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 超 通訊員 丁愛民 實習生 楊 鑫
一如鋼材成型須經過火與力的鍛造,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電工技能專家周磊一身的本領,也是在千般壓力、萬般熾熱中修煉而來。
這位被業界稱為「鋼材熱軋線上的智慧工匠」,謙虛地說自己是「熱軋電氣設備的『月嫂』」。
剛過30歲的周磊,先後獲得廣西青年五四獎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榮譽。周磊技能大師工作室獲評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把不懂的問題搞懂
2010年,21歲的周磊從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畢業,進入柳鋼熱軋廠成為一名電工。
2011年的一個深夜,熱軋廠3#磨床出現系統故障,周磊主動請纓前去修理。不想從凌晨2時直到早上7時,忙乎一整晚,卻未能排除故障。
這個挫折激發了周磊鑽研技術的決心。此後,每次交班前,他都會提前幾十分鐘和當班師傅交流,如果發現哪個設備存在隱患,就會去現場跟蹤排查隱患,爭取將問題解決。
師傅鄧偉東說,周磊先做電工,後來又學習儀表技術、高壓配電等,無論做什麼,一旦遇到問題,他就非得搞透弄懂為止。
把難搞的問題搞通
周磊刻苦鑽研,投入到技術變革中,不斷幫助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實現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此前,柳鋼熱軋廠鋼卷採用鏈板式運輸鏈,易遇到松卷、夾傷、斷面壓壞等卷形質量問題和高溫油煙、環保、消耗問題。好動腦子的周磊查閱資料,反覆試驗,將原鏈板式運輸鏈形式改造成雙排式託盤運輸線,通過增設多個升降機、轉盤裝置及各類位置檢測傳感器,確保託盤線高效、穩定運轉,實現了熱軋廠軋後庫區「一臥到底、全自動」運輸功能,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紅外線測寬系統自主維修研究」「軋機AGC系統位移傳感器呼吸閥改造」等多項技術改造,讓儀表區域故障率每年降低20%……初步統計,周磊先後組織完成了46項科技攻關和技術改造。
帶領大家一起解難題
縱觀60餘年發展歷程,柳鋼不斷湧現工匠能手,一代接著一代向高質量發展挺進,一代繼承一代的技藝。善於打破技術傳統的周磊,也秉承「傳幫帶」的傳統。
對於實踐摸索出的技藝,他不斷總結。近年來,他撰寫《智慧機器人在熱軋現場的應用與研究》等多篇論文,並在國家級刊物發表;總結出《熱軋噴印機噴槍維修操作法》等多項先進操作法,研究出《一種伺服系統信號檢測裝置》等實用新型專利。
工作中,周磊踐行「工匠精神」。作為柳鋼的內訓師,他在公司專門開辦了電氣設備點檢培訓班,和同事一起分享自己的技術和經驗;他開辦專業知識培訓班65個,培訓千餘人次;以他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已成為一線職工創新的有效平臺。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