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0月16日訊(通訊員 劉英華 記者 楊甜子)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策劃了一場特別的糧食展覽活動。外院學生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將鷹嘴豆、椰棗、石斑魚等動植物的獨特之處都用英文精準的翻譯出來,給各種或司空見慣,或聞所未聞的糧食種類做了精彩的講解。
「你知道嗎?鷹嘴豆的英文翻譯原來這麼有趣!」來自大三的法語專業講解員封雨青在展會現場介紹到,「chick是雛鳥的意思,而pea指的是豌豆,但它們組合在一起之後的『chickpea』卻變成了鷹嘴豆。鷹嘴豆大家是不是很少見到?因為此類糧食品種分布於黎巴嫩、印度等地,它營養成分全、含量高,是製作黎巴嫩特色食品霍姆斯醬的主要材料,也可同小麥一起磨成混合粉做主食用,既能改善食品的營養價值,又不破壞其風味和物理結構,你們說奇妙不奇妙?」大家紛紛點頭讚嘆語言的精妙,每個單詞組合和分開的意思大不相同。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一個農作物,大家看到『date palm』會想到什麼?」有同學搶答道:「在手掌心上寫下日期!」剛搶答完,同學們一陣哄堂大笑。英語專業講解員黃禕瑋解釋道,date palm其實指的是一種叫「椰棗」的農作物,它產於中東、北非,營養豐富,尤其富含果糖,又因其果糖血糖生成指數最低,所以可供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可謂是營養佳品。「『grouper』這個單詞大家猜猜是什麼意思?」有學生疑惑地回答:「難道不是團隊成員嗎?」「那你的誤會可就大了!」黃禕瑋解釋道,「Grouper特指一種魚類——石斑魚,它盛產於科威特,是當地主要食用的農產品,具有營養豐富、肉質鮮美、低脂肪、高蛋白等特點,還是我們國家高檔筵席必備的上等食用魚。我想下一次你再見到這個單詞『grouper』,你一定不會再認錯成團隊成員啦!」觀看展覽的學生紛紛點頭,表示這次展覽真的是讓我們記憶深刻了。
在甘肅長大的法語專業學生講解員賈磊熱情地向每一位駐足觀看的同學分享來自家鄉的特色農糧作物,他還自豪的告訴現場同學:「我們甘肅現在市場上的糧食和農產品種類可豐富了,真正可以實現『足不出戶,吃遍天下』了呢。」
外國語學院的孫冬教授表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和源泉,它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是填鴨式的教學,這次的翻譯活動既讓學生們自己掌握了語言的精妙,又能體會到實踐的樂趣,讓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語言的喜悅,我們要不斷創造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語言環境和氛圍,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