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沒得阿爾茨海默病 自己可以畫個鐘測一測

2020-11-25 騰訊網

「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性痴呆,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損害類疾病。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宣傳日,據《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估算,目前全球有超過5000萬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到2050年預計將增長至1.5億人左右,每3秒就會有一人確診。

昨天,南京鼓樓醫院舉辦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大型義診,神經內科專家推薦了一個阿爾茨海默病測試方法,現在您可以拿起筆畫一個鍾,畫出「2點45分」,如果畫不出或畫錯,那得趕快上醫院看看了。

案例直擊

親人相繼患病

32歲的她查出攜帶中高危基因

前不久,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吳婷教授的門診,來了一位年僅32歲的趙女士。趙女士介紹,其母親大約70歲時開始出現幻覺、妄想,晚上睡覺前要把家裡門鎖好後再加把鎖,老是亂收藏鑰匙、手機、錢,總覺得別人說她壞話……隨後母親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更不幸的是趙女士的哥哥在48歲時也開始有相似的症狀,隨後也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

由於家中有兩位相同疾病的患者,趙女士內心有些擔憂。近期她覺得自己的主觀認知下降,記憶力減退得厲害。了解情況後,吳婷為其安排了頭部核磁、心理健康測試及高危基因篩查等項目。儘管核磁結果和心理健康測量均為正常,但趙女士在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ApoE基因檢測中為中高度危險型。吳婷建議趙女士接受自己是高危人群的現實,並接受相應的藥物治療、康復治療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早期綜合治療。

專家提醒

記憶力減退

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據了解,老年痴呆分早中晚三個階段。早期主要表現為很難回憶起近期的事和談話,很難記住月份或星期,易遺失物品,在原本熟悉的環境中迷失方向;到了中期,容易出現易怒、多疑、反應過度,需要別人幫忙穿衣、洗澡等,語言表達困難,喪失計算能力,無法辨認家人、朋友;到了晚期則不能溝通,不能辨人、地方和物體,完全喪失自理能力。

鼓樓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柏峰提醒,該病往往從「主觀性認知障礙」到「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再演變為「阿爾茨海默病」,因此,如果能在主觀性認知障礙階段,即出現主觀性的記憶力減退但客觀檢查正常時就進行早期幹預則可延緩疾病的進展。即便進入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狀態時,也可以配合藥物進行幹預,臨床上,有的患者通過早期幹預實現了病情的逆轉。

有家族史

一定要重視早期篩查

吳婷介紹,近年來老百姓逐步注重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篩查和治療。

吳婷告訴記者,最新的研究資料顯示,有人曾在研究中檢測了82位認知正常的健康大學生的ApoE基因,結果表明那些攜帶了危險型基因的年輕人在完成記憶任務時的腦功能活動不如其他兩組年輕人,所以從這個結果來看,阿爾茨海默病的遺傳易感性在成年後的大腦甚至是年輕時期就會有所反映。但是並非所有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都有家族史,但是如果個體的一級親屬(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此人最終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會增加10%~30%。

吳婷團隊目前對260例有主觀認知下降的人群進行了該病篩查,發現28%的人有認知障礙家族史,基因篩查發現93人中有23人攜帶ApoE 危險型基因。

睡不好

患病風險高出一倍多

吳婷還告訴記者,最新研究還發現,有睡眠障礙的人群患認知障礙或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可能會高出正常人1.68倍,大約15%的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可能與睡眠障礙直接相關。

研究表明,原發性失眠患者全腦血流量減少,這種腦低灌注易引起腦血管病。睡眠障礙同時會加重大腦澱粉樣蛋白沉積,這種澱粉樣蛋白沉積與阿爾茨海默病密切相關。

「雖然阿爾茨海默病無法治癒,但可以部分預防。」吳婷建議65歲以上人群BMI指數應控制在18.5~24.5之間;多參加益智類活動、體育鍛鍊,特別是有氧運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罹患慢性疾病;保護頭部,避免外傷;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狀態;對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兩個測試可一試

畫個鐘來測一測

「畫鐘錶就是個簡單易行的好辦法。」鼓樓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趙輝介紹了一個簡單易學的方法:在紙上畫一個鍾,標出12個數字,並且指向2點45分,這一方法可檢測老人的視覺記憶圖形的重建能力、動作的計劃性和執行功能、抗幹擾能力等。資料顯示,畫鍾測試老年痴呆的準確率達80%~90%,在國外已廣泛應用於痴呆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篩查。「不能準確畫出鐘錶,請一定要到專業醫療機構接受進一步檢查。」趙輝說。

畫鍾實驗四步法:

畫出閉鎖的圓(錶盤),1分。

將數字安置在錶盤上的正確位置(所有數字都在圓內),1分。

按順序將錶盤上12個數字填寫正確,1分。

將指針安置在正確的位置(指針上是否有箭頭,分針是否比時針長等),1分。

初步評估:3-4分為正常,0-2份表明痴呆可能,需要到醫院確診。

試試這個「自測表」

1.難以完成日常事件(做一頓飯也成了一項挑戰,忘記如何刷牙)

2.難以表達自己(忘記單詞、叫錯名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等)

3.定向障礙(忘記今天到底是哪一天,弄不清自己在哪)

4.判斷力差(比如夏天穿毛衣,冬天穿單衣外出)

5.計算能力變差(買東西不會算帳)

6.常把東西放在錯誤的地方(把髒盤子放入洗衣機中,或者把髒衣服放到洗碗機裡)

7.視空間障礙(經常迷路,失去判斷距離的能力)

8.情緒的變化多端突然,易激動悲傷

9.人格改變(變得內向或暴躁,猜疑心)

10.有過跌倒史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中的某一項,建議您儘早到醫院完成早期篩查。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孫蘇靜

封圖:戚在兵

編輯:芊芊

相關焦點

  • 記憶力好、學歷高、宅男宅女易得阿爾茨海默病?來測一測吧
    點擊下圖一起幫她/他測一測 去年底,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一款網紅新藥正式在國內上市,將調節腸道菌群作為減緩阿爾茨海默病進展的新策略,該藥適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上市後,單盒藥物定價為895元,月費用約3580元(28天計算)。
  • 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有條件獲準上市
    這款中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藥,將為廣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該藥主要發明人、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介紹,臨床前作用機制表明,九期一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症,降低β澱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
  • 從「作精」老爹蘇大強說阿爾茨海默病
    《都挺好》大結局,看得人好想哭,看著我們那麼精明的蘇大強,作天作地的爹精突然混沌,突然患了阿爾茨海默病,每每大強一臉迷茫站在那裡,就好心疼。蘇大強一直在忘事,他忘記了女兒的家住哪裡,他忘記自己剛打完水,他忘記給老夥計買早餐,他忘記了二兒媳朱麗的名字,他也忘記自己在菜中加過了鹽……大強病了,這一刻會忘記他所有的「作」。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通過臨床測試 或兩年內上市
    原標題: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通過臨床測試 或兩年內上市  在全球,阿爾茨海默病困擾著5000萬老年人。近日,美國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與日本一家製藥公司宣布,他們開發的藥物已經通過臨床測試,正在等待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病用藥九期一新規格未獲批
    據悉,此次未獲批的甘露特納膠囊(規格:450mg)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製備獲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主要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在此之前,2019年11月2日,規格為150mg的甘露特納膠囊(商品名:九期一)被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准上市。當年12月29日,九期一正式上市,定價895元/盒。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正式上市 還將開展國際3期臨床試驗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董瑞豐)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29日正式在國內上市。藥物研發團隊表示,擬於2020年開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研究,並爭取5年內進行新藥全球註冊申報。  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當天於北京主辦的「九期一」全球戰略發布暨第一屆腦腸軸論壇上,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松濤說,擬於明年啟動的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研究,將以超過2000例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為對象,在北美、歐盟、東歐、亞太等地區的200個臨床中心開展12個月的雙盲試驗和6個月的開放試驗。
  • 阿爾茨海默病家庭的痛,拿什麼解救?
    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布的《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老年痴呆患者為5000多萬,平均每3秒鐘就有一位老人被診斷為老年痴呆。 病因未明、診斷困難且無法治癒,阿爾茨海默病的到來,讓許多人毫無招架之力。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上市 每盒售價895元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上市 仍需國際3期臨床試驗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崔爽)記者29日從「九期一」全球戰略發布儀式上獲悉,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正式在國內上市。患者可憑醫生處方,在全國各大專業藥房(DTP藥房)購買,每盒895元。
  • 今天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今天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目前這種疾病(痴呆症)尚無徹底治癒辦法,故而積極預防、及早發現、及早幹預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為您介紹5個降低痴呆症風險的小辦法! 1.小心護心。 吸菸、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肥胖等都會危害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風險,並增加晚年出現痴呆症的可能性。
  • 9月21日「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從容面對,不再迴避!
    徐松泉主任從我省精神衛生發展的現狀及社會發展的需要方面進行分析,解釋此條例的立法背景,同時結合「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到來之際,講解了老年痴呆防治知識新進展。錢教授結合教學查房主題阿爾茨海默病的「妄想」進行一些擴展性的講述,讓教師及學員對該精神症狀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此次教學查房幫助年輕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突破思維定勢,提高老年痴呆防治的查房水平,同時也不斷提升了醫院的診療水平。
  • 阿爾茨海默病有哪些預兆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機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比癌症更可怕的老年痴呆正在逼向年輕人
    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10幾年前的大學課堂上第一次了解到有一種病叫做阿爾茨海默病,直到現在還清晰的記得教授說:「同學們,從某種意義上講,阿爾茨海默病比癌症更可怕,更痛苦。」
  • 需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一項新研究提供的令人信服的新證據表明,報告存在記憶問題和攜帶載脂蛋白E(ApoE)4等位基因的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阿爾茨海默病這項研究使用了來自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影像學倡議研究的數據,這是一項全球性公-私合作項目,正在從認知功能正常(CN)到診斷為AD患者的志願者中收集與長期AD相關的數據。Risacher博士的分析共納入了594名參與者,其中包括了CN、或有明顯記憶問題(SMC)、或早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EMCI)的志願者。
  • 中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正式上市;神州優車 HR 當面宣讀裁員...
    中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正式上市12 月 29 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北京舉行了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 全球戰略發布活動。中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 (甘露特鈉膠囊,代號:GV-971),正式在國內上市。患者可憑醫生處方,在全國各大專業藥房 (DTP 藥房) 購買。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症日|別大意,「老糊塗」可能是一種病!
    這些「老糊塗」的症狀,可能是種病項金華提醒,當出現以下這些危險信號時,請警惕老年性痴呆的發生:一、記憶力日漸衰退,影響日常起居活動。例如:炒菜放兩次鹽,做完飯忘記關煤氣。二、處理熟悉的事情出現困難。例如:難以勝任日常家務: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飯菜的步驟。三、語言表達出現困難。
  • 如果以下症狀佔了三個以上,你或許真該預防了
    (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為5%。  許多人想知道面對老年痴呆症如何進行自我測試。事實上,實現自我測試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阿爾茨海默病的一些前兆。只要你明白這一點,你就可以用你自己自身情況來一一對應前兆。以下就是阿爾茨海默病自測中應注意的一些前兆,一起來看看吧!
  • 最近爆火的痴呆測試:若你一分鐘內都能答上,兒女可以安心工作了
    阿爾茨海默氏病早期有以下症狀:記憶力嚴重衰退,說話無頭緒,購物無算數,還常常迷路,這些都是老年痴呆比較明顯的特徵若答不出或只能答出一兩個,則表明你的大腦已經處於危險之中,此時就要注意了,要做好預防痴呆的準備。
  • 9月21日世界阿爾茲海默病日 解讀近年來阿爾茲海默病研究領域重要...
    2020年9月21日是第27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目前,我國大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存在高患病率、低知曉率、低診斷率和低治療率的「一高三低」狀況,近年來科學家們在阿爾茲海默病研究領域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研究,分享給大家!
  • 6道成語圖3分鐘測大腦健康?腦病科專家這麼說
    然而,老年性痴呆、腦卒中、帕金森病……這些腦病給患者帶來身心雙重痛苦,甚至威脅生命。不久前,網上有一組關於腦健康測試的題目引發網友關注,網文稱根據可以根據以下帶有成語的圖片檢驗老年性痴呆的嚴重程度。比如,下邊的六張圖片是六個成語。你能全部看出來嗎?網文稱,能答對兩個,說明已經出現老年性痴呆的徵兆,要儘早做好老年痴呆的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