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法律未明確規定烏木所有權 誰發現就歸誰

2020-11-30 搜狐網

  7月1日,一則《疑似千年烏木在惠州東江水域打撈出水》的新聞登上各大門戶網站。一時間,圍繞烏木的爭議又起,這次又是怎麼回事呢?

  2014年底,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人林某和劉某一起在東江江底打撈出44根木頭,約55噸重。6月28日,正與買家談判的林某被村民舉報盜竊國家財產,此後木頭被警方暫扣。經初步鑑定,這批陰沉木屬烏木,價值50萬元以上。

  這批烏木怎麼處理?據惠城區文廣新局局長劉少輝介紹,如果是烏木,就有經濟價值和考古價值,肯定屬於國家財產。如果經鑑定不是烏木,只是一般木頭,沒有什麼價值,是可以歸還給發現者的。

  其實自2012年,我國已經發生了十多起「烏木之爭」。2012年春節,四川農民吳高亮在自家地裡發現了7塊烏木,總估價一度高達兩千萬元。烏木被收歸國有,當地政府雖承諾給吳高亮最高獎勵,但最終只獎勵7萬元了事。吳高亮對當地政府提起行政訴訟。這是國內首例關於烏木所有權之爭的官司。最終,法院駁回了吳的起訴。

  爭論1

  烏木是不是孳息物?

  在中國著名民法學家、物權法核心起草人梁慧星看來,此事應適用於《物權法》第116條的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村民在河道中發現烏木,河道屬於國家所有,烏木就應由河道所有權人國家取得。」梁慧星解釋。

  國土資源部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孔德峰則稱:「天然孳息是指由原物產生的收益,蘋果對於果樹來說算天然孳息,麥粒對於小麥來說算天然孳息,那烏木對應的原物難道是河道嗎?」

  爭論2

  烏木是不是埋藏物?

  目前,多數法院援引的都是1987年起施行的《民法通則》第79條:「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柳經緯認為,不是人為的不能被認為是埋藏物或隱藏物。

  針對柳經緯的觀點,孔德峰稱:「埋藏物,在通常意義上講就是埋藏在地下之物 ,並沒有限定一定是人為埋藏的。柳教授所說的民法上的『通常理解』,所指的只是一些研究者的意見而已。

  爭論3

  烏木是不是礦產?

  「烏木並不屬於文物或植物,進一步推定的話應屬於礦產資源。」烏木是經過成千上萬年的地下碳化形成,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單志國稱,「這與鑽石的形成過程非常相似,依據法理推定,可定性為地下礦藏。按照《物權法》第46條規定,『礦藏、水流、海域屬於國家所有』」。

  但是在法律上,烏木並不是自然普遍存在的自然物質,國土資源部發布的 《礦產勘查開採分類目錄》 (2006年)也不包括烏木。

  爭論4

  是不是先佔先得?

  柳經緯表示,由於烏木的所有權在現行法律中並無明確規定,應適用於民法原理的「先佔原則」,即無主之物,誰發現就歸誰。

  不過,據廣東省凱揚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波介紹,《民法通則》遵循「凡是法律規定不屬於個人所有的,一律歸國家」的立法邏輯。《物權法》迴避了「先佔」制度,因為這顯然與無主物歸國家所有相衝突。

  專家表示,按現行法律,只要是「無主物」,都會掉入國有的籮筐。而事實上,大量民間挖掘、買賣烏木已成為經濟活動常態,無主物統歸國有,政府往往會陷入「抓大放小(選擇性執法)」、「疏於管理」、「與民爭利」的窘境,面臨社會更多詰問。網上的一份調查顯示,多數網民不支持烏木上交國家。在孔德峰看來,「天價烏木之爭,儘管政府並不越權,但還是反映出社會公眾對於公權任性、無節制的焦慮。這種焦慮的存在,使本屬於法律爭議的問題,無法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

  新京報全媒體見習編輯 沙璐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報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5/07/03/369317.html report 1898 7月1日,一則《疑似千年烏木在惠州東江水域打撈出水》的新聞登上各大門戶網站。一時間,圍繞烏木的爭議又起,這次又是怎麼回事呢?2014年底,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人林

相關焦點

  • 漁民撈千年烏木被扣:無主物歸國家
    有時候我們說,法律不外乎人情,這不是說人情可以幹擾司法,而是說,我們的法律條文,還是得要適當照顧到當下的風俗人情。動不動沒收人家東西,就顯得很沒人情。  廣東惠州漁民撈出44根千年烏木,重達數十噸,毫無意外,被當地警方暫扣了,有可能被收歸國有。民間發現烏木被沒收,不是第一次了,官方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 「無主物」界定不清才引發烏木之爭
    9月3號,江西修水縣農民梁財在東山村的河道裡挖掘出一根長達24米、直徑1.5米、重80噸的疑似烏木,消息傳出後,有人預測這根「烏木」價值數億元。儘管現在這根樹木的性質和價值還沒有完全確定,但是這根樹木的所有權的爭論卻已經拉開了序幕。(9月14日央視)  如果沒有梁財,這根樹木也許將永遠「深埋河道無人知」。
  • 官方尚未就狗頭金歸屬表態 黨媒刊文:到底該歸誰
    原標題: 官方尚未就狗頭金歸屬表態 黨媒刊文:到底該歸誰  新疆青河縣牧民發現近8公斤天然金塊  撿到「狗頭金」 到底該歸誰  東方網2月9日消息:家住新疆青河縣阿尕什敖包鄉牧民定居新村的牧民別熱克·薩吾特,這幾天成了新聞人物——他撿到了大寶貝,可是,這寶貝終究會不會歸他還沒定,各種說法都有
  • 房子賣了地下室歸誰,法官這樣說
    房子賣了地下室歸誰,法官這樣說 2020-11-2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子打撈烏木55噸欲賣被扣 警方:依法收繳(圖)
    媒體記者清點現場發現,烏木數量並不是此前公布的44根。惠城區文廣新局局長劉少輝回應,有4根古木因在岸上的時間較長,有1個多月之久,該局在接受時就發現這4根烏木已變質腐爛。對此文廣新局已經拍照做了資料留存。他還介紹,昨日傍晚,該局已用溼棉被覆蓋到烏木上進行保護。
  • 狗頭金系無主物,法律應尊重先佔者
    對於偶然發現的物品,法律並非沒有規定,憲法規定礦藏、水流等自然資源歸國家所有,也即全民所有;文物保護法規定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的一切文物歸國家所有;礦產資源法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民法通則規定,所有人不明的隱藏物、埋藏物歸國家所有。只不過,一般而言,在公民上交所發現的上述物品時,可以獲得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 無權處分行為的法律效力及相關法律制度
    一年多後,某甲因故仍未歸,又一時聯絡不上,某乙遂與商場籤訂該保健品銷售合同。經某甲歸國後追認,該銷售合同有效。當然,追認的形式權利人既可以向買受人作出追認,也可以向處分人作出追認。無論向誰作出追認,其法律後果都由權利人承擔。法律這樣規定,對於在特殊情況下為保護他人財產利益而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是個鼓勵,更重要的是,促進了資源能向有效發揮作用的地方實行流轉,防止了資源的浪費。
  • 民法典學習筆記(物權編——第二分編:所有權)
    雖然《土地管理法》之前法律未明確規定「農村村民住宅」屬於徵收補償範圍,但實際徵收過程中也是列入屬於徵收補償範圍的,所以《土地管理法》和民法典做如此修改,起到的是一個強調的作用,以特別強調對農村村民住宅的保障。2、無居民海島第248條規定: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無居民海島所有權。
  • 法律已明確!1月1日正式實施!
    其實,《民法典》已經給老百姓們吃了一顆「定心丸」:70年產權到期將自動續期,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解讀:《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 「微信錢包」裡的「零錢」,到底歸誰?
    「微信錢包」裡的「零錢」,到底歸誰?有一種意見認為應認定銀行卡的持有人對資金享有所有權。而在現實中,存在不少子女為父母的微信綁定自己銀行卡的情形。本案經全面審查證據,確認爭議「微信錢包」內的資金並不屬於綁定的銀行卡持有人所有,支持了「媽媽」的執行異議。
  •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是什麼
    一、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是什麼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我國物權法專章規定的不動產所有權一種形態。所謂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指的是權利人即業主對於一棟建築物中自己專有部分的單獨所有權、對共有部分的共有權以及因共有關係而產生的管理權的結合。
  • 《北京仲裁》專題|買賣型擔保的法律效力研究
    ● 關鍵詞買賣型擔保 擔保合同 物權法定 意定擔保債權 清算一、問題的由來:《九民紀要》的粗疏規定《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以下簡稱《九民紀要》)統一了全國法院在審判業務中對讓與擔保的態度,肯定了清算型讓與擔保的物權效力,明確規定:「債務人或者第三人與債權人訂立合同,約定將財產形式上轉讓至債權人名下,債務人到期清償債務
  • 鄭淵潔作品角色被註冊商標 商品化權亟須法律明確
    然而,一個令鄭淵潔困惑的現象是,近年來,他發現自己創作的作品角色被多家企業用於註冊商標或者用於商號中,但並沒有獲得他的授權。鄭淵潔的遭遇並非孤例。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稱,這實際上就是智慧財產權法學界討論多年的「商品化權」問題,即將知名形象、知名作品名稱付諸商業性使用的權利。為了保護相關當事人的權益,更好的方式是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商品化權。
  • 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添附(附合、混合、加工)、先佔
    ③前述規則不適用於加工承攬合同(因為在加工承攬合同中,雙方已經約定了所有權的歸屬)。   特別提示 依照前述添附(附合、混合、加工)規則,使添附物所有權如一人獨有或者數人共有(所有權的單一化),其有強制性質,當事人不得任意變更。但究竟由誰取得所有權或是否共有,屬於任意性規範,當事人可以約定添附物所有權的歸屬。例如:甲擅取乙的油漆油漆自己的汽車。
  • 夫妻倆人的房子寫誰的名字真的沒有關係嗎?看完你會出冷汗!
    夫妻倆人的房子寫誰的名字真的沒有關係嗎?看完你會出冷汗!我們一直認為,婚後夫妻兩人共同購買的房子肯定是屬於夫妻雙方的財產。無論寫誰的名字,都是兩人的共同財產。但是在如今複雜的社會,經濟也是非常的複雜。很多人會想方設法鑽法律的空子,為了一已私慾,會想出很多讓法律也無法制裁的點子來。
  • 狗子一夜未歸,隔天回來後主人緩不過神來:這是招誰惹誰了?
    這天狗子又一夜都未歸,男子也不是很擔心,畢竟都習以為常了。可是當狗子隔天回來的時候,男子半天都緩不過神來,心裡頓時有些心疼它了:這是招誰惹誰了?男子趕緊把狗狗送往醫院去就醫,本來還以為是被誰插了很多針,後來才發現是某種動物的刺,男子搖了搖頭:這是找誰幹架去了?
  • 婚姻法新規定:2019離婚時這些東西只能歸一方所有,你怎麼看
    別急,2019年新婚姻法規定已經出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否合理。第一個要說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問題,男方婚前購買的車房應該怎麼辦。這裡我們說的主要是男方婚前全款購買的車房,因為貸款買房,婚後夫妻雙方共同還房貸,肯定都有份兒。在以前,夫妻離婚時,我們主要看房產證上是否有女方的名字,而並不關注這個房產是婚前還是婚後。
  • ​彩禮、家暴、生育、離婚……最高法明確了這些婚姻大事(附...
    ——婚前父母幫買房的出資屬於個人財產婚前父母幫忙買的房子是個人財產還是歸夫妻共同所有?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