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在商代以前都是傳說歷史,但這個傳說,和神話傳說有一些區別。因為神話傳說是文學作品,不能記入正史,而傳說歷史是歷史的一種記錄形式,可以寫入正史,作為無文字可考的歷史的一部分。在中國的傳說歷史中,有三位「天降帝王」。什麼叫「天降帝王」呢?就是感應天象而生,後來當了帝王。按古代人的說法,這種帝王就是天上的星君下凡,是上天派來管理人間的,所以是「天降帝王」。上古時期的三大「天降帝王」分別是——
顓頊。五帝之一,黃帝之孫。顓頊帝是其母女樞夢見北鬥星的第七顆星——「瑤光」飛入腹中而孕,後來生了顓頊,因而顓頊帝是「瑤光星君」下凡。《宋書·符瑞志上》:「帝顓頊高陽氏,母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宮,生顓頊於若水。」《大戴禮·帝系》、《帝王世紀》等均有類似記載。顓頊出生時頭戴幹戈(盾和戈),後來就當了帝王。
少昊。五帝之一,又稱白帝,黃帝之子。少昊是其母女節感應「大星」之光而生,「大星」就是啟明星,天上最亮的一顆星,又名金星、太白金星,故少昊為「太白金星」下凡。《帝王世紀》:「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為玄囂。」《宋書·符瑞志上》:「帝摯少昊氏,母曰女節,見星如虹,下流華渚,既而夢接意感,生少昊。登帝位,有鳳皇之瑞。」因為少昊有「鳳皇之瑞」,所以以「鳳凰」為圈騰。
黃帝。五帝之一,中華人文初祖。黃帝是其母感應星照而生,為北鬥七星之首——「天樞星」下凡,《軒轅本紀》:「其母西喬氏女,名附寶,瞑見大電光繞北鬥,樞星照於郊野,附寶感之而有娠,以樞星降,又名曰天樞。懷之二十四月,生軒轅於壽丘地名,在魯東門之外。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疾而速也,弱而能言,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龍顏日角。河目隆顙,蒼色大肩,始學於大項,長於姬水。」黃帝母親懷他二十四個月才生下他,他生下來就會說話,長大了非常聰明,後來黃帝就當了帝王。因為他是「天樞星下凡」,是個「神仙」,最後「龍去鼎湖」,一條龍從天而降來接他,他騎著龍又回到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