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所創的《周易》,被質疑6500多年,被證實是超科學!

2021-01-08 昊濤說史

被質疑了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伏羲是創始人

說起馮友蘭,很多夥伴們都會覺得陌生,因為這位先生已經離開我們有19個年歲了。

馮先生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裡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家" 。

19年前,在馮先生彌留之際,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他思索了片刻,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在此之前,馮友蘭教授曾說過:「《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

《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筮佔之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

在"獨尊儒術"的漢代,《周易》被奉為儒家經典,成為經學家們研治的一項專門學問,這就是易學。《周易》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但它也是謎案最多的一部書。

但是,最近被國人質疑是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榮格:《易經》的卦象能包容一切,直至最精緻、最細微、超感覺的部分。

《易經》中的精髓很難被人完全掌握,不僅中國人將它看做是迷信的書籍,外國人,將它看成了咒語集,認為它的 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一點用處也沒有。

榮格卻說:在古代中國人的眼中,實際觀察時的情境是偶然性的撞擊,而非因果因素匯集所產生的明確結果。

當西方人還在小心翼翼地過濾、計量、選擇、分類、隔離時,中國人《易經》的卦象卻能包容一切,直至最精緻、最細微、超感覺的部分。

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尼倫伯等人破譯了全部遺傳密碼,並製成了《國際普通遺傳表》。西方的科學家很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

《易經》能夠預測人生,因為它本身就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

分析比較:核糖核酸(MRNA)含有腺嘌呤(A)、尿嘧啶(U)、烏嘌呤(G)、胞嘧啶(C)四種核苷鹼基,三個一級相聯,按數學計算排列組成64個不同的三聯體(即遺傳密碼)經實驗結果推得64個遺傳密碼與胺基酸的對應關係,《國際普適遺傳表》的遺傳密碼適用於一切生物,具有普遍意義。

白晉:你不應該把二進位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是一位有著極其廣泛興趣的學者,

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到數學、哲學、邏輯學、力學、地質學、法學、歷史、語言、法律及神學等,其中,也就包括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1697年10月,著名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與萊布尼茲開始了通信。

1697年12月,在與白晉的通信中,萊布尼茲闡明了自己的二進位觀點與設想,並希望白晉把它推薦給康熙皇帝。

同年11月,白晉回復了一封長信,讓萊布尼茨十分震驚。

白晉在信中說:「你不應該把二進位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白晉建議萊布尼茨用中國的六爻來說明二進位,並附寄了伏羲六爻圖。

萊布尼茲收到之後,就向他回復了書信。

信中說到,他認為,伏羲是中國科學的創始人,卦爻圖是科學史上最古老的裡程碑之一。

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當今,有人研究發現中國幾千年以前的太極八卦圖,竟是人們苦苦的追尋的宇宙統一模式圖、宇宙統一式圖、宇宙統一方程式!

而中國的科學家,識破了伏羲八卦圖,以《易經》為基礎,完成了拉普拉斯一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提出的嶄新的科學系列理論。

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的陰陽消長的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從伏羲畫八卦到現在大約6500年了!

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比易經更古老的話題了。已知最早的易卦符號刻在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鹿角枝上。

從甲骨文上發現的八卦符號和爻辭,已經比較成熟了,在陝西半坡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彩陶上,就繪有雙魚追逐圖,這被認為是陰陽魚太極圖的原形。

可見中國《易經》中的博大精深。

正所謂,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易經》在中國的地位實在是特殊,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

包括到後來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易經更是六經之首,歷代學術思想發展之契機亦多建基於「易經」。

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

而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就是說的《易經》。

但是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於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面全都是大白話。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所以擔心上文的口訣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易經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而且恰逢年底大促,這本書僅需55元,現在55還能幹點啥?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一本易經,能讓你終生受益!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連結,就能直接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伏羲所創的《周易》,被質疑6500多年,現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
    在此之前,馮友蘭教授曾說過:「《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筮佔之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在"獨尊儒術"的漢代,《周易》被奉為儒家經典,成為經學家們研治的一項專門學問,這就是易學。《周易》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但它也是謎案最多的一部書。
  • 我們質疑《易經》,外國專家卻證實這是超科學!還研究出2大理論
    《易經》是已經傳承了6500多年的上古奇書,絕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從古至今,學習易經的人都非常多,比如說孔子,諸葛亮等。但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人們相信科學開始,易經就開始被質疑,因為裡面的記載的卦象,陰陽理論,都讓人感覺是純粹的迷信。我們質疑《易經》,但沒想到的是,外國專家也研究易經,而且還證實易經是超科學!
  • 6500多年的《易經》,蘊含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被質疑了6500多年的《易經》,被證實是超科學!伏羲是創始人說起馮友蘭,很多夥伴們都會覺得陌生,因為這位先生已經離開我們有19個年歲了。馮先生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楊振寧談易經,周易藏了多少秘密?被質疑6500年,終被證實超科學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 特別是中國所創造的文明永遠是光輝燦爛的。在眾多的文化和民族中,中華民族具有高超的智慧,而這種智慧集中體現在中國傳統易經文化之內。如果只能找一本書代表中國文化,應該選哪本?《論語》?《道德經》?《詩經》?全錯了,答案是《易經》。可以說,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
  • 被質疑了6500多年的《易經》,被證實是「超科學」,不是封建迷信
    這也是現在大部分人所認同的一種觀點,但這其中還分了兩種說法。    有人認為雖然前面兩部易經《連山易》與《歸藏易》已經失傳了,但《周易》就是在其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三本書實際上有很多相同的內容,由於前兩本的失傳,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易經也就只有《周易》了。
  • 被質疑3千年的《易經》,如今被西方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伏羲創先天八卦,分別對應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後周文王又以震卦作為起點,位列正東,創後天八卦。 提起《易經》,人們第一時間都只能想到佔卜,這也造成了封建迷信的誤解,造成這種誤解的恐怕來源《周易》。
  • 封神演義: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難道周易不是伏羲所創?
    在這個過程中,姬昌沒有閒著,寫下了一步千古奇書,也就是司馬遷所說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但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說起周易,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三皇之一的伏羲。而且,還能聯想到諸多詞條,比如:佔卜、八卦、陰陽、太極、道家等等。實際上,這些聯想有一部分是錯誤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周易》的作者,不是西伯侯姬昌、也不是伏羲。
  • 伏羲創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傳
    伏羲創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傳《易經》包羅萬象,奧妙無窮。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精碎,也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還是中國道家思想「易、老、莊」謂之三玄哲學的根源。在一些問答平臺和日常生活中,常到見有人在問:「《易經》到底是誰寫的?」其實,這部經典的成書,經歷了漫長的「三古」,並非某一人所作成。
  • 《周易》從伏羲畫八卦,再到兩派六宗,該如何理解這個過程
    也就是說,無論那一派那一宗的源頭都在《周易》的經和傳,只要我們理解了《周易》的經和傳,也就理解了每一派每一宗的內容及其來龍去脈。要理解《周易》的經和傳,則肯定要理解易更三聖中的伏羲、周文王、孔子,他們在《周易》的起源、發展、變化、傳承中所起的作用。我們在前面的七篇文章中,已經講明了是伏羲創作了八卦,歷來的文人學者也承認是伏羲畫八卦。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迷信助長了無形,無形,未經證實,未經證實的鬼魂和世代相傳。提倡鬼神,惡魔和惡魔的一切都是迷信,而不是一本易經的書。易經與迷信理論的支撐點不同易經有相對完整,系統和全面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它具有三個古代歷史和三個聖人,形成了以伏羲八卦,周易,易傳等經典為基礎的知識體系,迷信根本沒有理論依據。都是傳說,神話,故事等。
  • 《周易》暗藏玄機:災難來臨前上天給的3個暗示,看完默默收藏了
    有人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不僅是因為它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儒道兩家共同的經典,還因為《周易》64卦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它就像一本字典。可以說,讀懂了《周易》就讀懂了人生。這世上90%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 伏羲的原型是羲和嗎?探析伏羲畫卦的真相
    《彖》中所說的六龍,指的就是天上的這一頭東宮青龍。這條龍在巡行周天的過程中,在不同的時間展現出六種不同形態,因此稱為「六龍」。我們在上一篇中說過,《山海經》中浴日的「羲和」,實際上就是佔日的史官,在《堯典》中又稱為「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羲和就是伏羲的化身。
  • 神話故事系列3:伏羲創八卦、造文字、定龍圖騰
    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他是實打實的厲害,想低調都不行。我覺得誰要是提起伏羲,絕對是一個字:服。我覺得雖然流傳下來的很多神話,都是人們藝術加工再造的過程,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點影子,怎麼去造呢?就比如伏羲的八卦,龍圖騰,這些東西一定是要有一個引子,然後才能夠被後人不斷優化完善。所以單純從這點來說,我是絕對相信伏羲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他肯定不是人面蛇神,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原始人,卻擁有比別人更高的智慧。伏羲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左傳》、《管子》、《周易》、《莊子》、《國語》等先秦典籍都有關於伏羲的記述。
  • 封神演義:姬昌被囚的七年只做了一件事,從此跟伏羲孔子並列成聖
    在這個過程中,姬昌沒有閒著,寫下了一步千古奇書,也就是司馬遷所說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但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說起周易,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三皇之一的伏羲。而且,還能聯想到諸多詞條,比如:佔卜、八卦、陰陽、太極、道家等等。實際上,這些聯想有一部分是錯誤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周易》的作者,不是西伯侯姬昌、也不是伏羲。
  • 山西臨汾「最尊貴」的廟,裡有女媧伏羲骨,至今已有6000多年
    在人祖山的主峰之巔上有一座特別的寺廟廟,佔地1400多平米,裡面本來建設有多種建築,但可惜的是現在僅存在有女媧宮、伏羲殿、地藏殿等,是國內少有的女媧伏羲廟,在廟西南處至今矗立著若干碑刻,在碑刻石上有一處石窩,傳說是伏羲爺爺與女媧娘娘洗漱時的天盆。在廟東部一處山崖上,刻有「伏羲巖」三個大字,另一處則刻有「捨身崖」,但很遺憾的是,在當地沒有找到相關的文獻典故記載。
  • 被誤解6千多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外國從中研發2項高科技
    許多中國人誤解了他們的《易經》,但那時更多的西方國家開始研究《易經》,證明《易經》確實是一個超科學的結論,根據《易經》的八卦,有2個條目已經研究了。先進技術已在世界各地使用。下面二進位許多人知道使用計算機時,計算機使用二進位語言0、1。萊布尼茨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二進位系統的創始人,他利用行程八卦來發現與二進位系統的聯繫。
  • 伏羲為什麼畫八卦?孔子在《周易 說卦》中的解說是否成立?
    我們已經在前面幾篇文章中,講到伏羲創作了卜筮用的八卦,周文王又把用於卜筮的八卦和六十四卦,演變成了文化思想的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這是人類文明史上非常偉大的一次進步。 我們在《周易的「易更三聖」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易更三聖」》一文中,已經講過伏羲創作八卦的目的就是為了卜筮。
  • 《周易》六十四重卦居然不是周文王所作,而是比上古的一位首領
    關於周易是誰重卦的,歷來說法不一,但現在總體來看認為是周文王做的重卦。對於重卦的問題經過一番查證之後發現居然不是周文王,而是上古的一位能人做的重卦。《繫辭》有這麼一句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禮緯·含文嘉》上又說「伏羲德和上下,上觀天文飛鳥,下察地裡河圖洛書,伏羲取象所見之物,作成八卦」。所以孔安國、馬融、王肅、姚信等人一致認為:伏羲根據河圖作成《易》。伏羲雖然得到河圖,必須仰觀俯察在經過一番參考之後才能作成八卦。伏羲作成八卦,把萬物都包含在內了,所以《繫辭》上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