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信陽11月28日電 「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望著萬畝油茶園,河南商城長竹園鄉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煥友高興地說,靠著這滿山油茶樹,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滿山的油茶樹。張香麗 攝
因土壤氣候適宜,商城縣歷來有種植油茶的傳統。過去因重視不夠,油茶野生為多。近幾年,商城縣利用自身優勢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種植業,幫扶貧困戶種植油茶,帶領老區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貧困戶嚴資鳳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嚴資鳳身患重病失去勞動能力,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老伴胡作成既要供孩子上學,又要給妻子治病,欠下20多萬元的債務。長竹園鄉黨委、政府和新建村村委了解到情況後,主動找到胡作成,對他家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把村裡1000多畝荒山承包給他,胡作成開始承包荒山種植油茶。
油茶是個好東西。張香麗 攝
從承包荒山開始,胡作成常年吃住在山上,經過4年的努力,過去的荒山變成現在的茶山。「現在俺家依靠油茶產業脫了貧,一年下來收入少說也有五六萬元。」身體已經恢復的嚴資鳳說,現在自己的兒子大學畢業留鄭工作,兒女各自成家,家裡不僅還清了債務,還在街上蓋起了3層樓房。
像嚴資鳳家一樣,通過承包山茶林地,種植油茶穩定脫貧的,在當地比比皆是,油茶已經成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為把油茶產業做大做強,商城縣通過低產林改造、油茶林補植補造等方式,高標準打造白沙嶺、觀陣山、野人溝、涼亭崗等多個油茶基地,培育了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等多個油茶加工企業。其中,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油茶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值3億元,覆蓋兩河口、肖畈、關門河、新建、周灣等多個村莊。
村民在苗圃基地養護幼苗。張香麗 攝
在長園野生茶油有限公司的苗圃基地,油茶幼苗正在傲寒生長。「這是我們引進的優良無性系高產油茶品種(長林系列),油茶掛果期由老品種的八到十年縮短為三到五年,畝產由老品種每畝三到五公斤增至二十到六十公斤。」據謝煥友介紹,這種優質品種為商城縣乃至整個大別山地區發展油茶提供優良無性系油茶種苗,為推動大別山地區油茶產業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山區經濟的發展「優勢在山,潛力在山,希望在山」。昔日一片片貧瘠的荒山禿嶺,逐步蛻變為今時一座座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截至目前,商城縣家家都有油茶產業,全縣油茶發展規模達24萬畝,掛果面積16.5萬畝、茶油毛油年產量1670噸,年產值達3.5億元,有效帶動1.2萬名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油茶已然成為老區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引擎和建設幸福商城的靚麗新名片。(張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