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萬物生長,陽氣最旺,人體陰氣最重,不要錯過養陽的大好時機

2021-01-15 盛年不重來2020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夏天,大自然陰陽氣化是陽長陰消之時,也就是說,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更應該利用夏天來養陽以平衡臟腑的陰陽。

夏季萬物生長,鬱鬱蔥蔥,萬物華實;天地氣交,陽極陰生,夏至一陰生。

夏屬火,應五臟之心;長夏(小暑、大暑即「三伏天」,溼熱最盛)屬土,應五臟之脾。

夏季心旺腎衰:外熱內寒,伏陰在內。

夏天,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地氣相交,植物蕃秀,萬物華實,人應晚睡早起,不厭惡炎夏之日,不發怒,使體內濁氣外洩,神志怡悅舒暢。這是與夏季相應的保養「長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那就要傷及心氣,到秋季容易發生瘧疾,以致供養秋季「收氣」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還會發生更嚴重的疾病。

夏天如何養「長」 ?

夏天是陽長陰消的極期,夏天主長,萬物茂盛,心氣內應,養「長」應以養心為主。要使氣得洩(該出汗時就要出汗),因為夏天屬陽,陽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則傷心,秋天就會患痰證(呼吸系統疾病),那麼就會降低了適應秋天的能力,所謂「奉收者少」。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夏三月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不要怕陽光),使志無怒(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洩(不要閉汗),若所愛在外( 多進行戶外活動)。

夏天,心最累。心是人體最受累的器官,人體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氣血,都要由心來推動。心像一頭老牛一樣晝夜不停地工作,人體的五臟中,腎臟有兩個,壞了一個還有另一個,髒、肺臟都有兩葉,唯獨心臟只有夏個,所以心最為寶貴,也最辛苦,夏天尤其要注重養心,因為心為火髒,心氣應於夏,一年四季之中,心與夏天的關係最大。夏天出汗多,也是傷心陰、耗心陽最多的時候,也是心最受累的季節,所以夏天要重點養心。正如《素問.六節藏象論》所說:「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在暑熱季節,人的陽氣都跑到外面去了,體內的陽氣不足,所以用人參補氣;汗出得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斂,斂心氣;天氣太熱,汗出了以後體內的津傷陰,所以用麥冬養陰。

「使志無怒。」意思是說,一個人在情志上不要發怒,心情要愉快。

「使氣得洩。」意思是說,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鬱滯散發出去,讓自己的氣得以疏洩,這樣到秋天收斂的時候才能收進東西。如果在夏天疏洩得不夠,到了秋冬季節想進補的話,根本就補不進來。

起居調養怎麼做呢?

1. 多曬太陽。陽光是人體陽氣的主要來源。夏天以上午九十點鐘的陽光最好,此時陽光不強也不弱。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開始散發出氧氣,養生效果最好。

2. 要早睡早起。夏天晝長夜短,應多參加戶外活動。可以面對東方朝陽做深呼吸;或多到公園、海邊、湖邊漫步等。

3. 衣服要透氣。夏天穿衣要少,要透氣,該出汗時就要出汗,不能憋汗。衣服的材質要柔軟吸汗。少穿露臍裝,以免脾胃受涼。

4. 溫度要適宜。空調溫度不低於23C。空調病表現為出汗不利、頭痛、食欲不振、乏力、容易感冒等,所以室內與室外的溫差不能大於10℃。

5. 要多喝水。水是夏天的第一養生良方。夏天熱重、陽重,出汗過多則容易耗津傷陰,而水屬陰,所以喝水可以直接養陰生津。

相關焦點

  • 養生基本原則:順天隨時,中醫為您講解,四季如何養生,不要錯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生長在大地之上,地跟天走,天和道走,人、地、天構成一種和諧。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陰陽調和,四季變換各有不同,養生方法也有不同。養生要遵循季節的變化,順天隨時。
  • 春天陽氣生發,「耗陽」的事別做,做好四件事,幫你守住一身陽氣
    氣是人體健康最基本的因素,沒有氣就沒有生命。平時,我們說一個人死了,一般都說是斷氣了。可見,一個人的「氣」足不足,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氣,特別是人體的陽氣是否充足,對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中醫認為,養生要隨時而行,也就是一年四季都有養生的重點。這是因為,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陰陽變化是不同的,這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所以,四季養生的一個總原則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春天養生,重在養陽!養陽就是養身體,方法教給你,陽氣激發出來
    春天一到,萬物復甦,陽光都是暖暖的,氣溫也在一步步的回暖。在這樣春暖花開的季節,怎麼能錯過養生的好時機,春季養生就要記得養陽,養好陽氣就是養好身體。陽氣乃人之根本,體內沒有充足的陽氣,就會給健康帶來威脅,容易出現問題。
  • 無量子:女人和男人陽氣不足怎麼補
    知名養生學專家無量子介紹說:人體有陰氣和陽氣,陰陽平衡才稱之為健康。陽氣是人的生命之本,是所有運動機能的基礎,一般身體健康,陽光開朗的,我們稱他們有陽氣有活力,反之陰氣重的話則會體弱多病,時運不濟,出冷汗等症狀。在古代,人們甚至把陰陽之氣作為判斷人死亡與否的標準。
  • 春季養生重在養陽!哪些表現說明陽氣不足?有什麼簡單方法養陽?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春季養陽。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陽氣升發,與春之陽氣相應,故歷代養生家都提出了「春宜養陽」之說。那麼到底哪些表現說明身體陽氣不足?又有什麼簡單方法養陽嗎?
  • 陽氣足,身體壯!春天多數人的陽氣都在生發,而你的陽氣卻不足?
    春天萬物復甦,陽氣生發,陽氣足的人表現為精神飽滿、充滿活力、做事情行動敏捷、身體強壯。但有些人的陽氣即使在溫暖的春天裡,始終也沒能生發出來,表現為萎靡不振,走路說話打不起精神,這顯然不利於身體健康,很多人以為這是由人的意志所決定的,今天告訴你:讓你受委屈了,這其實是陽氣不足造成的。陽氣足,身體壯!春天多數人的陽氣都在生發,而你的陽氣卻不足?
  • 陽氣旺盛的男性,三個特徵比較「突出」,若你全佔,真讓人羨慕
    進入三伏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段,希望大家能利用好「天時」,為身體補足陽氣,呵護身體健康。提醒:三伏天,「耗陽」的行為最好控制,否則吃虧的是自己愛滿足口腹之慾通過飲食我們能夠為身體補充陽氣,但如果飲食不當就會耗損體內的陽氣,也會增加身體的患病風險,我們吃進體內的食物,需要身體進行消化,而消化的動力,就是陽氣中得到。
  • 有了這7種表現的人,陰氣已經很重,再不補陽氣,身體會出大問題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黃帝內經靈樞》中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行而充身者也,「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有了以下情況的人,陰氣重,道家說壽命就會短。所以有以下情況的人,一定抓緊改變增加陽氣。陰氣重的表現①.好色者、陰氣重!②.少氣懶言,不喜動!
  • 什麼樣的房子陰氣重?如何化解房子中的陰氣!
    風水學中,講究藏風聚氣,而活人住的房屋更是講究陽氣充足,陰陽平衡。一旦陽宅陰氣過重,輕則居住者黴運連連,身體衰弱,重則家中災禍不斷,甚至引發血光之災!那麼,哪些現象表明陽宅陰氣重呢?陽宅陰氣重怎麼破解呢?我們現在來看看陽宅陰氣重怎麼破解!一、房大人少,室內空曠在中國,想要在一線城市購買一棟大房子,家中怎麼著也頗有資產的!但是大家要注意,房子不是越大越好的。
  • 50歲姑姑隔三差五吃它,氣色紅潤精神好,夏季吃最合適,別錯過
    夏季多雨潮溼,尤其是在南方,很多女性朋友都會臉色蠟黃氣色差,手腳冰涼,大姨媽不著調,沒精神沒力氣,大便粘馬桶……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惑,今天帶您認識一種夏季正當時的食材,50歲姑姑隔三差五吃它,氣色紅潤精神好,夏季吃最合適,別錯過!
  • 中國「陰氣」最重的地方,只有女性,規定夜晚不能出門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路經女兒國,唐僧差點還成為了女兒國國王的丈夫,很多網友調侃,這是這輩子最想去的地方之一。古語有言「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只有「陰陽」相對平衡,才能夠促成事物的生長或出現。道家認為人類中女性代表的是「陰」,男性代表的是「陽」,男性身上還有「陽氣」,女性身上有「陰氣」,「陰氣」過多,容易招惹詭異之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陰氣」最重的地方——尼姑庵。
  • 陰氣重的地方,就在自己心裡
    中國人講究世間萬物的陰陽協調,某個事物如果陰氣過於強盛,就會導致陽氣嚴重不足,從而失去陰陽平衡,那麼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宅風水,等等都會出現問題,牽扯範圍面很廣。人類有的時候,確實也真的很奇怪,自認為做的所有事都是對的。
  • 身處寒潮,陽氣嚴重不足,中醫教你怎麼禦寒補陽!
    心神是生命的表現形式,生命力旺,其心神必旺;反之,生命力弱,其心神亦弱。心神內則由心所主,心火明亮則心神足;外則顯示於眼睛,眼睛明亮則心神足。小兒陽氣旺盛,因此能整天蹦蹦跳跳而不覺疲勞;其心神充足,背誦東西最不容易忘記。  生命是一團陽氣,要想生命力旺盛,就要養好這團陽氣。人生在世,籍此一團陽氣而能有所作為。因此,陽不能妄耗,需保陽扶陽扶陽。
  • 今日小寒|節氣|養生|二十四節氣|陽氣|寒氣_網易訂閱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時節  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是十二月節,「寒」字下面兩點是冰,《說文》釋寒為凍,此時還未寒至極,至極是大寒。白日隱寒樹,野色籠寒霧,這寒氣其實是陽氣上升,逼迫陰氣所為。
  • 房間陰氣重的表現有哪些?房間陰氣重怎麼化解?
    今天給大家講講房間陰氣重該怎麼辦?房間是人的休養生息之所,中國人講究陰陽平衡,房間陰氣太重,自然會吸走人的陽氣,傷害人的健康,那房間陰氣重該怎麼辦?就是增加房間的陽氣減少陰氣,那麼增加陽氣的方法有哪些?
  • 中元節陽氣弱的人怎麼辦?
    「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學認為,宇宙萬事萬物皆可分為「陰」和「陽」不同事物可分陰陽同一事物也有陰面和陽面「生」和「死」就是一陰一陽也可以說是生命的兩種狀態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中元節就陰氣重嗎(但在民俗傳說中,有地府之門在中元節這天大開,閻王放百鬼到陽間自由活動之說,各種邪魅鬼怪也集聚人間,人屬陽,鬼屬陰,所以說鬼魅聚集就是陰氣重。)從易經上來講,一年之中陰氣最重的是「冬至」,此後陽氣生而陰氣衰,所以並沒有中元節陰氣特別重之說。什麼樣的人才算是「陽氣弱」?男人屬陽,女子屬陰。同一種人也可分陰陽,主要是看性格。
  • 陰氣重的房屋如何化解
    對於人的生存來講,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環境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人的情緒和生活狀態
  • 陽氣不足的人,身體會有這4種異常,若你一個不佔,值得恭喜
    陽氣就像是人體的衛兵,分布在全身各處,負責抵禦體外的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健康。陽氣主要表現在人的精氣神,突出反映人體的能量,以及器官臟腑的功能狀況,陽氣足則臟腑功能好,陽氣不足,則體弱多病。夏季是天地陽氣與陰氣交會的時間,大自然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夏季外界的陽氣最為旺盛,人體的陽氣也比較旺盛,許多疾病也就慢慢減輕了。
  • 甲木真經:史上最全甲木論
    甲為生長之氣,形成於乙,午月乙形成,因此,乙的長生在午。十幹的形氣就是如此的來。丙長生在寅,寅藏丙火主陽氣,意思是寅月的陽氣待放,但未月就衰了,未藏丁火就是丙火之氣消退,成形。丙火在酉地完全退氣,丁之長生在酉。這是十幹的規律,還有地支的規律,地支規律更加繁瑣,揚對幾個弟子也不說,時機成熟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