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野戰軍圍攻清澗受阻,彭德懷親臨前線督戰:兩天之內解決戰鬥

2021-01-07 燃燒的狼煙

1947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三縱和教導旅合力攻佔延川、延長,消滅了國民黨軍的兩個營,一縱358旅又連續出擊,攻下了清澗城南的三十里舖,割斷了清澗、子長、綏德之敵與延安的聯繫。至此清澗城就完全暴露在西北野戰軍的眼皮底下了。清澗戰役一觸即發。

清澗城在3月底被國民黨軍廖昂所部攻佔後就開始大修城防工事,76師師長廖昂指揮部隊在清澗外圍修建了大量碉堡、壕溝,設置了一層又一層的鐵絲網,在鐵絲網的外圍又埋設了一片片的雷場,廖昂對清澗的防禦工事非常滿意,他曾向胡宗南報告,清澗工事固若金湯,保證能夠萬無一失。

然而在四月份國民黨軍135旅在羊馬河被殲後,整24旅第72團從清澗被調防到瓦窯堡,廖昂開始感到清澗守軍兵力不足,隨著胡宗南在蟠龍、沙家店接連失利,坐鎮清澗的廖昂更是坐立不安,開始著急起來。尤其是在沙家店一戰過後,胡宗南主力全部南下,這使得清澗成為一座勢單力薄的孤城。廖昂曾向胡宗南請求放棄清澗,自己跟隨主力一同南下,但是遭到了胡宗南的拒絕,這也決定了廖昂此後的命運。

廖昂非常迷信,這在胡宗南師級軍官中是出了名的,據說他在率部參加山城堡戰鬥時就請人測過風水,說是必將大獲全勝,然而戰鬥結果卻與之相反,廖昂敗得一塌糊塗,連自己的性命都差點不保。此番孤軍鎮守清澗城,廖昂更是整日呆在自己堅固的窯洞之中用撲克牌佔卜自己的命運。

當西北野戰軍兵臨清澗城下時,廖昂夢如初醒,慌忙拿起手槍趕到了清澗全城的制高點筆架山陣地,他舉起望遠鏡看到解放軍漫山遍野四面圍來,心裡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對西北野戰軍來講,打清澗又是一場艱苦的攻堅戰,因為解放軍極度缺乏重火力裝備,也缺乏攻堅經驗,此前兩攻榆林都以失敗告終。因此彭德懷於10月3日特意召開了一個縱隊、旅首長會議,彭德懷在會上拍著桌子喊道:「必須準備數日的連續戰鬥,要不怕疲勞,發揚高度英勇、堅決頑強的戰鬥精神。在戰術上要有充分準備,不草率行事,不放過每一個戰機。隱蔽運動,突然攻擊與短促火力相結合,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弱敵,爭取在敵人援兵到來之前殲滅清澗守敵。」

1947年10月6日,彭德懷下令西北野戰軍對清澗城發起總攻,各部隊具體作戰部署如下:由一縱和三縱擔任主攻,教導旅開赴清澗以北的九裡山,負責切斷清澗與綏德的聯繫。綏德軍分區的第四第六團負責解決子長之敵,新四旅則隱蔽於甘谷驛北部山區,隨時準備阻擊從延安來援的敵軍。

解放軍358旅在戰鬥打響後從西南向東北方向攻擊前進,首先攻佔馬其原、鐘樓山等地,得手後再拿下清澗全城的制高點——筆架山。筆架山位於清澗城西300米的地方,山頂呈長方形,寬不足百米,但是卻蜿蜒長發500多米。地勢陡峭,易守難攻,廖昂還在這裡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明碉暗堡密布,還在山坡上設置了鐵絲網,挖掘了大量外壕,鋪設了大量的地雷。廖昂把這個制高點打造成了一座密不透風的鐵桶。他認為只要筆架山不丟,清澗城就可以守住。

解放軍358旅以715團打頭陣,一路勢如破竹攻克了筆架山外圍一些陣地,並在山腳下與廖昂的筆架山山頂守軍發生激烈交戰。隨著槍聲的不斷迫近,廖昂急得直跺腳,他立刻向胡宗南發報請求支援,電報內容如下:敵圍攻甚急,戰鬥激烈,再不救援,唯死與降爾!胡宗南接到電報後立刻下令還在延安的劉戡率部馳援清澗。

筆架山守敵憑險奮力固守,解放軍連續攻擊了兩天兩夜都沒能得手,部隊仍然在與敵人膠著於外圍據點。彭德懷這下急壞了,因為敵人強大的援軍已經在路上,如不能快速結束戰鬥,榆林的失敗或許會在清澗再次重演。於是彭德懷不顧一切地冒著呼嘯的炮彈和橫飛的子彈一口氣跑到了358旅的前線陣地。彭德懷向358旅下達嚴厲命令:「兩天之內必須解決戰鬥,不然,又會跟圍攻榆林一樣。」

358旅旅長黃新廷與政委餘秋裡趕緊讓彭德懷撤下陣地,但是他就是不肯下去,黃新廷見狀,打了一個手勢,幾名士兵一起向前把彭德懷給架走了,剛剛離開原來位置幾梭子子彈就打了過來,真是太險了,彭德懷卻面無懼色大笑一聲說道:「看來任務還沒完成,馬克思還不要我!」

為了儘快攻下筆架山,黃新廷、餘秋裡決心調整部署,把主攻任務交給了716團。9日晚,716團將3營9連作為突擊隊出發了。劉僧山排作為尖刀排走在最前面,他們在陡壁上挖了很多防彈坑、屯兵洞,這樣敵人從山上扔下的手榴彈就基本上打不到了。他們一步一步地向山頂上爬去,借著夜色掩護一直摸到了山頂邊上,隨著劉僧一聲令下,全排戰士一躍而出,一口氣衝上了筆架山山頂,與敵人展開了慘烈無比的白刃戰。緊接著11連、12連的後續部隊也跟了上來,建立並鞏固了一個立足點。

716團團長立即組織一營和二營向山頂攻擊,經過一夜的戰鬥,716團終於拿下了筆架山陣地,接到筆架山失守的消息後,廖昂頓感五雷轟頂。筆架山一丟清澗城危矣。但是廖昂認為劉戡援軍已經在路上,所以他放棄了突圍,而是固守待援,只要援軍一到,清澗城就可以保住了。但是他不知道劉戡的援軍已經被新四旅阻擋在了甘谷驛,根本無法抵達清澗。

這時,清澗城東已被攻破,解放軍部分軍隊已經進城,廖昂心情壞到了極點,拿不出一個具體的應對方案,參謀長劉學超對廖昂說道:「師座,我們現在有三條路可走,一是組織反擊將解放軍趕出城外,二是迅速組織突圍保存實力,三是束手就擒,準備做俘虜。」24旅旅長張新見廖昂默不作聲,於是說道:「如果前幾個方案都不行的話,那就只有一條路了,不成功,便成仁,我們只有以死效忠黨國。」

清澗城內槍聲大作,並不斷逼近廖昂司令部,廖昂沉默許久終於開口說話了:「我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事已至此,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告訴弟兄們,能走就走,不能走的就等待解放軍來吧!」幾個小時後清澗守敵被肅清,1947年11月11日凌晨,廖昂及師部人員全部被俘。清澗戰役以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大勝而告終。

相關焦點

  • 胡宗南:你們笑話我是草包,也不想想,有幾個人打得過彭德懷?
    當時紅四方面軍在蔣軍優勢兵力圍攻下已準備西進,前來圍堵的中央軍嫡系部隊是黃杰的第2師,俞濟時的88師和胡宗南第1師,在蔣介石親自督戰下,與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12師師長陳賡和紅25軍軍長蔡申熙,上演了一場黃埔一期生之間的同窗大戰,陳賡即在此時負傷,轉移到上海。蔡申熙不僅與胡宗南、黃杰、俞濟時是黃埔一期同學,而且和胡宗南第1師的三個旅長李鐵軍、袁樸、丁德隆還是黃埔一期同一個隊的。
  • 1950年彭德懷將何事稱為軍事史上一大奇蹟?
    同時,朱德、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賀龍和中央其他領導同志,就解決新疆問題,也同王震進行了親密交談。王震從華北歸來後,先後在第一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和第一兵團二軍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傳達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議。王震對二軍軍長郭鵬說:「我請求前委批准我們到邊疆去,你看怎麼樣?」
  •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9日 彭德懷逝世!
    1950年11月2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犧牲,楊根思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他作戰勇敢,屢立戰功,被譽為「爆破大王」,被評為「華東一級戰鬥英雄」,獲「華東三級人民英雄」、「全國戰鬥英雄」稱號。
  • 以一個步兵師2萬人,力抗我軍兩個野戰軍45天
    而真正讓楚溪春揚名全國,成為一位閃亮將星的是大同集寧之戰,他以一己之力,靠著東拼西湊的一個「雜牌師」,硬抗住了我軍兩大軍區野戰軍45天之久,並直接影響了華北戰局的走向。當時負責八路軍前線指揮的聶榮臻、張宗遜等領導人經過商量後,認為大同雖然城防堅固,易守難攻,但楚溪春手中兵力有限,而且「建制混亂不統一,戰鬥力低下」,如果兩大軍區合力強攻,解放大同指日可待。
  • 幸虧是彭德懷掛帥,林粟徐劉等人的性格和用兵在朝鮮戰場都有缺陷
    10月4日上午,彭大將軍正在「西北軍政委員會」辦公大樓撰寫和修改西北地區經濟恢復建設計劃報告,聽來人說是毛主席要找自己,二話不說,把手頭的工作交付西北局秘書長常黎夫,匆匆登機,飛赴北京。下午4時,飛機在北京西郊機場降落,彭德懷沒有按毛主席的安排到北京飯店休息,一路逕自奔往中南海豐澤園頤年堂會議廳。毛主席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還在進行。
  • 親民愛民的彭德懷 --黨史頻道-人民網
    1951年2月24日,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和彭德懷一起召集軍委各總部負責人在中南海居仁堂總參謀部會議廳開會,討論各大軍區部隊輪番入朝和如何保障志願軍物資供應的問題。 在會上,臉色凝重的彭德懷介紹了志願軍在朝鮮前線作戰中物資、生活、兵員等各方面面臨的嚴重困難,希望國內不論軍隊和地方等各方面都要想辦法全力支援前線。
  • 歷史上的今天|10月24日 彭德懷元帥誕辰!
    彭德懷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徵後期擔任過陝甘支隊司令員;到達陝北以後,擔任過紅軍前敵總指揮。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解放戰爭時期,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 羊馬河戰鬥,彭總密令:各縱隊一律禁用無線電臺,禁用軍號聯絡
    大智大勇虎口拔牙,羊馬河殲敵一個整旅彭德懷在窯內正向野司人員傳達棗林溝會議精神,說中央還在陝北,解放軍總部在陝北,毛主席還在陝北,大家精神振奮,更充滿了必勝的信心。這時通訊科長劉克東跑進來報告說:"彭總,我們聽到敵人電臺在呼叫,是清澗的敵七十二團呼叫師長廖昂,說是要到瓦窯堡換防。"彭德懷直起腰說:"這個情況很重要,證明西安給我們提供的情報是準確的。
  • 彭德懷與粟裕,當兩個牛脾氣湊到一起
    提起彭德懷,大家一向都很敬重,不只是因為他在戰場上的橫掃千軍,更因為他的耿直、
  • 那張「報功書」,他「藏」了63年——95歲戰鬥英雄張富清的故事
    少時·徵戰「一衝上陣地,滿腦子就是消滅敵人,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意志和勇氣」1924年,張富清出生於陝西漢中洋縣,1948年3月參加西北野戰軍,在二縱隊359旅718團二營六連當戰士。老人說,他到部隊後,經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打仗,印象最深的是永豐戰役。永豐戰役時,張富清所在的六連擔任突擊連。
  • 彭德懷的悲劇婚姻:表妹跳崖自殺,原配改嫁他人,浦安修主動離婚
    圖 | 彭德懷引言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毛澤東評彭德懷他是個厚嘴唇、大嘴巴、身材魁偉、性格開朗健談的人。——外國記者記彭德懷彭德懷導讀: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 志願軍正對敵軍窮追猛打,彭德懷突然警覺:所有人停止進攻!
    隨著戰鬥的進行,到1950年1月1日拂曉,志願軍已經突入敵軍防禦縱深10公裡,敵軍第一道防線已經被撕破,第50軍也已快速渡江。就這個這個時候,一則停止進攻的命令傳達了下來,彭德懷命令所有部隊停止進攻,第三次戰役似乎有點兒虎頭蛇尾地結束了。也就是這一天,蘇聯駐朝鮮總顧問和朝鮮首相金正日同時表達了不滿,蘇駐朝鮮總顧問什特科夫直接闖到了彭德懷指揮所,責問彭德懷為什麼不繼續前進。他對彭德懷說:"你應該立即改變主意,將第三次戰役打下去,要一步不停地追擊敵人,一直打到釜山去,將美軍趕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