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俗語,其中很多俗語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有一句古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就非常接地氣,引後人深思,具體分析如下:
我們都知道,出汗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人體內的汗腺一旦遇到血液循環加快,或者是外界的溫度升高,都會刺激人體的汗腺,導致皮膚表面出汗,尤其是在炎炎夏日。總之,適當出汗,對於我們的身體還是有有益的。但是出汗過多,就屬於病理現象了。
筆者認為,「吃飯大汗,一生白幹」應該表達的是這樣的一個意思:身體很虛的人吃飯時容易大汗淋漓,出的虛汗,身體很虛,需要及時調理,否則會嚴重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否則到時候治病時會耗盡家裡所有的積蓄,影響一個家庭。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若出汗太多,可導致精氣耗傷,出現精神倦怠、臉色蒼白、四肢乏力、不思飲食、容易感冒、睡眠多夢等症狀,損害人體健康,甚至誘發其他疾病。出虛汗雖然算不上大病,卻給生活帶來不便甚至痛苦,同時也是身體內部疾病不可忽視的信號。很多人出虛汗,大都是由於體虛導致的。
現代人工作、學習壓力大,精神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加上缺乏體育鍛鍊,作息又不規律,很容易導致體虛,進而出現邊吃飯邊出虛汗的情況。對於體虛的人來說,如要減少出虛汗的症狀,除了要為自己減壓之外,還應該注意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並通過長期中強度的鍛鍊進行改善和調理。
此外,總是出虛汗,除了可能是體虛外,還有可能是身體某些疾病的徵兆,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如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壓、心肌梗死等)、更年期症候群等。
筆者認為,古人說的這個俗語「吃飯大汗,一生白幹」,雖然用了點誇張說法,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句俗語的深刻內涵應該是: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人生。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