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起源:並不是因為屈原和伍子胥,而是風俗融合的結果

2021-01-07 發現昨日

端午節作為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被國人稱為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等。端午節的日期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而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投汨羅江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還有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可是早在他們三人之前端午的習俗早已存在,到底這是為了什麼,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

端午安康

「端午」這一名詞在古代中國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的,而之前的端午節也不稱之為端午節。最早出現「端午」這兩個字是在西晉時期一本名字叫做《風土記》的著作中,書中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午中的端這個字,在古漢語中有開頭,或者說初始的意思,那麼平日裡說的「端五」也就是「初五」的意思。南宋時期的百姓,把每年的五月初一稱為端一,初二稱為端二,往下順延,初五自然而然也就是端五了,到了後來又逐漸演變,就變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端午了。

端午節真正的來源其實是上古時期先民們原始的天象崇拜,和古代勞動人民的祭祀文化、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一些自然文化內容。原始的上古時期,由於科學技術十分落後,人們愚昧無知,把許多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都牽強附會到一些神鬼精怪上。

這時候人類的信仰分為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古人常常選擇吉日進行祭祀活動,用來酬謝天地之間的神靈、以及歌頌祖先的恩德。這時候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上古時期先民們的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的思想。而到現在為止還有不少的地方會在端午節的當天去祭祀自家的先人。這其中正是我國一代代勞動人民「孝」的延續,也是我們不忘祖先、薪火相傳的標誌。其中蘊含著華夏禮樂文明中深邃的文化內涵。

龍形象

而端午節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存在於當時的南方吳越地區,吳越的先民們創立了每年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這個節日起源於上古先民們選擇吉日進行「龍升天」祭祀龍祖這一習俗,後來的北方中原地區把五月視為惡月,把初五視為惡日,而五月初五這一天自然而然成為了惡月惡日,為了應對惡月惡日,偉大的勞動人民又在端午節中加入了「祛病防疫」的習俗,這樣南方和北方風俗相互融合就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端午節。

划龍舟

端午節本身的起源不僅涵蓋了古中國的天象文化,而且還包含了人文哲學方面內容,一個既然節日裡蘊含了深邃而又豐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在我國傳承發展中將許多種不同的民風民尚雜糅在了一起,就形成了如今節日習俗十分豐富的現狀。而划龍舟與吃粽子這兩個端午節的習俗,從古老的中國傳承下來,一直到了今天我們還在用這兩種方式慶祝端午節。

相關焦點

  • 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人們在這一天歡聚一堂,吃粽子,賽龍舟。其中蘊涵著中國人獨特的民族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要說「端午」二字的由來,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端」指的是「開端」、「初」的意思。因此初五也稱為端五。
  • 端午節的由來: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多種鮮為人知的傳說
    可見端午節國家非常重視,因為端午節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端午節的由來聞一多先生曾專門研究過端午的起源,他認為端午的根源不在屈原,不在其它,而在龍。他的書籍《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專門闡述了這個觀點,他由古時吳越地區的部落都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祭祀龍的圖騰這一點出發,發現端午的習俗、文獻典故等都與龍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就此,他認為端午起源於對龍的圖騰崇拜。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但是,人出名了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又是個耿直的漢子。屈原呢,出身楚國的貴族,說白了,楚國算是人家自己家的。天天看著楚王不好好治理國家,屈原可就忍不住了。
  • 韓國人說端午節和屈原沒什麼關係,我現在才發現,原來是真的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聞端午節不能道快樂,只能說「安康」,因為與屈原之死有關?關於這兩個問題,現在可以光明正大地答道:無稽之談與屈原無關的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自漢代到當今,學術界眾說紛紜。最早附會「紀念屈原」之說,見於南北朝時期梁國吳均的《續齊諧記》(見下文)。
  • 端午節的起源及民俗活動
    #粽情端午#一、端午節的起源關於端午的起源,說法不下十種,諸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勾踐、夏至節、祭龍等。端午與屈原。漢人將五月五日視為陰氣萌、人易死的兇日,也將此日看作逝者的忌日,進而在此日紀念。一些受到敬重的人物,如割股奉君而不求榮華的介子推、忠貞賢能卻遭棄迫死的伍子胥、沿江尋求父屍未得而投水溺亡的孝女曹娥傳說他們都死於此日或別離於此日。這些人都曾在端午被人們紀念。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01端午節的由來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古代有各種傳說和故事,如今因為媒體宣傳等原因,許多人多認為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事實上端午節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甚至屈原都可能經歷過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為惡日,從大量端午習俗中也能看出。3.祭祀屈原眾所周知,古人在端午節祭祀屈原。這也是目前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最廣泛的說法。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屈原以是日死於汨羅,人傷其死,所以並將舟楫以拯之。」梁人吳均《續齊諧記》:「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
  • 端午節端字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和屈原關係是什麼
    那麼每年都有的端午節,關於它的「端」是什麼意思,你都了解嗎?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今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時間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端午節的端字是什麼意思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就如稱「初五」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
  • 一年一度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屈原投江,那賽龍舟是怎麼來的?
    其實還真不是,小激動的原因並不是因為w我要放假,而是因為小長假期間,上班再也不用擔心擁堵了,如果乘公車說不準還能找個位子坐坐。 說到這,不免又有些小心酸,那麼有多少小夥伴,端午節依然還在堅守崗位呢? 別的不說,必須先為這些不放假的「勞模」點個讚。
  •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詩詞 屈原列傳 okex
    端午節介紹: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是哪一天 今年端午節放假幾天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是哪一天 今年端午節放假幾天時間:2020-06-22 14: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是哪一天 今年端午節放假幾天 由於今年閏了一個農曆四月份,本該五月份到來的端午節,在今年延遲到了六月底左右,那麼2020年端午節一般會放幾天假呢?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表是怎麼樣的? 端午節時間 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端午節      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文/成長新視點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豐富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端午節的起源,竟然是一年一度的全民防疫日
    論起端午節的起源可謂是眾說紛紜,有說為紀念屈原,有說是為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更有韓國人說端午節是他們家的,為此還向聯合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被駁回後又改申請「江陵端午祭」。還成功了!由此我們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可能只在東漢時期吳越民族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遊和北方地區,融合了南北風俗、注入了新的內容。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端午節的緣起和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為夏節。晉代周處《風土記》就說過:「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人草木茶禪文化其次,端午節由來的故事傳說。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說法甚多,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關小知識都在這裡,可以當故事講給孩子聽
    由此可見,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是十分豐富的。端午節由來的歷史淵源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說法不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說法:屈原說、夏至說、龍日說、惡日說、勾踐說、曹娥說、陳臨說、伍子胥說、介子推說、沐浴日說、吉祥鳥說、巖紅窩說等等,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就要數紀念屈原了。一、屈原說此種說法最早出自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和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
  • 今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2020端午節放假通知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端午節最新資訊 > 正文 今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2020端午節放假通知
  • 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你真的知道嗎?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划船趕來,撈救無果,為免屈原肉身葬身魚腹,人們自發蕩舟江河以驅散魚群,或投米糰入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後來,每年五月五,這一風俗流傳了下來,逐漸發展成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的習俗。除了屈原投江的故事外,也有說法稱:賽龍舟最早起源於古吳越水鄉,是為避水旱之災而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
  • 原來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風俗禁忌知道多少?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節之一。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
  • 端午節的傳說和故事,知道這些就能侃侃而談了
    端午節端午節紀念的歷史名人,不單單是屈原。和我們常人印象中的端午節不同,其實,在屈原五月五投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有了。所以其實關於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但是也不單單是紀念屈原。在屈原之前,一夜白頭,掘墓鞭屍的伍子胥,也是在端午節這天,被紀念的名人之一,傳說伍子胥當年幫助吳王闔閭成就霸業後,因為被奸臣算計誣陷,慘死之後,身體也是被投入了河中,而他死的那一天,也正是五月五日端午節這一天。而在屈原之後,說是漢代有個孝女曹娥,因為父親落入江中,在江邊痛苦多日後,也在五月五日這天投河,幾天後,抱著父親的身體從江中出來,被傳為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