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珊瑚化石—良材美石,當屬珊瑚

2021-01-08 虎拍藝術網

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過去生物的遺體或遺蹟變成的石頭。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被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蹟統稱為化石。

化石有很多種,我們今天簡單說一下珊瑚化石。珊瑚化石,俗稱石柱子、珊瑚玉。常見的珊瑚化石有單體和復體兩大類型。單體珊瑚的骸體,從幾毫米到幾十釐米,通常有體壁圍繞,表面飾有粗細不等的皺紋,但在進化程度比較高級的珊瑚中,體壁退化。

復體珊瑚呈緻密的塊狀體,或細弱的叢枝狀,由許多細小的珊瑚個體組成,有的從母體的軸部或側方分芽而出,有的通過珊瑚體壁上的孔或管,或各珊瑚單體之間的共骨組織或間隙管相互貫聯。

珊瑚骸體的骨架由無數細微的,方解石質或文石質的羽針、羽簇或羽榍組成。

縱列骨骼單元主要包括刺狀或脊狀的隔壁脊或隔壁刺和板狀的隔壁,後者長短相間,呈兩側對稱或輻射對稱排列。

橫貫珊瑚骨腔分布的板狀體稱床板或橫板,是橫列骨骼單元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有些珊瑚體的邊緣還出現小型魚鱗狀或泡沫狀骨片,稱鱗板或泡沫板。

上述縱列和橫列骨骼單元在不同地史時期的各類珊瑚中,分別以不同的方式配列組合,或派生出其他組織結構,出現形形色色的骸體形態。

通過研究珊瑚化石,科學家可以研究出曾經的珊瑚生活的地域軌跡,從而尋找和開發海洋資源。所以它對於科學家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具備一定的資源研究價值和審美價值。

目前,有一塊清新亮麗的珊瑚化石亮相在國內外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從這塊化石的外觀來看,它的形狀呈放射狀,向兩邊對稱排列。它由一根根細骨一樣的羽針組成。羽針的首端像極了一顆顆愛心,令人賞心悅目。不管是從化石的資源研究價值還是審美價值,它當仁不讓會成為各位收藏愛好者最佳選擇。

相關焦點

  • 玉化的曲靖珊瑚化石
    是海底珊瑚白化後形成珊瑚礁受碳鈣滲入,在經過幾億年不斷的地殼變動、地熱、煎烤、長時間高溫高壓作用後形成化石,化石又被二氧化矽物質熔融、包裹,最後形成外觀花紋鮮亮、半透明的玉髓物質。因其明顯像菊花,玉石專家稱之為菊花玉別名為發財玉。 珊瑚玉硬度為6-7度,在國際黃石論述中稱之為「有機寶石」。
  • (視頻)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
  • 河邊撿到的神奇石頭,有人說是珊瑚化石,有人說輝木化石
    這是一塊在河邊撿到的神奇石頭,有人說這是一塊珊瑚化石,又有人說這是輝木化石,這到底是什麼奇石呢?珊瑚化石和輝木化石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其實很簡單,從這塊奇石的外形來看就可以斷定這是一塊輝木化石,其實輝木化石是雨花石中的一種,石中一些排列有序的圓形斷面的化石(我們通稱它為:蜂窩石)其實就是這種蓮座蕨目輝木科中的莖中部的維管束。目前仍生長在地球的植物類似於現今的觀音蓮座和桫欏。
  • 中外科學家在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現最早鐐珊瑚化石
    中新網南京4月28日電 (楊顏慈)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梁昆博士與加拿大、韓國珊瑚化石專家合作,在中國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的桃曲坡剖面涇河組中部發現了已知最早的鐐珊瑚化石。該物種的主要特徵是具有長而蜿蜒的鏈,且鏈與鏈之間的連接處極少,代表了鐐珊瑚屬早期演化形態特徵。 科學家將這一化石命名為「Catenipora tongchuanensis」。相關文章已經在國際古生物學期刊Papersin Palaeontology在線發表。科研人員介紹,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育保存較好的晚奧陶世生物礁,是研究奧陶紀生物大輻射的經典區域。
  • 雨花石裡藏著2000萬年前的珊瑚化石
    此外,雨花石除了外表鮮豔美麗外,它還是一種化石的保存形式,其中包裹有各種動植物化石,它們真實見證了地球曾經有過的生物多樣性,反映一個地方的生物面貌和自然環境。這些幾乎立體保存下來的化石雨花石不僅色澤多彩,具有觀賞性,而且生物結構清晰,富有科學性。
  • 畢節威寧自治縣發現2.5億年珊瑚化石
    畢節威寧自治縣發現2.5億年珊瑚化石 發布時間:2019-02-18 12:32:04      來源:畢節日報   2月14日,威寧自治縣戶外運動愛好者李英向筆者展示了她最近在該縣六橋街道發現的一塊奇異石塊
  • 做這個手鐲的珊瑚化石有3.5億年了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文 王棣/圖  提及化石,很多人都會想起博物館中展出的黑白的魚類化石,其實化石也可以非常漂亮。一位藏友帶來一隻珊瑚化石的手鐲,花紋細膩,顏色鮮亮,與博物館中常見的化石大相逕庭。  珊瑚化石手鐲  一位藏友帶來的一隻手鐲上的花紋,讓不少藏友想到蜂巢。
  • 中國科研人員將從深海珊瑚化石分析古代氣候
    中國科研人員將從深海珊瑚化石中尋找線索。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天宇正搭乘「科學」號科考船前往西太平洋,希望從那裡的深海珊瑚化石中得到若干古海洋和古氣候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利用深海珊瑚化石研究古海洋和古氣候問題始於21世紀初,而對西太平洋深海珊瑚化石的地球化學研究尚未起步。
  • 珊瑚化石揭示2萬年前海水溫度低5攝氏度
    原標題:珊瑚化石揭示2萬年前海水溫度低5攝氏度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通過分析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化石推測,約2萬年前,也就是末次冰期最嚴寒的時期,海水溫度要比約一萬年前至今的間冰期平均溫度低5攝氏度。    地球以幾萬年為一個周期,反覆出現冰期和間冰期。
  • 中外科學家在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現最早鐐珊瑚化石—新聞—科學網
    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4月28日電 (楊顏慈)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梁昆博士與加拿大、韓國珊瑚化石專家合作,在中國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的桃曲坡剖面涇河組中部發現了已知最早的鐐珊瑚化石。
  •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1/2) "← →"翻頁
  • 科學家從珊瑚化石中找到證據
    除了樹木的年輪之外,時間還在其他生物身上留下了痕跡,例如珊瑚化石。珊瑚是一種特殊的生物,它活著的時候是常年不動的腔腸動物,死後還是常年不動的有機質。經過研究,珊瑚很早就在地球上出現了,因此可以通過研究遠古珊瑚的化石來研究過去地球的自然環境,同時可以了解過去地球一年的長短。那麼珊瑚化石中什麼部位是獲知一年長短最關鍵的信息呢?
  • 男子江中遊泳撿到3億年前珊瑚化石(圖)
    成都理工大學,一名工作人員在觀看化石上的紋理。  最近,一塊石頭闖進了成都市民王加林的生活。昨日,經成都理工大學古生物專家王教授最終鑑定,該化石是泥盆紀時期的珊瑚化石。  8月中旬,王加林和朋友一起到崇州市文井江遊泳。水性不錯的他潛到了3米多深的水下,恍然間在江底發現了一塊特別的石頭,「遠遠看上去,與其他石頭不同,上面有一些白色紋路。」  從小對石頭感興趣的王加林很好奇,他潛到江底和朋友一起合力將石頭撈上了岸。「這石頭看上去不大,撈出水才發現特別重。」
  • 女子山谷中看到長滿菊花的石頭,撿回家後才知道是珊瑚化石
    前兩日,一女子在組團爬山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石頭,石頭的表面長滿了小雛菊,看起來非常的漂亮,然後女子就把它們帶回了家,回家後她的老公告訴她:這種雛菊石頭其實就是一種化石!女子越看越覺得喜歡,就撿了幾塊帶回了家,從裂開的橫截面中這位女子猜測:可能是一種礦物質入侵石頭內部而產生的花紋,也有可能是類似「菊花」的植物化石。她老公下班回家,看見桌子上擺放的石塊後說:「你桌子上怎麼放著這麼多石頭塊?」女子說:「這是我從山上撿到的,看著很漂亮就帶回來了,你看看它們是什麼石頭,為什麼表面會有花朵?我覺得有可能是菊花化石。」
  • 地球上出現過最長一年,大約有399天,珊瑚化石還原當年的一切!
    一開始人類還沒有解開地球公轉秘密,只能通過珊瑚的生長習性,來觀看海水的溫度變化,目前珊瑚被稱為海洋活化石,早在奧陶紀時期,珊瑚已經出現了,這種生物系屬於動物又屬於植物,科學家的心目中,正是因為珊瑚的出現,可以讓我們直觀了解史前地球的模樣,珊瑚化石的出現解決了人類多年都沒有解開的地球公轉秘密,同時它在向我們透露了一個消息,曾經地球上一年大概有13個月,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 馬爾康珊瑚化石檢測送檢到哪裡
    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水泥在建築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建築材料。目前,整個建築水泥市場仍處於持續增長期,水泥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水泥的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建築的質量。那麼,水泥檢測執行的標準有哪些呢?摘要:混凝土結構是現在為常用的承重結構,性能優越、價格低廉,在我國的基礎工程建設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 被天兔颱風重創 墾丁珊瑚「像被炸過一樣」(圖)
    原標題:被天兔颱風重創 墾丁珊瑚「像被炸過一樣」(圖)  據臺灣媒體報導,四年前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的墾丁珊瑚,好不容易復原,日前天兔颱風過境,墾管處人員潛水觀測,發現跳石和後壁湖海域的珊瑚「像被炸過一樣」非死即傷,比莫拉克颱風還嚴重。  「好恐怖,原本繁盛瑰麗的瑚瑚礁美景,變成礁體破裂、枝體斷肢的悽慘景象!」墾管處潛水員帶著防水照相機潛下後壁湖海域,被海底「滿目瘡痍」的景象震懾。
  • 看 這些化石3億多歲!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健源  近日,三水市民趙先生向本報報料稱,他在佛山三水與廣州花都交界處發現了珊瑚和貝類化石。地質與古生物研究專家張顯球鑑定後表示,在這一批化石中,至少可辨認出珊瑚、腕足類、海百合莖等三種古生物化石。張顯球認為,珊瑚、腕足等化石是典型的海相化石,這些化石的發現,進一步證明在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廣東大部分地區都是一片大海。
  • 雅俗共賞的化石收藏:紅珊瑚價格昂貴(圖)
    化石中的矽化木和日本紅珊瑚。     現在流行礦石收藏,五顏六色,擺置在廳堂,確實讓家裡增色不少。但是,如果不懂行,一定不要盲目收藏礦石。許多礦礦石含有放射性,比如含鈾礦石與稀土礦石,例如獨居石、銅綠雲母等等;還含有毒性,比如鉀石鹽、毒重石等等。這些有害的礦石絕大多數不會進入奇石市場,但也有一部分會進入,比如綠柱石,含有一種很稀有且很昂貴的金屬鈹,鈹可導致人體急性中毒,但一般情況是在提煉過程中,通過粉塵、煙霧與蒸汽等形式進入人體肺部引起中毒,也可通過破損皮膚接觸引起中毒。
  • 八字腦珊瑚,珊瑚界的一股清流
    關於腦珊瑚,一定是海缸裡面出現率最高的珊瑚種類了,肥嘟嘟的身材,流光溢彩的顏色,籠絡了眾多魚友的心。它也是絕對是珊瑚界中的一股清流,從幾十元的入門級八字腦,到土豪心頭好的各種甜甜圈,讓我們很輕易就能體驗到珊瑚的瑰麗和神奇。八字腦珊瑚腦珊瑚因其群體骨骼與組織部分相連,呈現出如人腦般的紋路的珊瑚種類。因此而得名為腦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