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2021-01-16 星落澤洋

《月亮與六便士》,英國作家毛姆長銷101年的文學經典,頻繁地被閱讀愛好者提及,常見於各類書單,應該很少人不知道它。

可是幾年前我初讀時,卻感受不到它的過人之處。我甚至悄悄地想,這本書被當成文學經典是不是被過譽了?一個股票經紀人,拋妻棄子跑去當畫家,生前潦倒,死後哀榮。然後呢?這個故事對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

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讀完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它在我心裡就像生了根一樣,我總是不斷地想起書裡那個紅頭髮的、衣衫襤褸的、瘦得形銷骨立的斯特裡克蘭。

他變成了我心裡的一個符號,一種象徵,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顆硌腳的小石子,頻繁地提醒我去思考,去追問,去探索自己人生的意義,我開始常常思考:

毛姆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他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有著獨特的吸引力。他用樸素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

當一個人決定以藝術家的方式過一生的話,他就無法再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了。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搖擺,但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不錯,書中的主人公斯特裡就是這樣的,他為了追逐畫畫的理想,不被世俗羈絆,他毅然地選擇了前者——月亮。

讀書是為了能讓我們認知社會、人情、人性。《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愛情的真與偽

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但是,就在他們婚後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去了巴黎。就在人們以為他的出走是因為有外遇的時候,人們發現的事實卻是:他原來只是為了畫畫。

畫畫,在家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離開呢?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妻子是怎樣一個人?

他的妻子——艾米

她面容姣好、體態豐滿,家裡被她打掃得一塵不染,室內陳列井井有條,對於孩子也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是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可是她並不是一個能夠獲得丈夫喜愛的妻子。她愛慕虛榮、好面子。她曾評價她的丈夫是:「平庸,並不妄想自己是天才的人」,可見她是多麼的不了解她的丈夫啊!

斯特裡去巴黎追尋畫畫的夢想,她卻以為斯特裡是因為有了外遇才拋棄的她們。當她得知事實後,她依舊對鄰居堅持自己的說辭,並聲稱不會離婚。他人的評價,對於斯特裡夫人來說,很重要。她的「六便士」,對於斯特裡來說,是他逐夢路上的絆腳石,所以他在追夢的路上,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她。

朋友的妻子——斯特洛夫夫人

斯特裡病了,德克斯特洛夫便將他接去了家中照顧,可他沒想到,這是他噩夢的開始。對於斯特裡,斯特洛夫夫人一開始是討厭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在斯特裡的身上發現了自己在生活裡所缺少的激情,她愛上了斯特裡。可斯特裡對她是有目的性的,與愛情無關。

斯特裡認為,女人把愛情看得太重要,這是不健康的,是一種病。同時他也不想被這種「六便士」禁錮,對於這種愛情,他只是利用。可是另一個女孩的出現,讓他找到了「月亮」。

他的真愛——愛塔

遇見愛塔,是他一生的幸事。

他將這個花一樣的少女當做了自己的「月亮」。在風景秀麗的大溪地島上,美麗的自然風光給予了他創作的靈感,寧靜美好的家庭給了他創作的自由。而愛塔對他全心全意的付出、幫助,不求回報的愛,讓斯特裡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繪畫中去。

愛塔的付出成就了他不朽的藝術,他們之間的感情,與金錢、目的無關,如月亮一般,純潔。

「月亮」與「六便士」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月亮代表的是理想,那麼六便士便是現實。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如果你太過仰望月亮,那那麼就會失去六便士,如果你低頭彎腰拾起六便士,那麼你便看不到月亮。可是,這對於斯特裡來說,抬頭的瞬間便是永恆,直至死去。

在外人眼裡,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享受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在平靜的生活,也敵不過那顆無處安放、追逐夢想的心。

在他小時候,就喜歡畫畫,但是迫於父親藝術不能養家的壓力,他不得不投入到證券的行列中。按理說,人生這樣,在大多數人看來,已是完滿。他也應該按照目前的軌跡繼續他的生活,可是他覺得,他已經平庸地度過這麼多年了,再不去追尋夢想,那麼,他的一生就被荒廢了。

於是,年近40的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去巴黎,去畫畫.

這時的思特裡克蘭德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他只是愛好畫畫而已。在外人看來,他簡直瘋了,他的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幾次險些因飢餓和疾病而死。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除了有個蹩腳的畫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

理想與現實,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理想來源於現實,可它更高於現實,它需要現實為依託,才能實現。書中的主人公正是如此,儘管證券經紀人的身份能給他帶來很多物質條件上的享受,但是他不屑這些,很是決絕地拋棄了所有,投身到了藝術的懷抱。

如果說六便士是當時的歐洲社會,那麼月亮便是一片聖土。

當一個人對夢想,只有一種信念——相信,那麼他成功就不遠了。

毛姆在這本書中寫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讀過《月亮與六便士》的人,我想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便也決定了他選擇生活的道路。

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看似落魄潦倒,但也是幸福的。滿地都是六便士,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就點擊下方連結,喜歡的讀者不要錯過哦

裡面包含了《人間失格》《,羅生門》,《我是貓》《浮生六記》全4冊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輾轉生活
    很多人,終日仰慕著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描述了太多年輕人,心中充斥著理想,熱血和激情,仰慕「月亮」,浪漫而衝動,卻往往看不到現實的荊棘和妥協,從而這種對暗淡生活的抗議,就真正成為了虛無的浪漫主義。他,抬頭看見了月亮,而腳邊的六便士卻在夜裡無聲地反射著幽冷的月光。
  • 《月亮與六便士》:何妨彎腰撿六便士,再抬頭描摹月亮
    月亮代表著我們的信仰與追求,六便士則是世俗的生活,為了天上的月亮,我們就必須像他們一樣捨棄地上的六便士嗎?帶著這樣的疑問,下面將從斷臂式取捨是否可取,月亮與六便士是否可以共存及如何共存這三個方面對這本書進行剖析,以便我們能更深入了解月亮與六便士的取捨問題。一 「斷臂式」取捨,月亮有了,六便士便不值一錢嗎?
  • 毛姆給中年人的靈魂拷問:月亮、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毛姆給所有人留下了一個靈魂拷問。他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擁有很強的代入感。我總是對朋友說:我太愛這個小老頭的《月亮與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的時刻想要衝出來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都說《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人物原型是保羅·高更,不看油畫的人可能不知道是誰。保羅·高更是法國印象派畫家,是19世紀美術史離不開的人物。
  •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中年男性的人性救贖
    最求月亮的人最求月亮的人如果荒誕不經的故事出自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月亮與六便士》全書故事曲折,語言簡練,思想豐富,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看似荒誕的故事,卻又無比精彩,每一句話都是十分的精闢,直害,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外文名著。故事很離奇,但給我們的感受卻是十分十分真實的,富有衝擊性的。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心底都住著一個思特裡克蘭德,只是我們都把他深深地壓在心底,不讓他有絲毫的露頭。
  • 影響千萬人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到底講了什麼?
    上一篇文章中,懵董菌剛剛解讀了毛姆的《刀鋒》,刀鋒之外,《月亮與六便士》是一部影響了千千萬萬各個年齡段讀者的作品。毛姆是個聰明的作家,他喜歡用一些暗戳戳的諷刺和隱喻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小說原型據說《月亮與六便士》的原型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書名用「六便士」比喻世俗所認同的安穩生活,而「月亮」則代表那些遙遠而不切實際的夢想。我們或許不會像斯特克裡蘭德那麼極端,突然離家出走去追尋一個如月亮般遙遠的夢想,但想要堅持自己人生理念、生活方式、夢想與愛情,也會像斯特克裡蘭德一樣遭遇現實的壁壘。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真的是一個很脫俗的人,他是作者筆下的偉人。人到中年,放棄了安穩舒適的生活,拋棄了處事八面玲瓏的妻子、一雙可愛的兒女,遠離故土,悽苦漂泊在異鄉。六便士象徵著世俗,包括事業、愛情、家庭、婚姻、道德約束等。對於思特裡克蘭德來說還包括那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甚至人性;而月亮則代表了「詩和遠方」,也就是理想,是人生存在的價值或本來面目。除此以外的一切,說白了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人生的枷鎖」。我們的生命,如盧梭說過的那樣:「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讀懂思特裡克蘭德,也就讀懂了《月亮和六便士》,甚至讀懂了毛姆。
  • 《月亮與六便士》:寫給每個人的夢想之書
    月亮是那崇高而遙不可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索賴以渴的六便士。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講述了一個為了追求內心的渴望,從而走向孤獨,走入自我,把餘生的價值注入了絢爛畫面的故事。
  • 左手是月亮,右手是六便士,他追的是一個落魄的夢
    提到保羅·高更,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跟梵谷的「割耳朵事件」,然後是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以高更為原型創作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查爾斯正是畫家高更的原型。我相信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刻意把查爾斯打造成了一個怪人,他不食人間煙火,討厭女人束縛自己追求理想的道路,他有一天莫名其妙的就跑掉了,只因為喜歡上繪畫,他和有夫之婦睡覺,因為對方有不錯的身材,他把她畫了下來,最後,他定居在了大溪地島上,患上麻風病,眼睛也瞎了,在病痛的折磨中,他最終死去。
  • 月亮與六便士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愛情?
    某種意義上說,愛是理想,是我們希望在別人身上看到的完美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圓殘缺的一半,急於找到另一半。所以和代表自我的一宮相對的七宮就是我們的伴侶宮。情是性情,是我們每個人最深沉的內心波瀾。落實在星圖上,就是我們的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蠍座和雙魚座。
  • 《月亮與六便士》豆瓣讀書好評榜第一的書籍,到底講述了什麼?
    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筆下就有這樣一個人物,但他沒有選擇地上的「六便士」,而是去追尋了那天上的「月亮」。保羅·高更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是以「我」的第一人稱來講述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的故事。現實中的我們,常常是撿著六便士的同時仰望著月亮,我們常常會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像克蘭德一樣,找個像大溪地島一樣的地方,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如果真的到了那個地方,我們能否像他一樣,無視貧窮,不懼寂寞,不畏病痛。所以,在我們想要擺脫六便士去追尋月亮,卻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時,我們只能「面對現實,忠於理想」。
  • 《月亮與六便士》:命運中的不幸正是那些關係親密的人帶來的
    毛姆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有一位其貌不揚的人,蹩腳的畫家,他有自知之明,但奇怪的是,作者毛姆又賦予他高超的美術鑑賞力,而且還把人類固有的嫉妒心理從此人身上清除掉。故事來了,這位畫技拙劣鑑賞力超群而又沒有嫉妒心的人,發現一個窮困潦倒的畫家的天才時,傾慕不已,把臥病在床奄奄一息的天才弄到自己家裡調養護理。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天才畫家病癒後,不幸就降臨到這位好心人的頭上。
  • 重讀《月亮與六便士》:原諒與背叛,失衡的天平稱不出愛的分量
    愛是有輕重之分的,重讀了毛姆的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後,我開始並不理解德克·斯特羅夫面對妻子背叛所採取的方式,但是後來我發現,在面對月亮與六便士的人生選擇題,不管是做了怎樣的選擇,其實與個人高貴的自我追求息息相關。這個選擇無關對錯,只有對愛是否看重!
  • 《月亮與六便士》:物質與精神的抉擇之路
    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麼要求。」月亮在天上,便士在身邊。你是追逐月亮還是撈到便士,心中應有自己的考量!
  • 它是《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大溪地,美到被人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曾提到這麼一個地方「大溪地「,它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海島,西方遊客稱那裡是「最接近天堂的人」。之所以對這個地方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我去了那個令書中畫家魂牽夢繞的陌生群島,更是結束旅程大概兩年之後,從書中再次看到它的影子的時候,回憶的畫面頓時變得強烈。
  • 解析《月亮與六便士》蘊含的深刻佛法內涵:人生最終歸宿是什麼?
    1.月亮與六便士,說的不僅是理想和現實的衝突《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代表作,從1919年出版以來便一直暢銷至今,它引發了無數人對於理想與生活該如何抉擇的思考與爭議。書中,毛姆以畫家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一個頗為不可思議的追逐夢想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裡克蘭:純粹的靈魂,純粹的自由與美
    讀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是慕名而讀的。前兩章實在乏味,我懷疑不是一篇小說而是在讀評論,甚至兩次確認要不要讀下去。後來才漸入佳境,直到認識斯特裡克蘭,並從他身上重新認識了自己,明白自我常常痛苦與深深憂鬱的根源。斯特裡克蘭的一生,便是我們每個人時常仰望的那個月亮。
  •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摘錄
    《月亮和六便士》作者:毛姆1. 如果我的寫作不是自娛自樂,而是抱有其他想法,那我就是個十足的傻瓜。2.一個人,你可以欣賞他的品性,卻不必和他在一起。3.這種生活模式給出的是天倫之美。22.人們隨隨便便談論美,卻不知美為何物,這個詞已被用濫了,失去了它原有的力量;所有的雞零狗碎都以美為名,使美本身的含義蕩然無存。23.我想,和貧窮、善良的人們在一起,對他的靈魂有好處。從他們身上,他能學到非常有用的東西。24.無論她最初帶著怎樣光明的希望和夢想,死了就跟沒來過世上一樣。仿佛一切都很空虛,沒有意義。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裡有你想要答案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摘抄讀完這段話,也許你會突然明白為什麼有些人願意背井離鄉去到另一個地方尋找他們的「詩與遠方」.隨附《月亮與六便士》經典語錄《月亮與六便士》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那只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
  • 窮人有窮人的活法:不是所有人都迷戀「六便士」,還有人抬頭望見了...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有人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是每個人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
  • 讀《月亮與六便士》:卑微到骨子裡的愛,終是一場笑話
    在《月亮與六便士》這篇小說裡,如果說我們要對一個男人恨鐵不成鋼,那非施特羅夫莫屬了,為了大家閱讀方便,以下簡稱羅夫。羅夫這個男人,讓人不忍心去恨,可是又不得不恨;讓人不想去喜歡,可又不得不承認他是那麼善良的一個人。他對老婆布蘭奇的愛,真是卑微到骨子裡,儘管周圍人也不想拿這個事兒來說,但真真切切,自始至終,就是一場自艾自憐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