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數》上有這樣一則筮案,「取類而言。如『樓』字,筆畫多,不可分解。以樓取義,乃重屋也。重屋拆開,乃千裡屍至,問字人必有人死在外,屍至之事。」(參 《梅花易數》P 142 九州出版社 2012-01 )
這則筮案的佔斷思維非常靈活高超。拆字者針對「樓」的解析,運用了「迂迴戰術」,藉助一個「重屋」來取類,而後,緊扣「重屋」來拆解破譯。妙不可言。
這種佔斷技法,筆者命名為「借屍還魂」。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拿到一個字、一個象意或者一個卦,而感到無從下手的時候,運用「迂迴」戰術,結合該字、該象意或者該卦的內涵意義,巧妙轉借,另起爐灶,在解構後重新判斷。這對於預測師的靈性思維、通變思維有著很高的要求。
當然,也是有跡可循的。梅花易之所以被稱為「心易」,原因是不僅重技法,更重心法。心法者,胸次玲瓏,圓融通透也。對於「心法」,我們該如何認識呢?筆者在此淺解一二,希望有助於後學的境界層次提升。
⒈心和事的對應。
毋庸置疑,人唯有心靜,才能智慧生。佛陀曾經如實說,邵雍仙師的書作中也多次提及。原因何在?人體好比一個龐大的信息接收器,心靜如同排除幹擾和雜亂的音頻。唯有心靜,方可溝通自己的元神,能量具足,方可「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當預測師的內心平如如湖水,波瀾不驚的時候,瞬間的感覺、感知和感應,都是一種信息場的溝通。甚至,一件事情的吉兇成敗,無需起卦,早已瞭然於胸。此乃「心和事的對應」。
⒉心和物的感應。
不管是一個物體還是數個物體,凡所有相,盡皆有情。這種「情」可以理解為現代科技所論證的磁場、引力波。科研表明,事物和事物之間、事物和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隱性的信息能量場,彼此之間相互作用、互相影響。當一個人的修為層次提高之後,能夠敏銳地感受到事物的「有情有義」。倘若是,在解析佔斷的過程中,則如虎添翼。
⒊心和境的圓應。
圓應,就是感應的圓融通透,感悟的通達無礙。這如同佛陀所講的「神通」之境。其實,並不神奇,文學作品中常講的「神來之筆」,和易學佔斷術中的「圓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歸根結蒂,是預測師的心智抵達一定高度後的藝術再加工、再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