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會問:八卦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先說下佛教,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天竺),相傳於公元前六世紀由北天竺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長子悉達多·喬答摩所創立,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悉達多傳說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485年,活了大約八十歲,大致與我國的儒家創始人孔子同時。大約在兩漢之際(約在公元紀元前後),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漢地。藏傳佛教中傳說蓮花生祖師遊漢地五臺山,蒙文殊師利菩薩傳授五行八卦之術,所以在藏傳佛教的唐卡裡有時也會見到八卦圖案 。
在漢傳佛教地區,八卦一般被認為是道教的產物,視作外道。佛教戒律中有為了避免譏諷和誤會而放棄做某事的例子,比如因為雞蛋可以孕育小雞,古時候素食僧侶不吃雞蛋,但是現代的雞蛋是不受精的,不會孵化出小雞,照道理說吃了不犯素食戒,但是為了避免跟別人解釋起來麻煩而造成誤會,一般持素食戒律的都不吃雞蛋。同理,佛教徒一般不會使用八卦圖案,是為避免引起誤會。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鬥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創始人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這就是道家的修行宗旨。道家的修行,追求的是長生久視、逍遙物外。方法就是道法自然。道家修的道,就是發現自然規律,並按自然規律修。這個八卦圖,就是道家發現的自然規律之一。
八卦最早20萬年前伏羲發明先天四卦。一萬年前伏羲風昊加入四方方位發明八卦。一直到現在八卦鏡一直是人們喜愛的名俗必備品。但八卦並不是算命,而是是遠古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從而產生的對事物發展規律性的一種歸納。《易經》是對八卦的一種解釋,並不是八卦全部的思想內涵。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運用了八卦的一些思想的一種宗教形態,它不等於八卦,也不是由八卦體系運用的必然結果。而漢傳佛教是另一種外來宗教派別,為區別道教裡面沒有八卦的內容。而藏傳佛教的唐卡裡有時也會見到八卦圖案 。這些只能代表對八卦的部分運用,而不能與八卦畫等號。


有個比如可以回答大家疑惑:八卦有數學思想,但學數學不等於學八卦;大學理科數學是必修課,但不等於只有學理科的大學生才有資格運用數學來計算。
國際風水大師陳發貴歷經30年研究,根據五行八卦綜合研究終把八卦方位24節氣時令還有生肖時辰按規律綜合排列,再採用納米材料,運用他自己外觀專利《八卦鏡貼》設計了立體八卦鏡。立體八卦鏡圖微循環是以八卦圖騰八卦方位時辰生肖綜合獨立時空產生的;所以立體八卦鏡圖猶如電流、運動電荷、磁體或變化電場周圍空間存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非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