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引發的戰爭

2021-01-16 騰訊網

【編者按】

1882年2月2日,詹姆斯·喬伊斯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長篇小說《尤利西斯》是這位偉大作家的代表作,被後世讀者奉為文學經典,但在其出版之初,卻遭遇了一系列牴觸和批判。

「他是當今無生命文學的高級教師。他用一種象形文字寫作,連他的崇拜者和高徒都破譯不出來。他將自己埋在埃及方尖塔下,塔上的字沒人能讀懂。」

——亨利·米勒評詹姆斯·喬伊斯

要說《尤利西斯》是文學名著,如今不會有幾個人反對了。這本書看的人不多,看不懂的人,也不敢說它的壞話。世界各國的圖書館引進它,權威報刊的文學名著盤點不會遺漏它,它像一塊寶石,看到的人都被它的光彩吸引,但在最初,《尤利西斯》不但賣得不多,還給出版社惹來了麻煩。

《尤利西斯》

它遭遇政府封禁,也曾被告上法庭,上世紀二十年代,英美當局迅速燒毀了已出版的《尤利西斯》,這本書以地下讀物的形式流傳市場。

出版人西爾維婭·碧治是塊硬骨頭,她也是《尤利西斯》出版的推動者之一。為了反抗封禁令,她秘密出版了八個版本的《尤利西斯》,這些書如同邊境線的無國籍逃難者,在當時的美國,「協助進口《尤利西斯》——就算僅僅一本——的工作人員,也會受到5000美元的罰款和上至10年的監禁。」

《尤利西斯》為什麼讓英美當局如此恐懼?因為這是一本「淫穢」、「離經叛道」、「令衛道士身心不適」的書。它用上百頁描繪了都柏林一天的日常,這個日常既有愛爾蘭美輪美奐的景觀,也有現代社會道德敗壞、人心浮躁的一面。喬伊斯不滿足於白描,他深入刻畫人的內心,包括性慾、殺戮欲乃至一個紳士內心的邪念。在《尤利西斯》裡面,人的七情六慾都原形畢露,喬伊斯不用道德律令操控小說,他想要瓦解的就是維多利亞時代森嚴的戒律清規。

據瑪格麗特·安德森透露,當她和簡·希普在《小評論》上連載《尤利西斯》時,她們收到了成百上千封抱怨信。其中一封寫道:

「我認為這是所有玷汙了印刷品的文字中最該死、最骯髒的,簡直是一派胡言……這種該被詛咒的、地獄般的穢語來自滋生汙濁的人心,並且在汙水中繁殖。我無法用言語形容我對此書的厭惡,哪怕是模糊地形容也做不到;我憎惡的不是偶爾滲出的汙泥,而是他們的思想已腐爛到竟敢一遍又一遍地用腐臭的淤泥和汙水來汙染這個世界。」

早在《尤利西斯》剛剛出版時,傳教士、保守派就對這部小說大發雷霆,與之相對的是龐德等現代派文藝青年對這本書的聲援。針對《尤利西斯》發起的兩軍對壘,不只是對喬伊斯小說的分歧,也不只是性開放者與性保守者的對峙,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學經驗的對抗。一場具有破壞性的文學革命由現代派發起,進攻對象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觀和文學審美。在這場戰役中,喬伊斯提供小說炸藥包,奎因給予出版的資金,龐德、安德森等詩人做好輿論戰,莎士比亞書店伸出援手,而《尤利西斯》正是這場戰役的重中之重。

如《最危險的書》作者凱文·伯明罕所說:「現代主義所要反抗的是根深蒂固的經驗論,這種已持續一個世紀的經驗論過度信任永久的技術進步、權力和商業的不斷膨脹,以及齊整的、淨化的且可永遠接受公共檢查的事物秩序。」顯然,伯明罕站在了現代主義的一方,他認為:《尤利西斯》是現代文學革命的原型。革命性是整本書的一個關鍵詞,什麼是革命性?為什麼《尤利西斯》及其出版具有革命性?它又是怎樣從一場先鋒運動蔓延成整個文化圈子的革命的?由此至終,伯明罕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在伯明罕看來,現代主義之所以能成立,必須建立在「革命性」之上。如何證明它有「革命性」?這就要看它是否對文學傳統具有顛覆力量,它的存在是否動搖了主流文學趣味的根基。所以,《尤利西斯》的敘述體現了「反秩序」、「反經驗」的態度,喬伊斯等現代派反對的不只是權威,還有人們習以為常的對秩序的服從,現代主義要提煉的正是秩序隱匿的「不可言說之事」。

《尤利西斯》「飄蕩著爐灰、枯草以及沉渣的臭味」,它「像決堤的陰溝淹沒整座城市,帶來充滿病毒的汙穢瘴氣」。大英帝國的警察系統和正風協會勃然大怒,《尤利西斯》讓它們想到了另一本淫穢之書《虹》,那本書的作者勞倫斯在英國是出了名的「色情寫手」,最驚世駭俗的作品就是描寫偷情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那段時間,《虹》被警方當眾焚毀,英國當局宣布,他們「會把淫穢物品傳播人員投入監獄,對堅稱淫穢內容是『藝術』的出版商和印刷商也絕不手軟」。

「淫穢」成為阻止《尤利西斯》出版的巨大堡壘。喬伊斯不得不輾轉國外,尋求新的發表或出版可能。瑪格麗特·安德森、西爾維婭·碧治繼續支持他,她們以自己的事業做賭注,懷揣著巨大的勇氣來傳播《尤利西斯》。諷刺的是,這本被衛道士們斥責毒害女性的小說,卻成了許多女性的心頭好,它蘊含著一股巨大的魔力讓女性傾注同情,少有這樣一本書,事無巨細地還原了她們的日常生活與心理狀況,《尤利西斯》是真實的,她們捍衛的不只是小說,也是藝術家對真實的信奉。

世界各國的審查者加重了警覺,他們在謀劃聯合封鎖《尤利西斯》的傳播。喬伊斯所處的時代,是維多利亞遺風猶存的時代,一個道德保守的時代。在當時的英國,連自慰都被認定為犯罪,大眾講出「胸脯」、「大腿」等字眼,會被視為猥褻,甚至女性在公眾場合露出腳踝,也會被視為不雅。

喬伊斯

如果喬伊斯能妥協一些,在被警告後乖乖刪除他的色情描寫,興許權威們會網開一面。可誰讓他是喬伊斯,一位喜歡聽獅子吼聲的愛爾蘭人,一位在二十歲就向詩聖葉芝發起挑戰的狂徒。

他不但挑戰保守的道德觀,也對文學權威不屑一顧。而且,他還不把讀者放在眼裡,他的小說從來不迎合讀者,只為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

文學權威並非無法接受敘事實驗,他們耿耿於懷的是《尤利西斯》的內核。同樣是敘事革新,《追憶似水年華》的內核仍是古典的、莊嚴的,而喬伊斯恰恰相反,他是現代的、絕不妥協的。普魯斯特自有其貴族式的溫和,而喬伊斯骨子裡要反抗,無論《尤利西斯》再怎麼詰詘聱牙,它都流淌著市民氣息,它要寫的終究是權威看來流俗不堪的事。所以,文學權威、審查部門聯合正風協會的同仁們絞殺《尤利西斯》。

不只是道德問題,《尤利西斯》顛覆性的表達也令人不悅。《尤利西斯》對傳統批評家和讀者而言充滿冒犯,他們看這本「天書」,仿佛透過紙面就能聽到喬伊斯對傻子的嘲笑。這是一種完全陌生的敘事風格,也是對傳統閱讀經驗的衝擊。在老派批評家看來,經典的小說不僅要有故事,還要優雅得體地講好一個故事,可《尤利西斯》非但支離破碎,還貫穿著對優雅的嘲笑。

於是在1921年,《尤利西斯》在美國和英國遭禁,《小評論》雜誌被送上法庭。《小評論》被美國郵政查禁的原因並非色情,而是由於當權者認定這是一本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刊物。慷慨的約翰·奎因為安德森和希普辯護,但他不抱希望:「這是個清教徒國家,你們刊登了《尤利西斯》這樣的作品,肯定不能逃脫法律的懲罰。我無能為力,但我會擔任你們的辯護律師。這場官司從一開始就輸定了。你們兩個真是傻子。」他尊敬喬伊斯,但斥責安德森的愚蠢,因為後者於1917年在報上聲援了兩個無政府主義者,引起了聯邦官員的注意。

1922年以前,評論家對《尤利西斯》的看法多是「就作品談作品」,但當《尤利西斯》被送上法庭,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它濃縮為一個符號——刺向審查與陳舊觀念的符號,《尤利西斯》演變為認可言論自由的公民積極支持的一項事業。

那場法庭辯論以《小評論》的勝利告終。1933年12月,伍爾西法官宣告《尤利西斯》並非淫穢讀物,可以進口。經過十二年的努力,《尤利西斯》終於得到法律的承認,隨之,關於它的討論如颶風般席捲各大刊物。這十二年不僅促成了一本書的合法化,也在潛移默化中推動了西方社會文化思潮的一次重大變革。

有趣的是,蘭登書屋創始人貝內特·瑟夫在回憶錄《我與蘭登書屋》一書中坦白:「《尤利西斯》案件」是他與律師莫裡斯·恩斯特的「傑作」。他們僱人帶了本《尤利西斯》通過美國海關,當海關人員即將放行,那人故意露出《尤利西斯》,誘導海關沒收。為確保案件勝訴,貝內特·瑟夫特意摸清了詹森·伍爾西法官的背景、立場、審美趣味,並囑咐律師選擇伍爾西在紐約的時間提起訴訟。果不其然,支持創作自由的伍爾西法官否定了「希克林原則」,他認為:不能因為一個作品包含個別色情描寫,就斷章取義地推定整個作品淫穢……《尤利西斯》只是以悲情筆法描述了男女內心生活,並不存在什麼淫蕩思想。(何帆:《淫書、黃片和法院》)

那之後,《尤利西斯》因禍得福,從違禁小說變成了年度暢銷書,這是一場屬於出版社的勝利,也是整個文學革命的光輝時刻。如果說在1922年,文化界人士只是察覺出文學世界河面下的暗流,那麼在此時,他們已經深刻意識到自己正身處「旋渦」,自此,西方文學進入了新的時代,那是一個屬於喬伊斯、卡夫卡、普魯斯特的時代——文學的革命開始了。

相關焦點

  • 詹姆斯·喬伊斯:創作,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1922)是喬伊斯最重要的作品。小說的醞釀過程長達近10年,作家動筆寫作又用了8年,它是現代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尤利西斯》為當時落後保守的愛爾蘭所不容,以致它的第一個版本不是英文本而是在巴黎出版的法文本,直到1933年止它在英美都遭禁止;在一向被人視為最開放的美國,它還因被一些人指控為傷風敗俗之作而上過兩次法庭,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它的意義、價值已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小說的主人公是史蒂芬·代達勒斯、利奧波爾德·布盧姆和瑪麗恩(莫莉)。
  • 領讀經典-外國文學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
    領讀經典-外國文學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 2020-04-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
    第二遍讀《尤利西斯》比第一遍明了不少。前三章主要講述年輕的史蒂芬和他的朋友海恩斯和穆利根。介紹他們的性格、生活狀態及職業。主要圍繞史蒂芬的所見所聞及所想。第四章才開始講述主角布盧姆的所見所聞所想及他的家庭情況。
  • 米蘭·昆德拉《無知》:尤利西斯的回家主題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米蘭·昆德拉使用到了俄狄浦斯的神話故事,而《無知》中則引用到了《奧德賽》中尤利西斯的神話,以表達回家這個主題。相關閱讀:米蘭·昆德拉《不朽》:關於聲名的哲學探討米蘭·昆德拉《生活在別處》:關於一位青年詩人的故事-THE END-
  • 世界盃引發的民族仇恨,1970年荒誕至極的「足球戰爭」
    大家知道,二戰結束後,大國之間一般是不會爆發特大規模的激烈戰爭的,因為這往往雙方損失都很大,得不償失,而且全球一體化後,各國之前的經濟政治聯繫錯綜複雜。大國之間通常有自己的「交流」方式,即使是美蘇冷戰的時候都是如此,通常出現什麼事情都會先聯絡,避免戰略誤判造成的災難性後果。那麼,大國之前怎麼爭鬥呢?那當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了,談判,下絆子,代理人戰爭等等。
  • 這部動畫,把百年英法戰爭,放在了充滿魔法的鍊金術世界!
    由日本輕小說《織田信奈的野望》作者春日御影所創作的另一部以史實為基礎的輕小說作品《尤利西斯 貞德與鍊金騎士》已經宣布了TV動畫化的消息,動畫將在今年10月7日在日本首播。在《織田信奈的野望》中,春日御影以日本的戰爭歷史作為題材進行創作,這一次,春日御影把故事的舞臺設定在英法的百年戰爭之中,並且結合了許多奇幻以及能力戰鬥的要素,而且在這部動畫作品中,另一名聖女貞德將會登場,聖女貞德這名歷史人物已經不止一次被改編在日本的動漫或者遊戲作品中了。
  • 1977年,歐加登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引發了一場戰爭
    1977年,歐加登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引發了一場戰爭文/無計讀史戰爭?歐加登這塊鳥不拉屎的地方,為什麼會突然爆發戰爭?原因竟然只是瑞典的勘測學者們在歐加登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這樣寶貴的戰爭資源。歐加登原先普通樸素的土地上,開始出現了刀戈的聲音和戰爭的陰影。
  • 一頂「綠帽子」引發的戰爭:從「木馬屠城」到《荷馬史詩》
    話說在好久好久以前,西方世界發生了一起由一頂「綠帽子」引發的大戰。這個故事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特洛伊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最著名的一役、也是最關鍵的一役便是木馬屠城。特洛伊是邁錫尼文明晚期的一個城邦國家,位於愛琴海東岸,靠近今天的達達尼爾海峽附近。特洛伊的小王子帕裡斯去斯巴達拜訪,結果跟斯巴達的王后海倫相愛了。後來竟帶著海倫偷偷離開斯巴達,回了特洛伊。
  • 蘇聯1923年出生的男性,近8成在戰爭中死亡,戰爭是有多麼的殘酷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共有5500萬-6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合計死傷1.9億人。而且死於戰場的大多都是青壯年的戰士,戰後據統計蘇聯1923年出生的男性,近8成在戰爭中死亡,也就是說蘇聯在1923年前後出生的人正好趕上了1941年的蘇德戰爭,這部分人正好在18-19歲,由於沒有實戰經驗,一開始上戰場就成為了炮灰。蘇聯二戰共有2680萬人死亡,其中正規軍隊死亡人數有890萬人(一說1400萬人),民兵人數大大超過這個數據,其餘是平民。
  • 《怒火英雄》引發行業關注 四大主演成話題
    伴隨劇情的不斷推進,王雷飾演的袁帥,鄧家佳飾演的關爽,霍政諺飾演的袁也,喬喬飾演的薛婉檸,成功引發大家的關注。很多網友在自動安利劇集的同時,更是為演員的表演,角色的魅力所傾倒。    《怒火英雄》收視口碑節節高 行業關注戰爭劇    作為毛衛寧導演的又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力作,《怒火英雄》不但堅持「現實的力度」,更將拍攝技巧再次升級,打造出一種真實而華麗,堅毅而細膩的視聽效果。有網友安利說,「《怒火英雄》是我近期看過最新鮮的電視劇,從來不知道戰爭竟然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展現。」
  •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為何一直到1994年才解散志願軍?
    20世紀中葉,北朝鮮因為有了蘇聯的幫助,向南韓發動了戰爭,想要把原來的失地給收復過來。因為有了蘇聯的幫助,所以這場戰爭打起來如魚得水,過了沒有多久的時間,北朝鮮就收回了百分之九十的失地,於是南韓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向美國發出了求助。
  • 她們是軸心時代的兩大妖姬,一個克子克夫,另一個引發十年戰爭!
    在希臘有一位叫海倫的女人也是和夏姬一樣的「狠角色」,大家可能不知道她是誰,但一定聽說過因她挑起的戰爭,和那場戰爭所使用的謀略。那就是鼎鼎有名的特洛伊戰爭和特洛伊木馬。她本是宙斯之女,成長於斯巴達王王宮,嫁於亞各斯人的國王墨涅拉奧斯,她們結婚後,因斯巴達國王無子,得以繼承斯巴達王權。
  • 夢見戰爭贏了 經常夢見戰爭打仗
    夢見戰爭贏了夢見戰爭打仗的相關解釋夢見戰爭——意味著要受苦夢見戰爭,意味著要受苦。商人夢見打仗,預示著現有的項目不可行。夢見戰爭,預示會受苦,工作或情感上會遇到麻煩,陷入糾葛,或受到痛苦煎熬。
  • 戊辰戰爭簡介、戊辰戰爭的過程與結果?
    戊辰戰爭簡介戊辰戰爭是發生在日本1868年間的戰爭,發生戰爭的雙方分別是代表天皇的天皇軍和代表德川慶喜等幕府將領的幕府軍。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戊辰戰爭簡介,對戊辰戰爭有個更為深入的了解吧。看完了戊辰戰爭簡介,想必大家對戊辰戰爭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是日本新舊勢力的一場戰鬥,也是因為這場戊辰戰爭,將日本從幕府的封建統治下解放了出來。戊辰戰爭的過程戊辰戰爭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 從戰爭的死亡中尋找意義,南北戰爭孕育的醫療體系變革
    當雙方各自開展動員活動,將士兵送往前線時,他們都沒有想到戰爭會持續四年之久,更沒有想到它會波及美國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在北方,入伍人數達到210萬;在南方,約有四分之三到了服兵役年齡的白人男子都成了士兵。每一場規模浩大的漫長戰爭都是一臺持續轉動的血腥絞肉機。
  • 當蝴蝶扇動翅膀:一場發生在歐洲的戰爭如何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此時,在遙遠的西歐,一場將持續三十年的戰爭正式爆發,而誰也沒想到,正是這場戰爭,直接導致了東西方兩個帝國的衰亡,一個是已經稱霸海上200年的西班牙帝國,而另一個就是大明。一、歐洲三十年戰爭1618年,歐洲爆發了一場後來改變歐洲格局的戰爭,因為斷斷續續打了30年,因此被後人稱為30年戰爭。
  • 夢見戰爭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戰爭好不好?
    夢見戰爭有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者的主觀想像,請看下面由小編幫你整理的夢見戰爭的詳細解說吧。  夢見戰爭,預示會受苦,工作或情感上會遇到麻煩,陷入糾葛,或受到痛苦煎熬。  如果夢見激烈的戰鬥場面,還表示你面臨激烈的矛盾爭端,或心裡有很大的痛苦。  夢見自己參加戰爭,預示你工作中遇到了矛盾的局面,感情面臨危機,生意遇到波折,甚至可能面臨失戀或虧損的局面。
  • 甲午中日戰爭:一場顛覆中國的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是一個很值得說的話題,其後有太多太多的事件與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甲午中日戰爭是晚清歷史繞不過去的一個坎。但同樣一件事,有得必有失,而甲午中日戰爭到底帶給了中國什麼?中國輸了什麼?要知道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國際上對日本也就是覺得眼熟罷了,畢竟他很小,是島國。被此等彈丸小國打敗,清朝徹底失去了周圍附屬國,小國的擁護。
  • 關注丨普京發動一場新的戰爭!
    資料圖在不少西方媒體眼中,普京發動了一場新的戰爭!這是一場真正沒有硝煙的戰爭,但難度或許更超過他以往發動的任何戰爭。因為戰爭的對象,就是在年輕人中頗為流行的嘻哈音樂。反正,時不時喜歡彈奏一曲鋼琴的普京,非常看不慣這種音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