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海南騎行之六 過海峽首秀輪渡船,走文昌感受海島文化

2021-01-15 隴原布衣

環島首日題記

始到瓊崖奇事多,

騎友一波又一波。

紅色遺存隨處見,

接受教育健身板。

一、初識輪船

2018年12月2日,昨天晚上在輪船上渡過,說實話,俺們幾個北方佬,沒有坐過這麼大的輪渡船,對於船上般下、船裡船外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

筆者望見海口市的璀璨燈火在輪船上留影
全體騎友下船前留影

上船後,我們按照輪船貨艙管理的指示在一個小角落裡將心愛的坐騎放置好,就在我們要走出去時,就看見那些大貨車也一輛接一輛地開上船,開進了貨艙。平時在公路上看到那麼長、那麼大的貨車,在輪船的貨艙裡竟然顯得那麼小。

這個輪船的貨艙裡停放了三溜車,一溜有六輛車,而且貨車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這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寬暢的貨艙內一瞥

為了省錢,我們買的是三等船票,剛上船時,船上的管理人員不讓我們隨意走動,但是,快到半夜時,輪船上靜悄悄的,沒有人走動,我們乘坐的輪船在朝南方向航行,此時,真的感覺到我們乘坐的輪船就是茫茫上的一片樹葉,隨著海浪在起伏。

輪船在高南航行,我們在各自的床位上睡覺,但是因為興奮怎麼也睡不著。於是輕輕下床,悄悄出了艙門,剛在頂層的甲板露頭,就看見甲板上也有人,原來也有和我們一樣的遊客想乘夜裡人少的時候看看深夜的大海,感受一下茫茫深夜船在海上漂的感覺。

這樣,我們就乘多數人熟睡之際,躡手躡腳地將船頭船尾看了個夠。

二、邂逅騎友,瞻仰紅色遺址

約早晨五點時分,我們過了瓊州海峽,在天色朦朧中下了輪船,天色較暗不適合騎行,所以大家在一個花園邊坐下來休息。待天色大亮葉,一個綠色清秀的海口市便呈現在眼前。我們匆匆離開港口,找地方簡單吃了早餐,確定好方向,就興衝衝的真既定的目標出發了。

在海口下船後騎友們合影

因昨天在北海市邂逅來自全國的幾波騎友,而今天環島騎行首日,有點冷清,心裡暗想:環島騎行不會就這麼點吧?

事實證明我們的猜測正確。我們騎出東線不遠就邂逅成都、天津、安徽等多地的好幾波騎友,有順騎的,也有倒騎的,且有幾波即將完成環島。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在騎行途中,偶遇海南517騎行驛站小李,於是合影留念。

筆者邂逅海南517騎行驛站小李合影

每次和騎友相遇 無論是迎面面來擦肩而過的騎友,還是相向同行幾公裡或半天,我們都熱情地揮手致意,使平淡的騎行充滿了溫馨。

而最令我驚喜的則是離開海口不遠,就看見幾處紅色遺存的指示牌,有紅軍瓊崖縱隊遺址、有瓊崖縱隊創始人馮白駒故居、有蘇尋三鄉人民烈士紀念碑 、有國家副主席宋慶齡故居等。的確,每看到一處就讓我為之一振,心跳加快,熱血沸騰。原來讓我們敬慕已久,為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之奮鬥終身的前輩和先烈們都或出生或成長在這個地方,且第一次感受到距離他們是如此的親近。

騎行中路邊的紅色舊址告示牌
筆者在蘇三紀念舊址留影

說實話,因為在部隊二十餘年的軍旅生涯,所以,紅色情結已經銘刻在我心裡,並時時為之嚮往,我總想,如果條件允許,將以騎行的方式去瞻仰、懷念、探望所有的紅色遺址,以了卻自己心中個難以技抹去的紅色夙願。

一路騎行走來,受紅色教育的過程很開心,很享受,而騎行的過程和結果則令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接受教育和享受紅色文化!

三、感受僑鄉「九鄉」文化的厚重

今天我們騎行的目的地是文昌市。海口市距離文昌市不到100公裡,路況特好,或許我們出發較早,路上車輛也少,騎起來非常愜意。約下午四時,我們到了文昌市。

第一次來文昌,對文昌做一番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於是騎上自行車,穿行在文昌的大街小巷。

文昌,海南三歷史古邑之一,海南閩南文化發源地,我國著名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這在裡,是我國第四座航天之城。

筆者在文昌遊覽留影

文昌,擁有278.5公里海岸線為海南海岸線最長的城市,南中國海重要港口樞紐,當然也是三沙市後勤保障基地(關於這個話題以後會有交代)。

文昌,有中國椰子之鄉、華僑之鄉、排球之鄉、國母之鄉、航天之鄉及長壽之鄉等「九鄉」之美譽,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是海南重點旅遊城市,譽為「陽光東海岸上的明珠」。

當然,到了文昌,最負盛名的傳統名菜「文昌雞」是必品嘗不可。這是每一位到海南旅遊的人必嘗的美味。據說「文昌雞」被列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而且是馳名中外的一道名菜。其肉質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濃,肥而不膩。

筆者與騎友們在文昌市洋鋪大橋合影

因性格外向,喜好文史類知識使然,對於任何一個陌生地方的文化充滿了好奇,充滿了許多嚮往。而今天的騎行,海洋文化、紅色文化、飲食文化更是讓我收穫滿滿。但是,遺憾的受時間限制,每一地不可以過分任性的深度遊覽,

至夜幕降臨時,結束今天的騎行活動,宿於文昌市。

相關焦點

  • 文昌:航天之城,魅力僑鄉
    文昌,著名椰鄉、僑鄉。從西漢元封元年設紫貝縣,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文昌不僅是海南三大古邑之一,也是海南文化重鎮。海南閩南文化從這裡發源,椰樹精神在這裡孕育,南洋文化在這裡落地生根。如今,這座古城正因舉世矚目的航天發射場——文昌航天發射場而蜚聲海內外。
  • 環臺灣騎行丨跟創騎紀約定一場說走就走的環臺灣11天騎行之旅
    2016年7月22日-8月1日,我們即將啟程第二次環臺灣島騎行:▲來自桂林和臺灣的金牌教練,帶來臺灣環島百圈的騎行經驗,全程隨行陪伴。▲專業配備的後援車,騎行中夥伴的所有行李物品均放置在車廂內,同時還可以供小夥伴休息之用,並提供充足補給。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保證騎行過程的安全和舒適,你只需要安心享受騎行樂趣,體會其中的自由與暢快,其他的通通交給我們。
  • 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長345千米耗資48億,被稱作海南生命線
    如今提到海南,腦海中會自動浮現碧海藍天、陽光沙灘的美景,是一年四季的度假天堂;但歷史上卻一直是偏遠的窮困之地,成為不少官員貶謫,罪犯流放之所,而這也是由於海南與大陸隔了一個瓊州海峽,交通不便所導致的。
  • 27歲小夥從海南騎行回西安 歷時34天行程2500公裡
    21日下午,魏韜進入西安界,騎行旅程成功在望  今年6月,27歲的西安小夥魏韜從海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烈日下,他歷時34天,途經7個省份,一路騎行回到西安的家。「原想著到家能涼快些,沒想到西安比海南還要熱。」魏韜笑著說。  做了一周準備制定2500公裡線路圖  今年5月,魏韜完成碩士論文答辯。
  • 專「鼠」於你的海南過年攻略來了!
    是大家時下最關注的話題 海南鼠年新春最全遊玩攻略在此! 快跟海妹一起 玩轉鼠年春節吧! 春節期間,海南省將舉辦一系列精彩的節慶文化活動,為海南市民遊客帶來別具一格的文化體驗。
  • 海南謀建海島型綜合立體水網
    海南謀建海島型綜合立體水網 2019-08-15 16:49: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雨薇
  • 三千旅居落址海南文昌月亮灣
    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的開局之年。並且總書記在6月1日對海南自貿港建設作出重要的指示,指出海南是全國最高水平的開放自貿區,未來海南將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5月底,三千旅居繼布局遵義、海南後,繼續深耕海南,落址文昌市月亮灣項目,推動三千旅居華南布局再上新臺階,為全球換住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海南文昌位於海南東北部,毗鄰海口市。中國椰子之鄉,華僑之鄉,排球之鄉,文化之鄉,民族之鄉,航天之鄉,將軍之鄉,書法之鄉,長壽之鄉,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遺產而聞名,是海南的重點旅遊城市,被譽為太陽東海岸的明珠。
  • 海南首家孔子學堂在文昌揭牌
    10日,文昌孔子學堂在孔廟文化園正式揭牌,這也是海南首家由政府牽頭創辦的孔子學堂。  在當日舉行的孔子學堂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上,數百年前的「開蒙禮」再次重現:學生拜孔聖公、誦開蒙詞、行拜師禮和感恩禮、筆點硃砂、朗誦《三字經》和《弟子規》。
  • 海南一小島中大獎,被國家選中,猛砸1600億建設10萬㎡海島商業街
    海南是我國最南端的省份,是自由發展的天堂,也是遊客的好去處,它的海域非常豐富,海陸比例也很驚人,土地總面積只有35400,平方公裡,海域面積已達200萬平方公裡,海域資源豐富,2019年,海南GDP產值達到5308億元,根據人口統計數據,海南常住人口總數達到900多萬,人均GDP達到5000元。
  • 航天遊帶熱文昌旅遊
    「走,我們一起去海南文昌,看火箭發射!」  這是今年11月,北京姑娘馮珏收到的一則朋友的邀請。隨後,她毫不猶豫買了機票,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追火箭」之行。  只是沒想到,文昌龍樓的酒店比她想像中的還要搶手,馮珏在距離發射之日還有兩天時提前到達,就已經佔不到好的位置了。
  • 飄香百年 文昌邁號咖啡的流年往事
    殊不知,海南咖啡的起源、第一棵咖啡樹的引種是在文昌。一顆咖啡豆,漂洋過海,歷經沉浮,落地生根。當你端起一杯咖啡,可曾想過百年前它的飄搖之旅;當你抿過一口咖啡,腦海中又是否會浮現古老的鐵鍋炒咖啡之景?且請倒一杯咖啡,慢慢追憶流年往事。第一棵咖啡樹來到文昌市南陽鎮石人坡村口,再走一段蜿蜒的村路,便尋到了鄺家院子,海南島第一棵咖啡樹,就是被引種落地生根於此。
  • 文昌:航天之城,魅力僑鄉
    文昌,著名椰鄉、僑鄉。從西漢元封元年設紫貝縣,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文昌不僅是海南三大古邑之一,也是海南文化重鎮。海南閩南文化從這裡發源,椰樹精神在這裡孕育,南洋文化在這裡落地生根。如今,這座古城正因舉世矚目的航天發射場——文昌航天發射場而蜚聲海內外。
  • 「紅黃藍綠」帶活文昌特色鄉村遊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近兩年來,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享受田園風光的鄉村遊在海南漸漸開始火爆,做為海南旅遊目的地之一的文昌市也不例外。特別是農家樂、漁家樂、尋訪古民居等這些「特色鄉村遊」項目日趨火爆。  這些休閒旅遊項目,以市場化運作,政府引導,農民自主經營或「農戶+公司」的經營模式,將文昌市鄉村遊推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形成地方的特色品牌,也成為當地農村致富農民增收的一項新產業。
  • 第二十八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開幕
    第二十八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現場。東南網漳州6月15日訊(本網記者 葉同輝 蘇海森 陳惠華 文/圖)6月15日上午,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第二十八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盛大開幕。
  • 海南省工信廳副廳長廖強:文昌衛星發射場將帶動海南發展
    南海網見習記者 劉洋 攝  南海網文昌4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4月24日,將迎來首個「中國航天日」。23日上午,記者隨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海南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組織的參訪團前往了文昌衛星發射場,對航天日的系列活動和文昌發射場目前的建設情況採訪了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廖強。
  • 海南搶抓航天發展機遇 紮實推進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
    創新體制  高位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發展  「建設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是中央的戰略部署。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省級文昌國際航天城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明確了產業定位,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編制了《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概念性規劃》和《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概念性規劃》等相關規劃。
  • 數名商界大鱷海南發家
    海南熱也是一個夢——從頭開始、大把機會、人人平等(至少表面上是)。  海南之熱大抵分為幾個時期:建省前的開發、建省、1990年代初期的熱潮、2010年國務院對海南新定位出臺前後。  每個時期,都有諸多懷揣夢想的人在遠赴海島。很多人在白紙一樣的海南獲得成功,然後有的人折戟沉沙,有的人全身而退。商業的種子和野心,也被他們帶到遠方。
  • [海南周刊]溯源海南環島公路:民國期間14年修通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貢  如今走在海口海府路上,可曾想過,這裡是海南島最早修築的汽車道路,被稱為海南島「第一條具有近代意義的公路」。但那時候不叫海府路,而叫「瓊海路」。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傳教士薩維納的《海南島志》(辛世彪譯註)一書中提到,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11日),當時的海南島軍事首長黃強將軍邀他穿越黎區,汽車從府城出發,途中還要渡船過金江,到龍塘過了一夜後,再去南呂的途中就不能走汽車了,「司機們聽說允許他們返回海口,都長出了一口氣」,可見當時能行車的道路是一段一段的。
  • 翰墨薪傳不忘初心海南文昌逸龍灣學堂第八期學員開班儀式
    翰墨薪傳,不忘初心一一一海南文昌逸龍灣書畫學堂舉行第八期學員班開班儀式2020年12月3日北國的寒風還在呼嘯,南島的暖陽豔麗如常。盛開的鮮花迎來了海南文昌市逸龍灣書畫學堂第八期學員開班喜慶的日子,有關人領導和學員八十多人參加了活動。
  • 2019年首個工作日 劉賜貴在海口文昌調研「海澄文」一體化
    2019年1月2日是2019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寒潮籠罩下的海口冷雨淅瀝,海邊凌風入膚,省委書記劉賜貴一行櫛風沐雨,就推進「海澄文」一體化、加快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發展,赴海口、文昌調研。  文明東過江通道是南渡江上的第一條過江隧道,也是海口江東新區的重要交通工程,目前已經開始圍堰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