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養生,重在養陽!養陽就是養身體,方法教給你,陽氣激發出來

2021-01-11 三九養生堂

春天一到,萬物復甦,陽光都是暖暖的,氣溫也在一步步的回暖。在這樣春暖花開的季節,怎麼能錯過養生的好時機,春季養生就要記得養陽,養好陽氣就是養好身體。陽氣乃人之根本,體內沒有充足的陽氣,就會給健康帶來威脅,容易出現問題。陽氣足的人,則會身體好,減少生病,不想給身體找麻煩,建議你把握好春天,給身體補充充足的陽氣。

春天養陽,怎麼做比較好?

春天要多吃春菜,對生發體內陽氣有幫助,春天新生出來的嫩芽,都充滿著陽氣,適當的多補充可以幫助補充陽氣。比如說韭菜、大蒜、春筍、薺菜,韭菜和大蒜都是屬於溫性的食物,可以幫助驅走寒氣,調養脾胃,激發體內的陽氣,陽氣就能慢慢的生發出來。春筍和薺菜也有保護脾胃,強健脾胃的效果,還能清熱易消化,薺菜當中還有很多的粗纖維,對身體都是有利的。

春天比較好的補陽氣方式就是曬太陽,不花錢就能補充陽氣,何不試試。曬太陽也不是隨便曬得,要找準位置,也要曬對時間,不傷皮膚,還能激發體內陽氣。建議多曬身體幾個地方,後背、腿腳、手心,腰背部位有重要的督脈,是生發陽氣的重要經脈。腿腳和手心,容易出現手腳冰涼,就是寒氣容易從兩處進入,陽氣就會逐漸變少。曬太陽的時候,多曬曬腿腳和手心,可以驅走寒氣,刺激穴位,還能促進鈣吸收,補充陽氣就很有效果。

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提到過,「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說的就是春天適合養陽氣,養好陽氣就要先調理好脾腎,脾腎保持好的狀態,陽氣就不太容易衰弱。調理脾腎,有一個方式比較適合。就是在早起和睡覺之前,給身體幾個穴位按摩按摩,主要就是神闕穴、關元穴和命門穴,按摩神闕穴,可以調節臟腑,刺激脾腎保護它們的健康。按摩關元穴和命門穴,則是補氣強腎,還有驅寒補陽的效果。神闕穴在肚臍處,命門穴在後腰中點,關元穴在肚臍下面三寸的地方。

運動也是個養陽的好方式,春天氣溫比較適合,不太冷也不太熱,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就可以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代謝能力也會有提升。體內的毒素和垃圾就能被及時排洩出去,身體內的臟腑也能保持好的狀態,陽氣也就不會耗損。每周堅持2-3次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體內的陽氣也能逐漸激發出來。

綜上所述,春天養陽氣正合適,以上幾種方式,都會很適合。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個,堅持下去,陽氣充足身體也會健康,一整年或許都沒有後顧之憂。陽氣的時候,也要記得別做損耗陽氣的事情,不要熬夜,還要少吃寒涼的食物。天氣乍暖的時候,有的人就會忍不住去吃寒涼食物,勸你要管住嘴。

相關焦點

  • 春季養生重在養陽!哪些表現說明陽氣不足?有什麼簡單方法養陽?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春季養陽。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陽氣升發,與春之陽氣相應,故歷代養生家都提出了「春宜養陽」之說。那麼到底哪些表現說明身體陽氣不足?又有什麼簡單方法養陽嗎?
  •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陰陽調和
    健康養生,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怎麼養才能健康呢?養生是為了健康,身體精神上都要達到健康!養生不是簡單的說說,而是有著醫學理論和實踐做支撐的,遵循醫學倫理。養生即中醫養生,是中醫學的一部分,養生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運用中醫的方法實現預防疾病,促進身體身心健康。
  • 春天陽氣生發,「耗陽」的事別做,做好四件事,幫你守住一身陽氣
    現在,養生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追求,大家都非常自覺地進行養生,大家都意識到「其它一切都是零,身體健康才是真」。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說明大家的健康意識在提高。但是,想養生並不代表會養生。很多人在養生的時,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特別對一些關鍵的事情沒有把握好,導致養生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絕大部分人都沒有關注到養氣這個問題。
  • 陽氣足,身體壯!春天多數人的陽氣都在生發,而你的陽氣卻不足?
    春天萬物復甦,陽氣生發,陽氣足的人表現為精神飽滿、充滿活力、做事情行動敏捷、身體強壯。但有些人的陽氣即使在溫暖的春天裡,始終也沒能生發出來,表現為萎靡不振,走路說話打不起精神,這顯然不利於身體健康,很多人以為這是由人的意志所決定的,今天告訴你:讓你受委屈了,這其實是陽氣不足造成的。陽氣足,身體壯!春天多數人的陽氣都在生發,而你的陽氣卻不足?
  • 夏季萬物生長,陽氣最旺,人體陰氣最重,不要錯過養陽的大好時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天,大自然陰陽氣化是陽長陰消之時,也就是說,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更應該利用夏天來養陽以平衡臟腑的陰陽。夏季萬物生長,鬱鬱蔥蔥,萬物華實;天地氣交,陽極陰生,夏至一陰生。夏屬火,應五臟之心;長夏(小暑、大暑即「三伏天」,溼熱最盛)屬土,應五臟之脾。
  • 針對不同體質的春升方法,簡單3招幫你升發陽氣
    本 期 導 讀 暖冬+倒春寒,如何生發陽氣。春之計,宜生發宜養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破了春節假期該有的喜樂氣氛。緊張、焦慮、恐慌,各種負面情緒蜂擁而至。好多網友留言:「一覺醒來,真希望能夠重啟2020。」 但2020能重啟嗎?抱歉,人生沒有返回鍵,無論前方的路如何,我們只能被時間推著往前。
  • 身處寒潮,陽氣嚴重不足,中醫教你怎麼禦寒補陽!
    寒潮病,就是因為氣溫迅速降低,誘發或引發的各種疾病症狀,包括呼吸道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比如,感冒、扁桃體發炎、肺炎、心肌梗塞、腦血栓等。  每年一到冬天,甚至還沒入冬,就會有人覺得怕冷,雖然穿的厚厚的,帽子、圍巾、手套全副武裝,自己家門窗也關的緊緊的,但也無濟於事。如果你是這麼怕冷,也可能是自身陽氣不足的表現。
  • 今日小寒|節氣|養生|二十四節氣|陽氣|寒氣_網易訂閱
    小寒時節,呵氣成冰。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小寒已至,暖春也即將到來,願所有的美好都在不遠的明天等候著你。人生路漫長,別總走得太匆忙,趁著雪深寒濃,細品生活,身邊也有好風景,前路總是可期待。  小寒養生  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 萬年曆日曆提醒您:立冬寒風起 養生宜忌請謹記
    原標題:萬年曆日曆提醒您:立冬寒風起養生宜忌請謹記!打開萬年曆日曆,又是一年立冬至。立冬,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從這一天開始,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進入冬眠狀態。
  • 2019年養生日曆!太值得保存到手機裡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年十二個月,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法,每個月份的養生也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年養生日曆」。大家趕緊根據這個「養生日曆」,擬定一份2019年保健計劃吧!
  • 月相變化和身體健康的關係
    一則,陽氣亢盛,不入於陰中醫認為:「陽入於陰則寐」,若陽氣偏盛,或陽氣亢逆而不入於陰,則導致失眠。其一,月相變化與陽氣變化用中醫理論來分析月相:每月從初一至十五,陽氣開始生長,直到鼎盛;十五之後至月晦,陰氣漸生漸強,直至最盛;然後再陽生,再陰生,形成一個陰陽變化的循環。這個循環闡明了天地之間陰陽消長的月節律。
  • 不花錢,教你向老天要陽氣,把「陽氣」養回來!
    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十年,當同齡人都疲憊了、蒼老了,而你卻仍舊陽光、健康、神採奕奕。你就知道這個向天「借」陽氣的小方法,有多麼神奇了!2、疏通人體的「1號線」,就能走回健康!北京地鐵有一個1號線,我們身體裡邊也有條「1號線」,那就是被稱為「陽氣之海」的督脈。沿著這條線,就能走回健康,因為它是人體之中真正意義上的陽光大道。為什麼要稱督脈為1號線?
  • 特供給退休人:2021年會動的養生掛曆,美!有用
    2021 牛年距離2021年只有短短兩個多月了咱們也該換上新掛曆了而今天小編為大家備好的掛曆可並不簡單是一組會動的養生掛曆非常難得和罕見能保你你新的一年健健康康!一月養腎防寒養生原則:秋冬養陰、養腎防寒。
  • 2021年會動的養生掛曆,太美太實用了!送給大家收藏欣賞!
    2021牛年徽姑娘為大家送上2021年養生掛曆祝你新的一年健康快樂!>陽氣生發,適當春捂養生原則:春夏養陽、適當春捂。起居:春天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這樣可以使精神愉快、身體健康。飲食宜忌:多食甜,如大棗、鍋巴、山藥、韭菜、菠菜、薺菜、雞肉、雞肝等。少食酸,如西紅柿、檸檬、橘子等。春季適當多吃能溫補陽氣的食物。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春天應肝,肝氣旺可傷脾,所以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養脾。
  • 中醫12時辰養生指要,每天這樣安排作息可以健康長壽
    在家鄉小鎮生活15年,街坊鄰居已經習慣拿他出來散步時間,作為對鍾標準。這並不是誇張,因為只有一次,他例外地看到本好書,想一口氣讀完,沒有按時出去散步,讓街坊們懷疑到底是否要以教堂鐘聲為準。先不要驚嘆或者獻上膝蓋,其實中醫養生在更早的時候,已經總結出了非常細緻完善的,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最佳作息規律,只是很少聽說有人能夠像康德那樣,做到極致中的極致。古人對於養生講究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話,只是其中最簡單的踐行。
  • 2021年健康養生月曆來了!跟著做,新的一年疾病都繞道走!
    「睡前泡泡腳」 可以給泡腳水中加點「料」:生薑:暖身驅寒鹽:改善腳氣醋:軟化角質,促循環2 月丨強免疫養生關鍵:春捂重保暖,養陽強免疫冬末春初,乍暖還寒;也正是流感、傳染病的高發期......2 月養生,重在「強免疫」!
  • 節氣養生 ▏今日冬至,陰盛至極,一陽初生,不懂規矩要吃虧~養陰護陽...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除了寒冷,冬至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冬至一陽生」,這一天,天地間的陰氣盛極,而陰陽本為同根一體,陰到了極致,就會轉化為陽。此時,人體的生理狀態亦然,因此,冬至養生,不僅要護陰還需養陽。
  • 【節氣小講堂】小寒|養生是只要付出就有回報的事情
    作為一年之中最冷的節氣,小寒養生遵循的基本原則仍是《黃帝內經》所說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收藏,養生也當順應自然界內斂之勢,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溫潤五臟。潛藏陽氣,包涵了飲食、起居、運動、情志等多個方面。總而言之,大家的狀態最好能如同蟄蟲一般,保持身心平靜,養精蓄銳,等待來年春天在適宜的時候「破繭而出」。
  • 養生氣功鍛鍊要與中醫的陰陽相結合
    根據這幾點我們在進行養生氣功鍛鍊的時候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第一,呼氣為陽 吸氣為陰。所以陽亢的人練功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呼氣,呼氣時感覺神清氣爽,頭腦清醒,這就是身體在向外排出多餘的陽。同樣的道理,陽虛氣陷的人要注意練習吸氣,因為吸入陽氣,使體內陽氣得到補充,所以會身心愉悅。第二列,再練習的時間選擇上。要選擇屬陽的六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