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正對敵軍窮追猛打,彭德懷突然警覺:所有人停止進攻!

2021-01-21 小一歷史筆記

1950年12月23日,在漢城到議政府的公路上,一輛吉普車正在緩慢前行,因為天氣寒冷,公路已經結滿了冰,司機不敢開太快,因為車上坐著的是"聯合國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他曾在二戰時期帶領美軍20軍闖下幽靈軍的名號,20軍在他的帶領下,展現了超乎尋常的行軍速度。韓戰爆發之後,他在麥克阿瑟的統帥下入朝作戰,在釜山打敗了北朝鮮軍隊,但在第二次戰役中,他被人民志願軍在清川江擊敗,這時期,他正準備帶著自己的軍隊撤到38線休整。

第八集團軍司令 沃爾頓·沃克

第八集團軍目前還集結在漢城附近,沃克想要去巡視一下自己的部隊,畢竟打了敗仗,士氣必然會受到影響。在沃克的吉普車正在公路上行駛的時候,一隊南朝鮮軍的運輸車出現在了吉普車背後,本來想要超車的運輸車突然撞到了吉普車的左後部,吉普車在冰面上滑行了起來,最後滑到了路旁,翻車了,這位美國二戰名將在這一場車禍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沃克身亡,同樣是二戰名將的李奇微臨危受命,接替了第八集團軍的指揮權。

這時,經歷過第二次戰役的彭德懷正打算讓部隊休整一下,開春在進行下一輪進攻,但迫於國際形勢,彭德懷在毛澤東的指示下,發起了第三次戰役。

1950年12月31日,這是1950年的最後一天,當世界各地都在慶祝一年的結束的時候,38線附近,凌冽的寒風一直沒有停止,臨津江兩岸大雪紛飛,整個世界白茫茫的一片。李奇微上任之後,動用20多萬兵力,布置了A、B、C、D、E五道橫貫朝鮮半島250公裡的防線,其中A、B兩道防線為基本防線,縱深60公裡,其餘三道防線為激動防線,從38線布置到了37度線。

"聯合國軍"自認為擁有五道防線,且天氣助陣的情況下,志願軍不會發動攻擊,可是誰都沒有想到,38線附近,臨津江對岸,數萬志願軍將士已經做好了衝鋒的準備。16時40分,志願軍將士拋棄偽裝,白茫茫的雪地上驟然間出現了無數身影,各種火炮也露出了真容,一發發炮彈摩擦著空氣,帶著刺耳的聲音衝向了"聯合國軍"防線,臨津江到麟蹄200多公裡的防線,都受到了志願軍將士的攻擊,第39、40、38軍將士踏冰而行,迅速衝向了敵軍陣地,南朝鮮軍第1、第6師防守的陣地率先被突破。

第39軍第116師副師長張鋒激動地向師長報告:"我們已佔領南岸敵第一道塹壕。"隨著戰鬥的進行,到1950年1月1日拂曉,志願軍已經突入敵軍防禦縱深10公裡,敵軍第一道防線已經被撕破,第50軍也已快速渡江。到1月3日,"聯合國軍"已經退到了漢城以北,準備渡過漢江,剛上任的李奇微還沒有能夠在漢城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就踏上了南逃的路,第八集團軍被志願軍打的士氣全無,只顧逃竄,10多萬軍隊被擠在了漢江北岸的橋頭堡,而這裡只有兩座浮橋,一旦浮橋發生意外,十多萬"聯合國軍"將會被志願軍包餃子。

1月3日下午,第八集團軍緩慢通過了漢江的兩座浮橋,李奇微看著榴彈炮、坦克等重型裝備緩慢通過浮橋,才總算鬆了一口氣,據他後來回憶,他說在這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喉嚨上。"美軍撤出漢城之後,就動用數架飛機對漢城轟炸,漢城的建築都被摧毀,據戰地記者報導,在城南50英裡以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沖天的火光。

第三次戰役取得了初步勝利,志願軍將士和朝鮮人民軍開始趁勝追擊,志願軍第50軍第149師第446團在這次追擊中,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在高陽以北擊敗美軍一個營,俘虜20多名美軍士兵,在高陽以南截住英軍第29旅退路,擊毀和繳獲坦克31輛,全殲了英軍一個營和一個團直屬中隊。除了446團,39軍116師的347團也戰果頗豐,殲滅了英軍29旅兩個連,347團第7連為了阻擊援軍,打的只剩下7個人。

隨著志願軍的窮追猛打,1月8日,"聯合國軍"已經退到了37度線附近,李奇微的五道防線全部被摧毀,志願軍在漢江以南站穩了腳跟。就這個這個時候,一則停止進攻的命令傳達了下來,彭德懷命令所有部隊停止進攻,第三次戰役似乎有點兒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也就是這一天,蘇聯駐朝鮮總顧問和朝鮮首相金正日同時表達了不滿,蘇駐朝鮮總顧問什特科夫直接闖到了彭德懷指揮所,責問彭德懷為什麼不繼續前進。他對彭德懷說:

"你應該立即改變主意,將第三次戰役打下去,要一步不停地追擊敵人,一直打到釜山去,將美軍趕下海。"

這位來自俄羅斯的總顧問肯定沒有關注過戰鬥實況,只知道志願軍打過了漢江,可是除了剛開始的戰鬥,以及前期的追擊戰,後續的戰鬥,"聯合國軍"損失非常小,反而倒像是有序的撤退。他也沒有關注過兩軍的差距,只知道我志願軍在三次戰役中都取得了勝利,"聯合國軍"的後勤完全是志願軍無法比擬的,志願軍運送彈藥補給的卡車戰爭開始沒多久就全部被美軍炸了,物資只能靠志願軍手提肩扛,一次補給只能支持志願軍連續進攻七天。

而美軍上演的完全是關雲長的拖刀計,看似一直在敗退,但其實已經開始蓄力了,美軍裝備本身就要比志願軍好,當他們聚集到一起時,火力會成倍增加,不說會有埋伏,就是沒有埋伏,志願軍攻擊已經做好防禦準備、數量龐大且集中的美軍,損失也會非常大,朝鮮不是中國的土地,志願軍也不是蘇聯和朝鮮的軍隊。

彭德懷顧及什特科夫的面子,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推斷,只是說我軍已經是疲憊之師,且沒有制空權,又是摩託化部隊,將敵人壓縮在朝鮮東南角半島上,更不利於我軍殲滅敵軍。

可是沒想到什特科夫來了這麼一句:

"殲滅不了敵人,那就多佔點地方。"

可能這就是文化淺薄的表現吧,中國兵法早就有云:"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話說到這裡,自然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志願軍是彭老總帶出去的,他知道打仗必須要死人,但不能盲目的去送死,他是希望儘可能多的將志願軍活著帶回家,面對不通兵法的什特科夫,彭德懷直接怒道:

"你打過什麼仗?你們認為,只要我們進攻,敵人就會退出朝鮮?我完全不能同意你們的意見。我要對人民負責,如果錯了,殺我頭都可以。"

什特科夫走後,金日成又來了,他同樣是來責問彭德懷的,他比什特科夫委婉一些,他讓彭德懷縮短部隊休整時間,最好在半個月內發起進攻。他的原話如下:

"司令員同志,最好在半個月內,志願軍應該有三個軍向南進攻,其餘休整一個月在南進。"

這還是一個不懂兵法的,哪怕"聯合國軍"真的是慌忙後撤,可是給他們半個月時間,照樣能重新組織起來,三個軍單獨進攻,完全就是給狼嘴裡送肉,有去無回。彭德懷聽完就怒了,直接說:

"我可以下令追擊,如果美軍不退出朝鮮半島怎麼辦?你們把勝利都寄託於僥倖,就完全有可能把戰爭引向失敗。如果你們認為我這個司令不稱職,可以撤掉我。如果你們認為可以南進,你們人民軍五個軍團12萬人可以單獨向南進攻,我們負責保衛海岸線,防備敵人登陸。"

當時人民軍已經收攏了不少部隊,但實力不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人民軍大多數都是起嚮導和輔助作戰的作用,沒有單獨打過什麼仗。金正日自家人知道自家人的實力,這次爭吵也就無疾而終了。

頗讓人意外的是,兩位處於戰場的人不理解彭德懷,反倒是位於千裡之外的兩位領導人理解彭德懷,毛澤東信任並理解彭德懷自然沒話說,畢竟是多年戰友,而史達林也認可彭德懷,當什特科夫找史達林告狀的時候,被史達林批評了一頓,認為志願軍的領導是正確的,真理在彭德懷手中。

其實這不是三方第一次因為指揮問題發生爭論,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後,蘇朝兩方都認為志願軍應該直接對"聯合國軍"發起進攻,最後在彭德懷的堅持下,採取了誘敵深入的戰略,第九兵團緊急入朝,取得長津湖慘勝,贏得了第二次戰役的勝利。誘敵深入都打的這麼慘,直接進攻必然損失更大,所以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採取的戰略基本都是分割包圍殲滅,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直接進攻敵軍。

之後,毛澤東和史達林專門為指揮權問題進行了商討,最後在蘇中朝三方的協商下,確定了彭德懷的指揮地位,解決了入朝作戰的內部矛盾。

繼任第八集團軍司令 李奇微

而在17天之後,1月25日,打臉的事情來了,李奇微發起了"霹靂行動"行動,僅僅17天的休整,李奇微就組織起了五個軍16個師3個旅一個空降團23萬的反攻兵力,開始了全面反攻,準備將志願軍壓回38線以北。蘇朝兩方的代表傻眼了,他們以為的可以一舉趕下海的"聯合國軍"僅僅17天就組織起了23萬人的反攻部隊。

而且,這17天時間,美國方面從來都沒有打算隨隨便便就被志願軍趕下海,以杜魯門為首的政客們給出的方案是儘可能消滅志願軍有生力量,可以被趕下海,退到日本進行休整,但在撤出朝鮮半島之前,一定要給志願軍造成巨大殺傷。而麥克阿瑟並不贊同撤軍,而是認為應該擴大戰爭規模,支援臺灣反攻大陸,同時從日本出兵,襲擊我國東南沿海,在朝鮮建造軍事基地,和志願軍死磕。

麥克阿瑟

不管是哪個方案,朝鮮半島的"聯合國軍"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志願軍急功近利,對美軍發起襲擊,朝鮮半島可能就會變成美軍攻打日本的"鋼鋸嶺",稱為朝鮮戰場上最大的絞肉機,或許最後志願軍可以將"聯合國軍"趕下海,但絕對是殺敵八百,自損三千,甚至整個援朝隊伍都會被打殘。

李奇微在朝鮮

戰爭不是一場遊戲,統帥的一句話,可能會導致千百人馬革裹屍,蘇聯沒有投入軍隊,自然不在意志願軍的損失,金正日想的是朝鮮統一,更不會顧及志願軍的性命,但是彭德懷不行,這些人都是他帶出國的,他必須要為這些人負責,將同袍們儘可能多的帶回去。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兵家之事,不得不謹慎,錯一步可能就是白骨累累。

《決戰朝鮮》這本書是一部全景式再現韓戰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同時,書中通過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韓戰臺前幕後的諸多歷史真相,被廣大軍迷譽為韓戰題材國內品質扛鼎的作品。

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購買此書閱讀,了解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

相關焦點

  • 【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智勇雙全的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開始後,卜廣德擔任志願軍第20軍某團排長,先後榮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1951年4月,卜廣德所在的連隊奉命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他負責帶領全排擔任尖刀排,攻下503高地的5個山頭。這個任務非常重要,能不能完成決定著後續部隊能否順利通過,準時進入陣地。
  • 彭德懷紀念館獲批收藏「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紅網湘潭縣分站訊(記者 李思源) 1月7日,湘潭縣人社局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一行到彭德懷紀念館,送去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砥平裡之戰,志願軍和敵軍傷亡比真有「100比1」嗎?
    在軍事科學院編著的《抗美援朝戰爭史》中,記載為:「志願軍當晚(13日晚)攻擊部隊6個團只10000餘人……次日晨,第39軍第115師2個團也加入戰鬥。」而原志願軍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的楊迪將軍在其所著的《在志願軍司令部的歲月裡》一書中則表述為:「鄧華副司令員決心抽調集中39軍、40軍和42軍的8個團兵力,於2月13日晚向砥平裡發起進攻。」
  • 與彭總吵了一架,蘇聯中將言行粗魯,史達林:你別給彭德懷搗亂了
    突然,蘇聯駐朝大使拉佐瓦耶夫中將乘嘎斯-67從江界來到志願軍司令部,他身材高大,黃髮紅臉,像一個龐然大物。有點瘮人。他帶著一名中文譯員,一進洞子,見到彭總就大聲嚷道:"彭司令員,你運籌帷幄指揮得好,哈拉嗦!哈拉嗦!達萬裡希!在強大的攻勢下,美軍被迫向南逃跑得很快,你只要進一步一鼓作氣,指揮中朝軍隊乘勝快速南追,就能把美軍一舉從朝鮮半島趕下海去!"
  • 20兵團司令違抗軍令,指揮3700人偷天換日潛伏,創戰史奇觀
    果然,天亮後,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開始瘋狂地反撲。我軍依託既得陣地頑強抗擊敵人,連續打退了敵十多次衝鋒。敵軍繼續加大兵力,不停地向60軍各陣地猛烈地進攻,企圖用集中主力輪番進攻的方法奪回被我軍佔領的陣地。鄭維山向右翼的67軍發出命令:「立即向十字架山發起攻擊。」67軍突然迅猛的攻勢,美軍第5師招架不住,退至第二道防線。
  • 志願軍180師大敗,毛主席急召3位軍長和王近山回京,親自談話問詢
    後來的結果,所有人都不忍提,此戰中180師傷亡以及情況不明者總共達到了7644人,戰損已經達到三分之二。光連級以上幹部就傷亡了260多名,甚至連180師代政委吳成德都被敵軍俘虜。(數據來源為《180師突圍戰鬥減員統計表》)
  • 1950年10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組成!
    (一九五0年十月八日) 彭高賀〔1〕,鄧洪解〔2〕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各級領導同志們: (一)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
  • 「冷槍冷炮」,志願軍殲敵5.2萬,敵軍不敢露頭:共軍都是狙擊狂魔
    志願軍狙擊手隱藏在山後冷槍又稱狙擊,俗稱"打冷槍",是指憑藉隱蔽、突然和準確的特性,給予敵人猝不及防的襲擊。冷炮運動,則是遊動炮群作戰,炮類齊全,能做到對不同距離、固定和活動目標進行打擊。後來,志願軍將"冷槍冷炮"運動的發展到較高境界,並形成12字秘術:槍炮協同,逼敵出洞,就地聚殲。
  • 親民愛民的彭德懷 --黨史頻道-人民網
    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的艱難條件是可想而知的。作為志願軍的統帥,在前線指揮的彭德懷深知志願軍將士們的艱苦,更深深情牽著廣大志願軍的民生問題。為此,憂心如焚的他曾經回京陳詞,為軍需怒震居仁堂。 經過三次戰役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較多,兵員一時補充不上,而後方供應線又長達數百裡。
  • 範弗利特:志願軍的老對手,獨子戰死朝鮮,本人更被志願軍打離職
    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之後,正好趕上志願軍發動第五次戰役,他在戰場上主張進行有力的反擊,燒起了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戰役前期,志願軍進攻猛烈,"聯合國軍"只能防守,在防守期間,範弗利特拉大距離,用火力打擊志願軍,給志願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美歐戰王牌師1萬餘人,一戰被志願軍殲滅7千
    志願軍第38軍戰術部署是以一個師的兵力負責向敵後穿插、迂迴,剩餘的兩個師快速的解決當面的南朝鮮軍隊,之後向三所裡方向突進,與第38軍的兄弟部隊共同截斷西線聯合國的後撤通道,並與兵團友軍一道合力集中優勢兵力最大限度的打擊敵軍。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此時,聯合國軍無法確定,志願軍是否會越過三八線,攻入南韓境內,還抱有一些幻想。這邊,志願軍各部在進攻前,從180公裡隱蔽行軍,進入指定的攻擊地域。1950年12月31日,中朝軍隊突然發動了第三次戰役。志願軍從兩線猛烈攻擊,最前面的南韓軍。無論是志願軍還是朝鮮人民軍,之前都將南韓軍殺得落花流水,擁有心理上的絕對優勢。
  •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9日 彭德懷逝世!
    1950年11月2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犧牲,楊根思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江蘇省泰興縣人。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當過童工。1944年2月參加新四軍。 194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他作戰勇敢,屢立戰功,被譽為「爆破大王」,被評為「華東一級戰鬥英雄」,獲「華東三級人民英雄」、「全國戰鬥英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