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去世後有哪些待遇?為什麼有人八九萬,有人幾千元?

2021-01-11 暖心人社

參保老人繳費15年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了。養老金非常划算,不僅每月按時發放,而且年年提升養老金標準。4月17日,人社部發布了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的通知,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待遇迎來了16連漲。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再次上漲5%。我嶽母剛退休時每月只領取390元的養老金,2019年退休養老金居然超過了3000元,預計今年能達到近3200元了。

可是,參加養老保險是有風險的。有的人繳納了一輩子養老保險,退休後沒有領幾個月養老金就去世了,去世後一下子領取了八九萬元。但是有的人卻表示,為什麼有的老人去世只能領取幾千元呢?實際上,退休老人去世的待遇主要包括四部分,具體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第一,喪葬補助費。喪葬補助費實際上是我國規定的一種福利制度,最早的出處是1951年的《勞動保險條例》。當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

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勞動保險基金取消,相應待遇也幾經變遷,先是轉由企業發放,後來又改由養老保險基金發放。相應的標準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動,一些地區改為了定額。比如說山東省是1000元,陝西省1500元,重慶市是2000元,黑龍江省是4000元,北京市是5000元,都是包幹使用。一些地區使用的是社會平均工資,比如說上海市、天津市、福建省是兩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寧夏是三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

第二,一次性救濟金或者撫恤金。

制度來源,同樣是1953年的《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1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2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9個月;3人或3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12個月。這一規定在上海、天津、廣東等的很多地區仍然在執行,不過本人工資變為了社會會平均工資。

後續的變化也是多種多樣。河北省根據繳費年數是領取省平養老金,最高20個月。山東省是直接一次性10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北京市是20個月的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寧夏自治區是20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陝西省是20個月的本人基本養老金。

以上兩項待遇實際上都是企業職工的,計劃事業單位退休職工標準不一樣,而且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救濟金名字為撫恤金。事業單位是20個月的本人基本養老金,公務員是40個月的本人養老金。公務員去世發放20個月上年度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喪葬補助費,這是全國統一的。

第三,除了上述兩項待遇以外,實際上還有養老金個人帳戶的餘額。參加養老保險會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帳戶,退休時按照計發月數發放個人帳戶養老金。60歲退休就將個人帳戶的餘額除以139個月,每月領取1/139。由於個人帳戶的每年還在計發利息,實際上可發放月數絕對比139個月要多得多。

由於恰好是企業職工個人繳費的比例,相當於個人帳戶養老金是自己給自己攢的養老金了。這一部分錢如果沒有領取完,去世後可以繼承人繼承。有的人個人帳戶能有5~10萬,而有的人只有兩三萬。實際上退休越早的人,個人帳戶裡面的餘額會越少。

第四,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這主要指的是以本人養老金為主要生活收入來源的親屬,在老人去世以後沒有生活收入來源,有養老保險基金給予的補助。標準並不高,像山東省2018年10月實行的標準,只有430元、480元和530元。陝西省2014年執行的標準是農村戶口330元,城鎮戶口385元。

其實以上4項待遇領取,只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退休人員,一般來說像救濟費和撫恤金較高的地區,剛領取養老金就去世,領取個八九萬元都沒有問題。

國家還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由於這種保險是由國家全額補貼的福利性保險,參保繳費時個人繳納的錢數較少,因此喪葬費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很低,去世後國家返還的錢數也就少得多了。

所以,如果有條件還是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好,有時候待遇並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基本養老金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只有100元的待遇?
    目前,我們國家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是這樣的。養老金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全額補貼而成。對於建立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老人,可以不用繳費,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目前全國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88元每月。中西部地區中央財政全額補貼,東部地區中央財政補貼一半。
  • 退休老人去世後,直系家屬可領「4筆錢」,不知道就白白浪費了
    隨著國家發展越來越好,百姓的福利待遇也是越來越好。例如,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社保,已經成為人們選擇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對許多職工來說,他們退休後可以享受養老金福利。隨著2020年養老金再度上漲,更多的人都意識到了社保的好處,也更加重視繳納社保了。
  • 中人晚幾年退休養老金比老人多幾百元是這些因素形成的
    在職稱和工齡相同的情況下,中人比老人晚退幾年退休,為什麼就比老人每月多幾百元?在改革之前,很多中人都會擔心自己的養老金會比老人減少,所以很多人想方設法選擇在2014年10月之前提前辦理退休,都想要爭搭這最後一班末班車,但後來看到中人退休後,養老金並沒有減少,反而比老人有所提高,於是這些人又開始為當初的選擇後悔了,但是世界上從來都是沒有後悔藥賣的。
  • 退休老人去世後,家屬有四筆錢可以領取?不了解就虧啦!
    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於退休養老問題越來越關注,以前都是說養兒防老,雖然說生活收入有增多,但生活壓力也不小。尤其是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如果自己老了後完全靠兒女養,那生活將會受到很大限制,子女的生活也更有壓力。
  • 農村禁忌多,家裡有人去世後,三年不能貼春聯,初五前也不走親戚
    今天就要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後的一些禁忌,哪些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 如果家裡有人去世了,那守喪期間是不能理髮的。 一般農村的守喪期是3個月,也就是家人離世後的三個月裡,不能理髮。 農村的喪葬習俗裡,去世後要找師傅給逝者理髮的。 師傅們一般不會多說話,直接給逝者理髮,理完髮主家要給師傅紅包,並說一些客套話,對方才會離開。
  • 如果剛退休一年,就因病去世,養老保險是不是就相當於白交了呢?
    最近在網上大家都在討論,關於退休人員去世後的一些問題,一位網友留言說,他的一位朋友在退休後,被查出患有癌症晚期去世,之前工作時交很多年社保,企業退休,剛領一年養老金就去世了,之前交的養老險是不是白交了呢?在這裡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養老保險不會白交,記得領一筆錢,不吃虧,你怎麼這麼說呢?
  • 1959年出生,36年工齡,深圳退休,養老金5912元,高嗎?
    因為深圳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在4千多元左右,你拿到的養老金是5912元,當然5912元包括今年養老金上調的部分,扣掉今年養老金上調的部分,也還是比4千多元高出不少。 為什麼你拿到的養老金會比較高?
  • 農民朋友注意,農村老人去世之後,哪些情況領取喪葬補助金
    我們都在農村其實也有農村養老保險,也就是養老金補貼,這些都是老人活著的時候領取,但是在去世的時候也能有由家屬領取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不是說農民負擔不起喪葬費用,其實嚴格來說很多在失去親人的悲同下,但還在有一筆錢可以領來進行適當止損。什麼是喪葬補助金?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如果說平時對父母的贍養主要是在自己家中進行,還不是太為外人所了解的話;那麼,父母去世後的喪葬儀式因為要公開諸於外,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這死、葬的環節。隨著喪葬儀式的傳承,也就形成了嚴格的喪葬文化,各地習俗雖有不同,但喪葬儀式中的還是有很多共同的禁忌,違反則視為對逝者不敬,並可能會觸怒神靈。
  • 都是住院報銷,為什麼有人報的多有人報的少
    01 別忽視醫療保險曾經有新聞報導,說有的人「生病了就只能等死」,這種絕望真會讓人走投無路。現在國家對企業實行強制性醫療保險,以保證我們正常的醫療,保證每個人看得起病。也許這就是全職上班的原因了。我老家是北方的三四線城市,企業沒有一線城市那么正規,所以說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視,覺得:「反正對我也沒啥用,交了也白交!
  • 什麼情況下退休待遇會被取消
    退休待遇都有啥?什麼情況下會被取消?  退休待遇都有些啥?分為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  "退休待遇分為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 "生活待遇和個人離退休時的崗位級別掛鈎,主要是退休金和補貼兩部分。政治待遇包括政治理論學習。
  • 農村「頭七回魂」的說法,有人說見到了去世的人回來,是真的嗎?
    不過還是有很多地區對老人去世的習俗還是很重視的,有的老人去世都要花費幾萬到幾十萬的錢去安葬老人,因為他們覺得去世的老人會「頭七回魂」,如果看到自己的葬禮不夠風光,就會很難受,但是花費這麼多的錢,讓不少的村民都直言安葬不起了,你覺得這樣的做法好嗎?那麼什麼是「頭七回魂」呢?就是人們認為在人去世的第七天,他們會回來看自己的住過的地方,經常去的地方去看看。
  • 2020退休待遇 新標準出爐!看看你達標了嗎?
    1 退休生活待遇新標準 八十歲的年齡, 五福: 有健康身體謂之福; 有興趣讀書謂之福; 有知己好友謂之福; 有人惦念你謂之福;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謂之福。
  • 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在古代,很多人為了讓自己長生不老,用盡畢生心血去煉仙丹,終究沒能如償所願。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相信科學,也知道長生不老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便想退而求其次,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用的「噙口錢」也不相同。在古代,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噙口錢」往往比較貴重,諸如慈禧去世時口含的夜明珠,平常百姓通常用五穀之類的農作物。現代人去世後,多用一枚銅錢或硬幣充當「口鈴」。「噙口錢」的放法比較講究,老人去世入殮時,子女要把「噙口錢」用紅線(據說可以闢邪)穿好,放入老人口中。
  • 98歲老奶奶去世兩天後甦醒 稱夢到有人叫她回來
    2月10日(正月初一)凌晨,家人發現老太「沒了呼吸」,以為她已經去世。按照當地風俗,家人在正月初二晚上開始籌備喪事,老太卻醒了過來。醫生推測,老太太當時應該只是昏迷,但卻被村民誤判為死亡。單純通過手探鼻息及心跳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死亡,是不準確的。
  • 7旬老人3千元買下地坑院5萬轉手,有人花百萬裝修,看值不值
    2020年前半年攝影師曾經慕名前來參觀拍照,見到了院子的主人,77歲的尹邦彥大叔,據他介紹說周家大院在抗戰時期曾經被日寇作為指揮所,解放后土改將此地劃歸集體所有,創辦了縣立第四完小,後來是大隊部所在地,上世紀80年代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後,他花了3000元買下了這座院子,作為自己的養老地。
  • 為什麼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壽命長短和什麼有關?
    儘管如此,我們在生活中還是可以看到很多人,60多歲就去世,而還有一部分老人卻能活到90多歲,甚至上百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為什麼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01活到90歲的人為什麼這麼長壽一個人能活到90多歲很大一部分肯定是與遺傳基因有關,其次才是後天的因素。長壽老人他們的生活方式一般都比較規律,不會出現熬夜、大吃大喝等不良的習慣,他們或許更喜歡吃一些粗糧和蔬菜。
  • 上半年退休和下半年退休,養老金為什麼不一樣?看看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在一個年度內可以上半年退休或下半年退休?按照現行法律,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也就是說勞動關係的終止,用人單位沒有義務為勞動者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但在法律實踐中是有前提的,如果是這樣,就不存在上半年和下半年退休之說,更加不可能如上述提及的繳費年限不同。
  • 每月養老金高達87192元,他是何許人,為什麼能夠站上金字塔頂端
    再看看他的工資津貼發放:應發87192元!!!其中包括:離退休費15847元,軍人職業津貼400元,離休生活補貼8200元,房貼250元,榮譽130元,福利62280元,夥食補助85元。這樣的退休待遇,真的是讓普通人羨慕不已,甚至98%的年輕人每月的薪酬都達不到這個水平,更何況是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