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遷移屬於學習心理的內容之一,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要全題型備考,學習內容有遷移的分類、學習遷移的理論等、影響遷移的因素、有效促進遷移的教學策略。其中,學習遷移的分類是重點,而學習遷移的理論是難點知識,本文重點來講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要點知識,以及由理論貫穿產生的影響遷移的因素以及教學策略。
一、考情分析
考試題型舉例如下:
1.單選題:關於學習遷移最早理論是( )
A形式訓練說 B關係轉化說 C共同要素說 D概括說
2.簡述學習遷移的影響因素。
3.簡述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
4.材料題2017年下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材料:賈德的水下擊靶實驗)
(1)賈德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何種學習遷移理論?(4分)
(2)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什麼?(4分)
(3)依據該理論,產生學習遷移的關鍵是什麼?(5分)
(4)該理論對教學的啟示是什麼?(5分)
二、知識講解
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個過程也屬於廣義的學習遷移。學習遷移理論都在圍繞「學習遷移是如何產生這一問題」展開的,也是關於學習遷移知識方面的一個難點知識。
1.形式訓練說
(1)地位:形式訓練說是最早的關於遷移的理論。
(2)觀點:把遷移看做是通過對組成「心智」的各種官能分別進行訓練來實現的,遷移的發生時是自動發生的;學習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
(3)缺點:認為學習的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學材料對官能訓練的價值。
(4)優點:重視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的遷移,強調對有效的記憶方法,工作和學習的習慣以及一般的有效工作技術。
補充:心理官能是指感知覺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古典語言、哲學、自然科學的難題訓練官能。
2.相同要素說(共同要素說)
(1)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2)觀點:只有當學習情境和遷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影響到另一種
學習,即產生學習遷移。
(3)例如:Foot和football。兩個單詞中有共同的字母,就一定會產生遷移;「撥」和「拔」裡面含有共同的部分,就一定會產生遷移。
(4)圖形面積實驗。
第一階段:讓20個被試者去觀察和準確記憶30個大小不等四邊形圖形的面積,反覆訓練和記憶20分鐘。
第二階段:讓20位被試者再去說出30個全新的大小不一的圖形的面積,經過實驗數據的統計,實驗者基本都能準確說出四邊形的面積,但是對於其中的三角形和五邊形的面積卻不能進行一個準確的估計。實驗結果:四邊形的面積估算明顯高於三邊形和五邊形的,說明兩種學習材料中有共同要素會產生學習遷移。
3.概括化理論(經驗類化論)
(1)代表人物:賈德
(2)觀點:兩種學習活動之間存在共同要素是知識產生遷移的必要條件,而遷移產生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形成了能夠泛化的共同原理。
賈德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水中打靶實驗,他把十一二歲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分成A,B兩組練習水中打靶。對A組被試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後進行練習,B組則只進行練習、嘗試,而不教原理。當他們達到相同的訓練成績以後,增加水中目標增加水中續打靶時,學過原理的一組的練習成績明顯優於未學過原理的一組。賈德認為這是因為學過原理的一組已經把折射原理概括化,從而對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調整和適應,把原理運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4.關係理論(關係轉換說或轉換理論)
(1)代表:苛勒
(2)觀點:學習遷移的重點不在於掌握原理,而在於察覺到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係。認為「頓悟」兩種學習情境中原理原則之間的關係,特別是手段和目的之間的關係,是實現遷移的根本條件。
(3)苛勒所作的「小雞覓食」的實驗室支持關係轉換理論的經典實驗。
關係轉換理論是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提出的學習遷移理論。通過條件反射學習,小雞學會了只有從深灰色紙下才能獲得食物獎賞。然後,變換實驗情境,保留原來的深灰色紙,用黑色紙取代淺灰色紙。問題是:如果小雞仍然到深灰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由於相同要素的作用;如果小雞是到兩張紙中顏色更深的那張(即黑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對關係作出的反應。實驗表明:小雞對新刺激(黑色紙)的反應為70%,對原來的陽性刺激(深灰色紙)的反應是30%;而幼兒在做同樣的實驗時始終對黑色紙的刺激作出反應。
他認為這結果證明是情景中的關係對遷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被試選擇的不是刺激的絕對性質而是比較其相對關係(把在前一種情景中學會的關係即「食物總是在顏色較深的紙下面」遷移到後一種情景中,從而做出了正確的反應。
5.知結構遷移理論(當代遷移理論)
(1)代表人物:布魯納和奧蘇貝爾
(2)布魯納提出,學習是類別及其編碼系統的形成,遷移就是把習得的編碼系統用於新的事例。將遷移放在學習者的整個認知結構的背景下進行研究。
(3)奧蘇貝爾在有意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觀點: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包括遷移,遷移是以認知結構為中介進行的。「為遷移而教」實際上是塑造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問題。教學中,通過改革教材內容和教材呈現方式來改進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變量以達到遷移的目的。
三、考點凝練
形式訓練說——————官能訓練————————————智力
共同要素說——————學習材料的相似性————————相似性
關係轉化說——————情境的相似性——————————相似性
共同原理說——————對材料的概括水平————————能力、智力
現代遷移說——————認知結構————————————已有認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