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首日題記
始到瓊崖奇事多,
騎友一波又一波。
紅色遺存隨處見,
接受教育健身板。
一、初識輪船
2018年12月2日,昨天晚上在輪船上渡過,說實話,俺們幾個北方佬,沒有坐過這麼大的輪渡船,對於船上般下、船裡船外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
上船後,我們按照輪船貨艙管理的指示在一個小角落裡將心愛的坐騎放置好,就在我們要走出去時,就看見那些大貨車也一輛接一輛地開上船,開進了貨艙。平時在公路上看到那麼長、那麼大的貨車,在輪船的貨艙裡竟然顯得那麼小。
這個輪船的貨艙裡停放了三溜車,一溜有六輛車,而且貨車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這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為了省錢,我們買的是三等船票,剛上船時,船上的管理人員不讓我們隨意走動,但是,快到半夜時,輪船上靜悄悄的,沒有人走動,我們乘坐的輪船在朝南方向航行,此時,真的感覺到我們乘坐的輪船就是茫茫上的一片樹葉,隨著海浪在起伏。
輪船在高南航行,我們在各自的床位上睡覺,但是因為興奮怎麼也睡不著。於是輕輕下床,悄悄出了艙門,剛在頂層的甲板露頭,就看見甲板上也有人,原來也有和我們一樣的遊客想乘夜裡人少的時候看看深夜的大海,感受一下茫茫深夜船在海上漂的感覺。
這樣,我們就乘多數人熟睡之際,躡手躡腳地將船頭船尾看了個夠。
二、邂逅騎友,瞻仰紅色遺址
約早晨五點時分,我們過了瓊州海峽,在天色朦朧中下了輪船,天色較暗不適合騎行,所以大家在一個花園邊坐下來休息。待天色大亮葉,一個綠色清秀的海口市便呈現在眼前。我們匆匆離開港口,找地方簡單吃了早餐,確定好方向,就興衝衝的真既定的目標出發了。
因昨天在北海市邂逅來自全國的幾波騎友,而今天環島騎行首日,有點冷清,心裡暗想:環島騎行不會就這麼點吧?
事實證明我們的猜測正確。我們騎出東線不遠就邂逅成都、天津、安徽等多地的好幾波騎友,有順騎的,也有倒騎的,且有幾波即將完成環島。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在騎行途中,偶遇海南517騎行驛站小李,於是合影留念。
每次和騎友相遇 無論是迎面面來擦肩而過的騎友,還是相向同行幾公裡或半天,我們都熱情地揮手致意,使平淡的騎行充滿了溫馨。
而最令我驚喜的則是離開海口不遠,就看見幾處紅色遺存的指示牌,有紅軍瓊崖縱隊遺址、有瓊崖縱隊創始人馮白駒故居、有蘇尋三鄉人民烈士紀念碑 、有國家副主席宋慶齡故居等。的確,每看到一處就讓我為之一振,心跳加快,熱血沸騰。原來讓我們敬慕已久,為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之奮鬥終身的前輩和先烈們都或出生或成長在這個地方,且第一次感受到距離他們是如此的親近。
說實話,因為在部隊二十餘年的軍旅生涯,所以,紅色情結已經銘刻在我心裡,並時時為之嚮往,我總想,如果條件允許,將以騎行的方式去瞻仰、懷念、探望所有的紅色遺址,以了卻自己心中個難以技抹去的紅色夙願。
一路騎行走來,受紅色教育的過程很開心,很享受,而騎行的過程和結果則令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接受教育和享受紅色文化!
三、感受僑鄉「九鄉」文化的厚重
今天我們騎行的目的地是文昌市。海口市距離文昌市不到100公裡,路況特好,或許我們出發較早,路上車輛也少,騎起來非常愜意。約下午四時,我們到了文昌市。
第一次來文昌,對文昌做一番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於是騎上自行車,穿行在文昌的大街小巷。
文昌,海南三歷史古邑之一,海南閩南文化發源地,我國著名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這在裡,是我國第四座航天之城。
文昌,擁有278.5公里海岸線為海南海岸線最長的城市,南中國海重要港口樞紐,當然也是三沙市後勤保障基地(關於這個話題以後會有交代)。
文昌,有中國椰子之鄉、華僑之鄉、排球之鄉、國母之鄉、航天之鄉及長壽之鄉等「九鄉」之美譽,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是海南重點旅遊城市,譽為「陽光東海岸上的明珠」。
當然,到了文昌,最負盛名的傳統名菜「文昌雞」是必品嘗不可。這是每一位到海南旅遊的人必嘗的美味。據說「文昌雞」被列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而且是馳名中外的一道名菜。其肉質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濃,肥而不膩。
因性格外向,喜好文史類知識使然,對於任何一個陌生地方的文化充滿了好奇,充滿了許多嚮往。而今天的騎行,海洋文化、紅色文化、飲食文化更是讓我收穫滿滿。但是,遺憾的受時間限制,每一地不可以過分任性的深度遊覽,
至夜幕降臨時,結束今天的騎行活動,宿於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