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印了5億冊,你肯定看過

2021-01-21 中國網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題:有本書印了5億冊,你肯定看過

新華社記者白旭、魏夢佳

中國每個識字的人都看過此書,有沒有?

自從第一版1953年問世以來直到去年7月,《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共達5.67億本。

上個月,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宣布,《新華字典》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字典,至今出了11版。中國人和世界各地學習中文的人幾乎都用過這本和手一般大小的工具書。

「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漢語中心主任餘桂林說。

建國之初,為了規範漢語的使用和消除文盲,中國出版了這本字典。「那個時候字典裡面有很多插圖,方便識字不多的人理解其中的內容。」餘桂林說。

時代變遷,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中,新華字典也不斷嬗變,而且大約五到七年就要修訂一次。

《新華字典》收字變化折射中國社會變遷

十一版中,不斷有新的字和詞被加進來。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時字典收錄了8000多個漢字,而到了第十一版,收錄漢字的數量增加到了13000個。2011年第十一版就增加了「拜拜」的「拜」、「啫喱」的「啫」等新的字頭。一些網絡用語也逐漸被吸納進來。第十一版中出現了「曬」、「奴」和「門」等字在網絡上的用法。比如「曬」的解釋是「展示,多指在網絡上公開透露自己的信息」,例如「曬工資」;「奴」的解釋是「為了支付貸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例如「房奴」;「門」的解釋是「事件,多指負面的事件」,例如「學歷門」。

每次修訂不僅要反覆推敲,甚至會引發爭議。

2008年出版的《品牌之道:商務印書館》一書中寫道,1971年的版本在修訂時正逢中國文革「破四舊」,修訂小組的第一稿中刪去了被認為有「封建色彩」的「陛下」、「太監」等詞。周恩來總理看到送審稿時表示,這些詞不應該被刪去。

書中說,周恩來總理提出,不能認為『陛下』等都不能進字典。「字典是工具書,有它的特點,要從群眾的需求出發,不能主觀,有些知識還是需要的;人民要了解歷史,歷史上的一些事物應該介紹的,不要迴避。」他說。

例詞的添加和刪除,都免不了有爭議。比如有時代特色的「人民公社」等。雖然《新華字典》已不見其蹤,但一部分人認為「人民公社」客觀存在,是歷史的表徵,這個詞條有存在的必要。在2005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此前被刪除的「人民公社」一詞再次被收錄。

為了準確解釋一些新出現的事物,編輯還需要做很多調研。

1998年修訂本新增加的字頭中,有一個「焗」字。當時百姓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因此為頭髮做焗油成了一種時尚。

「可是怎麼解釋這個字大家沒有把握。」餘桂林告訴記者,當時有一位叫賈採珠的編輯先後兩次到理髮店去請教,自己還體驗了兩次焗油,才算把這事兒弄清楚。

在現在字典的254頁,「焗油」是這樣定義的:「一種染髮、養發、護髮方法。在頭髮上抹油後,用特製機具蒸汽加熱,待冷卻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中,中國的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動物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有讀者建議,關於動物的詞條中要對體現保護意識。

在第十版的修訂中,一些動物名稱比如「狍」在用字解釋中,「肉可以吃,毛皮可做褥、墊或製革」這樣的字眼被刪去了,增加了這些動物作為「國家保護動物」的說法。

「舉全民之力編撰的字典」

這本字典的使用非常廣泛,讀者遍布中國各地。他們有時候也會對字典的修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我們有個口號,叫做『舉全民之力編撰的字典』。」餘桂林說。

由於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字典中的圖片已經很少了,但是還有幾張保留著,其中包括「蓮」字頭下面一個蓮藕的圖片。

餘桂林記得,他們曾經收到過一封讀者來信。住在江西省廣昌縣的彭雲在信裡針對1998年版本中的圖片提出質疑。他寫道:「本人認為在蓮藕的一個環節上不會長出三根莖,正常的最多只能長兩根莖:一根是長葉的莖,一根是長果實的莖……白蓮是我們家鄉最主要的農副產品。經過自己十來年的實地觀察,還問過許多前輩種蓮老人,從未有人發現如字典中所畫插圖那樣的蓮。」

修訂者查了大量資料,還進行了實地考察,最終對字典中的圖片做了更正。

還曾經有過讀者來信,表示「鵝」最初的定義「雄的頭部有黃色突起」是有問題的。他由於不知道如何分辨鵝的雌雄,曾經查閱了《新華字典》,於是把「頭部有黃色突起」的鵝殺了,但是發現鵝的腹中有卵,於是特地寫信到商務印書館。

後來編輯們討論後,把那句話改成了「頭部有黃色或黑褐色的肉質突起,雄的突起較大」。

價格相當於一斤豬肉

半個多世紀以來,《新華字典》的封面從最初的紙皮到後來的皮面,後來又因為皮面在北方開裂而變成了硬皮,然而定價一直比較低。

曾經有傳言說,《新華字典》的定價標準是一斤豬肉。採訪中,餘桂林表示聽說過這樣的說法。但是這些年來不管是否巧合,字典的價格真的差不多是一斤豬肉。

在商務印書館旁邊的涵芬樓書店中,2015年印刷的第十一版《新華字典》售價是19.9元。而一斤豬肉在沃爾瑪網上商城裡賣18元。

字典現在已經出版過蒙文、朝鮮語和維吾爾語的雙語版,還有英文和日文版。出版社接下來打算開發更多的語種,《新華字典》的手機版也在研發和籌備中。

「字典影響了幾代中國人。」餘桂林說。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2013年和青年座談時講過他在農村插隊的經歷:「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

「《新華字典》是中華民族文化創造的結晶,走進了千家萬戶、億萬人民的心中。《新華字典》是我很好的朋友和老師,四十多年沒有離開過。」原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說。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莫言也和《新華字典》有著不解之緣。他早年在村子裡生活的時候書非常少,一個村子裡有幾本書他都了如指掌。為了看書他想盡一切辦法,後來附近十幾個村莊的書都看完了。「最後實在沒書看了,就看《新華字典》。」他說,他看得實在太熟悉了,「甚至都能記得很多字在哪一頁」。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很多人問過我,到現在的生命歷程中,哪本書或哪個人對你影響最大?我的標準答案,書是《新華字典》,人就是我媽。沒有我媽,沒我;沒有《新華字典》,我走不進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它的博大精深,讓我從文化的意義上開始一步一步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從受啟蒙教育的中小學生到專業的主持人、作家和各領域的從業人員,其實都在使用《新華字典》。」餘桂林表示,他們曾討論過一個想法,就是給《新華字典》建一個博物館,但是苦於沒有合適的地方。

「時代在變遷。」他說,「但是只要人們對知識的渴求存在,作為只是基礎的工具書就會一直存在並發展下去,我們對《新華字典》的編纂和修訂也會一直繼續下去。」

相關焦點

  • 印行超6億冊,70歲的《新華字典》如何成為傳奇?
    原標題:印行超6億冊,70歲的《新華字典》如何成為傳奇?   回憶起童年生活,還記得那本《新華字典》嗎?日前,第12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了。   《新華字典》在它啟動編纂後的70年中,先後經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多次修訂,到目前印行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
  • 《新華字典》發行已超6億冊 創造圖書出版史奇蹟
    「《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9月1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統計表明,《新華字典》迄今印行已超過6億冊,創造了人類圖書出版史上的奇蹟。 座談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以及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分別介紹了《新華字典》第12版的編撰修訂過程。據了解,本次修訂從2013年開始籌備,2015年正式啟動並逐步實施,歷經五年反覆論證修改,數易其稿。第12版在科學性、規範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都得到進一步提升,有50多個專項全面升級,更加適合新時代讀者,特別是中小學生的需要。
  • 徹底查辦:盜版《新華字典》如何流入學生手中
    1億冊正版《新華字典》。在短短的20餘天裡他從何種渠道採購到9萬多冊《新華字典》?他在競標活動中報的10.98元/本的字典價格為什麼比商務印書館批發給全國各地新華書店的最低折扣價還低1元?一連串的疑問將事件的焦點集中在楊繼澤身上。    就在大家分析討論的時候,商務印書館營銷策劃部的閆志鷹懷抱一摞《新華字典》走進了客房。
  • 「初心」「點讚」「二維碼」等被收入新版《新華字典》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記者史競男)收錄新詞「初心」「點讚」「二維碼」,增加新義項「賣萌」,文字有了聲音、筆畫有了動態……記者從10日在京舉行的《新華字典》新版首發暨商務印書館文教讀書月啟動儀式上獲悉,新推出的《新華字典》第12版在科學性、規範性和實用性等方面跟進社會發展,更加適合新時代讀者需要。
  • 新華字典修訂將加注常用網絡用語 有望推手機版(1)
    《新華字典》,這本中國人最為廣泛使用的語言工具書,4月12日,因其以5.67億本的發行量獲得世界「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的消息,再次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從1953年第一版編纂完成至今,《新華字典》已歷經11次修訂,走過了60餘年的歷程。儘管這部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工具書已登頂世界最暢銷書的寶座,但它仍在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每5至7年修訂一次。京華時報記者從商務印書館獲悉,目前,《新華字典》第12次修訂正在進行中,將結合時代發展加注常用網絡用語,同時手機版《新華字典》也正在研發中。
  • 62年來出了11版 共發行5.67億本 《新華字典》將出手機版
    「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漢語中心主任餘桂林如是說。中國每個識字的人都看過此書,有沒有?自從第一版1953年問世以來直到去年7月,62年來《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共達5.67億本。上個月,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宣布,《新華字典》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 《新華字典》推手機APP 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漢字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張曦)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記者下載後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想要完整體驗需花費40元購買。因此也有網友吐槽說:「比紙質版還貴。」
  • 《新華字典》背後 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曾主持修訂過 《新華字典》《新華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是中國辭書界的權威。  浙江在線6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曦煜)最近,《新華字典》因為APP的上線引來一撥騷動。作為中國最權威字典的電子版,該APP每天僅有2個字免費體驗、完整版需付費40元的情況,引發了爭議。  這種爭議也正說明了《新華字典》的特別。
  • 《新華字典》App每天只能查2個字,完整版需付費40元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    6月11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1.0版)正式上線,成為市場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然而,其每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完整版則需付費40元的情況,引發了輿論爭議。
  • 商務印書館回應新華字典APP每天只免費查兩個字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該APP完整收錄《新華字典》第11版紙書內容,再現線下紙書查字方式,數字版、紙版對照,兩版可以一鍵切換。但免費版APP每天只能查詢2個漢字的情況卻引起了爭議。
  • 《新華字典》新版推出半年銷量1500萬冊,一個「打卡」就修改10多次
    歷經5年精心打磨,今年6月問世的第12版《新華字典》,半年銷售量已經超過1500萬冊,近日入選了中國社科院年度重大科研成果。新版《新華字典》共收單字13000多個,爆紅、初心、打卡、點讚、粉絲、刷臉、秒殺、反腐倡廉、自媒體等新詞語都出現在字典中。而且每一頁都印有二維碼,方便讀者使用。
  • 新版新華字典收錄「和諧」 「給力」被拒之門外
    作為中國人最熟悉的工具書,已有58年歷史的《新華字典》於昨天正式推出最新版本。這是《新華字典》歷史上的第11次修訂,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商務印書館共同完成,歷時近8年。
  • 新版《新華字典》上架昆明書店 你的第一本字典長啥樣
    近日,《新華字典》第12版全新上市啦!8月11日上午10點,掌上春城記者來到了位於南屏街的新華書店,發現《新華字典》第12版在昆明已有售。通過現場查閱,我們可以看到增添的「粉絲」「點讚」等新詞,以及「掃碼查字」的特色功能。
  • 手機版《新華字典》:為情懷買單?
    6月11日,官方版《新華字典》手機應用正式登陸蘋果、安卓應用平臺。據介紹,該軟體是唯一正版《新華字典》手機軟體,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為網絡用戶提供了足夠權威的來源。與紙質版不同,付費的手機版《新華字典》不僅查詢方便,還有讀音功能。但看似強大的功能背後,來自用戶、輿論的各種評論卻不絕於耳。為何一款手機應用上線引得如此關注?
  • 新華字典修訂將加注常用網絡用語 有望推手機版
    《新華字典》,這本中國人最為廣泛使用的語言工具書,4月12日,因其以5.67億本的發行量獲得世界「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的消息,再次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從1953年第一版編纂完成至今,《新華字典》已歷經11次修訂,走過了60餘年的歷程。儘管這部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工具書已登頂世界最暢銷書的寶座,但它仍在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每5至7年修訂一次。京華時報記者從商務印書館獲悉,目前,《新華字典》第12次修訂正在進行中,將結合時代發展加注常用網絡用語,同時手機版《新華字典》也正在研發中。
  • 第12版新華字典推出,進展寫進字典
    《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上線:①新增了「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等100多個新詞;②新增了「賣萌」「拼車」等50多個新義新用法;③同步發布了APP應用程式,每一頁的二維碼可以通過新華字典APP查看。
  • 《新華字典》每一版發行之時,也是下一版修訂開始之際
    央視主持人康輝回憶,小學一年級學完漢語拼音,老師馬上就教怎麼用《新華字典》來查字,從那個時候起,一直到大學念播音主持專業,再到工作,《新華字典》可以說幾乎伴隨他每一天。「尤其現在大家經常會拿我們(的發音)作為普通話的標準,我們又拿什麼當標準?就是《新華字典》。」
  • 新華字典第11次修訂出版 新增對房奴車奴註解
    自打你出生那一刻起,或許就與它有關——你的父母用它給你起名字。  或許你的第一次談戀愛也和它有關——用它來查找最美最動聽的詞語。  它從1953年至今58年,發行逾4億多冊,這還不包括盜版的數量,它就是《新華字典》。
  • 用《新華字典》IP改編電影並非不可能
    在許多小說歌曲流行語等被改編成電影,取得不俗的票房後,近日有網際網路公司大開腦洞,將工具書《新華字典》攬入懷中,並將四個字註冊成為電影片名。《新華字典》搬上銀幕是否指日可待了?有編劇指出,創作本就是打開想像,《新華字典》這則命題作文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至少圍觀者已經被勾起了強烈的好奇心。但更多人認為,借用這類題材編寫劇情太過怪癖,期待電影人不要胡編亂造,擾人心智。
  • 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新華字典》(第12版)於8月10日發行上市,增補「初心」、「點讚」、「二維碼」等新詞,首次實現應用程式APP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今年是《新華字典》編纂70周年。1950年8月成立的新華辭書社,開始了《新華字典》的編纂事業。這項工作由時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魏建功主持,葉聖陶親自擔任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