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露社會之黑暗猶如地獄。書中描寫地獄的統治權經過神、魔、人的幾次更換,被統治的鬼魂的命運卻日益不幸!
二、諷刺「中庸」和奴才哲學。說一個孩子滿月,客人從四面八方趕來,來客祝詞不同,而遭遇卻迥然有異。
魯迅藉此鞭撻那種「今天天氣,哈哈哈」式的「騎牆派」和市儈的圓滑作風,同事也批判了以謊言為真實的畸形社會。
三、抨擊精神麻木的「戲劇的看客」。耶穌為同胞的解放而受難,但同胞對他犧牲的意義毫不理解,反而對他戲弄、辱罵、譏誚,以他的痛楚為娛樂材料。
四、鞭撻青年空虛寂寞、忘恩負義的靈魂。
五、揭穿「正人君子」虛偽的假面。《狗的辯詰》中「我」在夢中與狗論辯,狗自愧不如人,因為他不能像人那樣分清楚銅和銀、布和綢、官和民、主和奴,並由此來決定自己待人接物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