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是如來佛,但如來佛卻並不只是釋迦牟尼,千萬別混淆

2021-01-09 紅塵若鏡

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種諸善根

咱們繼續來介紹佛教的人物,這次出場的是終極「BOSS」——佛。

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這也是我們所有學佛之人的唯一本師,也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甚至在小乘佛法中都不承認有其餘佛的存在,「佛」就是釋迦牟尼的專用稱號。

而對於釋迦牟尼佛來說,由於西遊記這部小說以及86版電視劇的影響,大家都更喜歡稱呼他老人家為「如來佛」,或者如來佛祖。

在這裡面「我佛如來」就是實力榜的頂端,哪怕主角之一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雖然神通廣大,一個跟頭十萬八千,卻都翻不出佛祖的手掌心。

其實這是一種誤會,至少也是不夠全面的——釋迦牟尼佛確實是如來佛,但如來佛卻並不僅僅只是釋迦牟尼佛。

因為佛有十大稱號——應供,明行足,調御丈夫,天人師,正遍知,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大醫王,以及如來。

這裡面的如來指的是三界六道,三世十方來去自如,但是本心卻如如不動,正如「金剛經」中所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而且南懷瑾老師也曾感嘆過我們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這個「如來」就是好像來了,又好像沒來,若來若去,若有若無,正代表了佛法的不二法門,所以非常的妙。

換句話說,這個「如來」是指三世十方一切諸佛的共性,所有的佛都可以稱為如來。

如果用世俗中的例子來說明的話,這個「如來」就可以看作是院士稱號,代表了極高的能力和貢獻標準,而袁隆平院士,鍾南山院士才是他們特有的稱號,比如多寶如來,不動如來等等,當然,也有我們的釋迦牟尼如來。

那麼其餘的九個稱號又分別代表什麼含義呢?咱們就來一一介紹,畢竟佛教也好,佛法也好,三寶也好,都是以「佛」為中心的,這也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方便起見,我們每三個為一組,分為三組來分享。

01第一組:應供,明行足,調御丈夫

①應供

應供,顧名思義,就是應當供奉。

佛曾經說過,供養一千普通人,不如供養一位持五戒的善人,供養一萬位善人不如供養一位比丘僧,然後依次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闢支佛,最後是供養恆河沙的闢支佛,不如供養一位佛。

這裡倒不是讓大家生出分別心出來,只不過雖然佛法中眾生平等,但這個指的是因地而不是果地,雖然眾生從因地上都是佛,但在果地上那區別就太大了。

所以供佛的福德自然是極大的,就像是同樣是做工作,鍾南山袁隆平等德才兼備且為眾生做出極大貢獻的人,肯定比普通人更加值得我們尊重,就算是國家多給他們一些待遇和獎勵也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了,以他們的境界肯定不在乎這些,但國家和人民卻必須要給,就和佛不需要我們供奉,但我們也要誠心供奉是一個意思。

②明行足

這個明行指的是三明和五行。

三明為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而五行為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佛三明五行皆具足,所以稱為明行足。

還有一種解釋,明代表明理,行代表行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行合一」,而佛在這兩方面也都圓滿,故此得名。

③調御丈夫

這裡的調御可以理解為管理和駕馭,比如孫大聖當年還曾經做過「弼馬溫」,但他還真的非常善於調御那些天馬,這個工作幹的很好,只不過確實大材小用了,若是玉帝有眼光封他個一品的御馬總督的話,後面也就不會被大鬧天宮了。

這個丈夫並不是我們世俗間的「丈夫」,指的是有氣魄,有雄心,有勇氣的大丈夫。

所以這個合起來就是說佛是一位大丈夫,而且善於調整和駕馭世間世外一切眾生。

02第二組:天人師,正遍知,善逝

①天人師

我們後世往往把佛推到高高在上,比神還高的位置,其實佛仍然是人,只不過是徹底覺悟的人,而且還願意來教導眾生也都像他這樣大徹大悟。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佛更像是一位老師 ,在這一點上各種聖人都是如此,負責著為世人指明方向和驅散黑暗的責任,比如孔子,蘇格拉底,耶穌,默罕穆德,老子等大聖人們都是。

只不過佛的學生不僅僅只是世人,也包括一切諸天,他得道後第一部經就是在天上為天人菩薩們講的「華嚴經」,所以他也被稱為天人師。

②正遍知

這裡的正指的是正知正見正覺正行等八正道,是相對於「邪門外道」來說的。

對這個「正」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我們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過來是「無上正等正覺」。

對於佛門的三聖來說,小乘阿羅漢和中乘闢支佛等於是正等,大乘菩薩是正等正覺,而唯有佛才稱得上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不僅「正」,而且遍知一切法,所以叫做正遍知。

③善逝

善逝,也別稱為是妙往。

佛已經證得無上菩提,早就不入生死輪迴,來去自由,而且他無論來去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眾生,哪裡有眾生需要他就去哪裡,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相關焦點

  • 佛教:「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嗎?別再無知了!
    而在許多暫未入佛門的善男信女的心中,都有一尊「如來佛」。比如,我們經常聽到遊覽寺院的觀光者說,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佛像,就是如來佛。並且,在很多人看來,如來佛與釋迦牟尼佛似乎就是同一個人,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如來佛並不等同於釋迦牟尼佛。因為,「如來」和「佛」都是尊號,用來指代那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智慧之人。
  • 「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嗎?別再無知了!
    如今漢地寺院,有心的人都會發現,大雄寶殿內供養的佛像,並不只有一尊。佛經中也說,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多過恆河沙數。但是,由於對佛理不甚了解,以致很多人覺得,大殿內供奉的佛像,就是「如來佛」。譬如,我經常在寺院內遇到導遊,對來寺院遊覽的客人說:「蓮花臺上面坐著的就是如來佛祖!」深究起來,這不能不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誤解。
  • 「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尊佛嗎?別再無知了
    其實在佛教當中,根本沒有如來佛,佛教當中有釋迦牟尼佛,有燃燈佛、有藥師佛、有無數尊佛,但唯獨沒有如來佛。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之前,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悉達多在成佛後,被世人尊稱為佛陀,也叫釋迦牟尼佛。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記得有位朋友,曾經不無玩笑地說,在當今社會,真正把佛教「發揚光大」的,並不是什麼僧侶,不是什麼協會,而是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玩笑歸玩笑,不過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正是那一部經典的《西遊記》,竟不自覺地讓「佛」的稱呼深入人心了。
  • 佛教:「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嗎?看完恍然大悟!
    提到「如來佛」,應該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我們常常會在一些佛教題材的影視劇中,看到或聽到。因為「如來佛」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比較高,所以很多人可能會潛意識地認為「如來佛」就是佛教裡邊地位最高的佛,甚至常常將其與佛陀釋迦牟尼佛混淆,這就大錯特錯了。
  • 揭秘:大日如來佛與如來佛有何區別?是指同一個?
    這就是說,你稱呼不空成就如來,也可以稱呼他為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天人師等等. 因此,稱呼"如來佛"這個說法是不嚴謹的,但是幾百年來約定俗成了,也就這樣了.其實,每次人們稱呼"如來佛"時,其實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就是西遊記中的西天佛主.
  • 都知道西天有如來佛祖,你可知道還有過去佛與未來佛?
    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所供的三尊佛像為三世佛,有兩種組合形式:從時間上講,為過去世迦葉佛,現在世釋迦牟尼佛和末來世彌勒佛,俗稱「豎三世佛」或「三時佛」。他們在佛殿的布置是:釋迦佛居中,迦葉佛(或燃燈佛)居釋迦佛右,彌勒佛居釋迦佛左。小編先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過去佛燃燈古佛。
  •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別再分不清了!
    曾經在很多景區,聽到導遊指著寺院內的佛像說,這便是「如來佛」。當然,也有一些懂得佛理的遊客,糾正道:「這是阿彌陀佛。」兩種說法都很常見,也給我們造成了困惑,似乎如來佛,就是阿彌陀佛。那麼如來佛和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關係呢?他們各自的出處是怎樣的,相互之間又有何淵源呢?
  • 別再錯了!釋迦牟尼與如來佛祖不是同一人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我們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原名叫悉達多·喬達摩。而在中國的某些神話傳說中,佛教的最高領袖叫做如來佛祖。那麼釋迦牟尼就是如來佛嗎?他們是同一個人嗎? 答案是否定的。在佛教中,「如來」的實際意義為: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如」在佛經中稱真如,就是絕對真理,如來,是說佛是掌握著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眾生的聖者。因此並不是說某一尊佛叫如來,另外一尊佛不叫如來。
  • 別再錯了:釋迦牟尼與如來佛祖,不是同一人!
    我們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原名叫悉達多·喬達摩。而在中國的某些神話傳說中,佛教的最高領袖叫做如來佛祖。那麼釋迦牟尼就是如來佛嗎?他們是同一個人嗎?在佛教中,「如來」的實際意義為: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如」在佛經中稱真如,就是絕對真理,如來,是說佛是掌握著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眾生的聖者。因此並不是說某一尊佛叫如來,另外一尊佛不叫如來。
  • 阿彌陀佛與如來佛是同個佛嗎?
    阿彌陀佛與如來佛不是同一個佛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不要再愚痴了!
    提到「如來佛」,大家也許都不陌生,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尋找到他的存在,「如來佛」,聽上去仿佛是佛教裡地位最高的。那麼在佛教中真的有「如來佛」這種說法嗎?我們常聽寺院裡僧人念「阿彌陀佛」,難道他和「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如果不是,那「阿彌陀佛」指的又是誰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
  • 燃燈是過去佛,如來是現代佛,彌勒是未來佛,鬥戰勝佛是跑龍套嗎
    五人中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了佛,而佛在佛教當中是僅次於佛祖的職稱,孫悟空的本事自然要比唐僧大多了,在眾佛當中應該也位列前茅,那麼孫悟空這個鬥戰勝佛在佛教仙班當中到底是個什麼地位呢?說來也簡單,咱們只要拿鬥戰勝佛和佛祖比一比就知道了。不過大夥可能有所不知,佛祖可不止如來一位,佛教其實有三位佛祖。過去佛燃燈佛祖,現代佛如來佛祖,以及未來佛彌勒佛。如來佛祖作為現代佛,其實就是佛教現在的掌門人。
  • 並不是如來佛,也不是彌勒佛
    並不是如來佛,也不是彌勒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遊記》中有一個非常神秘的角色,這個角色便是如來佛祖,關於這個佛祖的種種設定,其實都有很多不確定的謎團,引得人們多年來一直爭議不斷。有一種說法是如來佛其實就是當初傳授猴子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鬥雲的菩提老祖,為什麼在猴子學成之後來不願承認是其師父是因為身份的關係。畢竟如來身為一個佛教中人,卻曾以道教中人的身份示人,實在是有失體統。
  • 佛教文化三世諸佛,過去燃燈古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
    在佛教成立的當時,釋迦牟尼佛稱為現在佛,在釋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稱為過去佛,在釋迦牟尼佛以後成佛的稱為未來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稱為三世,三世諸佛統指出現於三世的一切佛。現在佛指的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文學作品中的如來,我們現在學習的佛法是釋迦佛所傳,所以我們現在還屬於釋迦佛時期。未來佛泛指未來將要降生的佛,也可以特指下一位佛陀:彌勒佛。
  • 五方佛:大日如來、阿閦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如來、阿彌陀如來
    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將其自身具備的五智變化為五方五佛即:中央大日如來中央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佛身顏色:白色,代表自性清淨,淨土名號:色究竟土,所轉煩惱:無明煩惱,所淨五蘊:色蘊,所成佛智:法界體性智。大日如來為密宗金剛界五方如來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大日如來本尊面為白色,象徵無垢、無惡。
  • 圓覺三代祖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蓮華生大士
    第一代祖師:釋迦牟尼佛 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見眾生苦,感悟出家,證大菩提,人稱「佛陀」(覺者)。弘法四十九年,至七十九歲時,涅盤於拘屍那國之娑羅雙樹間。此世界之佛教各宗各派所有佛法,皆由釋尊傳出,遂共尊為佛教教主。
  • 佛教:摩耶夫人,乃釋迦牟尼的母親;佛眼佛母,相傳乃菩薩之總母
    佛教在全世界已經具有了相當多的信眾,雖說佛教是由西方傳入我國,但在我國早已經深入民心,可仍是有許多人僅僅只是燒香拜佛求保佑,而不了解其真正的歷史來源。臨產前依時俗返回娘家待產,途中於其父天臂城主須菩提之別宮藍毗尼園休息時,生下釋尊,七日後逝世。據佛經所載,傳其死後生於忉利天,欲界六天之第二,釋尊曾於某夏,昇至忉利天,為其母說法。佛眼佛母佛眼佛母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及釋迦院之一尊。此尊乃般若中道妙智之神格化,系出生金胎兩部諸佛、菩薩之總母。以其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稱佛母;又具五眼,故稱佛眼。
  • 如來佛?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想必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麼一個問題。那麼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其實並不是,雖說,在西遊記之中,如來佛居住於西方。其於阿彌陀佛的佛國淨土「極樂世界」是一個方向,但卻實打實的「如來佛」並非阿彌陀佛!
  • 今日釋迦牟尼佛出家日,願每個人都能育善果,成為自己的佛
    釋迦牟尼佛的生日是四月初八,出家日是二月初八,成道日是十二月初八,但涅槃日是二月十五。關於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出家日和成道日都為初八的原因,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佛的生、死、涅槃同一日,表示不生不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第二種說法,這幾個初八其實並沒有特別的關係,而且釋迦牟尼的涅槃日是在二月十五,在佛教上並沒有特別的解釋這三者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