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遷移理論

2020-11-30 中公教師網

關於學習遷移理論,主要分為早期的遷移理論和現代遷移理論。但是根據往年的試題來看,早期的遷移理論考到的機率會更大。所以我們幾天來看看這一部分的理論

對於這一部分的內容來說,首先我們來要知道,它主要是以單選題和簡答題這兩類題型出現。但是也不能排除突然出現其他題型,所以大家的心裏面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一、形式訓練說

代表人物:沃爾夫

形式訓練說是關於遷移最早的一個學習理論(它的地位一定要記住)。它的理論基礎是官能心理學。我們人的心智是由許多不同的官能組成的,不同的官能活動相互配合就構成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各種官能可以像訓練肌肉一樣通過練習增加能力。通過訓練學會某種能力以後,對其他的知識就會做了,就能夠發生遷移。

形式訓練說的觀點它認為傳遞知識沒有訓練官能來的重要。知識的價值在於作為訓練官能的材料。(一般選擇訓練的知識材料的難度就比較大)

二、共同要素

代表人物:桑代克和伍德沃斯

共同要素說又稱相同要素說,相同要素說認為,一種學習之所以有助於另一種學習是因為兩種學習具有相同因素。若兩種情境含有共同因素以及具有共同的成分,這樣遷移就發生。

1903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對於沃爾夫的形式訓練說不太認同,所以他就做了一個試驗。他以大學生為被試對象,首先訓練大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行估計,然後對他們進行兩種測驗。結果表明,被試對矩形面積的判斷成績提高了,但對三角形、圓形和不規則圖形的判斷成績並沒有提高。據此,他認為,學習中訓練某一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從而發生遷移。他認為兩種學習之間只具有相同因素時,才會發生遷移,例如,在活動A12345和活動B45678之間,因為兩種活動有共同的成分4和5,所以這兩種活動之間才會有遷移。

三、經驗類化說(概括化學說)

代表人物是賈德

這個理論認為,只要一個人對他的經驗進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的遷移。遷移之所以能夠發生是因為兩個情景之間有共同要素。

賈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實驗,是經驗類化理論的經典實驗。他以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小學生作被試,分成兩組,要他們練習用標槍投中水下的靶子。在實驗前,對一組講授了光學折射原理,另一組不講授,只能從嘗試中獲得一些經驗。在開始投擲練習時,靶子置於水下1.2英寸處。結果,講授過和未講授過折射原理的學生,其成績相同。這是由於在開始測驗中,所有學生都必須學會運用標槍,理論的說明不能代替練習。當把水下1.2英寸處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時,兩組的差異就明顯地表現出來。未講授折射原理一組的學生不能運用水下1.2英寸的投擲經驗以改進靶子位於水下4英寸處的投擲練習,錯誤持續發生。而學過折射原理的學生,則能迅速適應水下4英寸的學習情境,學得快,投得準。

賈德以實驗研究了原則和概括性的遷移後認為:兩個學習活動之間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產生遷移的必要前提,而產生遷移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它們之間的共同原理,即在於主體所獲得經驗的類化。所以賈德的學習遷移理論又稱概括化理論。

四、關係轉換

代表人物是苛勒

該理論是格式塔心理學家從理解事物關係的角度對經驗類化的遷移理論進行了重新解釋。苛勒做了一個「小雞啄米實驗」證明了關係轉換的學習遷移理論。他讓小雞在深、淺不同的兩種灰色的紙下面尋找食物。通過條件反射學習,小雞學會了只有從深灰色紙下才能獲得食物獎賞。然後,變換實驗情境,保留原來的深灰色紙,用黑色紙取代淺灰色紙。問題是:如果小雞仍然到深灰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由於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雞是到兩張紙中顏色更深的那張(即黑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對關係作出的反應。實驗表明:小雞對新刺激(黑色紙)的反應為70%,對原來的陽性刺激(深灰色紙)的反應是30%。他認為這結果證明是情景中的關係對遷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苛勒通過實驗證明遷移產生的實質是個體對事物間的關係的理解和頓悟。

以上這些內容就是學習遷移理論,自己一定要去理解記憶,以後在做題的時候得心應手。

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心理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學習的早期遷移理論
    學習的早期遷移理論在四川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遷移是非常重要的考點,其中早期遷移理論這個知識點較為常考,最常見的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的,側重於考查對各理論觀點的理解和各理論代表人物的識記。那麼,早期遷移理論有哪些?代表人物有哪些?核心觀點是什麼?本文在此就其以上三個問題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早期的學習遷移理論
    針對於遷移發生理論的探索,更有助於學習有關遷移的知識。有關遷移發生的理論教育心理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根據理論研究的階段分為了早期遷移理論和現代遷移理論。其中,有關早期遷移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常以選擇題或者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因此,對於早期遷移理論的分析以期對學員的備考有所啟發。
  • 快速掌握學習遷移理論
    近期很多地市都在開展教師招聘考試,很多同學都進入了最後的備考衝刺階段,進入了刷題階段,但是很多同學都在反映在學習遷移理論的人物和觀點時,還是不能理解相關考點,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學習遷移理論的相關人物和主要觀點:首先我們要清楚,教育心理學所研究的學習遷移是狹義的遷移,特指前一種學習對後一種學習的影響或者後一種學習對前一種學習的影響。
  • 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難點解讀
    學習遷移屬於學習心理的內容之一,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要全題型備考,學習內容有遷移的分類、學習遷移的理論等、影響遷移的因素、有效促進遷移的教學策略。其中,學習遷移的分類是重點,而學習遷移的理論是難點知識,本文重點來講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要點知識,以及由理論貫穿產生的影響遷移的因素以及教學策略。
  • 教師招聘考點梳理:早期學習遷移理論
    在四川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遷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的內容,通常考試的題型以判斷題和單選題為主,幾乎是每年必考的知識點,考查的側重點集中在學習遷移分類和學習遷移的理論,在學習遷移理論部分,又以早期遷移理論考查居多,今天老師就將早期學習遷移理論這一部分的內容為各位同學做一個梳理,幫助同學們理解這部分的知識點。
  • 教育心理學重點之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這都可以用遷移來解釋。探討遷移發生的規律及其影響因素,以此作為教育教學的理論依據,從而有計劃、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促進學習的積極遷移,消除或儘量避免消極遷移,對幫助學生更為有效和高效地學習是必要的。
  • 2015教育心理學複習要點及練習: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複習要點】【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1、早期的遷移理論(1)形式訓練說(沃爾夫)訓練可以改善人的某種心理能力,學科學習的意義在於訓練某種心理能力。獲得了這種能力就能在以後的學習中產生遷移。遷移是無條件的、自動發生的。
  • 簡述早期遷移理論
    早期遷移理論是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在教招考試中多以客觀題形式來考查,比如考查人物與觀點、實驗的對應等,接下來我們一一來看。各個理論之間的關係總結如下:①形式訓練說是最早對學習遷移現象做出系統解釋的理論,但缺乏科學依據。
  • 心理學考察重點-早期遷移理論
    (一)形式訓練說形式訓練說是最早的一種學習遷移理論,至今在歐美盛行了約200年。它是以官能心理學為依據,認為人的各種活動都由相應的官能所主宰,各種官能分別從事不同的活動,例如,利用記憶官能進行回憶活動,利用思維官能從事思維活動。官能即注意、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一般的心理能力。形式訓練說認為遷移要經過一個"形式訓練"的過程才能產生。
  • 2016甘肅教師考試:早期遷移理論
    2016甘肅教師考試:早期遷移理論 縱觀全國範圍內的教師招聘考試,遷移理論的考察一直就是重中之重,然而今年在山東、遼寧等地的考試試題中,遷移理論的考點頻繁活躍在全國各地區的考題當中,那麼有考生反饋這些理論總是記不住又分不清,很難把控複習的範圍,今天甘肅中公教育就帶領大家揭開常考的早期遷移理論的神秘面紗
  • 學習遷移
    學習遷移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常見的分類如下:1.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來劃分,可以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1)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順向遷移。(2)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稱為逆向遷移。
  • 學習遷移-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
    學習遷移是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重難點,接下裡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學習遷移所涉及的相關考點一、學習遷移的定義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 影響,如通常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 學習遷移的種類
    學習遷移在我們的考試裡邊主要是以單選題、多選題的形式出現,而且多是例子反選題。給你呈現一個例子,讓你分析屬於哪種遷移。這個內容對多數同學來說是個頭疼的地方,因為遷移類型劃分非常細,沒有注意辨別,就很容易發生混淆。下面我們就每一種遷移的類型在講解完定義之後結合例子進行理解。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早期遷移理論
    早期學習遷移是中學教師資格中重要的考點,涉及題型較廣泛,多數以客觀題為主,主觀題也有涉及。下面將常考的重點羅列出來供考生複習。早期遷移理論(常考題型:選擇題)1.形式訓練說代表人物:18世紀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觀點:形式訓練說是對學習遷移現象作出最早的系統解釋的理論。形式訓練說主張遷移要經歷一個「形式訓練」過程才能產生。
  • 學習的方法之遷移學習手冊
    這些真實世界例子裡和所有涉及到遷移場景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學習者不是簡單地回憶知識。他們用新的、不同的方法來應用現存的知識。這就是關鍵所在。遷移不同於日常學習,不同於單個主題或單個概念的學習。遷移學習的多種形式每種類型的遷移學習根據兩種特性區分。第一,所有的遷移都涉及到某種知識應該被遷移。
  • 學習遷移的分類
    學習遷移的分類是教師招聘考試中比較常考的教育心理學的一個考點,主要以選擇題形式呈現。遷移可以是先前學習對後續學習的影響,也可以是後續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可以是積極的影響,也可以是消極的影響。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遷移進行下面的劃分:1.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來劃分,可以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
  • 學習遷移的類型區分
    學習遷移的類型區分一、考情分析本知識點來自於《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理」章節,學習遷移是每年各地市教師招聘考試的重點內容,學生在學習遷移的種類的區分上存在問題,看似簡單的知識點,出現在題幹中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學生往往會很迷茫。考試內容:遷移的定義、遷移的分類、遷移的理論、影響遷移的因素等。
  • 學習遷移類型的區分
    學習遷移類型的區分「學習遷移」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經常以單選題、判斷題等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很多同學會將不同的遷移類型混淆,導致在考試當中失分,在備考複習中需要注意對各種遷移加深理解與區分,今天就請大家和中公教育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知識點。
  • 教育心理學必考知識點—學習遷移
    1.學習遷移的含義遷移是學習的一種普遍現象,平時我們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即是典型的遷移形式。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是指處於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於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3)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這是根據遷移的時間順序進行的劃分。如果是前面的學習影響著後面的學習,則稱為順向遷移。逆向遷移指後面的學習影響著前面的學習所形成的經驗結構。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習遷移
    提要:1.學習遷移的概念;2.學習遷移的分類;3.學習動機的理論;4.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速記一、學習遷移的概念學習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順應性遷移指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於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重組性遷移指重新組合原有認知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間的關係或建立新的聯繫,從而應用於新情境。三、學習遷移的理論(一)形式訓練說形式訓練說是最早的關於遷移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