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八卦和佛教道教的關係

2021-01-12 納財殿

經常有人會問:八卦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先說下佛教,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天竺),相傳於公元前六世紀由北天竺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長子悉達多·喬答摩所創立,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如來佛祖

悉達多傳說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485年,活了大約八十歲,大致與我國的儒家創始人孔子同時。大約在兩漢之際(約在公元紀元前後),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漢地。藏傳佛教中傳說蓮花生祖師遊漢地五臺山,蒙文殊師利菩薩傳授五行八卦之術,所以在藏傳佛教的唐卡裡有時也會見到八卦圖案 。

在漢傳佛教地區,八卦一般被認為是道教的產物,視作外道。佛教戒律中有為了避免譏諷和誤會而放棄做某事的例子,比如因為雞蛋可以孕育小雞,古時候素食僧侶不吃雞蛋,但是現代的雞蛋是不受精的,不會孵化出小雞,照道理說吃了不犯素食戒,但是為了避免跟別人解釋起來麻煩而造成誤會,一般持素食戒律的都不吃雞蛋。同理,佛教徒一般不會使用八卦圖案,是為避免引起誤會。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

道家始祖皇帝
道家煉丹術

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鬥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創始人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這就是道家的修行宗旨。道家的修行,追求的是長生久視、逍遙物外。方法就是道法自然。道家修的道,就是發現自然規律,並按自然規律修。這個八卦圖,就是道家發現的自然規律之一。

八卦最早20萬年前伏羲發明先天四卦。一萬年前伏羲風昊加入四方方位發明八卦。一直到現在八卦鏡一直是人們喜愛的名俗必備品。但八卦並不是算命,而是是遠古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從而產生的對事物發展規律性的一種歸納。《易經》是對八卦的一種解釋,並不是八卦全部的思想內涵。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運用了八卦的一些思想的一種宗教形態,它不等於八卦,也不是由八卦體系運用的必然結果。而漢傳佛教是另一種外來宗教派別,為區別道教裡面沒有八卦的內容。而藏傳佛教的唐卡裡有時也會見到八卦圖案 。這些只能代表對八卦的部分運用,而不能與八卦畫等號。

專利證書
立體八卦鏡設計

有個比如可以回答大家疑惑:八卦有數學思想,但學數學不等於學八卦;大學理科數學是必修課,但不等於只有學理科的大學生才有資格運用數學來計算。

國際風水大師陳發貴歷經30年研究,根據五行八卦綜合研究終把八卦方位24節氣時令還有生肖時辰按規律綜合排列,再採用納米材料,運用他自己外觀專利《八卦鏡貼》設計了立體八卦鏡。立體八卦鏡圖微循環是以八卦圖騰八卦方位時辰生肖綜合獨立時空產生的;所以立體八卦鏡圖猶如電流、運動電荷、磁體或變化電場周圍空間存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非物質。

立體八卦鏡設計

相關焦點

  • 讀文|季羨林:佛教與儒家和道教的關係
    佛教與儒家和道教的關係 文 | 季羨林 在中國思想史上, 我在這裡想談的是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一直到唐代玄奘時期三家的相互關係。 先談佛、道關係。 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以後,自附於鬼神方術,這就同道教發生了關係。
  • 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十三經分別為哪些?
    後來,道教模仿儒家的十三經,選擇了道教十三經。至於佛教十三經,則是中華書局邀請了著名佛教研究專家賴永海教授擔任主編,精心選擇了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並且最能體現中國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教典籍。十三經,即《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是漢朝至南宋時期逐漸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
  • 藏傳佛教中的「九宮八卦」圖
    在廣大藏區,作為護身符圖案的,除了「十相自在圖」,還有另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圖案,這就是「九宮八卦」圖。九宮八卦圖,是藏文化和藏傳佛教重要符號之一。藏族同胞家庭多以三色合金形式製作成護身符,稱為「九宮八卦咒牌」,很多人將此視為傳家寶。
  • 初天麟:八卦的生克關係與歸藏卦,十二生肖與八卦的關係,歸藏易算卦...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相同的平面卦位上,將後 天八卦轉換為相應的先天八卦, 如正南方的後天離卦轉換成先天乾卦、 正東方的後天震卦轉 換成先天離卦, 後天離卦與後天震卦的關係視同先天乾卦與先天離卦的關係, 其他依此類推, 再依照前述立體八卦所確立的各卦的相應、相生、相剋、相凌關係。
  • 佛教觀音菩薩和道教慈航真人是一回事嗎?
    鑑於鮮有介紹兩位神祇的不同,本文我們主要通過神祇造像、基礎信仰和信仰根本分析兩位神祇的不同。一、神祇造像不同在大多數人看來,佛教的觀音菩薩造像和道教的慈航真人造像是差不多的。比如都手持楊柳枝和玉淨瓶,身邊都侍從童男童女。其實從宗教的教義來看,兩者在造像上還是有區別的。1、巾冠佛教的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補處佛,冠戴阿彌陀佛。
  • 道教辯論不如佛教,戊午之辯一敗塗地,靠什麼和佛教相爭2000年?
    而佛教為了反擊,也在經書《起世界經》內編了一個儒童菩薩和迦葉菩薩,並說孔子和老子其實就是這兩位菩薩的化身,儒教和道教其實也都是佛教的弟子。但道教雖然在這方面不如佛教,卻也絕對不可小看,不然也沒資格和佛教相爭兩千多年,道教相對佛教來說有兩個天然的優勢。其一便是本土優勢,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奉太上老君為祖,這讓他佔了很大的便宜。
  • 道教星象和太極八卦知識
    太極八卦太極圖,俗稱陰陽魚,是道教的標誌性圖案。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白兩方的界限就是處於天地陰陽之間的人部。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體現了道教「相反相成」、「和諧共生」的思想。「太」為至的意思,「極」即極限。「太極」既包括了至極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
  • 從天而降的敦煌飛天——佛教神話和道教神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一.印度神話,佛教神話與天龍八部印度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度在世人眼中是神聖妙域之地,這與其多樣的自然山水有極大的關係。印度境內既有終年封雪的高山峻岭、茂密的叢林草原,也有落日孤煙的蒼涼沙漠以及土地膏腴、水土豐沛的平原。由於地域環境的多樣化,印度的神話和宗教也顯得非常的豐富多彩。在這裡,印度的人和神要感激的是養育他們生命和精神的高山與大河。
  • 風水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風水與道教的關係其實是個「新」的「老」問題。為了理清道教堪輿頭緒,有必要結合其它諸家堪輿實踐及理論問題進行考索。」』本文首先對風水與三教的關係進行梳理。當然只能是大體上的梳理與界定,因為早期民間信仰、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道家道教思想甚至其它偶然因素,都曾在風水的形成發展中起過作用,硬要明確區分某種影響是作為佛教因子而存在,哪種影響是作為道教因子而存在,實際上是不可行的,只能大致區分出風水與儒釋道三家何者關係更為密切而已。
  • 戊午之爭,道教輸得一敗塗地,靠什麼和佛教相爭2000年?
    但其實說起中國,很多人還會想到佛教,佛教也算是中國文化的一種體現,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道教在中國也是有過一段被重視的時光,即便在每次的道教佛教辯論之時,道教總是不如佛教,尤其是那場戊午之辯,道教更是輸的一塌糊塗,顏面掃地,但是它卻依舊和佛教相爭了2000多年,甚至在現在,其很多思想都融入現代社會,被注入了新的靈魂,讓人不禁要問一句,為什麼?道教與能與佛教抗爭2000餘年的原因在哪裡?
  • 佛教與道教,學佛與學道,選擇哪一個更好?
    如果你也接觸了佛教,同時又對道教比較有興趣,也許也會糾結在這個問題上,到底佛教和道教,哪一個更好,如果在佛道之間,做一個選擇,又該如何去選?如果對佛法,有一定了解的人,就不會被這個問題所困擾,因為佛法上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對國人影響最大的兩個宗教,一個是道教,一個是佛教,兩教在民間有廣大的信眾。究竟所有問題,就像愛因斯坦所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宗教是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是人類社會生息繁衍生存,最有力的強大精神支柱。從人類文明開始便伴隨著人類一直發展到今天。
  • 「拜太歲」是佛教搶了道教的活兒嗎?
    近期,有網友吐槽說,有的佛教寺院在給信眾做「拜太歲」法事。按照傳統的觀念,都覺得應該道觀做這類法事才比較說的過去,但有的佛教寺院做這類的法事活動,就被認為是佛教搶了道教的活兒。那麼,首先讓我們料了解一下什麼是太歲。
  • 為什麼佛教比道教興旺和有錢?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其實在中國沒有傳入基督教的時候,我們民間流傳的基本上就是道教與佛教,其中道教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宗教,但是佛教卻是從印度傳播而來。這兩大宗教在數千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對於人們的生活還是信仰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為什麼佛教比道教興旺和有錢?網友: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道士!
  • 為什麼歷史上皇帝大多信奉道教,而平民大多信奉佛教
    不僅明朝皇帝普遍信奉道教,其實宋朝的大多皇帝也是信奉道教。宋真宗時期,因為和遼國戰爭失意,他開始把注意力轉到道教上面,並宣稱夢到神仙趙玄朗,並尊趙玄朗為趙氏祖先,開始大力推廣道教。    除了明朝和宋朝,唐朝更是把道教作為國教。縱觀中國歷史,雖然有些皇帝也信奉佛教,但是大多數皇帝痴迷於道教。而民間正相反,百姓們信仰最多的卻是佛教。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經過幾百年發展,到南北朝時,開始興盛起來。杜牧在詩句中記錄了這一盛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世界分「三界」的說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在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裡,三界劃分為天界、地界、人界三界。所謂天地人三界,天界指的就是神仙所在的天庭,人界就是人間,而地界則是陰間。這種天地人三界的說法,早在上古時期就存在了,被稱為「三才」。在盤古開天的神話故事中,盤古親手將三界打開,世界從混沌化為今天的樣子;共工怒觸不周山之時,天柱和地維被撞斷,導致天地傾覆,這才有了天道在左、地道在右、人道居中的說法。
  • 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什麼關係
    先天八卦中,陰陽爻構指萬事萬物;方位方向表示天地空間;從南到北的順序也就是指一天的變化從清晨到中午到傍晚到夜裡這樣一輪表示宇宙的時間,八卦圖形圓形囊括這一切變化在其中,表面天地萬物的一種變化平衡,這些論證了先天八卦是祖先對天地萬物變化的本質認識。  文王演創的後天八卦,究竟有何現實意義呢?
  • 佛教與道教,學佛與學道,該如何選擇?
    佛教與道教,學佛與學道,該如何選擇?很多接觸過佛教,也接觸過道教的人,都有一個困惑,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選擇,是選擇學佛好呢?還是該選擇學道?如果了解了佛法,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這本身就不算個問題,之所以很多人,會無法選擇,還是因為,不了解佛法。
  • 認識道教: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道教是我國古老而又傳統的本土宗教,發展至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依然保留了許多古老的道教建築。作為道教修行者的活動場所,道觀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們參觀遊覽。道教崇尚道法自然,但是也有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這不但是對道教的尊重,也是對拜神祈福之心的一種洗滌。一、道觀每天都可以去燒香拜神嗎?很多人懷著虔誠之心,在去燒香之前沐浴更衣,結果到了道觀門口,發現有一張告示牌寫著「今日戊日,本觀不上香祈福,不做法事科儀。」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
  • 補財庫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全網第一通透的解答
    近期有福主問我——為什麼佛教也說可以做補財庫法事?補財庫到底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呢?我不做過多評論,只說一些事實,歡迎探討交流。1、全套的補財庫法事包括還受生債、避禍門、開財門、補財庫等法事,而受生債人人皆有,不管你信奉的是哪個宗教,都無法改變你身背陰債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