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2016「工匠精神」為何如此火爆?全因這七宗「最」

2021-01-11 央視網
關注 | 2016「工匠精神」為何如此火爆?全因這七宗「最」

原標題:

  今年兩會,工匠精神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而在《咬文嚼字》雜誌發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語」中,工匠精神與「洪荒之力」「供給側」「藍瘦,香菇」等一起入選。在網絡流行語層出不窮的時代,工匠精神這一略帶「撲克臉」的詞語為何會紅遍2016?

  1

  培育工匠精神什麼最重要?

  今年兩會,工匠精神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而在《咬文嚼字》雜誌發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語」中,工匠精神與「洪荒之力」「供給側」「藍瘦,香菇」等一起入選。在網絡流行語層出不窮的時代,工匠精神這一略帶「撲克臉」的詞語為何會紅遍2016?在工人日報的調查中,超過半數的網友自認為了解工匠精神,而且工匠精神對工作來說很重要。

  在近千人的投票中,54%的網友表示自己「非常了解」工匠精神;46%的網友表示「不太了解」。

  對於帶熱工匠精神的標誌性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54%的網友表示「印象深刻,代表了一種工匠精神」;37%的網友表示「沒看過」;僅有9%的網友表示「感觸不深」。

  工匠精神應包括哪些內涵?「精益求精」這一選項投票高居榜首;剩下的依次是:嚴謹細緻、技藝高超、耐心專注、愛崗敬業、不斷創新、不斷重複和其他。

  有一門手藝對找工作來說重不重要?84%的網友表示「非常重要」;9%的網友表示「說不清楚」;7%的網友表示「不重要」。

  培育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網友投票最多的是「社會形成風氣」;剩下的依次是:制度進行保障、政府大力倡導、企業形成規範、職校加強教育、媒體加大宣傳。

  對於工匠精神,不少網友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網友「這世界就這樣」表示:「我理解的工匠精神與工匠沒什麼直接關係,這是一個所有行業所有工種都應該有的精神——老師琢磨好每一堂課、『碼農』碼好每一條代碼、服務人員做好服務、甚至學生做好每一道題……工匠精神是一種適用於全民的精神。」

  不少網友都認為工業強國,培育工匠精神很重要。但具體到實施中,職業院校該怎樣培育工匠精神?網友投票最多的選項是「在專業教學中滲透」;其次是「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和「落實到校企合作中」;再次是「加強思政課教育」;也有一部分網友選擇「其他」。

  企業又該如何培育員工的工匠精神?網友選擇最多的是「給技能人才良好的薪資待遇」;剩下的依次是:將工匠精神融入企業文化、讓技能人才有良好的晉升通道、關心技能人才的生活、舉辦各類技能大賽、加強對職工的培訓。

  提高工人待遇成為不少網友共同的呼聲。網友「心寒」表示:「高級技術值錢了,工資自然會高。」另外一位網友則表示:「中國要提倡工匠精神,要讓廣大工人階級勇於創新、甘於奉獻,就必須提高工人的工資及福利待遇。」

  2

  2016,培育工匠精神這一年

  5月11日,在天津舉行的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參賽選手就業洽談會上,有企業開出萬元月薪招攬技能高手。無獨有偶,11月,在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的2017屆畢業生校園供需見面會上,一些企業給出10萬元年薪爭搶物流人才。

  曾被認為「低人一等」的職校生,如今愈發成為市場的「香餑餑」。今年2月,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報告中提到,我國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9年超過95%,高職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連續3年超過90%。

  回顧即將過去的2016年,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職業教育與助力技能人才成長的社會氛圍,都在發生著與職校生就業率走高相一致的變化。

  職業教育,「半壁江山」

  2015年,該校計劃招生1100人,實際招生1200多人;

  2016年,計劃招生1600人,實際招生1900多人。

  因為高就業率和良好的就業前景,湖南省商業技師學院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學生的熱捧。

  湖南商業技術學院並非個例。據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的統計數據,今年,該校除單招、技能高考,在湖北錄取普通文理考生3350人,超過本科線的就有2939人,佔到88%。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意識到,上職校不是升學失敗的無奈退路,而是出於自身特點的主動選擇。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陳鋒,就是其中之一。今年高考,他考了521分,超過湖北理科一本線9分。「我的專業是武職的王牌專業,我覺得高職高專也挺好的。」陳鋒說,與其為了一個本科文憑去學一些競爭力不強的專業,不如在高職選擇有特色的專業,踏踏實實學本事。

  學好本事,就會有好出路。職校不僅就業率連年居高不下,就業質量也在穩步提升。2015年,中職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達77.6%、滿意度達84.1%。據麥可思發布的《2016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高職畢業生月收入連續5年增長。以2012屆為例,畢業半年時月收入為2731元,畢業三年為5020元,增長83.8%,增速明顯高於城鎮在崗職工平均水平。

  招生爆滿,就業向好,這兩個現象的背後是職業教育佔據教育的半壁江山。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共有中等職業學校1.15萬所,當年招生604.22萬人、在校生1674.21萬人。全國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達1341所,招生數348萬,畢業生數322萬,在校生數1048萬,佔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為社會提供技術培訓超過2000萬人次。

  不僅如此,職業教育在保障教育公平、服務社會民生、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也發揮著「能頂半邊天」的作用:在我國,每年平均有280萬個家庭通過高職實現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2015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高職院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230多萬技術技能人才;據測算,2013屆高職自主創業畢業生創造了92.3萬個就業崗位,2015屆高職畢業生規模、自主創業比例均有所增加,拉動就業的作用可能會更為明顯。

  職教改革,步伐不停

  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當周明亮一絲不苟地完成從機械裝備、電器連接、參數設置到調試編程等一系列任務時,這位來自河南高職的男生臉上流露的專注和嚴謹,讓人們看到當下社會熱議的工匠精神已在年輕一代身上落地生根。

  職業教育,或許無法直接教出大國工匠,但它是把工匠的技藝和精神傳承給每個學生的「主戰場」。而工匠精神傳承最後的落腳點是教育質量。在過去一年,朝著「更加突出的位置」,職教質量不斷提升,職教改革的步伐始終不停。

  為了讓學生更加符合社會需求,職業教育積極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進行對接。以高職為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介紹,2015年修訂的高職專業目錄中共有748個專業,其中一、二、三產相關專業數比例為6.8:39.4:53.8,與當前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基本吻合。2016年,教育部又增補了電子競技、機場電工技術等13個高職專業,以適應新興產業發展。

  為了推進學生實習實踐,職業教育集團辦學快速推進,目前全國已建成1000多個職教集團,覆蓋60%以上的職業學校、近3萬家企業;全面啟動現代學徒制試點,國家部署165家單位探索「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培養模式;研究制定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啟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程,印發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破解阻礙校企合作的藩籬。

  為了讓學生學到真正的技能,國家建立職業學校質量報告制度、中職就業報告制度、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位度,制訂《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施規劃(2016-2020年)》,實施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計劃,提高學校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和精細化。

  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家出臺《關於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17—2020年)的意見》,提出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雙師型」教師;推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為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多樣化機會;每年舉辦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採」競賽活動,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

  技能人才,迎來春天

  「當工人沒什麼不好啊。」在江蘇太倉的一家德資企業裡,被問及為何選擇當工人時,17歲的陳秀雯說,她從小動手能力就強,儘管初中畢業考上了高中,但想早點學技術,就讀了太倉中專。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技術工人收入水平普遍較低,職業生涯發展空間有限,工作苦、髒、累等因素的存在,一些家長教育孩子時就會說,「好好讀書,以後念不好書,就讓你去當工人」。如今,越來越多像陳秀雯一樣的年輕人主動選擇當工人。這個變化的背後,是工人的「收入很體面、上升有奔頭」,是「工人的春天來了」。

  「技能人才是企業的寶。」 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要給予技能人才更高的待遇、更好的培訓和更完善的成長通道: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的首席技能專家年薪高達40萬元;在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工人不僅可以通過技能職稱晉升,還可以參加各種技能競賽拿獎當「大師」……

  此外,企業還積極參與校企合作,從源頭為自己培養技能人才。據麥可思今年發布的《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年度報告》顯示,超過85%的企業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增強了優秀兼職教師的供給;超過70%的企業在高職院校發展中有資金投入,主要用於發放學生實習津貼和師傅帶教津貼等。

  不僅是企業,各地政府部門對技能人才的重視程度也都顯著提高:黑龍江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內蒙古支持用人單位按規定為高技能人才建立補充養老和補充醫療保險……

  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對改革人才評價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建立突破身份、學歷、資歷限制,讓技能人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獲得科學評價並得到合理使用的制度。這意味著,我國高技能人才考核評價制度進一步健全,高技能人才成長通道不斷完善。

  在各項政策、措施和激勵機制的作用下,高技能人才的能量正在被釋放。截至2015年底,全國技能勞動者達1.65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501萬人,佔技能勞動者總量的27.3%。可以說,在全社會倡導「工匠精神」的當下,在對接「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面前,職業教育正在昂首向前,技能人才正在迎來春天。

  3

  讓工匠精神持久「保鮮」

  隨著工匠精神入選2016年十大流行語,這一詞彙迅速流行開來。由國家領導人倡導進而成為年度熱詞,這反映出全民對從精益求精入手,推動中國製造完成一場「品質革命」的強烈期待。然而,流行語的特點就是倏忽而來,杳然而去。要讓工匠精神持久「保鮮」,需要找出影響工匠精神形成的新老問題,進而用制度保障其常駐常新。

  要談論工匠精神,繞不開的是工和匠,即要談論誰來當工人的問題。儘管近些年來,職業教育在不斷向好,工人的待遇和地位也在不斷提高,但我們依然會聽到一些帶有偏見的言論,比如上職校的多是差生、有本事誰會當工人?學技術有啥用?有技術幹得好,怎麼還在一線?

  對此,我們可以抱怨社會觀念的偏執,可以責怪傳統價值觀的扭曲,但當下的一些制度設計及其客觀上的引導,也需要我們進行反思:

  筆者曾讀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家職業院校為了降低成本,車工練習時讓學生只能用木頭,一到考試,學生們遇到不鏽鋼零件就找不到北——「木頭加工」,會培養出什麼樣的技術工人?

  這或許只是個案,卻難掩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為什麼往往是分數低的學生上職校?制度設計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難以貫通;經費的投入上,職校往往是「二等公民」。「木頭加工」或許出於無奈,但人為設計出不同的層次和等級,又要「差生」用「精益求精」承擔「品質革命」的重任,效果如何?未可知也。

  有一則報導說:一名職工發現公司購買的內燃機車齒輪箱容易出現裂紋,他就提出了改進的想法。後來卻發現這一創意署別人的名字發表在學術刊物上——「自己的點子被拿走」而無可奈何,將使一線工人的沉潛專注熱情受到多大影響?

  除了自己的創意,還有不少創新成果,一線職工也往往難以自我保護——申請專利是企業的事,與自己沒多大關係,即使成果創造了效益,也沒有規定明確研發者拿多少收益。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也為「職工不願意學技術」做了註腳。

  「讓當工人成為一個選擇而非最後選擇」「讓有技術幹得好的在一線照樣能有好的收益」,圍繞如何讓人當工人、安心一線、潛心鑽研,這些年來,人們探索了不少路徑、找到了不少方法。然而,在落地的過程中,還是常會遇到困擾。

  筆者曾遇到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已有多項發明成果的技工,正努力去拿文憑,有了文憑他就有望轉為工程師成為研發人員,享受好的名聲和待遇。因為在工人序列,他已遇到了天花板。這讓筆者感覺到,涵養精益求精、沉潛專注的匠心,需要職工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讓職工心靜下來的環境,而這種環境是常常是制度、政策創造的,比如打通每一個職工的上升通道。這猶如炎炎烈日下的一柄巨傘,能讓勞作者在清涼處安靜下來、安心去做自己的事情。

  隨了上升通道,還有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的匠心如何保持,即在社會發展的新狀態下既避免浮躁、又做到與時俱進,這同樣需要制度的跟進。我們知道,精益求精、沉潛深耕的匠心,不可能脫離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不可能脫離創新的時代氛圍。在自己的崗位、自己的專業,讓內心沉靜下來,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這叫匠心,但及時知悉本領域的技術變革,用創新的思維與方式,激情澎湃參與發明創造,同樣是匠心。這就需要一種制度,讓職工不間斷地接受技能培訓,進行前瞻技術、創新方法的普及,在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之間,汩汩地涵養匠心。

  承認工匠在勞動創造中的主體作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在分配中充分體現工匠價值,在社會營造、傳導勞動光榮、尊崇工匠的氛圍和價值觀,並在不斷探索中將此固化為善的制度——如此,匠心這一中國製造最缺乏的東西,甚至是國人內心最缺乏的東西,才能駐留於時代,才不會成為一閃而過的概念和時髦新潮的口號。(來源:工議微言微信號)

相關焦點

  • 總書記一貫倡導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這是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勞模、關愛勞動者,他對於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倡導和要求一以貫之。這是17日下午,習近平在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同工人們親切交流,鼓勵他們加強自主創新,爭創發展戰略優勢。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2016年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他強調:「勞動模範是勞動群眾的傑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
  • 宋代科技文化繁榮與工匠精神
    數量和效率並沒有影響刻書的質量,這不得不歸功於其工匠精神。    從上面提到的宋版書三大價值中就可以看出來,宋代刻書工匠不僅富有創新精神,而且能做到精雕細刻。這些工匠可以說都是善於一種或幾種書法的巧匠,其審美水平絕不亞於今天的文人。從筆畫到插圖,從版式到字號,從校對到印刷,全是手工完成,這其間工匠們精湛的藝術功力和敬業專注的職業精神,盡在字裡行間。
  • 平均年齡47歲七成是產業工人 98名2020年「上海工匠」受表彰
    平均年齡47歲七成是產業工人 98名2020年「上海工匠」受表彰 2021-01-06 21:07: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 四川「工匠精神」鑄就精彩人生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正成為時代熱詞。  什麼是工匠精神?活躍在各行各業的匠人們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
  • 用工匠精神引領我國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我國工匠精神源遠流長,從《尚書》強調的「唯精唯一」,到墨翟、魯班等能工巧匠之追求卓越,乃至諸如汝瓷、景德鎮瓷器之類工藝的臻於完美等等,無不體現了這一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引領我國傳統手工業湧現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可以說,我國古代之所以名匠輩出,精品頻傳,絲綢、瓷器遠銷歐亞,四大發明惠及全球,「工匠精神」的引領,是至關重要的。
  • 優酷土豆獲脫口秀《金星秀》2016年全網獨播權
    年全網獨播權,「2016年起要看《金星秀》只能去優酷土豆了。」  明年優酷土豆獨播的《金星秀》獲封「最下飯」視頻  2016年起《金星秀》將在優酷、土豆雙平臺獨家播出,這也就意味著從明年1月6日開始,想看《金星秀》只能來優酷、土豆雙平臺。
  • 歌手深七《9277》火爆網絡引發關注 9277是什麼意思
    近日,一首火爆短視頻平臺的熱門歌曲《9277》,讓其作詞、作曲兼演唱者深七被大眾所熟知。「你要我怎麼做怎麼說你才能愛我,要我唱幾首歌才能夠將你捕捉……」朗朗上口的歌詞搭配動感活潑的旋律讓這首歌備受廣大網友喜愛。應歌迷盛情,深七於今日獨家揭秘了這首歌的創作過程和心得體會。值得一提的是,令網友們倍感好奇的歌名,深七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9277」即「就愛七七」!
  • 談實驗教師工匠精神的內涵與文化滋養
    培育「工匠精神」是高校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其關鍵在於以「工匠精神」全方位引領教師的創新發展。實驗室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載體,業已成為高校重點建設的對象,高校實驗教師的工作具有很強的知識性與實踐性,是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的主體力量。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職業化轉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徵程中,迫切需要在實驗教師隊伍中培育「工匠精神」。
  • 真正的大國工匠精神正是「知難而上」
    這個月初,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作為頒獎嘉賓受邀參加,並為大國工匠特高壓帶電檢修工王進頒獎。值得一提的是,張首席是眾多頒獎嘉賓中唯一一位企業家代表。張首席在回答主持人提問時說:「大國工匠的精神,就是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振興中華!」
  • 「 在舌尖上感悟工匠精神 」
    (原標題:「 在舌尖上感悟工匠精神 」)
  • 細緻認真才是最大的工匠精神
    殊不知,險情背後有「工匠精神」的功勞。據報導,年近50歲的安宏三,是一名普通村民。去年,他加入市規劃國土委房山分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隊。當天崩塌發生前10分鐘,安宏三在對村內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時,發現在軍紅路一處有石塊掉落。安宏三認為此處山體已經失穩,有馬上發生山體大面積崩塌的可能,便立即攔截了當時在該路段的15輛車、28人,同時打電話報告給村支部書記。
  • 2017考研英語作文範文:工匠精神
    在這考研倒計時的關鍵時刻,小編總結了英語寫作方面的參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工匠精神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 繼《娘道》之後,《小娘惹》火爆全網,苦情大戲為何如此受歡迎?
    日前,在央視電視劇頻道熱播的傳奇苦情大劇《小娘惹》可以說是吸引了無數觀眾的關注和熱議,該劇翻拍自豆瓣評分8.5的新加坡作品,不過,截至目前,郭靖宇團隊改編的這部電視劇,還暫未公布評分,我們還是持續關注吧。
  • 【方志論文】弘揚「工匠精神」 探究《文心雕龍》
    弘揚「工匠精神」  探究《文心雕龍》確保所修志書出特色上水平 韓書琴  王小慶        內容摘要:涉縣方志辦發揚「工匠精神」,探究《文心雕龍》精義,在二輪修志中建立健全科學的工作機制
  • 2016「The Squall」 Rain成都演唱會火爆來襲
    他是第一個進軍好萊塢的韓國藝人,同時也是首位兩度獲選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的亞洲藝人。十年沉澱,以往他的演唱會都是一票難求,被評為史上最值得看的演唱會,而這次成都站演唱會,全程由Rain親自統籌,十年磨一劍,會有怎樣不一樣的精彩呢?
  • 「深圳百優工匠」、「深圳工匠培育示範單位」揭曉 100名工匠和10...
    1月6日,第五屆「深圳百優工匠」、「深圳工匠培育示範單位」專家評定會議揭曉結果,共有100名工匠、10家企業喜獲殊榮。8家第二屆「深圳工匠培育示範單位」通過覆審。   據了解,「深圳百優工匠」、「深圳工匠培育示範單位」評選表彰活動,由深圳工業總會聯合相關機構遵照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深發〔2016〕9號)文件要求具體組織開展,旨在促進我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激勵引導廣大技能人才愛崗敬業、鑽研技術、提高技能、創新創造,助力深圳實體經濟發展和加快工業化進程。
  • 這座城市為啥如此火爆……超一線城市?
    這座海濱城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因為一篇報導登上熱搜榜的城市,廈門算2021年的第一個。1二手房價超一線城市廈門樓市到底有多火爆?從央視的報導中窺探一二:「一天就安排了三場帶看」「房東之前報價才310萬元,漲到318萬元,現在又漲到了328萬元」「2020年12月25日整個廈門二手房交易,當天一共成交了297套房子」「有中介一個月籤了6套房」「2020年7月份成交價325萬,2021年1月份現在它的隔壁就在賣,報價到358萬,半年漲了33萬」中介一天帶看3場、一天交易近300套房子,房價半年漲33萬....這幾個數字放在即使放在一線城市也足以證明其樓市火爆程度
  • 2019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預測:工匠精神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預測:工匠精神 2019-06-04 15:1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盤點疫情謠言七宗「最」 這些規律你發現了嗎?
    是時候總結本次新發地疫情相關謠言的類型特點了,讓我們一起來揭露它們的七宗「最」。針對這類涉及病毒研究,看似「科學」的謠言,謹記這條原則:權威來源+國家級專家——從權威來源獲取國家級專家的意見。切勿聽信小道消息和不專業人士意見。
  • 澳網女單七宗「最」 小威最開心金花最耀眼
    體壇網訊 2010年初的澳網賽事的確是一部觀賞性頗高的大戲,女單賽場的風雲變幻更是精彩絕倫,奪冠大熱小克的爆冷出局、中國金花的強勢出擊、世界第二薩芬娜的遺憾傷退,都書寫著一幕幕的「最」精彩。下面就讓我們來歷數本屆澳網女單賽場的七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