平解放。
  • 第12版新華字典推出,進展寫進字典
    《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上線:①新增了「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等100多個新詞;②新增了「賣萌」「拼車」等50多個新義新用法;③同步發布了APP應用程式,每一頁的二維碼可以通過新華字典APP查看。
  • 《新華字典》APP每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
    該APP提供了40元、88元、128元、218元以及488元等五種充值金額,充值40元後,日查詢漢字數量等字典功能便不受限制了,同時,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頁紙書正文的限制也在付費後解除。  儘管APP剛剛上線,但已有不少網友下載評論,有網友表示付費也要支持,但同時有人認為40元的付費價格太高。  有網友評論稱,「一本雙色新華字典從小學陪到了高中,一直是最愛的書。這個軟體裡有類似紙質字典掃描版的排版,還有按拼音部首等目錄檢索,官方出品,絕對精品,就算是收費也肯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