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A4紙500字,一部《道德經》區區5000字,卻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包括很多耳熟能詳,掛在嘴邊的成語,都是出自這部《道德經》。
1、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們總喜歡誇耀自己的優點,隱藏忌諱自己的缺點;總喜歡嫉妒別人的優點,挑剔別人的缺點。只有嚴於律己,勇於自省的人,才有自知之明的。但這很難做到,所以更顯珍貴!
2、慎終如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謹慎從事,善始善終,別虎頭蛇尾,半途而廢。但往往很多人開頭很重視,很謹慎,結尾卻馬大哈,導致功虧一簣,前功盡棄。此時方知悔之晚矣!
3、禍福相依——「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別失意;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別得意!謹言慎行,居安思危,難能可貴!毛爺爺也告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不斷轉化的
4、天道好還——「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善惡皆有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不是宿命論,更不是封建迷信。從科學的角度看,事物發展到非常強力的狀態之後,則物極必反。所以有時無論對人還是對事,留有餘地挺好~
5、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真正聰明的人,不輕易顯露自己,甚至從表面上看,好像很笨拙似地~往往那些咋咋乎乎,看上去能力特強的,可能是很差的;看上去特別正直的,可能是最沒原則的;看上去學識最多豐富的,可能腹中空空沒啥水平。腳踏實地提高自己,比四處吆喝更重要!
6、虛懷若谷——「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菜根譚》中有語: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真正實力強大、水平高深的人,因為接觸的領域多,往往更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更多,所以反而更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沒啥見識、能力的人,往往佩服自己在小圈子怎麼這麼厲害!這真的是一種誤解~
7、大器晚成——「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有個生意人討教怎麼打敗競爭對手,對方說:那你就告訴他掙快錢的方法……指大的材料需要長時間的打磨才能成器,能擔當大事的人往往要經過長期的鍛鍊,甚至遭受挫折方能成功。成功沒有捷徑,用拼搏的血汗與頑強的韌性換來的錢,花得才舒坦,才有成就感。
8、知足常樂——「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的欲望是無限的,但是智慧的人能夠控制自己的貪慾,也更長久快樂。這不是墨守成規、安於現狀、故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是要超越自我,不要被世俗裹挾,不要被名利束縛,知道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目的,了解自己的能力,把握自己的機遇,只追求自己應得、可得的~
9、天地不仁——「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是沒有私心的,在天地看來,萬物都是一樣的。它不刻意對誰特別好,或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而聖人之心也沒有任何的偏愛,對人們也一視同仁。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個世界是很冷酷的!所以,不妨對自己所愛的事業,多投入一份熱心;對自己所愛的人,多投入一份愛心。讓他感受到無情世界的熱情,真情!這比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更實際。
10、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惡人惡事多,更顯得「善」的可貴!而它的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就像我們在公汽地鐵上把座位讓給老弱病殘孕,不是為得到一句「謝謝」,不必因為沒有得到「謝謝」二字而不開心。行善事,是我們的自我要求,自我修養,有無回報又有何妨!
當然,沒有原則、是非不分、「聖母」婊式的「善」要不得。
11、功成身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這句看似矛盾話充滿了辯證法,真正讀懂的人太少了!就像馬雲如果真像當初承諾的那樣去當「山村教師」,人生何其圓滿~但是世間充滿太多誘惑,有時又身不由己……大功告成之後,自行隱退,悄然退居幕後,不再繼續佔著茅坑不拉屎,不再繼續貪心想要得到更多,否則為名利所累。
12、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以其自身為原則,自由而不受約束。人在大地上生存,要遵守大地萬物生長作息的規則;同時,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為了自己的目標,既要迎難而上,也要借勢發力,順勢而為。團結志趣相投的人,告別單打獨鬥,發現市場的普遍需求,消費趨勢。為著社會的共同目標,而去奮鬥!
13、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無論偉大的事業,還是小小的目標、普通的願望,都離不開一個基礎: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立足實際,不好高騖遠!畢竟萬事起於忽微,量變引起質變。寧做行動的矮子,不做空想的巨人!
粗略一算,出自《道德經》的成語有50多個,平均100字一個成語。這部書不僅僅是道家的思想集大成者,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
即使我們缺乏對它的系統學習和積累,不懂古文化的深意,但哪怕僅僅理解了這些零零碎碎的成語,也讓人受益匪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