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事件後,謀求上市的知乎能獨善其身嗎?

2021-01-10 超財經

本文是超財經原創作品

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中,作為其中重要的參與方之一的知乎完美脫身,並以正義者的姿態將拼多多帳號關閉。

作為內容平臺,對答主內容的審核是核心的工作之一,能被大眾可見的內容不但代表著用戶的價值觀,也代表著平臺的態度,拼多多的一名第三方外包公司的員工能將這種觸犯眾怒的內容代表拼多多官方在平臺上發出來,本身就是知乎內容審核的漏洞。

實際上,正在謀求上市的知乎面臨的似乎就是這樣一個困境,搖擺的定位使得知乎越來越沒有自己的方向,商業變現路徑與此前一直標榜的高逼格似乎又不相兼容,知乎正面臨著既沒有找到明確的盈利路徑又遭遇內容類平臺要對用戶內容負責的困境。

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

2010年8月,被稱為「中國版Quora」的知乎上線。

成立之初的知乎通過「邀請碼+實名制」的形式註冊,入駐用戶一般都是在某些領域具備專業素養的人,比如李開復、徐小平、王小川、雷軍等人,知乎憑藉用戶的知識分享社交鏈組建出早期的流量池。優質的用戶和克制的用戶增長方式,一直是知乎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在開放註冊前,知乎的用戶數量只有40萬人,但是用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者佔87%,職業人群佔75%以上,收入4000元以上的用戶佔60%;正是這個時候,「謝邀,人在蒙古,剛下航母」、「圈子太小,利益相關」、「xxx是種怎樣的體驗」的「知乎體」開始流行。

2013年3月之後,知乎開放註冊,僅僅9個月時間,知乎註冊用戶數量就從40萬增長到了400萬;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知乎的註冊用戶數已經達到3.7億。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流量是一切商業邏輯運行的基礎,但是流量的湧入對於以高逼格用戶和高品質內容著稱的知乎來說卻未必是一件好事,這不但對知乎以往的形象產生了影響而且顯然知乎也並沒有準備好迎接這些海量用戶。

海賊-王路飛是知乎在內容審核漏洞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這位知乎ID叫「海賊-王路飛」的用戶在知乎社區一共回答過244個網友的提問,分飾244角,他時而是吸毒八年的癮君子,時而是受小人加害的公司老闆,時而是民警,時而是漁民,時而又見義勇為被打成十級傷殘,同時還是職業代駕和存款8000萬的裸貸受害者。他用他生動翔實的「真實」經歷給了相信他的人一個大耳光,同時驚呆了吃瓜群眾。

雖然知乎在2017年封掉了這個帳號,但是這244個回答在知乎的內容審核中竟然暢通無阻,所以,有人用「分享你剛編的故事」來評價知乎。

但實際上,封掉一個「海賊-王路飛」,知乎上還存在著千千萬萬個「海賊-王路飛」。他們會根據問題,編寫令人喜歡的動人的故事。這些經常以「我的一個同事」「一個小學同學」「我的鄰居」為開頭的人物設定已經成為了一種泛濫之勢。

公關黑洞

知乎裡有一個問答是「為什麼在公關方面,知乎常常把事件弄成事故?」。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有人認為是因為知乎既不敢對用戶內容完全放手,又不敢對於有些敏感內容痛下殺手。也有人認為是因為知乎的用戶層決定的,「半罐水的知識分子是最難搞的」。

正是這種首鼠兩端使得知乎的內容越來越背離最初的定位,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大量湧入,一些高精尖的原創者開始撤退,知乎問答質量也隨著內容泛化遭到注水。伴隨著知乎越來越往社交平臺的方向走,標榜「做精英內容」的知乎越來越淪為軟稿集散地和公關洗地重災區。

2017年12月24號,知乎上一則「高通845與麒麟970,究竟誰的AI更強?」的提問中,兩位大V 「圖靈Don」與「張小凡」先後以謝邀的開頭給出了幾乎一模一樣的答案,答案當然都是在捧高通。

號稱有一整套防抄襲識別系統的知乎審核系統在此次事件中卻完全失靈,這兩條內容一模一樣的回答是在隨後網友的截圖舉報中成為熱點才引起知乎的關注,最終,注意到這場車禍的知乎對這兩位大V做了永久封號處理,意圖把對平臺的影響降到最低。

但實際上,高通本身就是知乎的一個甲方客戶,對於雙方的合作,知乎對外宣傳的邏輯是這樣的:其用戶是有決策能力能夠影響周圍人的意見領袖,是能夠對大眾的購買產生影響的種子用戶,這些種子用戶的意見能在微博、微信、搜尋引擎當中產生大量的傳播從而產生對甲方的價值。

但在操作中,知乎的最終給他的客戶高通所帶來的卻只有危,並沒有機,其宣稱的kol高質量回答並沒有出現,對用戶購買的影響也並沒有看到,知乎所謂的「高亮不高冷」的宣傳效果隨著這場鬧劇而蕩然無存。

大V出走和審核亂相

在知乎的問答中,本身就有不少對於其審核機制的吐槽。

一位叫「唯唯」的答主的評價是「如果是人工審核,我都要懷疑是不是書都沒念完就出來工作了」。

當初號稱尊重作者、尊重原創內容的知乎在向流量妥協後的不但面臨著普通用戶對於內容審核不滿也面臨著大V在競爭對手更優惠的激勵政策而出走的現實。

早在2017年3月,悟空問答用重金挖角知乎300名大V,並與他們籤訂了獨家內容專享條款,這些被悟空問答籤約的大V將不能再為知乎提供內容。

2019年1月,知乎大V再次出走知乎,入駐剛剛開通知識付費的微博問答。與上一次不同,這次並非平臺的挖角行為,而是大V們的主動選擇。

大V兩次出走知乎,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一個事實:在知乎上,大V們不但很難賺到錢,而且也很難感受到平臺對原創內容創作者的友好。

曾經的知乎大V張佳瑋在悟空問答挖角事件發生後曾這樣評價知乎:「其他網站在意所謂知乎大V,是讚美知乎的激發能力,但這點價就能買走,也可以說是知乎不擅長保護了吧?不得不說,在激發火焰這一點上,知乎做得很棒。但在保護和留下火焰方面,知乎並不算很好。」

有不少答主在回答上述「吐槽下知乎審核機制」這個問題時,對於知乎審核機制的邏輯感到無語,有一位答主講述了他的經歷,某篇內容發出後被知乎平臺刪去,在持續不斷的溝通後,最終又重新被上架,知乎官方對此的解釋是「誤傷」。

有同樣經歷的不在少數,有網名為「肥宅」的網友回答說

「我也一樣,審核通過後過十分鐘有被鎖定,根據鹽選會員專屬客服提示修改後通過,過了一個小時有被鎖定,申訴被駁回,再去轟炸客服,結果客服過了一個晚上核查後又恢復了,期間一字未改」。

正是這種一次次的誤傷使得平臺作者對知乎失去了信心,「知乎藥丸」是近幾年來知乎平臺上不斷出現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下有不少網友發出「可否有爭氣的平臺取而代之?」的感嘆。

商業變現的困境

影響變大後必須要做的內容審核使得知乎不完善的生態系統雪上加霜,而當知乎選擇向流量妥協的時候,這種困境越發明顯。

現在正在謀求上市的知乎不但面臨著用戶的困境,也面臨著商業化轉型的困境。正是一方面想要引入甲方實現流量變現,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自己一直以來在中文網際網路鄙視鏈頂端的地位,知乎的商業化進程困難重重。

縱觀知乎這些年的商業化路徑,鹽選會員、知乎live,視屏模塊、知識付費……幾乎過去幾年在風口上出現過的概念知乎都在嘗試,但直到如今卻依然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型。

曾經的早期用戶因知乎逐漸向大眾娛樂化轉化而不斷的拋棄知乎。而對於那些大量通過流量進來的用戶,因為在知乎上找不到像如今的短視頻平臺一樣的娛樂方式也並不願意貢獻自己的時間價值。

從變現層面來看,知乎變現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也要靠甲方。2017 年 9 月 20 日,知乎機構號正式開放註冊,雖然已經有不少機構或企業進駐知乎,但從傳播的角度來講,知乎本身並不是一個適合傳達官方聲音的窄眾平臺,在傳播鏈條中,知乎常常是作為話題提供方的角色,真正的傳播還是要靠微博、微信這些大的社交平臺,在話題引爆中知乎所起的作用相當有限。

知乎此次在內容審核上的疏漏給更多官方帳號敲響了警鐘,為了安全,此次事件後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會減少在知乎平臺的活躍度,可能會成為上一次大V在知乎集體出走後的又一次用戶的出走。

失去了大V後再失去企業客戶,空有數億用戶但卻沒有優質內容的知乎還能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優勢?

相關焦點

  • 知乎「砍一刀」,拼多多道歉
    1月4日,拼多多發布致歉聲明稱,網傳截圖顯示,今早8時許,拼多多知乎官方帳號突然發布一則疑似個人言論,經排查,該內容系拼多多營銷合作供應商員工用個人手機發布。「該言論不代表任何拼多多官方態度,拼多多官方對該言論表示強烈反對。」
  • 22歲員工猝死,拼多多遭知乎「打臉」後道歉
    在輿論不斷發酵之際,知乎上一個認證為拼多多官方的帳號在「如何看待網傳拼多多員工加班後猝死一事」的問題下面的回答令網友譁然。有網傳圖片顯示,疑似為拼多多的官方帳號評論稱: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認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
  • 拼多多知乎帳號被禁言15天,一度被永久禁言
    新聞回顧:拼多多致歉:「用命換錢」言論系營銷合作供應商員工用個人手機發布據紅星新聞此前報導,1月4日,拼多多員工凌晨意外去世消息引發網友關注。紅星新聞記者從女孩的朋友、校友等多人處了解到,該女孩2019年從西安郵電大學畢業,後入職拼多多,人已經去世。疑似拼多多官方帳號在某網絡平臺上回復「用命換錢」等言論。
  • 拼多多通報員工猝死事件:知乎隔空回應 官方已介入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拼多多通報員工猝死事件!剛剛,知乎隔空回應,官方已介入 22歲,花兒一樣的年紀,卻永遠定格在2021的新年。今天下午,針對拼多多知乎回帖一事,輿論發酵得很快,我們先看一下幾大主要回應。1、1月4日上午,有網友發文:「如何看待網傳拼多多員工加班後猝死一事?」
  • 被知乎官方「砍一刀」的拼多多,到底寒了誰的心?
    想必大家都聽說拼多多員工猝死一事,而伴隨這件事的出現,是流傳在網絡中拼多多回復在知乎上的一則回應,沒有等來道歉,卻等來幾個很扎眼的詞彙。「用命換錢」、「用命拼」、「自己的努力可以控制」這些用詞,雖說只存在28秒就刪除,但這番言論已經讓事情進一步發酵。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拼多多官方的第一反應不是道歉,而是闢謠,讓大家不要相信網傳的留言和截圖。
  • 知乎這一「刀」,砍得拼多多猝不及防
    這一事件發生後,瞬間引發了全網的熱議,很多網友在表示惋惜的同時,表示也有著感同身受的體驗,確實如今就連準點下班似乎都成為了一種奢侈,而在很多大公司工作的更是如此,緊張、繁雜的工作壓力和來自社會上的壓力,讓這些上班族們真的被壓得喘不過氣。
  • 拼多多事件,底層人民的996到底是不是「福報」
    最近拼多多又火了,1月3日有網友在脈脈APP爆料多多買菜員工在凌晨一點半的下班路上猝死年僅23歲。隨後拼多多官方帳號在知乎上的一則回答言論引爆了輿論,拼多多回應「經排查,該內容系拼多多營銷合作供應商員工用個人手機發布」。
  • 拼多多事件幾經反轉:「只有拿命換錢才能幸福嗎?」
    但是,真的到了需要拿命換錢的地步嗎?  1  「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拿命換錢?」  真正引發全國網民極大憤怒的,是後來發生的事。  張女士不幸去世之後,知乎上很快出現了一個問題:如何看待網傳拼多多員工加班後猝死一事?
  • 拼買菜拼出命,鬼使神差的拼多多,是否仍有存在的意義?
    至此,似乎一切又將歸於平靜,但微信和拼多多可能忘記了,之前知乎發布的那條提問,因此無論如何,知乎已經到了沒有退路的時刻,於是更精彩的內容來了。 但同時,拼多多也否認了上午在知乎的回答,並反覆強調那個截圖是謠言。
  • 拼多多:連續兩起死亡與你有關,你這是怎麼了?
    事件回顧:2020年12月29日凌晨1:30,一位拼多多的張姓女員工,在下班途中不幸暈倒,在送往醫院6小時後,因搶救無效,猝然離世。她是1998年生,23歲而已,花兒一樣的年紀。2019年7月入職拼多多。
  • 《晴雅集》被停映;蝦米音樂將於2月5日關停;拼多多知乎帳號被禁言...
    央視、新華社評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對於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央視新聞發表評論,我們都知道,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但奮鬥不只靠激情,也要講效率,切不能演變成「拿命換錢」。對此,新華社也發表評論,拼多多年輕員工凌晨下班後猝死令人痛惜。人們之所以關注此事,更在於畸形加班文化之痛。逐夢得拼搏,成功須奮鬥,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能被忽視甚至被侵害。
  • 為拼多多守邊疆的女孩,凌晨倒在了-20℃的冬夜
    事情發生在2020年12月29日,這個出生在1998年的水瓶座女孩,在下班路上突然捂腹,暈厥倒地,將近6個小時搶救無效後去世,沒能走進2021年,也沒能走入自己的23歲。而在知乎相關問題下面,一個經過認證的拼多多官方帳號回應截圖稱,「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更是引發巨大爭議。
  • 拼多多23歲女員工猝死 媒體:家屬已接受拼多多賠償
    徵得張*霏父母同意,父親的朋友圈截圖附後。《說明》引用了張某霏父親在朋友圈發文:「感謝大家對*霏的關心。我們已經帶著*霏平安回到了家鄉。最後一程,我們希望能安靜地陪她走完。懇請大家不要讓*霏捲入輿論是非中。*霏公司的同事們一直陪著我們,協助我們處理事情,也感謝*霏的公司和一直陪伴的同事們。」
  • 是的,拼多多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十字財經
    文|李意安2020年12月29日,花名「潤肺」的拼多多員工凌晨一點半下班時,暈厥倒地,經過近6小時的搶救後去世,年僅22歲。在拼多多內部通訊軟體knock上,「潤肺」的籤名是:肺寶為多多守邊疆。這個生於98年的年輕女孩在為多多「守邊疆」的道路上,猝死在了加班的子夜。消息從脈脈流出之後快速傳播,1月3日晚間,消息已經發酵。
  • 拼多多98年女員工猝死事件:我們都誤解了這個時代的奮鬥!
    關於女孩猝死的原因,很多拼多多內部員工表示,是和公司工作強度太大有關。有人甚至留言說:以買菜的強度,早晚會死人,只是沒想到這麼快。也有女孩的同事出來現身說法:每天幾乎都是凌晨兩三點才能下班,時常覺得自己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一時間這件事引發熱議,輿論持續發酵。儘管如此,拼多多卻始終沒能針對此事做出回應。
  • 是拼多多還是拼小命?996、內卷、拼命在醫療界也……
    然而,拼多多22歲女員工張某霏,在2天前的29日凌晨1:30分下班的路上,突然暈厥倒地,經6小時搶救後不幸去世。女孩生前是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業務新疆地區的員工。 在最好的年紀,一條嬌嫩的生命就這樣如煙消逝。
  • 拼多多98年女孩猝死:拿命換錢的時代,該怪誰?
    拼多多執行長黃崢,一夜之間,財富超過馬化騰,追平馬雲,由此拼多多總市值已超越京東和百度之和。就事論事:這件事是這樣的!電商巨頭拼多多 於2021年1月4 日證實,該公司一位 23 歲的員工 2020 年 12 月 29 日工作到凌晨之後,在回家的路上死亡。
  • 拼多多控制輿論的能力有多強?價值觀就有多髒?
    天天哭真能哭倒長城嗎?不能。張麻子天天罵,真能罵死黃四郎嗎?不能。公司最終還是照常運營,每個人罵完了都還要繼續在原有崗位上打工,畢竟房貸要還,車貸也要還,嘴上可以厲害點,身體卻要很誠實。然後按照以往的加班後猝死常規劇本,過程基本都是:家屬獲得賠償 → 輿論逐漸罵不動 →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2021年你準備靠什麼賺錢?網友:靠命!
    拼多多的一個員工,晚上下班路上突然猝死的事件,倏忽間讓有關賺錢的話題變得敏感而尖銳! …… 拼多多官方帳號的言論,徹底點燃全網所有人的情緒。
  • 上市第100天:拼多多的朋友和敵人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藍洞商業 作者:翟文婷 原標題:拼多多的朋友和敵人圖片來源:in.reuters.com馬雲攜阿里巴巴B2B業務前往香港上市,劉強東拿到今日資本的第一筆融資,這兩個意義重大的事件都發生在2007年。如今,阿里和京東是國內最大的兩家電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