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河南商城:荒山變茶山 綠色鋪就致富路

2021-01-08 國際在線

  中國青年網信陽11月28日電 「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望著萬畝油茶園,河南商城長竹園鄉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煥友高興地說,靠著這滿山油茶樹,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滿山的油茶樹。張香麗 攝 

  因土壤氣候適宜,商城縣歷來有種植油茶的傳統。過去因重視不夠,油茶野生為多。近幾年,商城縣利用自身優勢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種植業,幫扶貧困戶種植油茶,帶領老區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貧困戶嚴資鳳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嚴資鳳身患重病失去勞動能力,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老伴胡作成既要供孩子上學,又要給妻子治病,欠下20多萬元的債務。長竹園鄉黨委、政府和新建村村委了解到情況後,主動找到胡作成,對他家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把村裡1000多畝荒山承包給他,胡作成開始承包荒山種植油茶。 

油茶是個好東西。張香麗 攝 

  從承包荒山開始,胡作成常年吃住在山上,經過4年的努力,過去的荒山變成現在的茶山。「現在俺家依靠油茶產業脫了貧,一年下來收入少說也有五六萬元。」身體已經恢復的嚴資鳳說,現在自己的兒子大學畢業留鄭工作,兒女各自成家,家裡不僅還清了債務,還在街上蓋起了3層樓房。 

  像嚴資鳳家一樣,通過承包山茶林地,種植油茶穩定脫貧的,在當地比比皆是,油茶已經成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為把油茶產業做大做強,商城縣通過低產林改造、油茶林補植補造等方式,高標準打造白沙嶺、觀陣山、野人溝、涼亭崗等多個油茶基地,培育了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等多個油茶加工企業。其中,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油茶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值3億元,覆蓋兩河口、肖畈、關門河、新建、周灣等多個村莊。 

村民在苗圃基地養護幼苗。張香麗 攝 

  在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的苗圃基地,油茶幼苗正在傲寒生長。「這是我們引進的優良無性系高產油茶品種(長林系列),油茶掛果期由老品種的八到十年縮短為三到五年,畝產由老品種每畝三到五公斤增至二十到六十公斤。」據謝煥友介紹,這種優質品種為商城縣乃至整個大別山地區發展油茶提供優良無性系油茶種苗,為推動大別山地區油茶產業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山區經濟的發展「優勢在山,潛力在山,希望在山」。昔日一片片貧瘠的荒山禿嶺,逐步蛻變為今時一座座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截至目前,商城縣家家都有油茶產業,全縣油茶發展規模達24萬畝,掛果面積16.5萬畝、茶油毛油年產量1670噸,年產值達3.5億元,有效帶動1.2萬名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油茶已然成為老區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引擎和建設幸福商城的靚麗新名片。(張香麗)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衡陽新階聯大走訪感受雙全新村鄉村振興的喜人景象
    「這裡以前都是荒山,根本沒有路,是用炸藥一點一點炸出來的路。」近日,衡陽市委統戰部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開展「美麗鄉村·新階視角」社會服務暨新階層代表人士談心活動。活動首站來到了市級「同心美麗鄉村」——衡山縣開雲鎮雙全新村。雙全新村舊貌變新顏的故事,讓新階層人士深有感觸。
  • 【決勝2020】一片小茶葉 蹚出脫貧致富路
    近年來,西鄉縣依託資源稟賦,把茶葉確定為產業扶貧的重頭戲,緊緊圍繞打造茶葉經濟強縣目標,走出了一條因茶興業、因茶致富奔小康的產業扶貧之路。  強基礎茶產業引領脫貧 致富路  11月1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陝西省委網信辦承辦的「決勝2020·陝西擔當」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了位於西鄉縣的陝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
  • 廣安:推進鄉村振興 荒山變綠更「生金」
    「以前這裡雜草叢生,草比人還高,無路通行,要爬上山頂很費勁。」鰲山村第一書記曾俊達告訴記者。 轉變,從2017年開始。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鰲山村利用山村丘陵坡地面積大、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美、村風民風優良等優勢,大膽開展「田園變果園、農民變股民、山區變景區」的「三變」改革活動,村裡成立了山裡紅農村種植專業合作社,將無人種植的閒置土地、雜草叢生荒野之地統一規劃,進行除雜、開荒,利用到戶項目種上了李樹、桃樹,套種了油牡丹、芍藥、黃精、白芨等中藥材。
  • 綠色生態,這就是開遠的幸福「底色」!
    綠色生態,這就是開遠的幸福「底色」!」的生態河岸荒山披綠裝樹成行,林成片在白土牆林場二臺坡造林基地1500畝山地全部披上了綠裝山上植被繁茂山中林草鬱蔥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作品、入展作品名單  油畫 37 梁小榮 決勝小康之勤勞致富
  • 茶山開遍信貸花
    站在餘慶縣鬆煙鎮二龍村茶山觀景臺,滿山茶花飄香,一陣涼風襲來,一片白色茶花瓣緩緩落在肩上,眺望著天邊卻找不這片茶海的盡頭。 誰能想到8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 因為一個電話,因為一個人,這片曾經雜草叢生的荒山變成了如今帶動當地農民致富的金山銀山。 回鄉,源於一個電話,更是承擔一份責任。
  • 河南適合小住的山水古村:2萬畝茶山環繞,春天踏青好去處
    最近河南天氣是萬裡晴空,豔陽高照,氣溫也不斷上升,讓人恍然覺得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比起其他季節,春姑娘是害羞的,它往往會躲藏在樹林下、鄉間中,等待他人發現,因此便有尋春踏青一說。今天小鹿給大家介紹一個河南春天踏青好去處,有2萬畝茶山環繞,它便是郝堂村。
  • 決戰決勝2020年終盤點特別報導|彭水公路到門口 日子甜心頭
    如今從集鎮到鄉村、從幹線公路到偏遠村道,一條條「暢、潔、美、安」的「四好農村路」縱橫交錯,編織出四通八達的鄉村公路網絡,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逐步成歷史,一個個鄉村,一戶戶農家拓寬了致富路,打開了致富門。 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農村公路建設,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 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小康路上有「三變」
    在小康路上,白沙鎮對標全面小康要求,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想方設法推動群眾增收致富,全鎮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生活條件變了 小康更有品質深秋的白沙鎮柿子村,雲霧繚繞,條條整潔乾淨的水泥路蜿蜒在山間,幢幢新建房屋坐落在山野田園。柿子村村民楊友波之前住的是夯土房子,年久失修,經常漏風漏雨,還有垮塌危險。
  • 宜昌「美麗宜道」 ,鋪就康莊大道
    這五年一條條「美麗宜道」為老百姓鋪就了致富的康莊大道1堅持「三防共治」打造新常態下的「平安路網」➤扮靚綠色發展「成長軸」追求顯山露水。秭歸芝茅路向大自然借景,一路體驗「山水田橙壩港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堅持依山就勢。夷陵區宋百路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自然生態,宜彎則彎,隨坡就勢,宜昌版「秋名山」豐富了駕乘體驗。
  • 「利索人」王沛國的致富路
    「利索人」王沛國的致富路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孫瑋 梁興鑫「王沛國是個利索人」,提起王沛國,這是村裡人對他一致的評價。初次見到王沛國的時候,他正在忙著照料他的「羊寶寶」和「豬媽媽」,別看它們現在還沒被賣出去,這些可都是王沛國的"搖錢樹"。
  • 放羊變養羊標準化羊圈帶來致富路
    放羊變養羊標準化羊圈帶來致富路     鹽邊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本報記者 寇敏芳    8月24日,見到鹽邊縣格薩拉鄉坪原村村支書謝克古時,他正著急:四個規規整整的標準化羊圈「碼」在山凼凼裡已經幾個月了,
  • 娜四:放下獵槍出深山 撿起茶籽進茶山
    原標題:娜四:放下獵槍出深山 撿起茶籽進茶山今年31歲的勐海縣曼班三隊村民娜四,曾是曼班三隊唯一的女獵人,斷糧時鑽進深山追蹤獵物、設置陷阱、拉弩射箭……20米外的野豬,當年她一箭就能放倒。如今,走進茶山,精心種茶、精細管護,聯繫商家、賣出好價……這是曾經深居山林的娜四從來沒有想過的生產生活方式。
  • 「出彩河南人」2020鄉村振興人物 候選人事跡簡介(按姓氏筆畫排序)
    代玉建2017年獲司法部「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稱號,2016年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入選「河南十大三農新聞人物」;2017獲「河南青年五四獎章」;2017年被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等6部門授予「河南最美村官」稱號;2020年被省委宣傳部、團省委評為「新時代河南向上向善好青年」。2.
  • 河南南召:奮力打贏「雙勝利」 生態扶貧收「紅利」
    「永海哥,這塊紅梅樹栽植完了,你和嫂子到那塊玉蘭地裡,把新栽種玉蘭樹澆澆水,這可是群眾致富的『搖錢樹』。」「鄉親們,咱們少休息一會兒,然後加把勁,中午放工前,把這批紅梅樹全部栽種完,農事不等人啊!」 不負春光大造林 不誤農時勤耕耘。
  • 同安區軍營村、白交祠村走出「產業生態」融合的鄉村振興路
    19日上午,在山路上兜兜轉轉大約200個彎後,記者乘坐的同安606路公交車駛入蓮花鎮軍營村,停靠在站點。車內十幾個快遞包裹作為「同行乘客」,被等候的軍營村郵政驛站經營者蘇銀坂取出。  隨後,經營農村淘寶店的他,迅速將銷售出的茶葉、地瓜、蜂蜜等高山農特產品,以及軍營村、白交祠村等附近村民的快遞件,送上606路公交。
  • 天然美味營養健康,選綠色原生態農產品上天廚府就夠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城鎮居民對綠色安全的農產品需求越來越強烈,同時對購物便利性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傳統的農產品流通體系越來越難以適應消費者新的需要。
  • 「e路同心」2020年5月17日 星期日
    總書記和我話扶貧◆「去嘎查的路」是幸福小康路 ——回訪全國人大代表、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吳雲波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都會參加代表團審議。「脫貧」成了他與代表們的必談話題。
  • 六大茶山,雲南六大茶山現狀分享
    東北與革登茶山為 鄰,西南接小勐養、勐罕和勐寬三個壩子,現為景洪市的一個鄉級行政單位。攸樂茶山歷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雲南大葉茶的中心產地,歷史上最高產量達2000擔以上。攸樂山種茶,年代久遠,相傳茶是孔明遺種,故尊奉孔明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設過同知府和專管捕「盜」的普洱通判。1942年國民黨軍隊開進攸樂茶山,燒殺搶掠,茶農四逃,茶山荒蕪,茶葉生產受到嚴重破壞。
  • 代表委員微記錄②|李建川:種好「致富果」讓村民的日子像臍橙一樣...
    5年時間,過去布滿野草的荒山如今已被黃澄澄的臍橙覆蓋,當地村民也迎來全新的致富門路。當選第十三屆湖南省人大代表以來,李建川忙事業的同時,保證三分之一的時間深入基層一線,聽民聲,解民憂,3年時間提出各類建議20多條,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誓言。李建川走訪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