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適度的壓力能使人積極上進,但更多時候,過度的壓力讓人焦慮不安!
職場壓力主要有兩種:
工作任務壓力。工作量太多或工作難度太大導致焦慮、抑鬱、恐懼情緒。
人際關係壓力。同事之間關係緊張導致憂慮、憤怒、恐懼情緒。
堅強的心是抗壓的基礎
抗壓能力首先比拼的就是在壓力下,誰能夠扛得住,所以得有堅強的意志和足夠的信心,缺了這個必敗無疑。如果說善不善於解決壓力來源是「術」的問題,那堅強不堅強就是「道」的問題。我們常常說某人抗壓能力強,其實說的不是這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多強,而是說這個人意志力很強大。心足夠堅強時,接下來才是化解壓力的方法論問題。
從壓力源上破解壓力
分解大任務為小目標
現在很多公司為了節省人力成本,人員足,把一個人當兩個人用。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大膽向公司提出增加人力或者提高工資的要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你不敢提,那你只好自己承受了。
面對繁重的工作目標,不妨先分解成一個個的小步驟、小目標,這樣有利於理清頭緒和分散難點。很多看起來很難的任務,當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後,感覺完成起來會變得容易多了。
心態陽光才能無敵
職場中,同事間的利益競爭、心理失衡、控制與反控制衝突、價值觀的衝突,都會讓人際關係緊張。
利益的競爭總是在所難免,只要是正大光明的,大可理直氣壯地去爭。也有人即使見你皮膚比她好也心理失衡,還有的上司對你控制欲極強……凡此種種,恰恰反映了人心的複雜。做到處事有度、獨立自尊、求同存異、工作為先很重要。想想看,在公司是同事,但出了公司大門,誰又是誰的誰?
學會稀釋壓力
工作中很多人遇到困難,受了委屈就抱怨不已,憤而離職,這其實是一種逃避壓力的做法。或許這樣的確讓你感覺輕鬆,但問題依然在那兒,你也並不會因為離開而讓抗壓能力提升。
所以在職場中,我們還得學會稀釋壓力。
做事一件件來
當你被安排了多項任務時,最好一件一件事情來做,不要總想著同時處理掉全部工作任務,因為大腦一次只能專心做一件事。如果你同時在多個任務間切換,大腦會更加焦慮。
適當讓大腦「停機」
神經科學中,「默認網絡模式」的研究表明,讓大腦「停機」一段時間更能激發創造力,加深大腦記憶,甚至提高決斷能力。因此每工作一兩個小時,起來活動活動,讓大腦出出神!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時,人類壓抑的潛意識可以通過夢境得到充分宣洩,減輕心理壓力,心情重新變得輕鬆,睡眠還能讓臟器得到休息。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上床睡覺,並保證7-8小時的睡眠。
做愉悅的事情
在勞累的一天結束後,聽一首好聽到爆的音樂,或者來一場完美的愛愛,讓大腦大腦暫時獲得新的多巴胺刺激源;也可以選擇周末到郊區踏青。這些都有助於身心的放鬆,稀釋壓力。
今天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