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三縱和教導旅合力攻佔延川、延長,消滅了國民黨軍的兩個營,一縱358旅又連續出擊,攻下了清澗城南的三十里舖,割斷了清澗、子長、綏德之敵與延安的聯繫。至此清澗城就完全暴露在西北野戰軍的眼皮底下了。清澗戰役一觸即發。
清澗城在3月底被國民黨軍廖昂所部攻佔後就開始大修城防工事,76師師長廖昂指揮部隊在清澗外圍修建了大量碉堡、壕溝,設置了一層又一層的鐵絲網,在鐵絲網的外圍又埋設了一片片的雷場,廖昂對清澗的防禦工事非常滿意,他曾向胡宗南報告,清澗工事固若金湯,保證能夠萬無一失。
然而在四月份國民黨軍135旅在羊馬河被殲後,整24旅第72團從清澗被調防到瓦窯堡,廖昂開始感到清澗守軍兵力不足,隨著胡宗南在蟠龍、沙家店接連失利,坐鎮清澗的廖昂更是坐立不安,開始著急起來。尤其是在沙家店一戰過後,胡宗南主力全部南下,這使得清澗成為一座勢單力薄的孤城。廖昂曾向胡宗南請求放棄清澗,自己跟隨主力一同南下,但是遭到了胡宗南的拒絕,這也決定了廖昂此後的命運。
廖昂非常迷信,這在胡宗南師級軍官中是出了名的,據說他在率部參加山城堡戰鬥時就請人測過風水,說是必將大獲全勝,然而戰鬥結果卻與之相反,廖昂敗得一塌糊塗,連自己的性命都差點不保。此番孤軍鎮守清澗城,廖昂更是整日呆在自己堅固的窯洞之中用撲克牌佔卜自己的命運。
當西北野戰軍兵臨清澗城下時,廖昂夢如初醒,慌忙拿起手槍趕到了清澗全城的制高點筆架山陣地,他舉起望遠鏡看到解放軍漫山遍野四面圍來,心裡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對西北野戰軍來講,打清澗又是一場艱苦的攻堅戰,因為解放軍極度缺乏重火力裝備,也缺乏攻堅經驗,此前兩攻榆林都以失敗告終。因此彭德懷於10月3日特意召開了一個縱隊、旅首長會議,彭德懷在會上拍著桌子喊道:「必須準備數日的連續戰鬥,要不怕疲勞,發揚高度英勇、堅決頑強的戰鬥精神。在戰術上要有充分準備,不草率行事,不放過每一個戰機。隱蔽運動,突然攻擊與短促火力相結合,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弱敵,爭取在敵人援兵到來之前殲滅清澗守敵。」
1947年10月6日,彭德懷下令西北野戰軍對清澗城發起總攻,各部隊具體作戰部署如下:由一縱和三縱擔任主攻,教導旅開赴清澗以北的九裡山,負責切斷清澗與綏德的聯繫。綏德軍分區的第四第六團負責解決子長之敵,新四旅則隱蔽於甘谷驛北部山區,隨時準備阻擊從延安來援的敵軍。
解放軍358旅在戰鬥打響後從西南向東北方向攻擊前進,首先攻佔馬其原、鐘樓山等地,得手後再拿下清澗全城的制高點——筆架山。筆架山位於清澗城西300米的地方,山頂呈長方形,寬不足百米,但是卻蜿蜒長發500多米。地勢陡峭,易守難攻,廖昂還在這裡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明碉暗堡密布,還在山坡上設置了鐵絲網,挖掘了大量外壕,鋪設了大量的地雷。廖昂把這個制高點打造成了一座密不透風的鐵桶。他認為只要筆架山不丟,清澗城就可以守住。
解放軍358旅以715團打頭陣,一路勢如破竹攻克了筆架山外圍一些陣地,並在山腳下與廖昂的筆架山山頂守軍發生激烈交戰。隨著槍聲的不斷迫近,廖昂急得直跺腳,他立刻向胡宗南發報請求支援,電報內容如下:敵圍攻甚急,戰鬥激烈,再不救援,唯死與降爾!胡宗南接到電報後立刻下令還在延安的劉戡率部馳援清澗。
筆架山守敵憑險奮力固守,解放軍連續攻擊了兩天兩夜都沒能得手,部隊仍然在與敵人膠著於外圍據點。彭德懷這下急壞了,因為敵人強大的援軍已經在路上,如不能快速結束戰鬥,榆林的失敗或許會在清澗再次重演。於是彭德懷不顧一切地冒著呼嘯的炮彈和橫飛的子彈一口氣跑到了358旅的前線陣地。彭德懷向358旅下達嚴厲命令:「兩天之內必須解決戰鬥,不然,又會跟圍攻榆林一樣。」
358旅旅長黃新廷與政委餘秋裡趕緊讓彭德懷撤下陣地,但是他就是不肯下去,黃新廷見狀,打了一個手勢,幾名士兵一起向前把彭德懷給架走了,剛剛離開原來位置幾梭子子彈就打了過來,真是太險了,彭德懷卻面無懼色大笑一聲說道:「看來任務還沒完成,馬克思還不要我!」
為了儘快攻下筆架山,黃新廷、餘秋裡決心調整部署,把主攻任務交給了716團。9日晚,716團將3營9連作為突擊隊出發了。劉僧山排作為尖刀排走在最前面,他們在陡壁上挖了很多防彈坑、屯兵洞,這樣敵人從山上扔下的手榴彈就基本上打不到了。他們一步一步地向山頂上爬去,借著夜色掩護一直摸到了山頂邊上,隨著劉僧一聲令下,全排戰士一躍而出,一口氣衝上了筆架山山頂,與敵人展開了慘烈無比的白刃戰。緊接著11連、12連的後續部隊也跟了上來,建立並鞏固了一個立足點。
716團團長立即組織一營和二營向山頂攻擊,經過一夜的戰鬥,716團終於拿下了筆架山陣地,接到筆架山失守的消息後,廖昂頓感五雷轟頂。筆架山一丟清澗城危矣。但是廖昂認為劉戡援軍已經在路上,所以他放棄了突圍,而是固守待援,只要援軍一到,清澗城就可以保住了。但是他不知道劉戡的援軍已經被新四旅阻擋在了甘谷驛,根本無法抵達清澗。
這時,清澗城東已被攻破,解放軍部分軍隊已經進城,廖昂心情壞到了極點,拿不出一個具體的應對方案,參謀長劉學超對廖昂說道:「師座,我們現在有三條路可走,一是組織反擊將解放軍趕出城外,二是迅速組織突圍保存實力,三是束手就擒,準備做俘虜。」24旅旅長張新見廖昂默不作聲,於是說道:「如果前幾個方案都不行的話,那就只有一條路了,不成功,便成仁,我們只有以死效忠黨國。」
清澗城內槍聲大作,並不斷逼近廖昂司令部,廖昂沉默許久終於開口說話了:「我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事已至此,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告訴弟兄們,能走就走,不能走的就等待解放軍來吧!」幾個小時後清澗守敵被肅清,1947年11月11日凌晨,廖昂及師部人員全部被俘。清澗戰役以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大勝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