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保險不想要怎麼辦?什麼情況下能全額退保?這些越早知道越好

2021-01-08 章魚保險

買了保險卻不想要,這種案例已經不止一兩次發生,影響消費者產生這種想法無非只有2個原因。要麼受到親人或者朋友的勸說,勸其不要購買保險,買保險浪費等等;要麼就是想換產品,沒有考慮好之前的需求,買到的保險不對口。

其實這些情況在保險行業內很常見,相信多數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退保,但其實大家並不知道,買了保險之後再退保,是會產生一定損失的。

退保產生損失,能不能全額退保呢?

如果剛買了保險,不到兩天想要退保,這種情況如若保險公司不給全額退保,這顯然已經侵犯到了消費者的權益。因此,能夠存在於市場上的保險公司,他們都是有一個猶豫期設定的,只要在猶豫期退保,消費者不會產生任何經濟損失。

是不是所有產品都有猶豫期?

所謂的猶豫期,顧名思義就是給客戶限定一個時間段用來考慮是否真的需要這份產品。一般猶豫期的限定時間是10天,比較長的是15天。但大家要特別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保險產品都有猶豫期,對於一些短期險(1年期)或者團險它沒有猶豫期。

猶豫期退保該怎樣做?

猶豫期退保主要分為3步,第一步,填寫退保申請單,並提交申請;第二步,攜帶本人的身份證和保單合同、繳費憑據銀行卡等等,到保險公司櫃檯辦理退保;第三步,保險工作人員會給相應的退保資料,然後讓投保人填寫,只要上述操作都辦理完即可。

不過有些保險公司不一樣,他們或許不用這麼繁雜的流程,在猶豫期退保的時候,只要先打電話告知,然後將保險合同退還即可,如果說投保人在退保期間,身份證或者保險合同遺失,一定要提前告知。否則這些損失將會由個人自行承擔。

猶豫期怎麼算?

一般來說,猶豫期是從籤訂完保險合同當天開始算起,一直到10天之後,在此期間,無論是法定節假日還是周末,同樣包含在內,只要過了猶豫期,再去退保,個人就會有相應的損失。

總之,大家在買保險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這份保險,這份保險是否適合自己等等,買保險是一件大事,我們要認真對待。

相關焦點

  • 保險猶豫期外可以「全額退保」?小心別被騙了!
    很多人買了保險會發現不合適,可是想要退保,卻發現已經過了猶豫期了,我們知道,猶豫期外退保,一半的錢都拿不回來。如何才能退掉保險又不受損失呢?最近,很多打著「全額退保」的廣告語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保險的猶豫期退保是什麼意思?不要被坑了才知道!
    購買保險之前,了解清楚保險條款很重要,同樣,了解保險的專業術語也一樣很重要!那麼,保險的猶豫期退保是什麼意思呢?猶豫期俗話就是後悔期,通常是在接收保單20天內。即就是在購買保險後,不想要這份保險了,可以無理由退保,不會有任何損失。
  • 以前買的保險不合適,到底該不該退保?
    相信很多小夥伴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買了一款性價比不高的保單,交了幾年保費的同時隨著對保險的逐漸了解,越發感覺不划算。想要退保吧,損失不容小視;不退保吧,繼續交也不划算。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公共場合溜到了腚門的那股氣,放還是不放令人糾結萬分……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什麼情況下不該退保?
  • 惡意投訴危害多,平安保障要重視丨猶豫期後保險能「全額退保」勿輕信
    由於對保險知識、產品的不了解,或因保險銷售的誤導,很多保險消費者都有買到過不適合的保險產品的經歷。隨著網際網路保險的興起,越來越多高性價比保險產品湧現出來,同時也催生了一大波退保需求。
  • 過了猶豫期還能全額退保?別被坑啦!
    謹慎投保/退保、理性維權一、惡意退保,怎麼個操作法?很少有人能一次買對讓自己終生滿意的保險產品。買錯了、過時了、後悔了,想退保也是人之常情。對於很多長期險而言,購買之初退保損失是非常大的,很可能交了幾萬,就給你退回來幾千甚至幾百。大家雖然想退保,卻並不願承受退保所帶來的損失。於是便有人從中發現了商機,推出了這種所謂「全額退保」的服務。
  • 「全額退保」願者上鉤,誰是無辜韭菜?
    "全額退保是真是假,真的能100%退保嗎?",不少保險客戶在辦理退保時,都會被形形色色的"代理退保"、"全額退保"廣告吸引,根據保險條款規定,只有有限的幾種情況才能辦理全額退保,自己並不符合要求,怎麼才能多退一點保費呢?
  • 平安生活需全方位保障,過猶豫期的保險怎麼退保都不值
    一場突如起來的災難,讓人們意識到人身平安的重要性,並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保險保障。最近,肖女士在翻閱家庭保單時,覺得其中一份保單的保障並不是很好,正當糾結怎麼退保時,她無意中在某短視頻平臺刷到一個關於「保險全額退保」的視頻。視頻裡號稱自己剛剛退保了一份保險,只在某機構那交了幾千塊的手續費,就退回了十多萬元的保費,正愁不知道怎麼退保的肖女士立刻加了視頻裡備註的微信號。
  • 客戶退保,代理人有沒有損失?
    在傳統的保險銷售渠道,人情保單的現象非常普遍,有很多客戶在親戚朋友的軟磨硬泡下,礙於情面,硬著頭皮買下了一些不太合適的保險產品。交了幾年以後,又覺得交費壓力太大了,不但保費貴得離譜,保額還很低,毫無性價比可言。如果是稍微理智一點的朋友就會知道,在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止損,更換高性價比的投保方案,否則,交得越久,只會損失越多。
  • 什麼是猶豫期,猶豫期這麼計算,猶豫期退保有什麼損失?
    什麼是猶豫期猶豫期也稱冷靜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10天(銀行保險渠道為15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撤消。在此期間,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請,撤消合同扣除工本費後退還其所繳保險費。
  • 保險退保怎麼退 工作人員是這樣說的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人們懂得了保險的重要性,所以投保的客戶越來越多,但是有些朋友盲目的購買,出現退保的案例也隨之增加,想要退保的朋友必然對這個是非常關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保險退保怎麼退?請看答案。1、提交退保申請。
  • 過了猶豫期 退保損失可不小
    過了猶豫期 退保損失可不小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5.04 星期五     市民選擇保險的時候,不僅需要關心是哪家保險公司的什麼產品、每年繳費多少等細節,還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現金價值。
  • 守護平安才是買保險目的,過猶豫期退保根本不能退多少錢!
    最近,客戶顧先生因經營不善生意虧損,手頭資金周轉不暢的他想到自己還有兩份保單,於是上網搜索「保險退保能退多少錢」,想看看能不能周轉一下。沒過幾天,顧先生就接到號稱「專業辦理全額退保機構」的電話,宣稱可以幫其辦理全額退保,但需要其提交身份證、銀行卡、保單等個人資料以及3000元「手續費」。
  • 如何給家庭成員配置保險?安博士公益課堂提醒你注意三大誤區
    「我不知道買什麼保險」,「我和家人還沒有保險,應該先給誰投保」,「我買的保險收益率不高,是不是應該買理財」……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有過嗎? 近年來,很多家庭的風險保障規劃意識逐年增強,不過,受制於認知錯誤、保險理念欠缺等原因,不少家庭在投保中尚存誤區。
  • 「不可不知的保險常識」猶豫期
    被業務員「忽悠」買了保險,拿到合同後家人反對,或者是自己研究合同後又後悔了,還可以挽回嗎?所謂猶豫期,是指保險合同生效,投保人拿到保險合同並籤字確認後的一個反悔期。為了防止銷售誤導,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
  • 三保網:客戶在猶豫期退保怎麼辦?
    比如:你好象不明白 、你肯定弄混了、我不是跟你說了嗎? 、我們不會、我們從沒、我們不可能……挽留客戶步驟四:掌握原因邏輯參考:「這麼說,您還是比較了解這款產品的,是您家裡人認為……是嗎?」「如果真的……話,那退保是比較好,不過您真的認為,只有退保才能解決問題嗎?」
  • 第一次買保險注意事項介紹,配置保險需避開的誤區
    一、第一次買保險注意事項1、保險配置順序正確的保險配置順序是: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及其它保險。意外是每個人都面臨的風險,它不分貧窮富貴、不看長幼尊卑。無論是對個人還家庭而言,意外可能帶來的傷害都是巨大的。雖然有些傷害無法挽回,但有意外險在資金上的幫助,至少能減輕家庭的負擔。配置了重疾之後,再買一個綜合醫療險,才是對抗疾病的黃金搭檔。
  • 保險合同怎麼看?小白需要知道的16個術語,看懂才能不踩坑
    如果你買了保險,建議好好看看,至少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 如果你沒買保險,學點保險知識對自己也沒有壞處,能有效避免踩坑。 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 猶豫期辦理退保這些細節你要清楚
    猶豫期也叫冷靜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一定天數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撤消。根據相關規定,銀行渠道銷售的保險產品猶豫期要在15天以上,其他渠道銷售的保險產品猶豫期通常是10天。
  • 保險的現金價值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怎麼算?
    很多買了保險的小夥伴經常會搞不清保單的「現金價值」到底是什麼?現金價值有哪些作用?今天學姐就來給大家好好科普一番「現金價值」這個保險術語,一起來看看吧!本文重點>>保單的「現金價值」是什麼?>>現金價值有哪些功能和作用?保單的「現金價值」是什麼?現金價值是什麼?
  • 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參保繳費問答來了!
    關於今年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和大病保險集中徵繳,  這些大家比較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起來跟小布看看吧!    A  答:本市戶籍的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困境兒童、重度殘疾人、「三老」人員、重點優撫對象等特殊困難人員,政府全額資助其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二檔。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的3份大病保險選繳保費,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的1份大病保險選繳保費,均由市財政全額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