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買的保險不合適,到底該不該退保?

2021-01-08 胡觀世事V

相信很多小夥伴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買了一款性價比不高的保單,交了幾年保費的同時隨著對保險的逐漸了解,越發感覺不划算。

想要退保吧,損失不容小視;不退保吧,繼續交也不划算。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公共場合溜到了腚門的那股氣,放還是不放令人糾結萬分……

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

什麼情況下不該退保?

和離婚辦事處的人一樣,本著先勸和不勸分的立場,先來聊一下什麼時候不該退保。

1.被保人的健康狀況已經出問題了,無法再重新購置保單

之前的文章一直都提到過投保時會有一個健康告知和核保的環節,如果身體狀況不能通過告知,那麼硬要投保必然留有理賠後患。

因此應該把同類型的其他公司的保單都嘗試一遍智能核保,看有沒有承接的新產品,然後再做定奪。

畢竟,有一件破的,總比裸著強,不是嗎?

2.被保人年齡已經超過了新保單要求的投保年齡上限

這個原因在一些年交可續保的醫療險產品中比較常見。比如尊享E生規定的最大投保年齡在60歲,可續保年齡到80歲。

恰巧被保人剛剛過了61歲的生日,那麼如果你在60歲之前投保的保單還是可以正常續保。但要是退保了,再想以新保單的形式再購入肯定是沒戲的,因為不再是健康問題了,僅是年齡這一環的硬性要求就不合格……

3.老保單已經有過歷史賠付記錄且保單依舊生效的

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能退保的,也不可能退保的。

舉個例子,重疾險裡面的輕症賠付,如果被保人已經患輕症並且賠付了,這要是再退保,後續是100%不會有其他重疾險保單能夠承接的;醫療險也一樣,如果有過住院賠付,那麼明年一定要續這張保單,而不是退保換其他公司的保單,道理跟重疾險是一樣,沒人承接的。

再一個就是也不可能給你退保的,因為都給你理賠金了,既履約了,同時也觸發了保障責任裡的「保費豁免責任」了,這還咋退?既理賠又免除後續費用,然後還倒貼退保金,流程上和情理上都說不過去的……、

什麼情況該退保?

如果上面3個情況都沒涉及到,那就可以安心的聊聊退保的事了。

既然退保,肯定要先找到能承接你的產品,這裡就分3步:

第一步:保障責任

這點沒什麼太多要說的,現在市面上的產品的責任基本趨同,只要你沒出現上面說的那些情況,就不至於把自己比到買保障更差的產品。

第二步:關注費用

要注意總保費=所有未繳納的保費之和。

比如你現在已有的保險產品,分20年繳費,已經交了2年,剩餘18年保費未繳。新產品也打算分20年繳費,剩餘20年保費未繳。那就該拿老產品剩下的18年總保費跟新產品的20年總保費來做對比。這樣可以把退保產生的損失也算上,對比會更直觀。

就比如換的新車得比老車耗油更少、性能更好,才值得換。如果沒差多少,就別折騰了,還不夠費時間的。

第三步:新產品等待期過後再將老產品退了

保險產品有等待期,這點大家都知道。等待期內發生了風險,保險公司是免責的。

為了以防萬一,做好保障的過渡,務必先讓新保單過了等待期後,再把老保單給退了。

不是開玩笑,等待期內出險的例子,真的不少。

如何全款退保?

抓住合同對保險公司的約束條件,有理有據退保。

1.猶豫期內退保可以全額返還

合同裡本來就明確寫著這個條款,如果覺悟的晚了,那這條基本和自己無緣了。因為,最長的猶豫期也就是保單生效後的20天。

2.保險公司沒有盡到監管要求的義務或者合同是被誤導籤訂的

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代籤名或能夠證明受到了銷售誤導的情況,跟保險公司、監管機構投訴反映後得到協商處理的。保險公司沒有給你本人做電話回訪,或回訪時沒提示相關風險。注意一下,是公司壓根就沒給你打電話,而不是打了幾個電話你故意不接。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頻繁出現退保的想法?

關於退保這個後悔藥到底怎麼吃的問題就算是聊完了,但是與其吃後悔藥,不如一開始就不做後悔事。

但這往往很難做到,來盤點一下原因:

業務員沒講清楚產品情況,就稀裡糊塗買了產品是買的合適了,但是保額、保費的事沒控制好,導致後續繳費壓力較大業務員是熟人,自己礙於情面買了人情單,但是最後想都不划算被宣稱的高額利息所誘導,結果買完發現收益不是那麼回事兒

對於以上的情況,我們應當注意:

在買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產品的保障責任、是否適合自己在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時,千萬不要激動的立刻下單,一定要結合家庭收入情況,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選一個合適的保額一定要以自身實際需求為準,不能礙於情面就無視實際到底哪方面需要優先保障就盲目購買;再一個就是購買時一定要遵循一項鐵律:以健康告知結果為準!畢竟人情和全家人的健康與生命相比真的不夠分量,萬一沒買對,放到以後就是性命攸關的事!高額利息不是不可能,但是也不會高的很離譜,而且也都是浮動利率,每家公司的收益率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聽到高收益宣稱時,完全可以通過保險公司的官網查詢到公示出來的實際利率,之後在做購買決策

相關焦點

  • 客戶退保,代理人有沒有損失?
    不過,艾保卻發現了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很多客戶在考慮要不要退保時,都會覺得抹不開情面,畢竟當初是通過親戚朋友買的,擔心退保後連帶他們也有損失。艾保不禁感慨,大家還是太心軟了,也難怪當初會掉進「人情保單」的陷阱裡。在艾保看來,無論投保還是退保,首先且唯一需要考慮的都是投保人的利益,至於其它任何方面都是無關緊要的。畢竟保險一交交二三十年,總不能讓大家白白花了冤枉錢吶!
  • 保險猶豫期外可以「全額退保」?小心別被騙了!
    很多人買了保險會發現不合適,可是想要退保,卻發現已經過了猶豫期了,我們知道,猶豫期外退保,一半的錢都拿不回來。如何才能退掉保險又不受損失呢?最近,很多打著「全額退保」的廣告語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買了保險不想要怎麼辦?什麼情況下能全額退保?這些越早知道越好
    買了保險卻不想要,這種案例已經不止一兩次發生,影響消費者產生這種想法無非只有2個原因。要麼受到親人或者朋友的勸說,勸其不要購買保險,買保險浪費等等;要麼就是想換產品,沒有考慮好之前的需求,買到的保險不對口。
  • 保險退保怎麼退 工作人員是這樣說的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人們懂得了保險的重要性,所以投保的客戶越來越多,但是有些朋友盲目的購買,出現退保的案例也隨之增加,想要退保的朋友必然對這個是非常關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保險退保怎麼退?請看答案。1、提交退保申請。
  • 新舊重疾定義更替 到底該不該買保險?怎麼買
    舉例來看,友邦人壽在11月13日公告表示,對於「全佑系列」保單被保險人於2020年11月9日後首次確診的重大疾病,在就該重大疾病申請理賠時,對保險合同所使用的疾病定義可基於該次理賠「取優」原則,對於不觸發「取優」選擇的情況,則按照原合同執行。
  • 平安生活需全方位保障,過猶豫期的保險怎麼退保都不值
    一場突如起來的災難,讓人們意識到人身平安的重要性,並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保險保障。最近,肖女士在翻閱家庭保單時,覺得其中一份保單的保障並不是很好,正當糾結怎麼退保時,她無意中在某短視頻平臺刷到一個關於「保險全額退保」的視頻。視頻裡號稱自己剛剛退保了一份保險,只在某機構那交了幾千塊的手續費,就退回了十多萬元的保費,正愁不知道怎麼退保的肖女士立刻加了視頻裡備註的微信號。
  • 過了猶豫期還能全額退保?別被坑啦!
    謹慎投保/退保、理性維權一、惡意退保,怎麼個操作法?很少有人能一次買對讓自己終生滿意的保險產品。買錯了、過時了、後悔了,想退保也是人之常情。對於很多長期險而言,購買之初退保損失是非常大的,很可能交了幾萬,就給你退回來幾千甚至幾百。大家雖然想退保,卻並不願承受退保所帶來的損失。於是便有人從中發現了商機,推出了這種所謂「全額退保」的服務。
  • 保險的猶豫期退保是什麼意思?不要被坑了才知道!
    購買保險之前,了解清楚保險條款很重要,同樣,了解保險的專業術語也一樣很重要!那麼,保險的猶豫期退保是什麼意思呢?猶豫期俗話就是後悔期,通常是在接收保單20天內。即就是在購買保險後,不想要這份保險了,可以無理由退保,不會有任何損失。
  • 過了猶豫期 退保損失可不小
    有些市民買保險時,決定做得過於草率,過了幾個月才發現不適合,但保單已過猶豫期,退保的損失可不算小。 欄目主持人:張譯心現金價值與繳費時間有關    「現金價值又稱解約退還金或退保價值,是指帶有儲蓄性質的人身保險單所具有的價值。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在長期壽險契約中,保險人為履行契約責任,通常需要提存一定數額的責任準備金。
  • 生命人壽保代以紅利相誘 答應退保後扣一年費用
    李女士說,當時她的兒子只在保險意向書上填過簡單的個人信息和籤名,而保單上面要求的個人信息比較詳細,許多內容都是錯的。儘管當時心裡有些小疙瘩,但出於對小薛的信任,李女士幾經猶豫後沒有退保。投保後代理人態度變化大保險合同生效後,李女士接到了生命人壽總部打來的電話回訪,這才發現她實際買的保險內容與當初薛某講的有出入。
  • 如何給家庭成員配置保險?安博士公益課堂提醒你注意三大誤區
    「我不知道買什麼保險」,「我和家人還沒有保險,應該先給誰投保」,「我買的保險收益率不高,是不是應該買理財」……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有過嗎? 近年來,很多家庭的風險保障規劃意識逐年增強,不過,受制於認知錯誤、保險理念欠缺等原因,不少家庭在投保中尚存誤區。
  • 生命人壽誘騙投保人上當保險貓膩多
    2012年3月21日,她花22600元買下了這份保險。然而,事不隨人願。近日,王大姐看到一則關於保險並不「保險」的新聞,於是產生了想退保的念頭,便向業務員說明情況,這一諮詢可把她嚇壞了。    王大姐告訴記者,剛開始業務員要她先等幾天,等一年期滿後再退要好一些。
  • 三保網:客戶在猶豫期退保怎麼辦?
    猶豫期退保是非常可惜又難受的狀況。我們該如何有效處理?為您做了一些資料梳理,供參考。退保的原因有哪些?比如:你好象不明白 、你肯定弄混了、我不是跟你說了嗎? 、我們不會、我們從沒、我們不可能……挽留客戶步驟四:掌握原因邏輯參考:「這麼說,您還是比較了解這款產品的,是您家裡人認為……是嗎?」「如果真的……話,那退保是比較好,不過您真的認為,只有退保才能解決問題嗎?」
  • 過年該不該給父母紅包?給多少錢合適?
    2020-12-26 07:30:02 來源: 張桉寧起名文化 舉報   過年該不該給父母紅包給多少錢合適
  • 惡意投訴危害多,平安保障要重視丨猶豫期後保險能「全額退保」勿輕信
    由於對保險知識、產品的不了解,或因保險銷售的誤導,很多保險消費者都有買到過不適合的保險產品的經歷。隨著網際網路保險的興起,越來越多高性價比保險產品湧現出來,同時也催生了一大波退保需求。
  • 猶豫期辦理退保這些細節你要清楚
    猶豫期也叫冷靜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一定天數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撤消。根據相關規定,銀行渠道銷售的保險產品猶豫期要在15天以上,其他渠道銷售的保險產品猶豫期通常是10天。
  • 農村醫療保險繳費再上漲!每人每年要交280元,該不該繼續繳費
    來源:快資訊農村繳納的醫療保險屬於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範疇。在去年5月份的時候,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通知,要求實行個人或者家庭帳戶的,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對於已取消個人或者家庭帳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
  • 什麼是猶豫期,猶豫期這麼計算,猶豫期退保有什麼損失?
    什麼是猶豫期猶豫期也稱冷靜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10天(銀行保險渠道為15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撤消。在此期間,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請,撤消合同扣除工本費後退還其所繳保險費。
  • 保險合同怎麼看?小白需要知道的16個術語,看懂才能不踩坑
    不少讀者有一定保險意識,但苦於保險合同實在看不懂,幾千幾萬塊就換回一沓文件,看又看不懂,解釋權還不在自己手上,這讓人如何安心? 所以,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本期特地選擇了16個保險入門的術語,帶大家簡單了解自己的合同。
  • 地墊到底該放在門外還是門裡?原來以前都做錯了!
    來源:高質量生活知識(微信號:gzlshzs)  幾乎家家都有地墊  入戶門、浴室、廚房放上一塊地墊  除塵防滑還美觀  最實用的就是入戶門  進門前在地墊上先蹭蹭土  乾乾淨淨的進屋  可有人說地墊應該放在屋裡  也有人說應該放在屋外  那麼到底該怎麼挑選和擺放地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