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月亮與六便士》:卑微到骨子裡的愛,終是一場笑話

2021-01-09 A陌十八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篇小說裡,如果說我們要對一個男人恨鐵不成鋼,那非施特羅夫莫屬了,為了大家閱讀方便,以下簡稱羅夫。

羅夫這個男人,讓人不忍心去恨,可是又不得不恨;讓人不想去喜歡,可又不得不承認他是那麼善良的一個人。

他對老婆布蘭奇的愛,真是卑微到骨子裡,儘管周圍人也不想拿這個事兒來說,但真真切切,自始至終,就是一場自艾自憐的笑話。

1.羅夫與老婆布蘭奇的相識

布蘭奇曾在一家羅馬貴族的人家做家庭教師,與這家少爺有了曖昧之情懷了身孕之後,他原本以為這個少爺會娶她,可是他們全家卻把她趕了出來,那個時候她想自殺。

幸運的是,羅夫遇見了她,並且娶了她。

羅夫與布蘭奇生活在一起,他覺得非常幸福,雖然他是一個蹩腳的畫家,但他的畫賣的還不錯,經濟上還過得去。

他跟布蘭奇的小日子過的有滋有味,羅夫經常覺得布蘭奇能與他在一起,他非常感恩,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羅夫個子不高,渾圓結實,胖胖的,生來就是個笑柄,但他又天性敏感,別人經常拿他開玩笑。

不管是有意無意,他都會特別痛苦,但他又從來不會停止製造笑料,一次又一次受到傷害,如此反覆。

布蘭奇是一個端莊秀麗,身材高挑,穿著樸素的年輕女子,算不上絕色美人,但身材極好,在羅夫的眼裡,她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布蘭奇認為丈夫是一位大畫家,每每有朋友到來,總是積極的讓羅夫把他的畫拿出來展示給他的朋友們看。

羅夫也會在朋友們面前誇他的太太多好多美,也會當著朋友的面秀幾下恩愛,讓布蘭奇總是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一切都不會再發生什麼,兩個人的生活就這樣,雖然波瀾不驚,但也充滿了柔情蜜意。

羅夫全心全意的愛著妻子,妻子布蘭奇也溫柔以待,尋常人家的日子大多就是這樣,平凡又溫馨。

2.收留怪異畫家,妻子極力反對

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以下簡稱查爾斯)是一位長相和行為都十分怪異的畫家。

他非常突然的訣別妻子和倫敦的家,隻身來到巴黎畫畫,他基本上不給別人看他的畫,也不賣畫,當然,絕大多數人也欣賞不了他的畫,生活窮困潦倒。

有一次因為發燒病的實在厲害,幾天起不了床,吃不下東西。

羅夫這個人,是一個心地特別善良,又特別樂於助人的人。

自從他認識查爾斯,並看了他的畫之後,他堅信查爾斯是一位天才畫家,他的畫非常有個性,將來有一天一定會轟動世界。

他珍惜這樣的天才,從某種程度上說,最後查爾斯能夠聞名世界,也得益於當初羅夫的相助和這次救命之恩。

他堅持要把查爾斯帶到家裡,暫時收留等他病好。

這件事得到了羅夫妻子布蘭奇的強烈反對,問起原因,她也說不出具體,但她強調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

她不喜歡查爾斯,更不喜歡他的畫,也不喜歡跟他說話,總之看到他這個人,她就覺得怪怪的。

最終布蘭奇在丈夫羅夫的軟磨硬泡和甜言蜜語下,終於同意了。

平時她還是不跟查爾斯說話,但她會跟羅夫一樣,日夜輪流來照顧他,餵飯和擦洗身體。

查爾斯在兩個人的精心照料下,病情漸漸好轉,並慢慢能下床活動。

這個時候的布蘭奇還是那麼的單純善良,儘管一開始極力反對,一旦同意丈夫做出決定,她就會全力以赴,幫助並支持丈夫,分擔他的一切。

3.妻子移情別戀,羅夫一無所有

日子一天天過去,查爾斯身體也漸漸硬朗起來,他又能畫畫了。

他在羅夫的畫室裡畫,並且有個怪癖,只能是他一個人在那裡畫,不允許其他任何人在場,包括羅夫本人。

羅夫也有任務,他要靠畫維持生計,本周他一定要完成一幅畫。

可是當他在那裡的時候,查爾斯毫不客氣的把他趕了出來,並把門鎖起來了。

後來的幾天,他實在忍無可忍,於是對查爾斯下了逐客令。

這次查爾斯倒沒說什麼,只是笑笑,然後收拾他的東西準備走。

意外出現了,羅夫的妻子布蘭奇竟然坦白,她愛查爾斯,她要跟他一起走。

羅夫這麼善良,老實,本分的一個人,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感到震驚,措手不及,他極力挽回妻子,告訴她他們曾經的美好,並強調查爾斯不會給她帶來幸福,她選擇的是一條可怕的不歸路。

布蘭奇平靜地說:一切都是因你而起,是你非要把他帶回來。

羅夫最終也沒辦法挽回妻子,他又求查爾斯放過妻子,但查爾斯淡淡的說:她有隨心所欲的權利,沒人逼她。

羅夫儘管心裡承認查爾斯是一位天才畫家,將來一定轟動世界,可是他也深知布蘭奇跟著他將會一塌糊塗,生活窮困潦倒,甚至無法繼續。

羅夫想,與其讓妻子跟查爾斯走,倒不如自己一個人走,起碼還可以讓妻子生活在這裡,這是她熟悉的地方,會有一個穩定的家,讓妻子跟著查爾斯去過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日子,他無論如何都是不忍心也放不下的。

此時此刻,他依然堅信,布蘭奇只是一時糊塗,她的心還在他這裡,早晚會回來找他。

他把房子和自己一半的錢都留給了布蘭奇和查爾斯,自己一個人收拾行李走。

羅夫的善良讓人覺得特別生氣,可無論如何也恨不起來,他時時處處幫助別人,為別人著想,就像一個無微不至的保姆,只要他人舒服就行,自己倒不顯得那麼重要。

4.妻子殉情,羅夫善終

羅夫搬到了離自己原來房子不遠的地方,每天早上布蘭奇出去買菜的時候,他一定雷打不動的在那個路上與布蘭奇相遇。

開始他直接上去,還是不停勸說布蘭奇,但布蘭奇對她的態度相當冷漠,還給他巴掌。

後來羅夫也不忍心打擾她,就躲在房子的一角,靜靜的看著她來來去去,最終又回到他們曾經共同的家。

他一直等待布蘭奇回心轉意,一直等待有一天,查爾斯不要她的時候,布蘭奇會主動回到他的身邊。

羅夫的這種妄想最終實現了,也把他的痛苦推向了徹底的絕望。

沒多久,羅夫就接到了妻子自殺的消息,查爾斯走了,又回到他那個狹小簡陋的閣樓裡。

羅夫曾經就說過,妻子跟著查爾斯不會有好日子過的,查爾斯的新鮮感一過去就會走掉。

查爾斯要的生活是自由,無拘無束,女人在身邊,給他料理生活,解決他的經濟問題,他巴不得,但是決不能管束他。

這也是當初他毫不猶豫地放棄優渥的倫敦生活,來到巴黎的原因,他深知自己的妻子做不到,所以他毫不留情的離開了他們。

現在,布蘭奇從最開始的只是簡單的愛,到最後對這種愛要求的越來越多,查爾斯感覺就像一副枷鎖,鎖住了他的身體和思想,他受不了,選擇逃離。

布蘭奇愛時熱烈,一旦沒了愛,就像跌入萬丈深淵,於是她選擇了自殺。

羅夫在醫院焦急盼望等待了幾天之後,最終也沒能挽回妻子的生命,而且妻子執意不見他,離開的時候帶著平靜,沒有一絲痛苦的表情。

布蘭奇的後事,只有羅夫和朋友兩個人善後,期間,查爾斯不僅沒有問候過,更沒有露過一次面,他的世界只有畫畫,他人的事情,哪怕是跟他有多親密的人,在他的世界裡面,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更感受不到。

羅夫回到了鄉下,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母親懷抱。

《月亮與六便士》主角其實並不是羅夫,而是查爾斯,雖然整本小說都在描述查爾斯的冷酷無情,極度自我的個性,可羅夫的善良懦弱,毫無底線的付出忍讓,也讓人過目不忘。

他的人生就是一幕以喧囂的鬧劇寫就的悲劇。哈爾斯從來沒有感恩過他,卻說那個荒謬的小子就是喜歡幫助別人,那是他的生活。

確實,無論別人怎麼虐羅夫,他還是心甘情願地提供幫助,一次又一次,他坦言,愛別人要超過愛自己,可是一個愛得都失去自己的人,別人愛你什麼?

布蘭奇對於他提供的安逸富足生活棄如敝履,寧願跟著查爾斯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哪怕僅僅能夠維持生存,也甘之如飴,所以他跟羅夫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跟查爾斯之間又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只有她自己很清楚,她遵從了自己的內心。

查爾斯說,女人就只懂得愛情,她們把愛情看得重於一切,她們想要說服我們相信愛情是生命的全部,可在生命之中,愛情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查爾斯用他的後半生踐行了他的理論,在他的生命中,靈魂的需求高於現實的一切。但是,難道他說的有錯嗎?

愛情確實不能成為一個人生命的全部,女人應該清醒地看到這一點,有其他的追求和寄託,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不把目光和執念駕馭到一個人的身上,對別人是一種解脫,對自己更是一種釋放。

看他們的人生悲劇,思考我們當下的生活,願每個人都明白,都能過好自己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輾轉生活
    很多人,終日仰慕著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描述了太多年輕人,心中充斥著理想,熱血和激情,仰慕「月亮」,浪漫而衝動,卻往往看不到現實的荊棘和妥協,從而這種對暗淡生活的抗議,就真正成為了虛無的浪漫主義。他,抬頭看見了月亮,而腳邊的六便士卻在夜裡無聲地反射著幽冷的月光。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搖擺,但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次。不錯,書中的主人公斯特裡就是這樣的,他為了追逐畫畫的理想,不被世俗羈絆,他毅然地選擇了前者——月亮。讀書是為了能讓我們認知社會、人情、人性。
  • 《月亮與六便士》:何妨彎腰撿六便士,再抬頭描摹月亮
    《霸王別姬》程蝶衣摒棄真實的自我,以劇中人自居,成就了「虞姬」這個角色;東方不敗自宮後才練成了絕世神功——葵花寶典;《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如斷臂般與世俗的一切做了決裂,後半生以心血作畫,終成一名偉大的畫家。英國作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以法國著名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創作了《月亮與六便士》,以主人公斯特裡克蘭的一生深刻探討了「月亮」與「六便士」如何取捨的問題。
  • 影響千萬人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到底講了什麼?
    毛姆是一個天才小說家,在他的作品裡,每一個角色、每一場戲都是驚喜。上一篇文章中,懵董菌剛剛解讀了毛姆的《刀鋒》,刀鋒之外,《月亮與六便士》是一部影響了千千萬萬各個年齡段讀者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採用了毛姆慣用的第一人稱視角,通過作者自己的觀察和別人的講述,描繪了「一個奇葩朋友」的故事:斯特克裡蘭德是個40多歲的證券經紀人,某一天他突然拋棄妻兒,離家出走去巴黎學畫畫,幾年裡,因為畫的畫賣不出去,他不得不忍受貧窮和飢餓,甚至差點病死;有好心的朋友救助他,他卻搶了朋友的妻子;最後,他定居在一個太平洋小島上,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並完成了一幅又一幅傑作……
  • 毛姆給中年人的靈魂拷問:月亮、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毛姆給所有人留下了一個靈魂拷問。他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擁有很強的代入感。我總是對朋友說:我太愛這個小老頭的《月亮與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的時刻想要衝出來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都說《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人物原型是保羅·高更,不看油畫的人可能不知道是誰。保羅·高更是法國印象派畫家,是19世紀美術史離不開的人物。
  •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中年男性的人性救贖
    最求月亮的人最求月亮的人如果荒誕不經的故事出自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不停地流浪,最後來到了塔西提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個土著人做妻子,他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裡作畫。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風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愛塔一直照顧著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身體潰爛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毀了掛滿壁畫的屋子,甚至沒有留下一根木頭。
  • 重讀《月亮與六便士》:原諒與背叛,失衡的天平稱不出愛的分量
    愛是有輕重之分的,重讀了毛姆的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後,我開始並不理解德克·斯特羅夫面對妻子背叛所採取的方式,但是後來我發現,在面對月亮與六便士的人生選擇題,不管是做了怎樣的選擇,其實與個人高貴的自我追求息息相關。這個選擇無關對錯,只有對愛是否看重!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真的是一個很脫俗的人,他是作者筆下的偉人。人到中年,放棄了安穩舒適的生活,拋棄了處事八面玲瓏的妻子、一雙可愛的兒女,遠離故土,悽苦漂泊在異鄉。終其一生,思特裡克蘭德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找到了他想到達的「伊甸園」,並在逝世前畫出了他的月亮,這是他追求的美,對於他來說他這一生是成功的,無憾的。思特裡克蘭德對於理想的執念、不顧一切的追求精神,這也讓我想起毛姆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枷鎖》。掙脫枷鎖,實現人生價值,或者說找到正確方向,走向值得的生活不容易。但《月亮和六便士》所討論的問題更為深刻與極端。
  • 《月亮與六便士》:寫給每個人的夢想之書
    月亮是那崇高而遙不可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索賴以渴的六便士。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講述了一個為了追求內心的渴望,從而走向孤獨,走入自我,把餘生的價值注入了絢爛畫面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豆瓣讀書好評榜第一的書籍,到底講述了什麼?
    人生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查爾斯就是那個終其一生都在追逐星辰的人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一位朋友,他家庭富足,生活美滿,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現實中,他大概率會就此過上一生。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筆下就有這樣一個人物,但他沒有選擇地上的「六便士」,而是去追尋了那天上的「月亮」。
  • 左手是月亮,右手是六便士,他追的是一個落魄的夢
    提到保羅·高更,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跟梵谷的「割耳朵事件」,然後是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以高更為原型創作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查爾斯正是畫家高更的原型。我希望將來能有一天,我會不再受欲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礙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因為女人除了談情說愛不會幹別的,所以她們把愛情看得非常重要,簡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們還想說服我們,叫我們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愛情。實際上愛情是生活中無足輕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慾。這是正常的,健康的。愛情是一種疾病。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對她們提出什麼事業的助手、生活的伴侶這些要求非常討厭。」
  • 它是《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大溪地,美到被人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曾提到這麼一個地方「大溪地「,它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海島,西方遊客稱那裡是「最接近天堂的人」。之所以對這個地方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我去了那個令書中畫家魂牽夢繞的陌生群島,更是結束旅程大概兩年之後,從書中再次看到它的影子的時候,回憶的畫面頓時變得強烈。
  • 月亮與六便士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愛情?
    《月亮與六便士》也是這樣一部作品,流傳廣,解讀多,是英國作家毛姆的盛名之作。表面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離經叛道追求自我的故事,故事原型是生前落魄死後哀榮的後印象派畫家高更。書名月亮和六便士的意象說的就是天壤之別,正是對應星圖上的對分相。對分相意味著兩個行星的位置處於一百八十度,是一組互相衝突的能量,表現形式往往會只顧一端,因此協調與平衡是這個相位必須學習的功課。
  • 《月亮與六便士》:命運中的不幸正是那些關係親密的人帶來的
    毛姆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有一位其貌不揚的人,蹩腳的畫家,他有自知之明,但奇怪的是,作者毛姆又賦予他高超的美術鑑賞力,而且還把人類固有的嫉妒心理從此人身上清除掉。故事來了,這位畫技拙劣鑑賞力超群而又沒有嫉妒心的人,發現一個窮困潦倒的畫家的天才時,傾慕不已,把臥病在床奄奄一息的天才弄到自己家裡調養護理。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天才畫家病癒後,不幸就降臨到這位好心人的頭上。
  •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裡克蘭:純粹的靈魂,純粹的自由與美
    讀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是慕名而讀的。前兩章實在乏味,我懷疑不是一篇小說而是在讀評論,甚至兩次確認要不要讀下去。後來才漸入佳境,直到認識斯特裡克蘭,並從他身上重新認識了自己,明白自我常常痛苦與深深憂鬱的根源。斯特裡克蘭的一生,便是我們每個人時常仰望的那個月亮。
  • 讀《月亮與六便士》:一個超級自我男人身邊3個女人3種命運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些人便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徘徊。人人都有理想,當某種力量在激勵著自己的時候,往往就會為了理想奮不顧身。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任何一種理想都不能凌駕現實之上,要不,那樣的理想就像浮萍,隨波逐流,生命短暫。
  •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摘錄
    《月亮和六便士》作者:毛姆1. 如果我的寫作不是自娛自樂,而是抱有其他想法,那我就是個十足的傻瓜。2.一個人,你可以欣賞他的品性,卻不必和他在一起。3.這種生活模式給出的是天倫之美。而德克·斯特洛夫在每件事情上的荒誕不經,給這牧歌增添了一種奇怪的音符,如同未經調整的不和諧音,但這反而使之更現代、更人性,像莊重場合的粗俗笑話,加劇了美的辛辣的品質。15.女人心中的愛,往往只是親暱和安慰,大多數女人都是這種反應。這是一種被動的感情,能夠被任何一個人激起,就像藤蔓可以攀爬在任何一棵樹上;當一個姑娘嫁給隨便哪個男人,總相信日久生情,世俗之見,如此牢固。
  • 《月亮與六便士》:物質與精神的抉擇之路
    否則不會歷史沉浮,到現在還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命題,無法蓋棺定論。而我們,應當在還能夠奔跑的年紀,還允許我們奔跑的年紀,衝上駛離「故土」的郵輪,捆著孤獨的靈魂,義無反顧,朝向心心念念的另一個「家鄉」,獲得內心的安寧。「難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裡,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踐自己嗎?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裡有你想要答案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摘抄讀完這段話,也許你會突然明白為什麼有些人願意背井離鄉去到另一個地方尋找他們的「詩與遠方」.隨附《月亮與六便士》經典語錄《月亮與六便士》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那只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
  • 窮人有窮人的活法:不是所有人都迷戀「六便士」,還有人抬頭望見了...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而我們那時候的童年,好像都必須到外婆家過個暑假,不然都不算有過真正的童年! 在外婆家,你就是個寵兒,人人都得哄著你,讓著你,你就是一個外來的小皇帝,雖說如此,但那時候,家家都窮,吃飽沒問題,吃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