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月亮與六便士》:原諒與背叛,失衡的天平稱不出愛的分量

2021-01-08 大腳愛文學

文|大腳

當相愛已成往事,面對原諒與背叛,人們是否能夠清楚自己的情感歸屬?是互相傷害,還是幡然醒悟?

愛是有輕重之分的,重讀了毛姆的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後,我開始並不理解德克·斯特羅夫面對妻子背叛所採取的方式,但是後來我發現,在面對月亮與六便士的人生選擇題,不管是做了怎樣的選擇,其實與個人高貴的自我追求息息相關。這個選擇無關對錯,只有對愛是否看重!

德克·斯特羅夫面對好友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的背叛,面對妻子決絕地離開自己並跟隨好友,他開始是憤怒的,同時他又存在某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希冀妻子能回心轉意。他無法原諒斯特裡克蘭德,但當看到他的畫作,對斯特裡克蘭德的恨又銷聲匿跡,因為他看到了自己沒有,而又一直追求的完美的繪畫作品。

從現代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很難想像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回味過後,你又會發現,對於一個畢生都在追求美的人來說,看到了一幅讓自己動容的作品,或許足以讓他遺忘了恨。

重讀《月亮與六便士》,不想對主角斯特裡克蘭德的古怪個性及荒誕行為注釋,因為我不是擁有某種特質的藝術家,註定不能理解其行為。

與其強調自己對藝術的虛偽的追求,不如回味作為普通民眾的情感歸屬。

本文將通過一對再普通不過的畫家德克·斯特羅夫及其妻子的行為,淺析他們在追求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這才是我們可以理解,但又無法完全認同的愛的誤區,失衡的天平如何稱得出愛的分量?

01失衡的天平偏向了崇高理想,疏遠了愛的真諦

落魄畫家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在沒有成為畫家之前,他是一個安於現狀的,兢兢業業地工作著的證券從業者,在他47歲的時候,突然打破了平穩生活,拋妻棄子出走倫敦,只為追求內心的理想。

在巴黎他認識了德克·斯特羅夫,此時的德克·斯特羅夫卻只是一個蹩腳的畫家,他的畫作雖然不怎麼樣,但他的鑑賞水平卻是數一數二的,也是他首先認可了斯特裡克蘭德的繪畫天賦,出於友善及對美的藝術追求,他不單收留病得快要死了的斯特裡克蘭德,還讓自己的妻子布蘭琪照顧他,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舉動會讓自己的婚姻陷入一拍兩散的地步。

斯特羅夫請求妻子布蘭琪一同照顧病中的斯特裡克蘭德,一開始妻子布蘭琪歇斯底裡地反對,但後來又對此欣然接受。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乏味的婚姻現實中,每個人都有要追求心中的那個浪漫激情的夢,只是限於道德的約束,即使思想上被動,但身體卻誠實地嚮往著,如此方能解釋布蘭琪先是反對後又接納的矛盾行為。

弗洛伊德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可以尋求和創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布蘭琪因為年輕時受到了斯特羅夫的幫助,縱使她不喜歡他,但為了感恩,她還是嫁給了他,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可悲的是,斯特羅夫並沒有發現這點,而是陷入了自己的良好感覺裡,認為自己的婚姻是美好且完美的。

當布蘭琪發現自己被斯特裡克蘭德吸引,一方面因為自己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的悲劇感,讓她去尋求並創造,希冀獲得快樂!另一方面,當她違背了道德,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時,發現能品味的結果並不完美,斯特裡克蘭德並不是她可以託付之人,得到的反而變成了她的悲劇,這也成了布蘭琪最後自殺的原因。

反觀斯特羅夫,在平淡的生活之外,他一生都在追求縹緲的創作靈感,發現了斯特裡克蘭德的繪畫天賦,為此不惜搭上了自己的婚姻,與此同時,正是妻子的裸畫讓他為之一驚,在尋求與創造中想要得到的東西與真正獲得後的矛盾一覽無餘,最終,他放下了怨恨,滿足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你或許認為斯特羅夫一生都是懦弱的,但在他的自我追求中,我又認為他同樣是偉大的。

毛姆通過一個家庭的婚姻故事為我們展現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作為一個痴迷於藝術的男人來說,他的行為既符合他的想法,也引出人們對這個矛盾深切的思考,換成你我,又會如何抉擇?

只是在這裡,愛變得一文不值,是可以隨便犧牲的。斯特羅夫選擇了崇高的月亮,造成了天平的失衡,把愛的真諦置於一個被丟棄的深淵。

對他而言,或許是值得的,但對愛情而言,我並不認同。

02愛請好好愛,貌合神離的婚姻是對愛情最大的蔑視

《月亮與六便士》裡斯特羅夫夫妻倆的婚姻關係,我們或許也能夠在現代社會發現一種現狀。

那就是,為了某種除愛情之外的不為人知的感情,寧可委屈自己也要顧忌婚姻的完整,但是當有一天不願再委屈的時候,會義無反顧地跳出婚姻的圍城。

如布蘭琪,內心可能存在感激,有無奈及不被離棄的感動,她嫁給了斯特羅夫。如果沒有出現斯特裡克蘭德這樣一個讓她動心的人,她未必不能和斯特羅夫過著貌合神離的婚姻,即便這種狀態是同床異夢的一種,但卻不妨礙這種事實婚姻的存在。

對愛情的蔑視不等於是對婚姻的疏離,而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苟合,即使食之無味,也不捨得丟棄,所以才有了人們在無趣的婚姻外的其他追求。

婚外戀就是其中的一種,在索然無味的婚姻狀態裡,更是把愛情看輕的具體表現。

人們為了追求心靈的愉悅,也可能是為了得到某種不曾擁有的感情,冒然地踏足婚外戀情,但未曾想過,這種有違常倫的獲取並不能換來想要的結果,更何況,如布蘭琪一樣公然地攜愛私奔,這在現代社會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最終,她對理想的追求最後釀出了惡果,對於她的自殺,我總有一種這是她自食其果的快意。

可能有同情,或許也沒有,因為她從來就沒有看重過愛情。

近日,林丹宣布退出國家隊,對於這樣一個功勳卓越的運動員來說,他的退役應當是值得祝福的!

而此時卻有一個曾經出軌的情人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蹭走一波熱度,藉機諷刺了林丹是個專盯有縫臭蛋的蒼蠅。

對此,我認為她的行為如布蘭琪一樣,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最終卻因為有違道德的得到受到廣泛譴責而更顯悲傷。於是她藉此時機秀一波存在也再好理解不過了。

只是她當初看中的並不是愛情,而是附加在愛情上的名與利而已!

因此,如果兩個人的結合是出於愛情,那請好好地愛,這是對婚姻的尊重。如果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其他,請不要輕言結婚,因為這是對婚姻的蔑視。

如同因為感激和感恩選擇嫁給斯特羅夫的布蘭琪一樣!

03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不應成為稱量愛的砝碼

《月亮與六便士》裡,毛姆向我們提出了關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衝突,警醒世人,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思考。

對於書中每個人的選擇,存在著獨特的個體特質。斯特羅夫在妻子背叛婚姻之後選擇了妥協忍讓,通過卑微地乞求希望挽回感情,他無法原諒斯特裡克蘭德對妻子做出的傷害,但是當他看到了留在他的畫室裡那幅佳作,他原諒了斯特裡克蘭德,在布蘭琪自殺身亡後,還邀請斯特裡克蘭德一同回他的家鄉,對他的行為,我理解為他對藝術上的追求大於斯特裡克蘭德對他造成的傷害,或者他也一樣矛盾,但又忠實地遵循內心的想法,最終把愛貶得一文不值。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讓他對愛的衡量失去了平衡,所以對他的行為讓我既感到壓抑又顯得平常。他的選擇與他的崇高理想息息相關,我雖無法苟同,但心存敬畏,這是一個真正為了藝術做出的犧牲的人。

而面對這種衝突,還是有選擇的,恰恰他們都選擇了一個最決絕的方式。

斯特裡克蘭德為了追求畫畫的夢想,他捨棄倫敦的安逸生活,最後找到讓他心靈安寧的大溪地島,他在那裡找到了夢想。

斯特羅夫同樣為了夢想,放棄了內心對好友背叛的恨,原諒了他對妻子的傷害。

毛姆或許是想要通過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人更深刻地思考面對天上潔白的月亮和低頭撿起六便士的衝突,給我們強烈的衝突感。

他的用意達到了,也讓這本《月亮與六便士》一直風扉全球,作為讀者在閱讀之餘也反思生活,換作自己,又該如何選擇?

錢鍾書先生在創作圍城的時候,他對同樣的文豪妻子楊絳說,「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你支持我嗎?」

楊絳很開心,她甘願當錢鍾書的「灶下婢」,包攬全部家務,為他的創作提供充足的時間。

同樣是對理想的追求,但楊絳卻犧牲自己來成全,這是對愛的看重,我們最終也樂見錢鍾書先生一家人的幸福。

所以,不管是為了天上的月亮,還是為了地下的六便士,我們的選擇都應圍繞著愛。這種衝突不能成為衡量愛的砝碼,而應該是通過愛左右彼此的選擇!

即使是再偉大的人,他前提先是人,才是偉大的人。人都是有感情的,這種感情,不管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都有輕重,它們會給每個人指引方向,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做出看輕感情的行為,人們或許會理解,但並不能認同。

04理想與現實雖有矛盾也有相通,我們應理性地看待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夢想要有的,但也不能忽視現實。兩者具有強烈的衝突感,但也有共通之處。作為普通人,每個人閱讀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而我最深切的感悟是在低頭撿到六便士的同時,我也會偶爾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嚮往之,但不強求,可能是這個階段的自己在追求的。

如果讓我放棄所有,放棄所愛,僅僅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我做不到,因此,對斯特裡克蘭德,對斯特羅夫,他們的行為或者帶著崇高的理想,但對我卻不是現實,如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一樣,你的思想決定了行為。

而這本書為什麼令人如此著迷就很好理解了,你覺得呢?

我是大腳愛文學,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關注我,期待更多精彩!原創不易,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輾轉生活
    很多人,終日仰慕著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描述了太多年輕人,心中充斥著理想,熱血和激情,仰慕「月亮」,浪漫而衝動,卻往往看不到現實的荊棘和妥協,從而這種對暗淡生活的抗議,就真正成為了虛無的浪漫主義。他,抬頭看見了月亮,而腳邊的六便士卻在夜裡無聲地反射著幽冷的月光。
  • 《月亮與六便士》:何妨彎腰撿六便士,再抬頭描摹月亮
    不瘋魔不成活,不瘋魔不創作。《霸王別姬》程蝶衣摒棄真實的自我,以劇中人自居,成就了「虞姬」這個角色;東方不敗自宮後才練成了絕世神功——葵花寶典;《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如斷臂般與世俗的一切做了決裂,後半生以心血作畫,終成一名偉大的畫家。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英國作家毛姆長銷101年的文學經典,頻繁地被閱讀愛好者提及,常見於各類書單,應該很少人不知道它。可是幾年前我初讀時,卻感受不到它的過人之處。我甚至悄悄地想,這本書被當成文學經典是不是被過譽了?一個股票經紀人,拋妻棄子跑去當畫家,生前潦倒,死後哀榮。然後呢?這個故事對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
  •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中年男性的人性救贖
    ·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除了有個蹩腳的畫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他不停地流浪,最後來到了塔西提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個土著人做妻子,他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裡作畫。
  • 《月亮與六便士》豆瓣讀書好評榜第一的書籍,到底講述了什麼?
    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筆下就有這樣一個人物,但他沒有選擇地上的「六便士」,而是去追尋了那天上的「月亮」。保羅·高更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是以「我」的第一人稱來講述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的故事。保羅·高更的作品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會問我們這樣一個問題,長大後你想做什麼?
  • 左手是月亮,右手是六便士,他追的是一個落魄的夢
    提到保羅·高更,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跟梵谷的「割耳朵事件」,然後是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以高更為原型創作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查爾斯正是畫家高更的原型。但我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應該把查爾斯看成一個普通人,他是一個藝術家,更是一個天才藝術家,查爾斯在辭掉證券經紀人之前是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他也絲毫沒有顯露出對繪畫的熱愛,因此他的離家顯得十分突兀,表面看起來毛姆對「查爾斯熱愛繪畫因此離家出走」的動機描寫有點缺失,而實際上這樣更增加了整個小說的戲劇性。
  • 影響千萬人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到底講了什麼?
    上一篇文章中,懵董菌剛剛解讀了毛姆的《刀鋒》,刀鋒之外,《月亮與六便士》是一部影響了千千萬萬各個年齡段讀者的作品。諷刺的是,她急切地想找丈夫回來,即使他有了情人也願意原諒他,這或許不是因為她多愛自己的丈夫,而是怕被別人說閒話。斯特克裡蘭德先生無疑是出世的,他不愛社交,甚至不被世俗道德所束縛。當朋友問他「你要你妻子怎麼活下去?」他說「我養了她十七年,她也該自己想想辦法了」。當朋友說「別人都說你是不負責任的混蛋你知道嗎?」他說「我不在乎」。
  • 毛姆給中年人的靈魂拷問:月亮、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毛姆給所有人留下了一個靈魂拷問。他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擁有很強的代入感。我總是對朋友說:我太愛這個小老頭的《月亮與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的時刻想要衝出來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都說《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人物原型是保羅·高更,不看油畫的人可能不知道是誰。保羅·高更是法國印象派畫家,是19世紀美術史離不開的人物。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很難說他愛這姑娘,因為他要依靠姑娘生存下去。斯特裡克蘭後半生的生活只有畫畫,然而命運似乎一直在捉弄著他,他在世前畫作不被人欣賞,去世後卻成了知名作家,每一幅畫都價值不菲。終其一生,思特裡克蘭德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找到了他想到達的「伊甸園」,並在逝世前畫出了他的月亮,這是他追求的美,對於他來說他這一生是成功的,無憾的。
  • 月亮與六便士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愛情?
    《月亮與六便士》也是這樣一部作品,流傳廣,解讀多,是英國作家毛姆的盛名之作。表面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離經叛道追求自我的故事,故事原型是生前落魄死後哀榮的後印象派畫家高更。書名月亮和六便士的意象說的就是天壤之別,正是對應星圖上的對分相。對分相意味著兩個行星的位置處於一百八十度,是一組互相衝突的能量,表現形式往往會只顧一端,因此協調與平衡是這個相位必須學習的功課。
  • 它是《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大溪地,美到被人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曾提到這麼一個地方「大溪地「,它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海島,西方遊客稱那裡是「最接近天堂的人」。之所以對這個地方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我去了那個令書中畫家魂牽夢繞的陌生群島,更是結束旅程大概兩年之後,從書中再次看到它的影子的時候,回憶的畫面頓時變得強烈。
  • 《月亮與六便士》:寫給每個人的夢想之書
    月亮是那崇高而遙不可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索賴以渴的六便士。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講述了一個為了追求內心的渴望,從而走向孤獨,走入自我,把餘生的價值注入了絢爛畫面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命運中的不幸正是那些關係親密的人帶來的
    毛姆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有一位其貌不揚的人,蹩腳的畫家,他有自知之明,但奇怪的是,作者毛姆又賦予他高超的美術鑑賞力,而且還把人類固有的嫉妒心理從此人身上清除掉。故事來了,這位畫技拙劣鑑賞力超群而又沒有嫉妒心的人,發現一個窮困潦倒的畫家的天才時,傾慕不已,把臥病在床奄奄一息的天才弄到自己家裡調養護理。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天才畫家病癒後,不幸就降臨到這位好心人的頭上。
  • 《月亮與六便士》:物質與精神的抉擇之路
    「斯特裡克蘭懷著種種我並不了解的夢想,帶著孤獨的靈魂,奔向那早已令他魂夢縈繞的陌生群島。」「在四十七歲的年紀,當絕大多數同齡人早已過著安逸舒適的日子,他卻毅然去尋找新的世界。」不出意外,斯特裡克蘭會一直這樣生活下去,和妻子白頭偕老,孩子長成鄰家少年,盡享安倫之樂。這樣的家庭無疑是人人都嚮往的。然而,天響驚雷,斯特裡克蘭在無任何預兆之下,留下了一封離婚信,遠赴他方,去追逐他的夢想,開始了藝術摸索之路。可笑的是,他從未接受過任何關於藝術方面的教導,更可笑的是,在他逝世後,他的畫作千金難求。
  • 看世界名著《月亮和六便士》,淺談女人對男人的重要性
    世界名著《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以第一人稱敘述,講的是一個叫思特裡克蘭德的中年男人,放棄了在證券交易所的工作,拋棄妻子和一雙兒女,到巴黎去追求畫畫的藝術夢想,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最後輾轉流浪到一個叫大溪地的小島上,和島上一個叫愛塔的姑娘結了婚,然後創作出了驚世之作,最後死於麻風病。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裡有你想要答案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摘抄讀完這段話,也許你會突然明白為什麼有些人願意背井離鄉去到另一個地方尋找他們的「詩與遠方」.隨附《月亮與六便士》經典語錄《月亮與六便士》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那只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
  • 讀《月亮與六便士》:卑微到骨子裡的愛,終是一場笑話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篇小說裡,如果說我們要對一個男人恨鐵不成鋼,那非施特羅夫莫屬了,為了大家閱讀方便,以下簡稱羅夫。羅夫這個男人,讓人不忍心去恨,可是又不得不恨;讓人不想去喜歡,可又不得不承認他是那麼善良的一個人。他對老婆布蘭奇的愛,真是卑微到骨子裡,儘管周圍人也不想拿這個事兒來說,但真真切切,自始至終,就是一場自艾自憐的笑話。
  •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摘錄
    《月亮和六便士》作者:毛姆1. 如果我的寫作不是自娛自樂,而是抱有其他想法,那我就是個十足的傻瓜。2.一個人,你可以欣賞他的品性,卻不必和他在一起。3.這種生活模式給出的是天倫之美。5.斯特裡克蘭夫人對流言蜚語這般在意,讓我有些心寒,因為,當時我還不明白,他人的意見,對女人的生活,關係如此重大。我認為這種態度,會在她們深切的情感上,投下不真誠的陰影。6.我那時還不懂得,人性有多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虛偽,高尚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7.只有詩人和聖賢才會相信,在柏油馬路上辛勤澆灌,能培育出百合花來。
  •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裡克蘭:純粹的靈魂,純粹的自由與美
    讀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是慕名而讀的。前兩章實在乏味,我懷疑不是一篇小說而是在讀評論,甚至兩次確認要不要讀下去。後來才漸入佳境,直到認識斯特裡克蘭,並從他身上重新認識了自己,明白自我常常痛苦與深深憂鬱的根源。斯特裡克蘭的一生,便是我們每個人時常仰望的那個月亮。
  • 解析《月亮與六便士》蘊含的深刻佛法內涵:人生最終歸宿是什麼?
    1.月亮與六便士,說的不僅是理想和現實的衝突《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代表作,從1919年出版以來便一直暢銷至今,它引發了無數人對於理想與生活該如何抉擇的思考與爭議。書中,毛姆以畫家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一個頗為不可思議的追逐夢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