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難點解讀

2020-11-30 中公教師網

學習遷移屬於學習心理的內容之一,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要全題型備考,學習內容有遷移的分類、學習遷移的理論等、影響遷移的因素、有效促進遷移的教學策略。其中,學習遷移的分類是重點,而學習遷移的理論是難點知識,本文重點來講關於學習遷移理論的要點知識,以及由理論貫穿產生的影響遷移的因素以及教學策略。

一、考情分析

考試題型舉例如下:

1.單選題:關於學習遷移最早理論是( )

A形式訓練說 B關係轉化說 C共同要素說 D概括說

2.簡述學習遷移的影響因素。

3.簡述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

4.材料題2017年下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材料:賈德的水下擊靶實驗)

(1)賈德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何種學習遷移理論?(4分)

(2)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什麼?(4分)

(3)依據該理論,產生學習遷移的關鍵是什麼?(5分)

(4)該理論對教學的啟示是什麼?(5分)

二、知識講解

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個過程也屬於廣義的學習遷移。學習遷移理論都在圍繞「學習遷移是如何產生這一問題」展開的,也是關於學習遷移知識方面的一個難點知識。

1.形式訓練說

(1)地位:形式訓練說是最早的關於遷移的理論。

(2)觀點:把遷移看做是通過對組成「心智」的各種官能分別進行訓練來實現的,遷移的發生時是自動發生的;學習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

(3)缺點:認為學習的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學材料對官能訓練的價值。

(4)優點:重視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的遷移,強調對有效的記憶方法,工作和學習的習慣以及一般的有效工作技術。

補充:心理官能是指感知覺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古典語言、哲學、自然科學的難題訓練官能。

2.相同要素說(共同要素說)

(1)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2)觀點:只有當學習情境和遷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影響到另一種

學習,即產生學習遷移。

(3)例如:Foot和football。兩個單詞中有共同的字母,就一定會產生遷移;「撥」和「拔」裡面含有共同的部分,就一定會產生遷移。

(4)圖形面積實驗。

第一階段:讓20個被試者去觀察和準確記憶30個大小不等四邊形圖形的面積,反覆訓練和記憶20分鐘。

第二階段:讓20位被試者再去說出30個全新的大小不一的圖形的面積,經過實驗數據的統計,實驗者基本都能準確說出四邊形的面積,但是對於其中的三角形和五邊形的面積卻不能進行一個準確的估計。實驗結果:四邊形的面積估算明顯高於三邊形和五邊形的,說明兩種學習材料中有共同要素會產生學習遷移。

3.概括化理論(經驗類化論)

(1)代表人物:賈德

(2)觀點:兩種學習活動之間存在共同要素是知識產生遷移的必要條件,而遷移產生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形成了能夠泛化的共同原理。

賈德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水中打靶實驗,他把十一二歲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分成A,B兩組練習水中打靶。對A組被試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後進行練習,B組則只進行練習、嘗試,而不教原理。當他們達到相同的訓練成績以後,增加水中目標增加水中續打靶時,學過原理的一組的練習成績明顯優於未學過原理的一組。賈德認為這是因為學過原理的一組已經把折射原理概括化,從而對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調整和適應,把原理運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4.關係理論(關係轉換說或轉換理論)

(1)代表:苛勒

(2)觀點:學習遷移的重點不在於掌握原理,而在於察覺到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係。認為「頓悟」兩種學習情境中原理原則之間的關係,特別是手段和目的之間的關係,是實現遷移的根本條件。

(3)苛勒所作的「小雞覓食」的實驗室支持關係轉換理論的經典實驗。

關係轉換理論是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提出的學習遷移理論。通過條件反射學習,小雞學會了只有從深灰色紙下才能獲得食物獎賞。然後,變換實驗情境,保留原來的深灰色紙,用黑色紙取代淺灰色紙。問題是:如果小雞仍然到深灰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由於相同要素的作用;如果小雞是到兩張紙中顏色更深的那張(即黑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對關係作出的反應。實驗表明:小雞對新刺激(黑色紙)的反應為70%,對原來的陽性刺激(深灰色紙)的反應是30%;而幼兒在做同樣的實驗時始終對黑色紙的刺激作出反應。

他認為這結果證明是情景中的關係對遷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被試選擇的不是刺激的絕對性質而是比較其相對關係(把在前一種情景中學會的關係即「食物總是在顏色較深的紙下面」遷移到後一種情景中,從而做出了正確的反應。

5.知結構遷移理論(當代遷移理論)

(1)代表人物:布魯納和奧蘇貝爾

(2)布魯納提出,學習是類別及其編碼系統的形成,遷移就是把習得的編碼系統用於新的事例。將遷移放在學習者的整個認知結構的背景下進行研究。

(3)奧蘇貝爾在有意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觀點: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包括遷移,遷移是以認知結構為中介進行的。「為遷移而教」實際上是塑造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問題。教學中,通過改革教材內容和教材呈現方式來改進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變量以達到遷移的目的。

三、考點凝練

形式訓練說——————官能訓練————————————智力

共同要素說——————學習材料的相似性————————相似性

關係轉化說——————情境的相似性——————————相似性

共同原理說——————對材料的概括水平————————能力、智力

現代遷移說——————認知結構————————————已有認知結構

相關焦點

  • 學習遷移理論
    關於學習遷移理論,主要分為早期的遷移理論和現代遷移理論。但是根據往年的試題來看,早期的遷移理論考到的機率會更大。所以我們幾天來看看這一部分的理論對於這一部分的內容來說,首先我們來要知道,它主要是以單選題和簡答題這兩類題型出現。
  • 快速掌握學習遷移理論
    近期很多地市都在開展教師招聘考試,很多同學都進入了最後的備考衝刺階段,進入了刷題階段,但是很多同學都在反映在學習遷移理論的人物和觀點時,還是不能理解相關考點,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學習遷移理論的相關人物和主要觀點:首先我們要清楚,教育心理學所研究的學習遷移是狹義的遷移,特指前一種學習對後一種學習的影響或者後一種學習對前一種學習的影響。
  • 學習的早期遷移理論
    學習的早期遷移理論在四川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遷移是非常重要的考點,其中早期遷移理論這個知識點較為常考,最常見的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的,側重於考查對各理論觀點的理解和各理論代表人物的識記。那麼,早期遷移理論有哪些?代表人物有哪些?核心觀點是什麼?本文在此就其以上三個問題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早期的學習遷移理論
    針對於遷移發生理論的探索,更有助於學習有關遷移的知識。有關遷移發生的理論教育心理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根據理論研究的階段分為了早期遷移理論和現代遷移理論。其中,有關早期遷移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常以選擇題或者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因此,對於早期遷移理論的分析以期對學員的備考有所啟發。
  • 教師招聘考點梳理:早期學習遷移理論
    在四川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遷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的內容,通常考試的題型以判斷題和單選題為主,幾乎是每年必考的知識點,考查的側重點集中在學習遷移分類和學習遷移的理論,在學習遷移理論部分,又以早期遷移理論考查居多,今天老師就將早期學習遷移理論這一部分的內容為各位同學做一個梳理,幫助同學們理解這部分的知識點。
  • 教育心理學重點之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這都可以用遷移來解釋。探討遷移發生的規律及其影響因素,以此作為教育教學的理論依據,從而有計劃、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促進學習的積極遷移,消除或儘量避免消極遷移,對幫助學生更為有效和高效地學習是必要的。
  • 學習遷移-教師招聘考試知識點
    學習遷移是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重難點,接下裡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學習遷移所涉及的相關考點一、學習遷移的定義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 影響,如通常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 2015教育心理學複習要點及練習: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複習要點】【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1、早期的遷移理論(1)形式訓練說(沃爾夫)訓練可以改善人的某種心理能力,學科學習的意義在於訓練某種心理能力。獲得了這種能力就能在以後的學習中產生遷移。遷移是無條件的、自動發生的。
  • 學習的方法之遷移學習手冊
    空間型遷移:比如在同一個教室學習,就是近距離遷移;在同一個學校不同的教室學習,遷移的距離就遠了一點;再遠點就是在不同的學校學習;更遠點就是學校和生命每一天的學習。時間型遷移:比如在同一個課上學習,就是近距離遷移;在同一天學習,遷移的距離就遠了一點;再遠點就是學習之間相隔幾周後或幾個月後;更遠點就是相隔幾年之後。
  • 簡述早期遷移理論
    早期遷移理論是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在教招考試中多以客觀題形式來考查,比如考查人物與觀點、實驗的對應等,接下來我們一一來看。各個理論之間的關係總結如下:①形式訓練說是最早對學習遷移現象做出系統解釋的理論,但缺乏科學依據。
  • 心理學考察重點-早期遷移理論
    (一)形式訓練說形式訓練說是最早的一種學習遷移理論,至今在歐美盛行了約200年。它是以官能心理學為依據,認為人的各種活動都由相應的官能所主宰,各種官能分別從事不同的活動,例如,利用記憶官能進行回憶活動,利用思維官能從事思維活動。官能即注意、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一般的心理能力。形式訓練說認為遷移要經過一個"形式訓練"的過程才能產生。
  • 2016甘肅教師考試:早期遷移理論
    2016甘肅教師考試:早期遷移理論 縱觀全國範圍內的教師招聘考試,遷移理論的考察一直就是重中之重,然而今年在山東、遼寧等地的考試試題中,遷移理論的考點頻繁活躍在全國各地區的考題當中,那麼有考生反饋這些理論總是記不住又分不清,很難把控複習的範圍,今天甘肅中公教育就帶領大家揭開常考的早期遷移理論的神秘面紗
  • 學習遷移
    學習遷移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常見的分類如下:1.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來劃分,可以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1)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順向遷移。(2)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稱為逆向遷移。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習遷移
    提要:1.學習遷移的概念;2.學習遷移的分類;3.學習動機的理論;4.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速記一、學習遷移的概念學習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順應性遷移指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於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重組性遷移指重新組合原有認知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間的關係或建立新的聯繫,從而應用於新情境。三、學習遷移的理論(一)形式訓練說形式訓練說是最早的關於遷移的理論。
  • 學習遷移的類型區分
    學習遷移的類型區分一、考情分析本知識點來自於《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心理」章節,學習遷移是每年各地市教師招聘考試的重點內容,學生在學習遷移的種類的區分上存在問題,看似簡單的知識點,出現在題幹中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學生往往會很迷茫。考試內容:遷移的定義、遷移的分類、遷移的理論、影響遷移的因素等。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教師招聘考試之遷移理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理論基礎部分裡的學習遷移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遷移理論中,會有相應的人物、理論名稱、觀點對應的考點;以及涉及到理解的題型,下面就對遷移理論部分進行說明,幫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此部分內容。1.形式訓練說代表人物:沃爾夫。地位:是對學習遷移現象作出最早的系統解釋的理論。
  • 學習遷移的種類
    學習遷移在我們的考試裡邊主要是以單選題、多選題的形式出現,而且多是例子反選題。給你呈現一個例子,讓你分析屬於哪種遷移。這個內容對多數同學來說是個頭疼的地方,因為遷移類型劃分非常細,沒有注意辨別,就很容易發生混淆。下面我們就每一種遷移的類型在講解完定義之後結合例子進行理解。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早期遷移理論
    早期學習遷移是中學教師資格中重要的考點,涉及題型較廣泛,多數以客觀題為主,主觀題也有涉及。下面將常考的重點羅列出來供考生複習。早期遷移理論(常考題型:選擇題)1.形式訓練說代表人物:18世紀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觀點:形式訓練說是對學習遷移現象作出最早的系統解釋的理論。形式訓練說主張遷移要經歷一個「形式訓練」過程才能產生。
  • 學習遷移的分類
    學習遷移的分類是教師招聘考試中比較常考的教育心理學的一個考點,主要以選擇題形式呈現。遷移可以是先前學習對後續學習的影響,也可以是後續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可以是積極的影響,也可以是消極的影響。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遷移進行下面的劃分:1.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來劃分,可以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
  • 學習遷移類型的區分
    學習遷移類型的區分「學習遷移」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經常以單選題、判斷題等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很多同學會將不同的遷移類型混淆,導致在考試當中失分,在備考複習中需要注意對各種遷移加深理解與區分,今天就請大家和中公教育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